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系发严厉声明 粤宣传部长庹震名动天下成靶心

一向特立独行的中国内地周报《南方周末》于北京时间2013年1月3日出版了新年特刊。在特刊中,代表该报鲜明立场和态度的“新年贺词”受到广东省委宣传部长庹震的直接干涉,细至特刊标题、版面设计、内文的选稿及修改,更强行在编辑签订版面后再作改动,被指打压新闻自由和编辑自主权。事件被曝光后,《南方周末》采编人员发严厉声明轰新闻审查,并通过拒绝在版面署名等方式要求彻底调查,此举得到了众多媒体同行的竭力声援。相反地,“篡改”和直接干涉新闻自由的广东省委宣传部长庹震成了众矢之的,舆论纷纷群起而攻之,其中不乏轰其“卷铺盖走人”的声音。人在德国 社区& t( t( o8 {/ a% x$ ?

. m4 O6 C, {' E, K9 f“新年贺词”是南周每年伊始的重头戏,多表达关怀社会、维护公正之意,这也与《南方周末》报头“在这里,读懂中国”的口号相契合。期间,数篇新年贺词得到了舆论的热烈拥戴和普遍认可。比如1998年的新年献词《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1999年的《阳光打在你的脸上》、2006年《一句真话比整个世界的分量还重》等,呼吁寻求“正义、爱心、良知”的南周特色尽收眼底。而2013年刚刚公之于众的贺词《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接近梦想》一文,呼吁宪政、民主科学、平等自由等《南方周末》惯用语词悉数被删减,全文充斥着官腔官调,对习近平总书记的中国梦更是大加褒扬。人在德国 社区( F2 r5 n' g' I% i* ^  S! B
  [5 V" A/ p5 R, G. O0 `
bfnn89.jpg
$ V4 f0 H  C( {0 @9 vrs238848.rs.hosteurope.de( D" e0 h+ `" y& ^
其实,《南方周末》事件之所以能迅速在舆论场引发如此大的争议和波澜,甚至于引西方各大媒体争相报道,实属意料之中。首先,南周素来备受各界关注,尤其是其每年的新年贺词地位更是可见一斑,所以“贺词”一旦有些微闪失,都会在已有的信息势能的基础上迅速爆发。其次,广东省宣传部长干涉新闻自由,甚至篡改贺词内容的做法,是民众最为恼火的症结所在。在此之前,曾任北京《经济日报》总编辑和新华社副社长的庹震,在2012年5月空降广东担任省委宣传部长一职时,就引发了一阵“南周新华社化”的持续讨论。而在“7•21”北京暴雨发生后,南周也曾被迫删减版面。此次庹震的越俎代庖,一方面激发了民众对新闻审查的不满情绪,另一方面也是对此前诸多事宜的一次集中反抗。4 k) e$ B' o. X, _+ N) g  p6 _+ O1 ]; u

+ m! c. b5 D7 m4 E人在德国 社区面对越线的新闻审查及庹震的作为,包括《南方周末》在内的诸多媒体纷纷表示抗议,呼吁庹震“下台”的声音也纷纷从网友群体中传出。《南方周末》编辑部3日晚间发表声明,将此事件形容为“严重违反新闻出版流程并造成严重事实错误的重大出版事故”,并要求彻底调查此次出版事故。而针对《南方周末》新老记者的微博被封一事,声明中亦强烈要求恢复微博发言权。
  t4 R( [( H( M$ h6 A2 T7 brs238848.rs.hosteurope.de
+ d- C% V4 F$ o/ T* I- D5 n3 w比照于《南方周末》的严厉声明,众网友对庹震的挞伐亦是力透纸背、针针见血。拥有477万粉丝的新浪微博写手“作业本”在3日写道——“庹震有一种使命,要南下去死死管住南方报业集团”、“我希望这次能解决庹震的问题,让他滚蛋”、“对庹震这样的宣传部长必须实行斩首行动。”类似的声音,在民间舆论场俯拾即是且很快受到热烈追捧。, c  R2 T0 s9 g0 \& |

