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7165
- 威望
- 1544
- 金钱
- 4
- 阅读权限
- 90
- 在线时间
- 677 小时
|
单仁平:查处违法违纪官员不是“路线斗争”
薄熙来被停止党内职务,中纪委对其立案调查,国内外舆论都很关注。西方的不少分析都把事情往中共党内“路线斗争”和“政治斗争”上引,国内也出现一些类似谣言。这当中有一些是对中国国情和中共党情不了解造成的,有一些则是唯恐中国不乱故意编出来的。
西方舆论对中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误读:中共内部存在尖锐对立的两个派别,甚至多个派别。这是他们对中国做各种分析的基本出发点之一。他们一直搞不明白,或者是不愿意相信:不仅中共,中国社会的主流都支持改革,而且支持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平衡。
世界有人群的地方就有意见分歧。西方政治制度通常鼓励分歧,通过分歧的极端化制造政治上的对立性力量,然后谋求这些力量之间的平衡。从西方政治文化的角度看中国,很容易产生这里有种种“路线斗争”的错觉。
然而中国政治制度把和谐置于国家治理的基础位置,当下的中国社会总体上是追求共识、创造协商与合作的共同体。中国不鼓励像西方那样的政治分歧释放。当分歧一出现,弥合及克服分歧的有形和无形机制就开始运转了,它会伴随分歧一路发展的全过程。这种机制在中国总体上越来越成熟、强大,它使很多分歧最终消除或部分消除,形成基本共识。
中国目前并非处于某个关键性的政治“十字路口”,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方向早已确立。全党和全社会对这个大方向的共识度非常高,要求中国“激进转弯”的都非社会主流意见,这些意见不可能在党内高层占据一席之地。
只要对中国有上述基本认识,并了解王立军案牵出的涉及薄熙来一系列事情的脉络,就会确信,这是一起违反党纪国法而受到追究的独立事件,依法依纪查处必然导致今天的局面。处理事件过程对政治面的涉及也都是各自单独具体的,把它们连在一起做中国“政治斗争”的编织,只是一些人头脑中的夸张想象。
某些人总是笃信“西方式民主改革”对中国社会的吸引力。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社会初识西方,一些人确实有过比较天真的想法。但以后的苏联解体等国际政治变局不断对中国人产生刻骨铭心的震动,“西方化”完全排除出中国改革的政治选项。
基于这个大的原因,某些西方国家虽不断向中国社会灌输中共应当“合法分派”的观念,但中国社会内部只有极少数人跟风起哄。中共和中国社会主流都对它嗤之以鼻。中国社会鼓励并要求执政党的团结,发动“路线斗争”根本得不到社会的支持,所谓“路线斗争”主导国家对当下的中国人是不可想象的。
薄熙来由于原居中央政治局委员的高位,他被立案调查带来一些轰动很正常。总体看,依法治国获得新的立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更加不可动摇。这件事很快就会过去,中国不会陷入一场扩大化的“斗争”中。那样的中国早已成为历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