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 乍办?中国国库钱多得花不了

中国这几年的国库可真算是丰裕起来了。财政部部长金人庆日前表示,预计2006年全年财政收入将达到3.9万亿元。而2006年的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报告则显示,全国财政预算收入为35423.38亿元,这意味着2006年的财政超收收入至少在3000亿元以上。 人在德国 社区: M4 R" S) A0 t2 j2 O. \( `
中国产经新闻文章称,此前的几年间,在全国财政收入逐年攀上新台阶的时候,全国预算超收也攀上新台阶:2003年,全国财政收入首次突破2万亿元,同年全国预算超收为1100多亿元,其中中央预算超收500多亿元;2005年财政收入突破了3万亿元大关,同年,仅中央预算就超收1600多亿元。  H& @$ Y) O0 m; ]2 }

: L! y* V* J% W. |5 |' x文章指出,银子多了是好事,但怎么花却又是难事。按惯例, 2006年超收3000亿元以上,超收的部分多数会被在年底突击花掉。尽管财政部表示,2006年的超收将主要用于教育支出、对地方税收返还、一般性转移支付、民族地区转移支付、解决出口退税陈欠和减少财政赤字等,幷预留一部分用于缓解2007年预算安排压力,做到收支平衡,但财政支出监管体系的不健全,仍让百姓对国库丰裕后该怎么使银子产生疑虑。, }' ^( b0 E5 Z( z* x/ v( z
3 E$ `' L) k* k! g9 [7 @0 Y
一方面百姓看到3000亿的预算巨大差额,就会感到在编制预算时的科学性仍然不够,应该力求做到预算收入和实际收入“相差无几”。对该收多少银子心里没底,自然就对该花多少银子心里也在打着鼓,难免会出现年底突击花钱的现象。
/ X8 e, Z4 S6 E: d
+ A; X* U' [0 |  [, S; T人在德国 社区另一方面,在财政支出上,也存在公共财政失衡问题,也就是说银子老使不到点子上。据调查,中国财政用于行政公务支出和经济建设支出的比例占到50%左右,而美国占不到20%;而中国用于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支出总量为25%,美国为75%。
( Z9 a! [9 R5 F9 _人在德国 社区rs238848.rs.hosteurope.de; ]( Z: H! ~0 U  L6 c8 q! m2 |
文章称,在惟GDP是论的政绩观及相关考核体系影响下,经济建设投入的显性政绩与民生公共财政的渐进政绩让一些地方官员就祗能选择投资性的财政。而从更深层次看,一些地方甚至一些公共财政极其窘迫的市、县,无钱投入基本民生,却有钱不断翻新办公楼,购买豪华车,有钱让领导干部周游列国考察观光,这也是财政不“阳光”的表现。& A8 F% C9 P& E! q6 X1 G* _

; u- [9 m1 R" x+ p7 ?4 U文章强调,有了钱,如何把钱用到刀刃上才是实现中国财政“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由之路。而实现阳光型的公共财政政策就成为实现中国财政“又好又快”良性发展的基本走向。2006年,财政部已经启动了一系列旨在加大社会基本公共服务资金投入的重要举措,包括自西部开始逐步将中国的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试点范围扩大到全国40%的县、区,同时将参加农民每人每年10元的补助标准提高到20元等。
% _4 ?+ Y. y* v) v' {
% i7 Y' P" W3 r. C3 ]: F7 X另一方面,像“得了多少抗旱补助费、生猪补栏资金是否落实”等财政投入项目,也被安排在一些政府网上公布,接受群众的监督。同时,从1998年开始拉开的全国公共预算改革大幕,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与公共预算改革配套的预算法也已经列入了人大立法的计划,甚至在少数地方已经试点让公众参与财政预算。
! g0 Q8 |, O+ V人在德国 社区
* }3 Y, D3 h0 I( i8 h2 O文章最后说,“十一五”期间,中国将进一步打造阳光型公共财政。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主要就是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区域发展不平衡、收入分配差距过大以及人与自然矛盾加剧等突出问题,而这正是公共财政的公共性、公平性和公益性的重要体现,公共财政要进一步突出这3“公”,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Share |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