近距感受德国人心痛

梁文龙

  我不在多特蒙德,我在慕尼黑,两者之间隔着近6个小时的火车车程,在格罗索的进球后,却同样感受到德国黑户外播放场地500米以外的餐馆,在距离酒店200米的餐馆,我在近距离感受德国人前晚的心跳。

  这间我最熟悉的德国餐馆;我在慕尼黑的三餐基本上都在这里解决,出现了我没看过的拥挤,早在德国与意大利对阵的两个小时前,已经座无虚席。

  场面很轻松,很愉快,餐馆的酒保、服务生都穿上了德国球衣,脸上都画上了德国国旗,与到场的兴奋球迷很恰如其份的溶为一体。

  球赛开始了,德国球迷信心满满的摇动着手中的国旗,用声音、用胸前挂着的小笛子为德国队的每一次进攻助长声势,对意大利球员飞天滚地的倒下报以嘘声的奚落。

  只有我身后穿着蓝衣的男子,在满堂的白衣大汉与美女面前,他不畏惧于告诉别人自己是意大利人,即使这种“众白中的一点蓝”会引来“人鬼共愤”,他依然如意大利球员面对着多特蒙德6万名主场球迷一样的勇敢。

  他自言自语的骂着意大利球员在球门前的偏差,在这样的环境下与德国人对抗,他真的很难找到知音。

  加时了,餐馆内的球迷开始喊出了朝柏林前进的口号,即使德国队在90分钟的比赛处于劣势,或许当时他们脑海中浮现的是阿根廷的比赛,莱曼的英勇。

  格罗索进球了,皮耶罗进球了,餐馆内的气氛凝重了,即使即将下班的服务生与酒保脸上,也看不到一丝下班的轻松。

  身后的蓝衣球迷已经兴冲冲的跑到餐馆外打电话,这一刻只有电话才能分享他的激动,他的喜悦。

  7月4日的夜晚,慕尼黑的夜色很沉重,德国人的心很痛。

  这样的夜晚,这样的氛围,任何的安慰都是多余的,别告诉德国人四年后再来,再来也不会是2006年,再来也不会是在德国,对很多德国人来说,这或许是他们一生中最后的一次机会;在自己的土地,见证自己的球队捧杯。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算算德国世界杯的经济账

(英国)FT中文网  (2006-07-06)

“一共126欧元,”酒店前台对我说,“您是刷卡还是付现金?”

  这是我和同伴在德国纽伦堡一家普通的三星级酒店住一晚的价格。若在平时,价格不会这么贵。但我去的时候,世界杯角逐激烈,房价普遍上涨。

  游客一掷“千”金

  6月初,美联社曾在一篇报道中提到,世界杯期间,从世界各地涌入德国的访客人数将超过100万。如果真是这样,以每人住一晚,每晚房钱70欧元计,德国仅在住宿方面就将获得超过7000万欧元的收入。

  实际收入当然远不止这些。有很多球迷在德国一住就是一两个星期,在这期间,他们不但要住宿,还要吃饭、喝酒(德国的啤酒可是名满天下),还要坐火车在各个比赛城市间来回奔波,同时也会买很多纪念品。把这些统统加起来,是一个在年终统计GDP时不可忽视的数字。

  事实上,有德国经济学家在赛前就预测说,世界杯将为德国创造5万个工作机会,同时把德国今年的GDP提升0.5个百分点;德国商会则预计说,世界杯将为德国创造6万个工作机会,并将德国今年的国民收入提高0.3个百分点。

  这些宏观数字太具体,我无法印证。但以我在德国的亲身经历来看,游客们对德国国内消费的贡献是显而易见的。我们这次在德国逗留四天三晚,跑了莱比锡、纽伦堡和慕尼黑三个城市,平均每人在住宿和城际火车上的花费是近150欧元。其中在莱比锡的一晚,由于订不到合适的酒店,我们干脆是搭起帐篷露宿。而在慕尼黑,我们住的是相对便宜的青年旅馆。

  我不是富人,每次出门在外,各种费用总会精打细算,这次在德国也不例外。所以,我敢肯定我属于消费水平不高的那类球迷。据德国邮政银行(PostBank)首席经济学家马可·巴格尔(Marco Bargel)估计,世界杯期间,平均每位游客在德国的消费应在965美元到1200美元之间。就算把吃饭喝酒买纪念品都算上,我的消费也达不到这个水准。

  当然,巴格尔给出的数字是个平均水平,既然我处在平均线下,也必然有人处在平均线上。在莱比锡的露营地,我搭帐篷时遇到点麻烦,两个英国小伙子主动过来帮忙,大家边搭帐篷边聊,我才知道他们是从英国埃塞克斯郡(Essex)一路开车来到德国,计划在德国待一个多星期,期间要跟着英格兰队“转战”好几个城市,为英格兰加油助威。

  我琢磨,他们是开着车走,如今油价这么高,开车跑一个星期,汽油钱就少不了。另外,西方人出门旅行时,费用方面不象东方人那么在意,因此在食、宿、游乐等方面也不会特别节省。如此看来,这两个英国小伙子倒是比较符合巴格尔提出的标准。

