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的智慧(二)

一头凶兽,原本有被驯服的机会,可惜,显而易见,那不是它所应拥有的命运。它不会为这得不到的命运惋惜,因为得到的才是应得的。它的心在逐渐变色的时候接受了如是命运,于是它只能割掉那于自己命运格格不入的部分,结果它割掉了整个它的心。一头没有心的凶兽,并不为此觉得可惜,因为那颗原本拥有的心并非它命运的一部分;一头没有心的凶兽,不再会被驯服,不再有顾忌,由此而益发强大。在它的命途上,已经不再有任何事情成为阻挡了。

曾经想过,做阴狠刻毒的人没什么不好。只要是能够满足政治的需要,在合法的情况下,即使受到公共道德的广泛谴责,也没什么可以顾忌的。贾诩没有得到武侯那样的环境,他的很多行事也不为多数人感情所接受,但这不是他的错,才命相违并不是什么新鲜事。

早些时候便知道该设置止损点,却仍然迷恋追求的义无反顾。今天的我,仍然坚信心中的理念,不同的是一定要在个人意志与行事手段上完成既定的分化。金正昆说“人生最大的智慧是理智的放弃”。是时候放弃了么?我不知道,但不应该继续折磨自己了。如果可以用匕首割下我心中那部分牵挂,我会亲自下手,即便那部分占据的是我的整个心。比干被问及“人无心如何”时回答说“人无心则死”……虫子说凡事都有转机,我敢给自己希望么?我不敢。与其让别人杀死,我宁愿选择自裁,这样至少还保有尊严,曾经被认为是可以为之放弃的尊严。

素来认为大丈夫当相时而动,可惜恐怕现在的我还做不到。哀莫大于心死,怕是如此,没办法转变,所能够做得便是割下这颗冥顽不灵的心。如果这个是我的宿命,那就把这莫大的智慧作为必要的成长过程。
蔡司铭镜&标准镜头的帝王

有《最大的智慧(一)》么?
我不确定我已经完全把握你所表达的意思,范畴可以很广,也可以很小,所以问问有没有《一》。
想完全用理智控制或压抑感情,甚至人性,为的是什么呢?为某种目的或理想?为了不再沉沦于悲哀?为了割断牵绊而勇往直前?
可是,这本身让我觉得有点可悲可叹。

千锤百炼——智者是否都避而远之?
在付出里死去, 在失去后重生.

TOP

当然可悲,有谁说过这是可喜的事情么?

最大的智慧(一)
一直以来,只喜欢绝顶聪明的人。

曾经以为“有思想也该有力量去实现思想” ,现在也不否认这句话,只是并不再偏重能力方面了;曾经以为绝顶聪明的人是可以控弦百万攻城掠地的名将。

曾经为天才军事家的兔死狗烹无比惋惜:古有先秦、前汉的白起、李信、蒙恬、项羽、韩信、英布、彭越、周亚夫、李广,近有二战骁将隆梅尔、朱可夫。这些人无一不是在统帅方面足以横扫天下的名将。可惜,终究战争只是政治的延续。

始皇帝受到过吕不韦的刺激,行事暴戾恣睢也就不提了。刘邦、吕后诛异姓王,垓下合围战的英雄们不懂得明哲保身之道,被斩白蛇的流氓一一屠戮,朱可夫也多少有类似的味道。周亚夫经历的可是开明的文皇帝与景皇帝,李广与隆梅尔则属于具备剽悍的单兵以及战术能力,却缺乏战略头脑与一点运气。

以上的诸位除了天才军事能力外,又不无例外的缺乏政治头脑。其中尤以周亚夫为最,其它诸公多因外部政治环境原因不得善果,唯有这个周勃的儿子,根本是自己没事儿找事。

看过了这许多后,开始倾向于被自己过去鄙视的政治能力了。
同样作为名将的卫青、霍去病、赵充国,甚至并不以军事能力知名的周勃、霍光。这些人同样功勋卓著,卫青、霍去病的确具有不凡的军事能力,同时他们由于刘彻对于卫子夫的宠爱,得到更多的庇护。或许这样说霍去病有些不够公允,他的能力远在自己的舅舅之上,虽然英年早逝,却也达到了中国对外战争史上的最高成就-“封狼居胥”。赵充国则完全凭军功、从一名有前途的骑兵累迁至足以不战而曲人之兵的名将。周勃没遇到什么真正足以他体现军事能力的战役,生出了周亚夫或许是他更大的功劳。霍光行事风格与他的哥哥霍去病完全不同,也并未真的亲临战事,不提也罢。

拥有能力的同时,需要一定的关系才能得到发挥自己能力的位置,有后台的情况下,卫青、霍光仍然能够如同赵充国一样小心做人倒是难能可贵。无论如何,这些都是如同高皇帝所说的“功狗”罢了。


“功人”萧何、张良、陈平、贾诩、郭嘉:不但要有政治能力,更要有政治头脑。换句话说是要洞悉人性,相时而动。

萧何随高皇帝由沛丰起,在刘邦这个笨蛋多次在沐猴面前损兵折将灰头土脸时,仍然给予其源源不断的辎重与兵员,在高皇帝亲征倒霉的陈某人时帮助吕后杀了淮阴侯,这件事几乎也把他自己送上了死路。好在他平日人脉关系做得到位,在关键时候受到了提点。成为汗初为数不多功成身退的开国之臣。

留侯张子房,与武侯并列是中国文化人的偶像,但实际上谙熟道家的子房同学比武侯聪明得多。这也是为什么我不把武侯列入聪明人的名单,一大原因就是“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武侯没有自知之明,不谙军事之人偏偏喜好穷兵黩武,怎么比得了子房同学?

陈平,首先值得称道的是他是一个美男子。在老流氓有危难时他总是与子房同学从一边提点,出了一堆阴毒而有效的主意。袒胸舞剑,颇有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味道。在陈平临终时,说自己一生好阴谋作为,子嗣必没有杰出的人才。虽然事实证明了他的说法,但是并不说明他的逻辑是合理的。尽管这样,他可爱的自知之明却再一次得以体现。

贾文和,三国时代一等一的聪明人,虽有助纣为虐的曾经,却让我感受到异常的“守法邪恶”精神。在不伤及自身的情况下,他的能力发挥得淋漓尽致,王允那种笨蛋怎么是他的对手?在李、郭肆虐的长安,倘使没有贾诩的存在,还不知是怎样一番环境。更像魏武在《让县自明本志令中》所说的“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助张济的侄子与魏武会战宛城,以及之后他的韬光养晦。无不证明了他的智慧,他没有武侯那样好的环境,可以任由自己的才智充份释放,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下,贾文和仍然于平淡中处处透露出深广的智慧。

郭奉孝,倘使不是英年早逝,倒是可与武侯、司马仲达争辉。

原本并不是要说这些,竟然悉悉索索的说了这许多。只有另开一篇了……
蔡司铭镜&标准镜头的帝王

TOP

越看越不明白了。。。。
用影子恋爱,用右手写字,用左眼流泪
过着不用吸食牛奶的生活
努力享受生活,不要问我过的好不好
我只有一种回答,能活着就是幸福

TOP

^

武功好的怕不要命的

TOP

这鸡速度啊
用影子恋爱,用右手写字,用左眼流泪
过着不用吸食牛奶的生活
努力享受生活,不要问我过的好不好
我只有一种回答,能活着就是幸福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