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金融] “阿尔迪先生”大寿-王国可能走向中国

今天(也许)是阿尔迪廉价商场王国国王台奥.阿尔布莱希特的85岁大寿。自从70年代被绑架后,两兄弟几乎没有任何资料泄露于世。德国之声网络部记者采访了曾长年担任阿尔迪总裁的迪特.布朗德斯。他认为,今后这个不由两兄弟亲自管的王国应会走向中国。
* U! q2 k& T4 Q4 I2 m人在德国 社区9 v- l% v% z, a9 }; C+ \" @3 B
这个人始终象个幻影。几乎见不着他的照片。他的出生地是个保守得很好的机密。他的出生日期?也许是1922年3月13日。就对这个日期,他的传记作家们至今也还在争论着。他叫台奥多尔.保尔.阿尔布莱希特,简称台奥。二战后,他跟他的哥哥卡尔一起接管了妈妈的食品小店。1962年,他们开出第一家阿尔布莱希特廉价商场。现在,全世界有约7800家阿尔迪连锁商场,从美国到德国,到澳大利亚。阿尔迪是今日世界最大的商业企业之一,销售额估计达381亿欧元。两兄弟许多年来一直被福布斯排在世界巨富的前列。 人在德国 社区1 N; k& [& b- m5 }) N( C3 G: ^, c0 X

9 U! W1 C( f& X: T+ g3 x成功的秘诀是什么?阿尔迪知情人布朗德斯(Dieter Brandes)说:“其实是很简单的。”布朗德斯曾长年担任阿尔迪总裁,写过好几本关于阿尔迪的书,他曾经跟“台奥”一起坐在阿尔迪管理委员会里。他当然熟悉了,“假如人们可以到某个地方去,得到最好的质量,而且保证是最低的价格,那么为什么不到那里去呢?”公式就是这么朴素,易懂。持之以恒,便有了成功。rs238848.rs.hosteurope.de. A. F" M2 W, `* M/ O. I( \$ p" `
9 _" @- i/ P/ m# i7 p- i/ W* z
布朗德斯解释道:“其他人认为,他们必须建立一个庞大的管理机器,需要有一个成本控制部,要有企业咨询者。所有这些,阿尔迪都没有。”但却照样运转。86.5%的德国家庭经常在阿尔迪购物。
0 s. l5 {! q  ]' D7 G- B! I; _( u人在德国 社区
6 G' C. ?- X% C' ?; ]  j8 ?0 T& l阿尔布莱希特兄弟变富了。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正确的。没有丑闻,没有腐败,至少公众没有听说过。只有1971年台奥.阿尔布莱希特被绑架上了报纸大标题。17天加一笔700万马克的赎金之后,他被释放了。后来,他上法院,为把这笔赎金定义为公司特别支出而打官司。 % y1 L4 d' Z* U' V+ t! Z/ Y, V* Q

0 i# d' a" X1 h" k9 J5 \毫不妥协的节省,继续干,继续扩张。70年代,兄弟俩就已经开始了他们的境外扩张。他们瓜分着世界,就象他们在此之前把德国分成南北两大部分兄弟俩各管一半一样。当时,布朗德斯受阿尔布莱希特兄弟之命到美国去,只带走一条:“不要去考虑如何适应当地情况,而只遵循一对一照搬的原则。”
# z4 f5 {5 W, P# p0 D3 |# H7 m. e. x! P
竞争对手们注重装潢和昂贵的名牌产品,而阿尔布莱希特兄弟忠实于他们的路线:便宜的木货架,便宜的价格。阿尔迪整个发展过程中只有两次大变化:先是引进深冻柜,然后是90年代中间开始各种临时销售活动。先是销售电脑和手机,现在也能买到廉价旅游了。+ v% k6 L* k; `- A; O* h1 h
人在德国 社区$ r* N6 V) Y( I) G& f, |1 O+ @  ~
布朗德斯说:“对此我有点怀疑,这是否已经走得太远了。但阿尔迪的原则始终是每日所需的有限商品,而旅游现在也成了每日所需了。”他的预言吗?他很乐观:“也可以到中国去。世界上有足够多的事情可以做的。这里看得到未来无穷的发展。”但有一点:未来将是没有两兄弟的。
/ G$ L: E. {/ U( P- x人在德国 社区
2 e- h/ P* R% t+ R/ u多年前,一位熟悉阿尔迪老板女婿的华人对德国之声中文网记者说过,这位女婿提出过到中国去发展,但阿尔迪兄弟不同意。原因很简单:阿尔迪靠的是廉价,所以他们的许多商品是从中国进口的;但中国的商店本身就一大半是靠廉价生存的,用廉价在中国竞争,那是班门弄斧了。这也是宜家在欧美是廉价家具的代名词,到了中国它却不得不化身为中高档家具商场的原因。但是,现在要想发展,离开中国恐怕还是不行,而且,两兄弟完全置身事外后,他们的后人的想法会不一样的。 8 K$ \& [% v& U/ Y' e  K* s, y
人在德国 社区) ^- ]7 s0 z: x% U
87岁的卡尔几年前就已经退出了业务经营。台奥也越来越多地放权。台奥估计有175亿欧元的财产,也有着比以前多得多的空闲时间,但他还是过得很朴素,很节省,在弗尔岛上(Foehr)。他打高尔夫球,收集老写字机。布朗德斯说:“我估计,他还象当初一样健康。我当面看到他时,我总是想:这是一个能活到100岁的人。”
Share |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