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贴一个书评

简介
《阴影下的城市:纽伦堡与纳粹往昔》书评。纽伦堡公民摆脱纳粹阴影的历程。





   
Haunted City: Nuremberg and the Nazi past

   
By Neil Gregor

    Yale University Press
    336 pages





第三帝国在[url=/articles/tag/%E7%BA%BD%E4%BC%A6%E5%A0%A1]纽伦堡[/url]阴魂不散。纽伦堡是20世纪30年代纳粹党每年大型集会以及战后审判纳粹首要战犯的地方;1935年的《纽伦堡种族法》也选择在这里颁布,该法开启了迫害德国犹太人的序幕,为大屠杀铺设了道路。当代纽伦堡是一座生机勃勃的民主城市,却依然难以摆脱希特勒的阴影。许多纳粹旧址保留到了今天——它们过于宏伟,不实用;但造价昂贵,又拆之可惜。

然而,曾与[url=/articles/tag/%E7%BA%B3%E7%B2%B9]纳粹[/url]有千丝万缕关联的不止[url=/articles/tag/%E7%BA%BD%E4%BC%A6%E5%A0%A1]纽伦堡[/url],它在二战中的履历实际上是德国中等城市的典型代表。由于纽伦堡兼具前述诸因素,历史学家内尔•格里格(Neil Gregor)以它为个案,研究战后德国社会对于记忆、受害者和罪行等苦涩问题的复杂处理方式。研究结果精彩有趣,管窥了德国民族心理的黑暗角落。

格里格研究了战后至1968年的德国史,他认为1945年后的大约前十年间,德国社会创伤犹新、裂痕醒目,只有“共同受害者”这样含糊、温和的表述才可能被接受。在德国人能够反思自己施于他人的伤害之前,似乎首先必须抚平自己的伤痛。其结果是,德国的“记忆文化”起初有一种颇为自怜、自恋的味道;往往把过多的注意力集中在德国自身的痛苦上——比如承受平民和军人的死亡,哀叹被驱逐者、难民和战俘的命运;同时边缘化一切“真正的”受害者,比如犹太人、共产党员和强征的劳工。

格里格巧妙地以[url=/articles/tag/%E7%BA%BD%E4%BC%A6%E5%A0%A1]纽伦堡[/url]的钟楼为例说明其观点,这座钟楼是20世纪50年代为纪念死于二战的纽伦堡平民而建。关于纪念碑如何严谨措词、如何设计,众议纷纭;然而对于建造钟楼的砖石取自1938年被纳粹捣毁的犹太教堂这一事实,似乎无人愿意发问。用一种不那么体贴的态度对待战争公共纪念物将是难以想象的。

好在事情有了改观。到20世纪60年代初,新的记忆文化开始挑战旧的,有人提出要对一直被回避、噤若寒蝉的问题进行反思和对话。虽然难免遭到质疑,这种变化却是由多种因素促成的,包括世易时移、方兴未艾的社会解放运动和德国公民社会的复兴。随着成熟、多元文化的民主制度的稳固,[url=/articles/tag/%E7%BA%BD%E4%BC%A6%E5%A0%A1]纽伦堡[/url]有话语权的人们似乎能够超越以德国受害者自居的战术性失忆,对本国尚不遥远的过去持更倾向于自我批判——甚至对抗——的态度。终于,举办传统纪念活动(比如“全国哀悼日”)时,出现了关于大屠杀和华沙犹太人居住区的公开展览。

本书以一个引人深思的插曲结束。20世纪60年代末,右翼、新民族主义的德国国家民主党成了[url=/articles/tag/%E7%BA%BD%E4%BC%A6%E5%A0%A1]纽伦堡[/url]政坛的常见面孔,他们故意在该市的纳粹旧址举办有象征意义的活动。但在1967年,工会会员、学生和法西斯受害者愤而游行示威,使得该党失去了在国会大厦主厅召开地方选举造势集会的权利。纽伦堡这个曾经与纳粹如影随形的城市,成功地驱逐了纳粹的思想传人。

在书的结尾,格里格的公平态度令人欣赏。他认为,早期的自恋阶段——远非出于恶意或者天生狭隘——实际上是疗伤过程的一个重要部分,以抚慰性的共同身份为桥梁,把深刻分裂的社会各阶层凝聚起来。同理,后来对[url=/articles/tag/%E5%8E%86%E5%8F%B2]历史[/url]的批判表明了战后德国社会的康复。

在描述这些发展进程时,格里格是一位深思熟虑、脚步稳健的向导,他依据详实可靠的档案研究,其论据恰当,论点令人信服。作为一位受人尊敬的获奖学者,在写作中他并不怎么照顾非专业读者,但尽可能——虽偶有疏忽——以一种能够吸引非核心读者的风格,来阐述往往带有挑战性的题目。

《阴影下的城市》并非从头至尾都轻松易读,但却是一部重要著作。书中探讨了承认与铭记过去本民族所经受的以及施于他人的苦难这一艰难历程;对于“公共记忆”的复杂功能提出了深刻的洞见,并提出了新叙述方式和新身份认同的形成途径。对于那些正在从独裁体制向民主制度艰难转型的现代国家所面临的问题,本书可以作为一本实用的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