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音乐推介】西北奇男子-苏阳

我打八个月学会走路起,就没安分过,有大路不走,爱钻角落,爱走边边角。

注定了这一生和边缘的结缘。

从边缘科学,到边缘文学,到边缘哲学,到边缘音乐,到边缘艺术,到边缘生活再到边缘人。

从来是我向往和憧憬的奇异美景。

边缘的意义在于它能给我们带来太多的惊喜,带来无穷的创意,带来不屈的生命力。

感谢弟弟李欣,让我认识了苏阳。

苏阳,一个独特的声音,同样来自辽阔的大西北,和野孩子一样,苏阳尝试用方言、民歌和西方音乐形式相结合的方式,
行走在流行,民谣,摇滚,民歌花儿的边缘。

我想我之所以如此热爱大西北,把它当作我身体和灵魂的最终栖息地,正是因为它地理和文化的边缘性。


苏阳的专辑《贤良》:



专辑曲目:
CD
1 新鲜的花儿开
2 劳动与爱情
3 凤凰
4 宁夏川
5 土青年
6 贤良
7 长在银川
8 早操,晚操
9 贺兰山下
10 凤凰(LIVE版本)


强烈推荐试听主打歌《贤良》,口味淡点的还有《长在银川》。

试听《贤良》专辑  ( 转土豆音频)


我听到苏阳的第一首歌就是《长在银川》,这首歌节奏明亮,旋律舒缓,很有崔健时代老摇滚那股清新的动感韵味。
当时并没有引起我太大的注意。我只当是二十几年后,又有人回溯和重新模仿老摇滚去了。
直到我陆续听到《贤良》,《凤凰》等,才开始惊为天人。
我承认,这里面一定是带有很多,我对西北文化的熟悉和热爱的强烈个人情感。
我认识的很多人中,无论是从小在城市,还是在北方农村长大的,也很少有人对这样的音乐形式有兴趣。
大部分的人听的是西方音乐,或者更商业化的流行乐。
我只能说,很多人的灵魂还未苏醒,他们的灵魂还只是满足于那些轻而易举的模仿形式,
只有深刻挖掘自己的灵魂,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独特的声音。
象西方社会这样,创造一个由众多小众聚合起的浓厚的个性文化氛围,我们还在起步过程中。

不过近些年来,80后一辈新人辈出,呈现出极为丰富的多元化的艺术表达形式,让人欣喜。
做音乐的人不少,但是我们还需要更多的听众,更大的个人化市场,这样才能为边缘艺术创造更好的生存环境:

李欣的独家乐评,是对地下音乐最新发展的一个很好的小结和反思,听音乐的朋友可以参考:

李欣独家策划:中国摇滚2007(转腾讯链接)

李欣写的关于苏阳的乐评:

他叫苏阳,他的专辑叫《贤良》(转腾讯链接)

·

他叫苏阳,他的专辑叫《贤良》

李欣


很久很久以前,漠北的黄沙,借助来自异族疆域的旱风,吹刮着山脚下让人沉重的泥土,从一个被风沙吹出另一番摸样的山头,转向下一个。山与山之间的人们,整日穿着银色的绒质坎肩,在风的背后高声歌唱着。有的娃娃不怕风,他们迎着风的方向,在一个可能是风口的地方,用手聚拢着声音,向一个方向发出去。不久,娃子变成了精壮的小伙子,老天送给他一个贤良的女子当老婆,娃子的妈妈指着自己儿媳妇的背影,偷偷告诉娃儿“大屁股是个生男娃的兆头。”

时间在每一个精彩,却不会给你太多幻想可能的刹那,都能爆发出漫长的花火来,无论是白天或者黑夜。就像一位焦急地等待着娃儿出世的年轻父亲——他第一次做爸爸,第一次徘徊在,被临时该成产房的自家小屋外,他焦急地握着,给接生的老姨准备的红包,无论发出那一声撕破天穹的哭声的娃儿,是男还是女,年轻的父亲都知道,自己迎着歌唱的情景,都在16年后被这个小家伙继承,他或者她流着自己血液,他们在未来将共同享用一张桌子吃饭,共同享用一种歌谣倾诉。直到他老去垂死,即便在弥留之际,他的生活,他的追求,他的歌谣都不会背叛自己。

这就是传递的力量。作为以面传心受的方式,在没有任何文字或者声音记录条件的前提下,民歌以其巨大的生活力,和足以使所有人血管里的血液,奔腾亢奋的力量,在千年政局变革、生产力革命和生活方式的转变中,始终保持着其顽强的生命力,并以民族的,地域文化的、原生态等口号的包裹下现代化地被传唱着。

