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贴]看上去很美----出生80年代的人

在60年代或70年代的人眼中,80年代出生的人一直被颂为幸福的新一代,因为这个年代出生的人处于和平时代,没有经历过战争、粮食紧张的饥饿及文革的上山下乡,因此幸福的新一代美誉由此得来,而且80年代人是中国计划生育政策打响的第一炮,那时候父母有单位的家庭开始只能生育一个小孩,当时的独生子女享有的优惠政策可真不少,比如医疗费用能从父母单位报销、看病不用排队、儿童节去公园免费等等,由于是独生子女,许多家庭都把最好的留给小孩,所以在出生于50年代与60年代的父母眼中,这代人可真是万千宠爱在一身,26年过去了,那个时代出生的人今天都已成人,大多数人已告别了青春的花季,亲眼目睹时代变迁、社会发展和传媒的影响,功业于理想,青春和爱情,最终化为内心的虚无,不禁让人想提出疑问"80年代出生的人真的是幸福的新一代吗"这是最好的时代,同样也是最坏的年代,诸神俱灭、英雄凋谢。在此引用慕容雪村的一首诗"城遥望家万里,一枕离愁无数山。金樽已空梦未醒,繁花开处血斑斑。


80年代出生的人分为3个阶段,80年-83年的属初期,84年-87年的属中期,之后的属后期,80年出生的人可算是国家的"代表作"称为代表作好像有些夸大其词,称为"实验品"应该更为合适,本人80年出生,出生于普通家庭,最大的喜悦应该是没有饿过肚子,但小时候粗茶淡饭就从没少吃过,但比起60年代人来说应该满足,至少肚子是饱的,我和很多同年人一样,经历多次改革,总结一下前26年的人生得出一句话就是"看上去很美"


童年篇

80年出生的孩子童年并不比现在农村孩子好,如果是同年人,应该都有过大热天气光着脚丫在大街或公园里捉昆虫的日子,那时的天牛和红蜻蜓现在已很少见了,那时候没什么玩物,唯一的消遣就是和邻居小孩做游戏(那时候都住平房,基本上一条街的孩子都是认识的),记得风采路法院宿舍的柴房顶,每到放学和节假日总是呆满了孩子,而下面就是赌"公仔纸"的地方,如果有网友以前是在风采路住的,应该不会觉得陌生,这是当时普通家庭孩子们的聚集点,在那里时不时都能看到赌到天昏地暗都不回家的孩子,一个个赌摊比葡京赌场还热闹。那时候也有玩具,那时挺流行变形金刚的,但那些东西在普通家庭的孩子眼中就只能望梅止渴,那时三五个孩子常去和平路的小档前看玩具,光看不买,看得连店主都混熟了,那时我有个家里做生意的小伙伴,他爸爸买了个柯柏文给他,当时在中山商场卖价是108元,属于当时的天价,普通家庭的孩子们是不可能买得起的,于是他便是同年人羡慕的对象,他也因为这个玩具晋升为正处级待遇,总有一伙人围着他拍马屁。(还有磁铁人、玩具胶兵、忍者龟、漫画书之类的不说了)之后便是游戏机年代了,在那时的年代非常守旧,很多父母都不让孩子去游戏厅去玩游戏机,但还是有很多人偷偷的去,没钱玩的站着看也看得津津有味,对于当时热门游戏,双截龙、街霸同年人应该不会感到陌生吧,游戏厅的好去处有2个,影都和豪华(前鳄鱼吧)这2个地方比较安全,在北江电影院和红旗影院那里有很多人抢钱,对于当时的我们来说,是不敢去的,后来出现了电视游戏机,红火的游戏厅开始退潮,有些条件的孩子都会在家里玩,开始红火的是卖游戏卡带的店铺,从1合1开始后来发展到几百合一,接着下来便是闪卡热,曾一度让许多青少年疯颠,紧接着许多士多店开始出现卡机,到处是拿着小电筒的人,最吭人的店铺莫过于建国路的"黄珍"一张龙珠的闪卡卖40多元,相信很多同年人都被骗过,我也不例外,80年代人的童年是很幸福开心的,虽然没有麦当劳,也没有网吧,反而长期到处跑动,身体晒得黑黑的,因此体格很好,很少生病。


