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之声:让什么样高资历者移民德国

让什么样高资历者移民德国
在德国企业工作的印度IT人才

有关德国移民法的讨论又掀起了滔天巨浪。有些批评家质问道,新近通过的规定是否会阻挠那些在德国长期“容忍居留”的外国人获得长期的居留许可。此外,新的移民法还有一个讨论的热点。那就是,什么样的人才能算得上是高资历的人才能进入德国劳动市场。批评家认为,现在定的条件太高了。德国之声记者报导如下。恰恰是世界著名的德国工程师现在后继无人了。据统计,目前德国有20000个空缺的工程师就业岗位,另有统计说,需求的人数可能翻倍。德国雇主联合会主席胡恩特要求由外国专家来填补这一空缺。

这一现实的空缺将迫使德国政界对外国专家敞开劳动力市场的大门。德国的移民法以及最新做出的修正案显示,德国对外来劳工的条件仍然很苛刻。这不仅仅涉及低工资领域的劳动工人,也涉及高端人才。

在德国首都柏林有一位保加利亚籍的律师。他叫伯利卡。他从事的工作就是帮助德国大学毕业的保加利亚学生能够在德国立足。他在和德国政府打交道时的经验是,通常的做法是,他们先将申请人看成是罪人。在审核申请时,他们将申请人看成是嫌疑犯。这不是单单主观的印象,这是事实。”

但专家指出,德国正需要这些外国高资历的大学毕业生。他们掌握着劳动力市场上奇缺的信息技术和工程技术的专业知识。2005年之前,大学毕业生在毕业之后必须离开德国。根据新的移民法,毕业生有一年的时间找工作。可谁要是找到了工作,还不一定就能够获得合法居留。之后还必须向外国人管理局提交申请。之后,申请书被转送到德国劳动部门进行审核,看看德国人或欧洲人是否能够胜任这一工作。虽然保加利亚已经是欧盟成员国,但是并没有获得欧盟劳动力市场的自由准入。计划雇用保加利亚人的公司必须首先公开招聘。这一过程将持续数周甚至数月。

律师伯利卡对此表示不能理解,“欧盟新成员国的公民如果是德国大学的毕业生,应该在德国的劳动力市场上享受与国民相同的待遇。德国已经错过了从东欧劳动力市场上发掘合格人才的机会。如果德国下手早,肯定能够和英国美国平起平坐。如果要是让这些东欧这些高级知识分子选择去美国还是去德国,他们肯定从感觉上讲选择德国。”

很多专家也呼吁让德国大学的外国毕业生自由进入劳动市场。多年来,德国弗劳恩霍夫研究所的韦伯教授负责招揽外国的信息技术专家。他认为,现在很困难。他回忆起德国前总理施罗德发放给印度电脑专家第一张绿卡的情景,“当初的设想是通过引入绿卡能够起到推动作用。现在必须承认,这种做法不对。这个唯一的印度人对德国并不是特别感兴趣,而是对美国和英国,因为他在那里没有语言障碍。而在德国的中小型企业中,大多只说德语。要是高级人才都不说德语,进了这些企业也发挥不了作用。”

此外让事情更糟糕的是,只有那些年薪超过85000欧元的外国人才能够立即拿到无限期的定居许可。韦伯教授认为,这条规定真是荒谬。

2005年共有大约900名外国专家误闯德国。他们是公司董事会成员、科学家、高级管理人才,但是却没有计算机专家或工程师。韦伯教授认为,要是真得像德国联邦科技部长沙万提出的将收入上限下降到60000欧元,也是很高的门槛。他的分析是,如果计算机行业无法招揽到外国专家,那么德国国内的软件服务公司都将流向外国。



[ 本帖最后由 wamway 于 2007-7-6 22:39 编辑 ]
Share |
Share

德国自己的高端人才外流的故事正在电视上播得热火呢。
一点浩然气

快哉万里风

TOP

俺的教授今天也对我说,美国对外政策虽然外面的人大多不满,但是其国内多元交融的实况所导致的繁荣,确实比欧洲国家强。
一点浩然气

快哉万里风

TOP

原帖由 paradoxfishbear 于 2007-7-6 22:54 发表
德国自己的高端人才外流的故事正在电视上播得热火呢。



据统计,现在从德国流到瑞士和美国的居多。

昨天一个以前的同事给我打电话,说有人问他想不想参加教授培训,他觉得工资太少,比企业少多了不说,比他现在做博后还少。他正在考虑要不要加入他一个印度学生正筹备成立的燃料电池公司。

TOP

超级搞笑:

37, 时间就像一杯浓硫酸,可以腐蚀一切东西……

  【同学,你在学校是化学课代表吧?】
:ridicule:
http://www.csuchen.de/bbs/viewth ... &extra=page%3D1
一点浩然气

快哉万里风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