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99404
- 威望
- 37876
- 金钱
- 55
- 阅读权限
- 120
- 在线时间
- 1704 小时
|
4#
发表于 2007-2-23 08:49
| 只看该作者
洞内的动物全都无眼、透明;专家解释,这是适者生存和自然选择的结果
“神洞”内的这些生物在普通人的眼里也许长得非常奇怪。尤其是一些洞穴昆虫,和地表的昆虫相比,它们的触角非常长、足也是又细又长、身体薄弱。牛长缨说,这些都是洞穴昆虫为了适应洞内的环境而逐渐发生演变的结果。
牛长缨说,由于洞穴无光、潮湿和比较恒定的气温,使洞穴动物有几个共同的特点:无眼盲目、透明、不能调节体温、由于缺少食物代谢缓慢,但嗅觉、触觉器官则特别发达。
牛长缨教授进一步解释说,在冰川世纪,动物迁徙或是地质变化时期,有一部分地表生物为了躲避恶劣的环境,或是随着水流进入到了洞穴之中。为了适应洞穴中的环境,这些生物逐步演化成如今的样子,可以说洞穴生物的祖先都是地表生物。虽然这些生物适应了洞中的环境,但是它们却不能离开洞穴。因为多种生物在洞穴中互相依存,已经形成了洞穴内独特的生态链。
有些人认为这些生物是退化了,可事实上并非如此。因为洞中的环境其实非常严酷,适者生存和自然选择的结果让现在这些洞穴生物在经过千百万年之后最终生存了下来。
延伸阅读
使用促使器官进化
早在1809年,法国著名科学家拉马克就发表了《动物学的哲学》一书。
在书中,拉马克称,生物进化的主要原因是:对低级生物,由于对环境缓慢变化而无意识的生理反应所引起的;对脊椎动物,进化则受到内在意志或欲望及器官使用程度的影响,这就是所谓的“器官使用法则”或“用进废退”法则,一种构造的使用使它得到加强,反之就会受到削弱,直到消失。
生活在洞穴中的鱼类,其眼睛的退化,原因也正在于此。
相关链接
洞穴生物展现活的生物进化史
据统计,中国裸露于地表的岩溶面积有91万平方公里,沉积总厚度在一万米以上。数以十万计的岩溶洞穴分布在我国广大的国土范围内。我国是世界上洞穴最多的国家,而在大部分洞中都生活着独特的洞穴生物,其中的一些生物甚至是我们至今都没能认识的生物。
江西万年山的“神洞”就是这样的一个溶洞。洞里生活着的很多动物组成了一个洞穴生态链。
这些洞穴生物和洞外地表生物一样,都是人类的宝贵财富,而且由于其特殊地位,它们对地球化学、生物进化、地质地理学研究等方面都具有特殊意义。华中农业大学教授牛长缨告诉记者,研究洞穴生物可以让我们看到活的生物进化史。
洞穴土壤异养微生物可以使坚硬的岩屑和其它有机物转变成可供动物利用的高级营养食物,如像盲鱼、盲虾、盲眼蝾螈、洞穴昆虫等洞穴动物,则是研究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生物进化的良好材料,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与此同时,洞穴内大多无脊椎动物,它们对环境污染非常敏感,可以用来作为判断环境质量好坏的有效指标。而洞穴动物化石和古孢粉也是研究古地理环境的重要依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