学业篇

中国的教育改革前后都是最失败的,80年出生的人在学业上是极不幸运的一代人,基本上每到一个阶段都走在新政策的枪口上,因此称为实验品绝对没错,记得小学的时候,当时优等生与差生歧视是很大的,优等生老师视为掌中宝,但他也要为受到宠爱而付出代价,就是非常大的作业量,还有老师不时会因恨铁不成钢的用教鞭抽你,就是现在禁止的体罚和减负,而我们差生基本上老师都已把你遗弃,只要你不捣乱就行了,上课随你是睡觉还是干嘛,这种不负责的教师在我们当年并不少见,初中时就是实验的开始了,国家又出台了一个九年义务教育政策,但很多学校的老师态度依然还没转变过来,在那个时期失学率是很高的,而且大多数失学的学生却不是因为贫穷所致,而是因为学校遗弃,当时的7中、10中、13中是公认的垃圾学校。都是全区精英(差生)云集的地方,很多学生都没上到初2就退学了,初中可不比小学,班主任可没小学的那么有耐性,遇上调皮的学生,他会创造机会让你滚蛋,以前就有个同学因为跟班主任顶了嘴,而被劝退,那同学的爸是老实巴交的五里亭农民,为了躲避九年义务教育法规,班主任和学校领导竟然要他爸爸签下一份因为贫困交不起学费自己要求退学的文件。上初中开始男生已流行抽烟,在学校小卖部有那种1根1毛的红玫卖,很多趁下课的时候就会买烟到厕所空地上腾云驾雾,教导主任就专门在这些时候捉抽烟的,捉到了烟没收,训几句就走了,估计他的目的是为了烟,有时候一天可以收好几包,连买烟的钱都省下来了,那时法律真的不健全,如果现在的话以上2位人民教师恐怕要打背包回家耕田了,那时学校内外环境基本上是乱糟糟,学校内敲诈勒索的事随处可见,每天上学放学时学校门口总会站着一群群社会青年,许多社会青年是由当时的失学学生组成,打打杀杀的日子就犹如群雄逐鹿的三国时代,但这些都是看在眼里的事实却没有人管,曾经见过自己学校的学生被别人砍伤,学校不但推卸责任声称校外的事学校不管,并以与外面黑社会勾结的理由把其开除,这就是当时的教育环境,读到初2时一个班级的人已走了一半,剩下的一半无法成为一个班就只能2班合并,让人觉得讽刺的是2个班合起来还没有当时初一军训的一个班人多。


到了初3,学校又开始搞歧视活动,把全级差生编成一个班。原来我是认为到了这个班的人基本上都是成绩差的人,但发觉这个班的人也不全是那类人,其实有很多怪才,如体育尖子,唱歌非常好听,口才特好的很多,但这些人有着统一的缺点,学习成绩差,而且有些是试读生,是犯过错误的,来到差班的人个个更没心学习,都是等着拿九年义务的那张证书,所以中考时很多人都放弃了读高中的机会,因为那时大学还没扩招,读大学的机会不容易,有好些师兄都读到高2退学不读了,或考不上大学拿着高中文凭走人,一般觉得自己没能力考上的人都会选择读职中或技校,中等专业学校在那几年招生异常红火,再加上那时分配工作,读职中技校让某一部分人在黑暗处看到一丝的光明,另外也有很多报读其他中等专业学校的。如:税校、卫校、商校等等,对于穷人家的孩子来说读这个至少比那无一技之长的高中文凭实际,但人算不如天算,等他们读第3年准备毕业的时候,中国教育又耍了他们一把,"取消分配制度,大学扩招"这个消息真的是一大打击,意味着自主就业,对于没关系的孩子来说,这道坎实在太大了,另一个就是文凭贬值,即将拿到的中专文凭如同废纸,看着上一届师兄们都分配了走上学以致用的岗位,而自己毕业等于失业,在这时候他们眼里看到了绝望以及愤怒,继续深造读大学对于穷苦人家孩子来说根本不可能了,大学扩招后的特点就是虽然有教无类,但要支付很贵的学费,这3年他们已经花掉了父母很多的积蓄,对于这个负担家里已无法承担。


