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鸿名画5388万港元破中国油画拍卖纪录[组图]

新华网香港11月26日电(记者王敬中)徐悲鸿的油画《奴隶与狮》26日在香港佳士得拍卖会上以5388万港元成交,远远超出此前3000多万港元的估价,创下中国油画世界拍卖新纪录。

    据介绍,《奴隶与狮》创作于1924年,当时正值徐悲鸿油画创作成熟时期。画作取材于西方古代神话,表现对象是一头受伤的雄狮和一个被蹂躏的奴隶。这幅高1.23米、宽1.53米的巨幅油画展示了徐悲鸿刻画人物和动物的高超技艺。
       《奴隶与狮》是徐悲鸿油画创作成熟时期的作品。图片来源:千龙网

xin_4921103270731109283015.jpg (56.35 KB)

xin_4921103270731109283015.jpg

在今秋各大拍卖企业的阵容中,最耀眼的明星当属徐悲鸿。先是在10月7日开槌的香港苏富比秋季拍卖会上,徐悲鸿的《十二生肖册页》以5,500,000港币的高价成交。继而在10月17日,北京保利拍卖又携即将被拍卖的38幅徐悲鸿作品赴江苏宜兴举办“悲鸿名作回乡展”,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107093-1.jpg (65.13 KB)

107093-1.jpg

TOP

TOP

xinsrc_50207032613072512692639.jpg (32.17 KB)

xinsrc_50207032613072512692639.jpg

TOP

xinsrc_0321001141326144221422.jpg (55.87 KB)

xinsrc_0321001141326144221422.jpg

TOP

5388万港元成交 揭开《奴隶与狮》创纪录之谜
www.XINHUANET.com  2006年11月29日 07:51:36  来源:晶报

价值之一 物以稀为贵

    法国留学时期,徐悲鸿以解决造型能力为目标,主要精力用在素描、速写方面。而且,油画画材昂贵,对基本生活都难以保障的留学生徐悲鸿来说,也难以多画。归国后,他创作过大型油画,画过油画肖像、油画风景和课堂油画写生,但他的应酬多,生活不安定,画油画不如画国画方便,而改良中国画的宿愿,更使得他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中国画的实践上。常言说,物以稀为贵,如此巨幅的油画《奴隶与狮》的出现,足以给收藏界带来惊喜。

另外,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奴隶与狮》被认为已经遗失。原因是1939年初,徐悲鸿曾带着他的大量收藏踏上南洋之旅。而这件《奴隶与狮》正是徐悲鸿因1942年初太平洋战争爆发自新加坡归国时未能带回的那批作品之一,被业内认为是中国最重要的油画名作之一,也是徐悲鸿私人收藏最重要的油画。

    1949年5月,徐悲鸿的学生陈晓楠过新加坡,将徐悲鸿寄存在黄曼士和韩槐准处的文物带回,约几十箱。但所有这些作品,都没有确切的数字和目录,这给收藏和鉴定留下了相当大的想象和猜测空间—也许它是个永远的谜,但一定会以真真假假各种面貌在市场上出现,成为对人们鉴赏力和判断力的考验。

    而此次参拍的《奴隶与狮》就来自于新加坡的一位大收藏家,曾经过荷兰专家的清洗和重上光油。

  价值之二 流传有序的真迹

  据介绍,《奴隶与狮》创作于1924年,当时徐悲鸿29岁,已在西欧留学五载,正值徐悲鸿油画创作成熟时期,《奴隶与狮》也是目前所见徐悲鸿最早的主题性油画创作。这张高1.23米、宽1.53米的大幅油画凝聚了当时这位年轻画家的全部心血,它体现了徐悲鸿在留学时期对油画语言(包括笔触、明暗、构图、透视、色彩、造型等)的综合性把握,反映了他早期对油画风格的选择和取舍,展现了他表现矛盾冲突的场面,刻画人物、动物内心世界的高超技艺。徐悲鸿的儿子徐庆平认为,此画的艺术价值不逊于《愚公移山》。

《奴隶与狮》在艺术上很有特色。两个仅有的主要形象—狮子和奴隶,被安排在一个幽暗的山洞中,一左一右对视着,使得画面极具张力和内在的紧张性。光从居于画面正中的洞口射进来,洞外的阳光、白云与洞内的黑暗形成强烈的对比,加剧了人与狮的紧张关系。用来遮盖奴隶下体的围布为暗红色,似乎显示着奴隶的生命渴望。两个形象都强调力量感,肌肉强健,笔触阔大。整个画面不拘于细部描写,整体性很强。

    徐悲鸿留学柏林期间,经常前往柏林动物园画狮,熟练描绘雄狮的形态神情。为创作此图,徐悲鸿曾画过完整的素描构图及造型稿,这些以“奴隶与狮”为题的素描草图目前收藏于北京徐悲鸿美术馆。这也证明《奴隶与狮》是一幅流传有序的真迹。

  价值之三 人道主义的典范

    《奴隶与狮》画面描述的内容最早是由普林尼在其《自然史》中记录的一个虚构的故事:不堪虐待而逃跑的非洲奴隶安得罗克勒,被主人捉住后押送到罗马,准备喂给马戏团的狮子,就在他被扔进狮笼,眼看就要丧生的时候,却不期然地被狮子认了出来—原来在几年前的非洲,安得罗克勒曾为它取出过爪子上扎的一根刺。狮子知恩图报,没有伤害他。这个前所未见的场面甚至感动了残暴的奴隶主,安得罗克勒的死刑得以赦免,并获得了自由。这个故事因后来被收进中世纪的动物寓言而得以更广泛的流传。

《奴隶与狮》也是中国古典主义艺术的开山之作,虽然徐悲鸿在回国后创作的《愚公移山》、《田横五百士》、《徯我后》等作品,强化了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的内容,但是《奴隶与狮》中的人道主义精神,则一直贯穿在那些作品之中,与当时国内启蒙运动的精神遥相呼应。所以,从学术研究的角度看,《奴隶与狮》的出现也为美术界深入反思20世纪中国美术史的问题提供一个难得的契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