民歌之于中国正如蓝调之于美国,民谣之于黄种人人正如爵士之于黑种人。

早先选择西方摇滚乐,并在重金属的轰鸣中云周游四方的苏阳会不会猜到,最终,当他认为摧毁一个旧我,以及旧的价值核心时,家乡的民歌会让他留恋往返,空前痴迷并义无返顾。难以想象的是《贤良》,这样一张包含着苏阳10年音乐生涯写照的专辑里,究竟能让多少人,听后发自内心的去反省他们自己的生活。音乐不仅仅是娱乐,它承载着太久的使命;但音乐仅仅只有音乐那么简单,它没有必须被太多的观念和意识形态束缚。

《贤良》是这样一张专辑,从文化切入,它秉承了西北千年民歌的精髓,字里行间都包含着远离家乡的赤子,对故乡风沙与乡土的眷顾。而在表现形式上,除了最为简化的木箱琴,对于那些根本无须伴奏,就能被唱的,或高昂亢奋或者阴沉情迷的古调,因为西式乐器的加入,因为结构的修整,而显得别有风味,在不同耳朵前,它呈现出不同的品位与美学标准。

或者说,苏阳的音乐在很大程度上,是中国西北版的另类摇滚,以煤油炉式的、以红辣椒式的分散与跳跃性手法,结合西北民歌宏大与苍茫的音律,杂交的母语摇滚。人们可以在任何时期,以任何的动作、心态去倾听这样深厚的,包含着激动的音乐。在更高的层面,这种尝试的意义,在于一个中国音乐家对全球化和多元文化的理解和探索。而对苏阳来说,10年的艰辛与磨难化做十首通达古今,音盖江河的诗唱。

真正意义上的土根摇滚,虽然在效果器的电路上争鸣着,而爆发出只有中国人,只有掌握着以汉语为母语的华人,才能真正领悟的精髓。而音乐同时也是属于全世界爱乐人共同享受的交流方式。在今天,当爵士乐充斥着世界每个角落,并影响着各个民歌音乐流行走向时,至少我们还有一个如此瘦小的背影,他叫苏阳,他潜伏10年精心孕育的专辑叫《贤良》,他用西北人特有的冷幽默,用西方人才惯用的技法创造着属于自己的音乐流派,黄燎原叫他——土根摇滚,我们叫他是中国的“布鲁斯”。苏阳对此很低调。

不以种族的名义,不以地域的名义,不以文化的名义,不以立场的名义,仅仅以音乐的名义,用音乐标准去检验音乐品质,苏阳和他的《贤良》等待着你的检验。伪装的人会很快死去,赤子会不朽,并一直被人们所铭记。






从做地下音乐的,到听地下音乐的,到给地下音乐写乐评的,
构成了这样一个游走在边缘,各自追求自己独一无二表达方式,却又相互依存的群体。


边缘人比一般人更需要掌声和粉丝,哪怕只是零稀的。



宁夏电视台给苏阳做的节目:土的声音
土的声音(1)(转土豆链接)
土的声音(2)(转土豆链接)
土的声音(3)(转土豆链接)
土的声音(4)(转土豆链接)


苏阳在这个访问中说道,他要寻求流着我们中国人自己血液的音乐。
这正是这个专辑深深吸引和打动我的地方。
这也是我一直在想的问题,也正是我多年来四处寻觅的声音。
当然,我们自己血液里的声音是不拘一格的,但是,无一例外的,
它们一定是来自对我们自己的文化的热爱和反思,没有这样的深情和深刻,就不可能脱颖而出,感动听众。
希望这个西北奇男子-苏阳也能打动更多的人。
我回国买碟去,请大家也都支持正版,我们的民间艺术家,边缘艺术家都非常不容易。



下面的链接是苏阳在北京音乐台做的专访,主要谈他如何做音乐的,其中有现场《凤凰》、《贤良》和《长在银川》live,即使只是坐在演播室里面的弹唱,也异常震撼:

苏阳携《贤良》做客中歌榜 西北民歌的新风采(上)  (转北京广播网链接)
苏阳携《贤良》做客中歌榜 西北民歌的新风采(下)(转北京广播网链接)



苏阳曾说,《贤良》专辑并没有完全实现他的想法,他还在摸索,一条更好的展现中国百姓精神内涵的现代音乐之路。
这条路上需要一定的听众群,需要知音,需要交流和来自听众的反馈,

期待更多激荡我们的热泪,震撼我们的身体,颤动我们灵魂的声音。



下次介绍同样深具特色的川南民谣乐队白水


[ 本帖最后由 fussfun 于 2008-11-9 13:29 编辑 ]

TOP

TOP

嗯,我是银川的
不过应该会很少人喜欢这样的音乐吧

TOP

原帖由 天高皇帝远 于 2008-11-9 23:04 发表
嗯,我是银川的
不过应该会很少人喜欢这样的音乐吧


有多少人喜欢也是不打紧的,人们总是各喜各爱的。
重要的是传播的途径,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这么回事就是很有意义的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