# w9 w) c5 Q# J4 I. U) \! E人在德国 社区 23655.jpg ! U* g- d6 H/ J
  r8 b! N7 x8 x- ?
值得一提的是,经由庹震之手修改后的新年贺词,可谓漏洞百出。比如头版“2000年前大禹治水”明显与历史不符;献词第二段“这是我们第一千零五十七次和你相见”,这与当日出版的《南方周末》头版的“第一千五百零七期”的相悖;另外封面文章中的众志成城的“城”也出现了明显错误,写成了“诚”。然经多维新闻查证后发现,此三处“低级错误”,在修改前的《中国梦,宪政梦》一文中压根儿没有涉及到。9 @) p0 M9 G1 D
rs238848.rs.hosteurope.de' x, V9 q1 }0 w9 K7 J1 a# T
此次《南方周末》事件还在焦灼对峙中,《南方周末》的严厉声明既未得到官方的回应,庹震的越俎代庖之举也尚无惩戒定论。至于此次媒体同行同声共振对抗官方新闻审查的争论会以何种结局收尾还悬而未决,目前唯一可以肯定的是,不管庹震是去是留,此事件很难按照官方的意志,在没有任何“说法”的前提下就淡出公众视野。从这个角度来看,此事件未必是有百害而无一利,毕竟它带给了公众一次集中追问现有新闻审查机制的合理入口。同时,也给了媒体一次反思新闻内核的契机。
+ ^( v* J* E( M+ rrs238848.rs.hosteurope.de
$ ]/ i( \3 y# A3 T5 a7 l链接>>
$ \# u0 H  N7 _( u& Z$ q2 O南方周末事件主角庹震:第一位获得“中国十大杰出青年”的记者
$ T/ F( X' U) j0 j1 \& O8 G/ e庹震于1982年从武汉大学毕业后在经济日报社工作,历任总编室负责人,工交部副主任,记者部副主任、代主任、主任,编委兼记者部主任,经济日报社副总编辑,2005年6月任经济日报社总编辑。2011年7月,任新华通讯社党组成员、副社长。2012年5月,庹震任广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长。
' y9 o4 z; |% `" w" R9 Y1993年,庹震当选“中国十大杰出青年”,这是中国第一位荣获此称号的记者。1994年被破格晋升为高级记者。1997年,庹震获得武汉大学第一届杰出校友。" L& n, ^+ S3 F
在1989年至1997年的8年时间里,庹震创作出《蓝天下的眼睛》、《静静的地平线》、《无悔的岁月》、《初春的太阳》、《世纪末,还有多少问号?》、《报海觅迹》、《盯住交界》、《美术界采写艺术》8部著作。
6 A& \& Q; j* _% Brs238848.rs.hosteurope.de庹震谈新闻节选:
; H  B7 H& f2 N2 t  }/ t( O“新闻就是跟老百姓讲大白话”,有人这么概括。笔者是很赞成这个说法的。“大白话”,如“粗茶淡饭”,是属于原本的东西。“大白话”往往是“大实话”。“大白话”里往往有“大道理”。
7 g) C# w% w! l( v: `——新闻写作如何做到“举重若轻”" f$ b2 L0 g9 x5 f0 b1 a. [$ c
其次,“举重若轻”还体现出记者驾驭文字语言的能力和水平。这里,好比过河造船。对能工巧匠来说,可以造出船体轻盈而能负重快行的船只;对拙工笨匠来说,可能会造出笨重、载货量少、行进缓慢的船只。
$ I( }. b8 K+ b' p3 W' ~——新闻写作如何做到“举重若轻”2 w: K# Z& I1 y% o+ q
对记者利用职业“谋私”也是不允许的。在庞大的新闻队伍中,出现个别“例外”,是很可能的。社会对新闻工作者,亦要有一套有效的监督机制。但是,就大多数记者而言,在大多数情况下,记者的公正性、客观性是不容怀疑的。公众对记者在公正性、客观性方面的依赖和信任,使记者有充分的理由挺身而出,不论何时何地何种情况下,都当义无反顾。( [% p" ?9 ^/ c* M' Z" |& h4 n
——当你成为“当事人”的时候. r5 ^# q8 V/ v$ [, k7 P
作者自己为稿子做标题,既是顺手之劳动事,又是顺理成章的事。有这么多的好处,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作者不重视标题制作,有依赖思想作怪的一面,也有忽视标题作用的一面。有的作者,是对标题在读者心目中的地位和功能没有清晰的认识。要改变这种状况,关键是要提高对标题作用的认识。同时,还要明确,制作稿件标题,如果写作稿件内容一样,都是作者的“本职工作”,是“分内”的事情。$ ~' R2 o: Z( x* x6 U/ x: Q
——新闻标题首先由谁来做' V* y0 r2 e; z, _
困难的出场,原本是要毁灭生命的。但是,正因为有困难,才使生命更加顽强,才造就了无数的英雄。
. w2 O( j+ ~. v/ y' B1 I人在德国 社区——困难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