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积分
- 107660
- 威望
- 41024
- 金钱
- 6
- 阅读权限
- 130
- 性别
- 男
- 在线时间
- 3126 小时
|

自从美国和南韩4月1号宣布达成自由贸易协议之后,很多国家,特别是亚太地区的国家都加快了谈判双边和区域自由贸易协议的进程。有关专家表示,在亚太地区这个更大的框架下建立自由贸易区将是能够包容美国、中国甚至台湾的唯一选择。 + h7 X- K7 h0 E3 y+ a& u
+ f+ M. g9 @. t 据VOA News报道,美国和南韩4月1号达成的双边自由贸易协议虽然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前途未卜,但是,双方达成协定的消息加快了有关国家谈判自由贸易协议的步伐。受到美韩自由贸易协议的推动,欧盟在近期将与南韩、东盟和印度展开自由贸易协议的谈判。在亚洲,目前存在各种建立双边和区域自由贸易区的倡议,包括东盟加1,东盟加3,10加3等。 9 c0 N: }! F$ b1 \# |
, M3 K, Y0 h1 j2 v0 ]* d
*WTO与多哈回合谈判* + I" Y; f: g% `* \1 }4 T9 H8 J
人在德国 社区 I) e% ^+ X1 n$ y0 M3 y+ F
不过,比得森世界经济研究所的资深研究员肖特在华盛顿举行的一个研讨会上表示,东亚经济整合的演变进程在很大程度上要看世界贸易组织的发展以及多哈回合谈判的结果。他说:“如果多哈回合谈判失败的话,它将对东亚国家在与他们的主要贸易伙伴和投资国之间建立什么样的贸易关系上的决定、决定的时机和优先顺序带来重要的影响。”肖特说,在东亚地区建立自由贸易区的这些倡议都是以东盟为核心的,而东盟还没有实现一体化,因此,这个进程将要耗费时日,而在中国发生的变化以及由此带来的竞争也会影响这个进程。 rs238848.rs.hosteurope.de8 y M P0 G* e* o/ l8 w1 K
1 ?% \' v+ x. }2 grs238848.rs.hosteurope.de *中国开始关注双边自由贸易协议* * ~% \- n% r C: V; K) ^( h' z6 S
& C# }6 I7 V7 ^& k v# J( ] I 中国问题专家、前美国国会及行政当局中国委员会的主任傅强(John Foarde)在研讨会上表示,从2005年左右,中国在基本上完成了对世贸组织关税承诺的实施之后开始对双边自由贸易协议给予更多的关注。不过他说,美韩自由贸易协议对中国贸易决策者的影响还有待观察。他说:“我的感觉是,中国的贸易决策者和实施者将会密切关注美国国会在美韩自由贸易协议问题上展开的争论,然后会视情况的发展来决定朝哪一个方向走。”傅强还表示,中国还会密切关注日本在东南亚采取的行动。
! m: m+ u% |# m7 f( {3 {" W# Q! ~3 m( N
*傅强:美台协议符合美国的一贯政策*
5 D$ _) U, s, C: j- L
: n/ q& X; K; c. h8 {, C4 W 在美台是否应该签署自由贸易协议的问题上,傅强说:“在我看来,如果美台自由贸易协议能够通过好的商业以及好的贸易政策案例的测试,那么这样的一个协议完全符合美国的贸易政策和美国多年来对台湾实施的一贯政策,尤其是符合与台湾关系法。”他说,美台签署这样的一个协议是否会引起北京的强烈反弹要看协议本身以及美中经贸关系当时的发展状况而定。 ]7 A7 V, i$ K. g* m$ k" o5 G
9 r+ N' u3 C+ c4 a4 z
*肖特:美中协议政治上不可行*
2 ^/ _2 h& T/ k0 V) \, ?% s/ E, i人在德国 社区8 M- U# [5 ~: T; M- w. [
比得森世界经济研究所的资深研究员肖特表示,世界经济研究所几年前进行的一项研究做出的结论是:台湾和美国签署双边自由贸易协议从经济上来说不是一个好主意,而应该进一步深化台湾海峡两岸之间的经济融合。他认为,美中签署自由贸易协议虽然有经济上的理由,但是目前在政治上不可行。他说:“如果你是一个来自火星上的经济学家,在研究了中国的进口体制之后,你会说,美国和中国谈判自由贸易协议并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如果你在华盛顿公开做出这样一个表态的话,你会立即被遣送回火星上去。”
+ A2 c" g/ a2 j9 V8 J6 H4 K+ T4 i人在德国 社区
- ?+ i; Z) e/ x人在德国 社区 *唯一选择:建立亚太自由贸易区* rs238848.rs.hosteurope.de) d, ?, D; A7 J' M ^
rs238848.rs.hosteurope.de9 Z' R. {. m Y) h! ^! H) z( u
肖特表示,唯一能够满足美国和中国以及台湾在经济和政治上的关注的就是在亚太地区建立自由贸易区。他指出,目前,亚太经合组织正在对亚太地区自由贸易协议的可行性进行研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