事业篇

教育改革基本上害苦了80年代的一部分人,毕业了各自出来社会自谋出路,家里有关系的人轻松的坐上了尾班车,进入好的单位工作,但这是少之又少的部分,有的人在一些事业单位实习,可在那个时候条件是十分艰苦,每月只能拿到相当少的薪水,因为没有正编,所以只能当单位里的2等公民,不但要完成手头上的工作,而且还要做一些工作以外的事,比如扫地,烧水等等,还要忍气吞声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对于没坐上尾班车的人们,期待转正的日子可是无目的的等,由于专业限制,很多人并没有更多的选择,只有等,期待黎明,迎来了新的世纪,新的世纪终于出现了一个让当时那类人兴奋的消息,就是"XXX考试"考上意味着就能转正了,于是很多人开始积极备考,辛苦等到报名的日子,可很多人不知道他们所等到的又是中国迎面的一巴掌,那时毕业生分为国家任务生、自费生等等之类的,而没有上过高中读中专的属自费生,很多人因为这个培养方式而被定为"另类"被拒之门外,当时心中有个疑问,培养方式毕业中考时有谁告诉过我们了?既然公平公开考试,只要是符合规定的中国公民都有资格报名,但为何要在"培养方式"内搞肤色之分,之后还考过几次,中国政府媒体可算是最大的"谎言家"公平、公开也只是口号或宣传而已,在之后的几年里这个考试里面的黑箱操作早已见多不怪,这也就是这个考试渐渐低温的原因,对于这类考试,没背景的人别期望过高,你只是陪太子赴考的,别巴望能做主角,对于读特别专业的人来说,唯一的出路被堵死了,只能选择改行了,因此很多人选择南下。


直到02年,扩招后的新一批大学生毕业了,从没见过人才市场有那么热闹,在这个时候没有落实工作的80年同志都很多,有很多人选择南下去找工作,南下的日子并不是想象中那么好,很多的老板看准现在的形势,纷纷都压低工资,或采用多种不公平的待遇来剥削劳动者,更有的以欺骗的手段骗取求职者的钱,不过上当的多半是现在的大学生,他们没有任何社会经验,受骗了也不懂怎样去保护自己的权益,再说监管部门如同虚设,根本起不了作用,对于2代人的区别,我想80年出生的人是比较幸运一点的,因为这个时候很多人都有了相当的阅历,对社会各种现象也有一点认识,与刚毕业对社会一知半解的大学生比起来还是老成一点,由于扩招后每年的毕业生有增无减,各个好的单位处于饱和状态,对于已进入公司工作的80年代人来说,竞争还更大,一来不够别人年轻,二来2代人受的教育完全不同,80年的人明显在学历上吃亏。加上一些没脑的毕业生用各种损人不利己的方法来竞争,早前看报纸还看到"零薪酬"的求职方法,我真不知该取笑是那位大学生脑袋进水,枉读那么多书,还是该对现在的社会发展制度而惋惜,大家看过"斗狗"吗?2条狗互相撕咬,咬到血肉模糊的,笑到最后的还是狗主,就等于现在的老板,那2条狗自然就是恶性竞争的人。在外面地方生活的男人就像奴隶,女的就像不说你们也明白,呵呵,可能这时会有人骂我,但不能否认,这是事实。
用影子恋爱,用右手写字,用左眼流泪
过着不用吸食牛奶的生活
努力享受生活,不要问我过的好不好
我只有一种回答,能活着就是幸福
Share |
Share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