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监察“巩俐们”ZZ

香港有个立法会天主教监察组,日前发布了一份最新报告,披露了过去的一年每个议员提出多少动议或修正案,投票时有多少次不在场,在会上发言多少次。
让人意外的是,竟然有多名议员"提出动议或修正案"是0,有一名议员123次记名投票时"不在场"的高达93次,"发言次数"最少的议员是5次。
监察组对投票少,动议少、发言少,考勤表现差的议员刘千石,作出严厉谴责,呼吁他向选民作出交代。监察组还指出表现最差的议员,连续5年没有提出任何动议和修正案的议员霍震霆,自1998年来,唯一从未提出任何动议的议员刘皇发。事后,刘千石作了申辩回应。不管是是非非如何,至少予人一种启示,特别是对中国大陆的人大和政协运作,或许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
当下,中国大陆县乡人大选举正在各地进行,19个省市自治区全面启动了换届选举工作,涉及选民9亿人,其中乡级选举涉及选民6亿多,涉及乡级政权35400个,县级政权2800多个,将产生县乡两级人大代表200多万人。是次选举是将乡镇人大任期由3年改为5年后,县乡两级人大首次同步换届选举。选举令笔者想起了"巩俐们"。巩俐是全国政协委员,政协委员不像人大代表那样选举产生,而是"提名推荐"而后"协商确定"的。"选举制度是民主制度最为重要的组成部份之一"。

选举缺乏竞争性和透明度
中共当局一再声称,"中国有世界上最多的选民,次数繁多的选举和相对完整的选举法规"。不过,中国的选举缺乏竞争性和透明度,虽然要"走程序","会听取公众意见",但实际运作与法律规定距离太大,这是当局无法否认的。
各级人大代表的选举,说透了,也还是和政协委员的产生差不多,提名、推荐、协商,而后让选民选举,自荐竞选会遭遇许多意想不到的挫折,根本就不成气候。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都面临一个相同的问题:任期内是否参政了,是否议政了,是否作为了,选民有权知道。代表和委员的素质受到人们的关注,什么人能当政协委员、人大代表,他们有什么责任和义务,是荣誉待遇还是利益代表,是时下县乡人大选举的热点话题。
2006年3月,笔者在北京采访全国人大、政协两会。记得会上请假的明星政协委员就有7人,其中有巩俐、张艺谋等。这两年开会,巩俐都请假在外面拍戏,早年她来开会,也从来没有惊人之语,对人们关注的农民、农民工、教育、医疗、房价、城市化、GDP等问题,也没有发表自己的看法。
作为政协委员,她是代表一个利益群体的,会上也很少见她对文化领域和演艺界的发展,有过什么令人耳目一新的高见。只是因为她是明星,只要她参加会议,在人民大会堂的台阶上,她总是遭遇记者的围堵,翌日的传媒上,也总是会有她被记者包围的大幅相片。
既然巩俐不参政议政,就别强人所难,要求她当委员了。其实人大也一样。人大成了部份官员调养身体的地方。一次,上海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龚学平在会上说:群众对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误解还是比较多的。有人认为人大是"二线",是"政治养老院";有人认为在人大"多做没意思,不做不好意思,做做意思意思";还有人把人大工作归结为"多外出,少在家,多划圈,少打叉"。
龚学平说:"每次我在演讲时提到这些对人大的误解,下面都会笑声一片,这说明不少人就是这样想的,事实上根本不是这样,很多老百姓并不颗解人大到底在做什么。"是那么多老百姓有"误解",还是龚学平的认识有"偏差"?别忘了,人大代表是人民"选举"出来的。套用毛泽东时代的一句老话: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
决定权在人大代表手中
还有8年才到退休年龄的广东省深圳市旅游局局长池雄标,52岁之年就主动辞职,自称主要原因是身体不好,无法胜任从事长期繁重的工作。他担任副、正局长10年,是深圳主动提出退休的最年轻的正局级官员。不过,市高层一再挽留他,提出三种方案,其一是到人大或政协出任某委员会相关职务。他谢绝了。
长期来,党委和行政总是主导一切,人大只不过是权力机构的"橡皮图章",党和行政随意支配人大成员的进出,已是常态。按中国现今法律,同级党委可向人大推荐人大常委人选,但仅仅是推荐,最后决定权仍在人大代表手中。未履行这些程序前便作出许诺,安排身体不好的旅游局长到人大任职,把人大视为官员调养身体的去处,明显将自己置于人大权力之上,轻视人大地位,弱化人大作用,既不恰当,也不合法。
巴塞罗那奥运会跳水金牌得主孙淑伟、雅典奥运会跳水金牌得主胡佳,因两年未参加广东省政协全体会议,被省政协以"辞职"方式撤销了他们政协委员职务。他俩夺得冠军,无疑是赛场的英雄,以参政议政为职责的政协委员,是否以一种"荣誉"奖励给了他们?他们是否具备参政议政的素质,这都有待细究,但至少可以说,他们在政协里是不作为的。人大和政协,都应该有一种机制,像香港立法会议员受到监察一样。时下正在推进县乡人大选举,选民们投票时,要记得"巩俐们"。
Bla bla bla ........
Share |
Share

TOP

Bla bla bla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