  按这个标准,如果假定每位游客的消费水平为1100美元,按100万名游客计算,德国世界杯期间的旅游总收入将达到11亿美元,按当前欧元兑美元1.25的比率,相当于8.8亿欧元,这确实不是个小数目。要知道,目前德国的GDP是2万多亿欧元,世界杯一个月的旅游收入就占了GDP的 0.04%。

  投资回报不菲

  那么旅游收入之外呢?德国国家旅游局(German National Tourist Board)局长彼德拉·赫德弗(Petra Hedorfer)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世界杯给德国带来的总体经济效益应该在110亿美元到120亿美元之间。

  想想也是,旅游收入只是世界杯经济效益中偏消费的那一块。拉动经济的除了消费,还有投资呢。巴格尔的统计表明,世界杯还没开始,德国政府及世界杯组委会就已经为世界杯投资了36亿到48亿美元。这些钱不外乎是投到了修建体育场、拓宽道路、增设停车位、加强公共交通、扩建酒店、餐馆、酒吧、雇佣临时服务人员等方面。

  仅从公共交通来说,为了方便、快捷、及时地运送球迷,世界杯各主办城市都为球赛特别安排了球迷车辆。阿根廷与墨西哥的那场1/8决赛,我是在莱比锡球场外的一个酒吧内看的。比赛结束后,所有球迷(包括我在内)在短时间内一齐涌向体育场附近的公共汽车站,场面颇为壮观。组委会方面特地在车站安排了维持秩序的人员,并提高了公交车的频度,很明显是为了在最短的时间内将球迷疏散。所有这些,都需要不菲的投资。

  当然,投资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回报,这里的回报既包括看得见的,即经济的增长,也包括看不见的,既德国的品牌、声誉等无形资产的增值。德国政府非常希望通过本届世界杯在全球提升德国的形象,组委会还为此提出了“创意之国”(Land of Ideas)的口号,并通过电视宣传片等方式大力推广,强调德国在创新和技术方面的领先优势。

  柏林自由大学(Berlin Free University)的经济学家斯蒂芬·沙特拉斯(Stefan Chatrath)就认为,世界杯将吸引全球数十亿人的目光,对德国来说是一次非常难得的国际宣传机会,甚至可能带来潜在的外国投资。

  结果究竟如何,在本届世界杯结束之前不太好说,但沙特拉斯的观点是有历史根据的。2002年日韩世界杯结束后,韩国估计,世界杯至少在投资和消费方面为韩国带来了41亿美元的直接经济效益,占2001年韩国国民生产总值的0.74%,有力地推动了韩国经济的回升。日本的研究机构也有类似估计。

  不拿冠军也值了

  如此看来,德国应该也能从世界杯中获益。就在我写作本文时,最新报道显示,德国6月份的商业信心指数已经升至1991年两德统一以来的最高点,消费者信心指数也上升到5年来最高。考虑到德国目前的经济增长并不乐观(今年第一季度德国经济增长率仅有1.4%,为发达国家中最低),失业率也超过了10%,世界杯对德国经济的拉动效应还是较为明显的。

  只可惜,德国队在半决赛中0:2不敌意大利,冠军梦破灭。本来,要是德国能凭借东道主之利夺冠,对经济的提振作用可能更为显著。因为荷兰银行ABN Amro曾在一份研究中指出,获得世界杯冠军的国家,当年的经济增长率会比前一年额外多出0.7个百分点。按德国目前的GDP计算,那就是140亿欧元,这比赫德弗预计的还要高。

  不过德意比赛的结果倒是引出了荷兰银行另一个有趣的预测。该行认为,在欧洲各大经济体中,近年来经济表现最糟糕的就是德国和意大利,因此从重振欧洲经济的角度考虑,世界杯决赛最好在这两个国家间进行,而且最好是意大利夺冠,因为意大利的经济状况比德国更糟。而德国无论输赢,已经通过举办世界杯获益匪浅。

  现在,意大利已经打入决赛,如果能最终夺冠,高兴的除了意大利人外,应该还有荷兰银行的分析师们。他们基本猜中了最后的结果,只是误把半决赛算成了决赛。仅此一点,应该不会影响到他们的年终奖吧。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TOP

周三德国警方宣布,在德国队世界杯半决赛负于意大利队之后,一些德国球迷袭击了意大利餐馆,还有一些球迷焚烧了垃圾桶。

  警方指出,在魁德林堡的城区中心,约25名球迷闯入一家意大利餐馆并摔打了餐厅内的桌椅。

  在同处萨克森-安哈尔特州的另一个城市施滕达尔,约40名德国球迷攻击了一家意大利冰淇淋商店。在马格德堡附近,一些球迷破坏了一家意大利餐馆窗户上的花盆。

  在德国东部萨克森州的霍耶斯韦达,约有150名捣乱者焚烧了垃圾桶并乱砸玻璃瓶。

  警方发言人指出,在首场半决赛后有7人被逮捕,但稍后他们都被释放。

  在德国西部城市双桥,约有200人卷入了一场集体斗殴,但是没有人在这场冲突中受重伤,警方逮捕了其中的12人。

  在半决赛举办地多特蒙德也出现了一些球迷闹事事件。一位多特蒙德警方发言人在半决赛后表示:“我们正在处理遍及全城的小规模打斗事件。”(李克尔梅)

  来源: 新浪体育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TOP

一句话 输球又输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