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漢劉備 為何髀肉復生?

   劉備未建立蜀漢之前,曾屈就劉表籬下多年。一天,與眾人飲嘢之際,劉備突然長嘆一聲,然後呻道:「備往常身不離鞍,髀肉皆散,今久不騎,髀裏肉生。」跟著便潸然淚下。
「髀肉復生」乃借題發揮,劉備真正意思是過去幾年只顧享樂,荒廢了霸業,一時感觸,不禁大哭起來。
「髀裏肉」是指大腿內側的軟組織,人到中年,假使缺乏運動,加上卡路里過剩,身體便很容易積聚脂肪,首先胖起來是腹部和腰部,跟著便輪到臀部和麵部,劉備的肥膏已擴散至大腿內側,情況實在嚴峻。倘若劉備痛定思痛,的起心肝節食和做運動,耗掉多餘的熱量,他那些肚腩、士啤胎、雙下巴、髀裏肉便能逐一散去。恆常運動另一好處是可以令肌肉質素提升和強化,但肌肉的增生不同肥肉的增生,前者是局部性的,即是說只有經常操練那幾組才會一嚿嚿地發達起來。
從畫像和雕塑得知,中國古代戰馬身形都比較肥矮,不像快活谷那些歐洲馬般神高神大,而且三國時代仍未發明用腳踩的馬蹬,當年的騎兵只有靠雙腿夾緊馬腹。要人馬合一在戰場馳騁,強壯的大腿肌肉是不可或缺的,夾緊馬腹的動作需要靠大腿內側的髖內收肌群(Hip adductors),因此,劉備重操戎馬生涯後,髀裏的肥肉很快就會消失,取而代之是發達的髀裏肌肉。
三國武將除騎術精湛,還要在馬上揮舞那些幾十斤重的青龍偃月刀、蛇矛丈八槍之類(劉備那對十幾斤的雙股劍算是輕量級),要穩住上身在馬背作戰,當事人須擁有橫練的腹外斜肌(External oblique,其發達的韌帶俗稱人魚線)和八嚿腹直肌(Rectus abdominis)。
〔轉載〕
返回你們的原初,靈魂的真,一切都是外附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