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 自从二代核三代常规潜艇入役以后,潜艇性能突飞猛进(

    这一篇更详细_898艘战舰:请祖国检阅——记海军驻某造船厂军事代表室
8 g" _. u. S; b1 ~: ]5 J  u$ J: a3 l
  按报道中所说的,推测所谓的“八大关键技术”可能指:护卫舰降噪技术;抗冲击技术;新型高强度钢焊接工艺;声隐身技术;地面防滑新型材料;抗风浪;视频通信;海水淡化。4 e1 C, a1 x  c
  自从二代核三代常规潜艇入役以后,持续的自主研制,硕果开始显现,均进入佳境。潜艇性能突飞猛进,就从海军医学研究所的报道看,一次出海核艇五六十天、常规艇三四十天时,艇员还能吃到新鲜蔬菜……潜艇远航训练常态化,虽然与海军战略转型有关,但装备的进步,则是最基本的技术保障。潜艇基地的洗消房,以前一次300人都很满。说是为了适应“新时期潜艇出航的需要”,已扩建成一次能满足一千人洗消。也就是可满足一次三四艘同时回家……
' i1 |& u, e/ [9 N0 `rs238848.rs.hosteurope.de8 ?, j: h$ \( C7 c9 p: g# J( R
  军报这张图片是从围壳指挥台上拍摄的。图片里这个口子是用来补给生活用品,不知是否也能用于装填鱼雷。目前公开的图片,我海军的潜艇都是在港口从鱼雷管装填鱼雷。外军还可以从艇身前部(鱼雷发射管在艇身前部)的口子顺着一个斜坡(艇内)补充鱼雷,这样在海上也可以补充鱼雷。人在德国 社区( Q0 S7 `% B9 v& E/ i) X+ t
  潜艇装填鱼雷是个耗时耗力的体力活,各国海军现在基本都采用港口补给方式,出于安全性、隐蔽性等方面的考虑极少会在海上装填。现代鱼雷已经实现了精确制导化,而且威力够大,很少会采用二战期间的那种多艇多次齐射战术,所以鱼雷的消耗量不大,单艇单个航次要打完十多枚鱼雷的话,其它生活物资也用得差不多了,该回港休整了。
& @9 x) x+ U$ C6 H6 D. K. [人在德国 社区  (网友)看两条新闻:rs238848.rs.hosteurope.de  U. V1 y" x( n" F
  梁光烈与喀麦隆国防部长会谈……②郭伯雄会见喀麦隆国防部长……
8 p8 c+ a6 s/ j1 e) a人在德国 社区  (网友)看来TG是铁了心在非洲开创出自己的一片天地了呵呵* L+ n* p: K( z8 s2 R3 W( _
  [漏斗子]踩了很多的点了,预案、论证先做出来,再可向常委们汇报。当下班子自带“负责任大锅”高帽,又高唱“和谐曲”,踩点动静要小之又小,考虑因素则多之又多。与中国长期以来的关系、本国政局稳定性、与邻国关系、三军中在中国受训人数、武备体制等等,看过这些,再看海岸地理位置、港口条件、附近公路机场(陆空交通)等等。差不多了,在试探着谈。真要着手的话,估计必修复一艘老瓦花的时间还要多,而且不确定因素更多。/ j& {' d! s* s, e7 h5 N+ T" w$ D  W
  (网友)漏首,能不能预测一下,将来咱们的航母编队如何组合?
; J9 x, t- a0 `: V# G3 G9 \人在德国 社区  [漏斗子]054A是现成的,095也入水了,就是网上没见标准像,新大驱下半年就能看真容了。已有的,就这点家当,编队里面配角,也就这些舰艇。
欢迎光临原创板!
欢迎发帖
今年德中不发帖,要发就发原创帖!!
不是寂寞才发帖,只因发帖不寂寞!
哥发的不是帖,是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