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趣闻] 研究显示角鲸等三种动物濒临灭绝

中新网10月16日电 国际自然保护联合会(IUCN)提供的最新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显示,越来越多的陆生哺乳动物正面临着威胁,包括水生的角鲸、伊洛瓦底海豚以及陆生的树袋鼠都已被列为濒危物种。  红色名录根据物种数量及其所受威胁的程度对各濒危物种进行排名,以显示包括栖息地丧失、生态恶化、过度开发、环境污染以及气候变化等因素对地球物种的影响。
  WWF(世界自然基金会)全球物种项目的负责人苏珊.莱伯曼博士指出:“许多物种的数量急剧减少,而其面临的威胁却越来越多且越来越严峻,这令它们的生存步履维艰。”
  伊洛瓦底海豚在名录上的濒危等级从之前的数据缺乏上升到了现在的易危。它们生活在东南亚,现正受到来自渔业捕捞、水坝建设、森林采伐以及矿业开采多方面的威胁,其在菲律宾的数量更是降到了77只。
  角鲸也由数据缺乏等级发展到了近危等级。它们生有长牙,分布在临近俄罗斯、北美和格陵兰地区的北极海域。受到猎捕交易、栖息地丧失以及北极地区有毒废物和污染的影响,其健康状况和繁殖情况都不容乐观。
  树袋鼠从原来的近危等级上升至极危等级,现仅存14只。罪魁祸首当数其栖息地澳大利亚和新几内亚境内的乱砍滥伐和过度捕猎。
  红色名录的设立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比如在被列入易危物种之后,针对非洲象的偷猎以及象牙交易得到了有效的遏制,其在非洲东部和南部的数量有了显著增长,现已下降至近危等级。
  “这得益于有效的保护措施以及对非洲东部及南部象牙交易的有力监控,真是振奋人心”,莱伯曼博士说道,“但是非洲象依旧处于数量稀少的困境,面临诸多威胁。需要政府、地方和保护人员的继续关注和共同努力。”
  WWF积极支持推广IUCN的红色名录作为一项科学的保护工具,在各个地区,政府和国际组织中得到运用,为资金筹集和决策的制定发挥积极作用。
  莱伯曼博士指出:“当地如果能够能够认识到保护濒危物种的巨大价值,加以强大的政治意愿作为动力,物种濒危情势的恶化趋势并非不可逆转。非洲象的例子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