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面的控制

羽毛球运动术语。指击球时球与球拍碰撞瞬间,球拍面与地面和球网所处的位置关系。拍面的控制包括拍面的角度和拍面的方向。前者指球拍触球时,拍面与地面形成的角度,分向下、前倾、稍前倾、垂直、稍后仰、后仰等。后者指球拍触球时,拍面与球网及其延长线所形成的角度,有内切(指拍面转向身体侧)、稍内切、垂直、稍外转、外转(指拍面向身体外侧转动)。如正手吊对角线球时,球与球拍碰撞瞬间,则拍面通常应处于稍前倾、稍内切的位置;而在正手击平高球时,球与球拍碰撞瞬间,拍面角度则应处于垂直,而拍面方向则应处于稍后仰的位置。

    由于受地球引力的作用,羽毛球的飞行轨迹总是呈一定的抛物线状态,飞行弧线和击球的准确性关系极大。如弧线太长,球容易端线出界,或在运用吊球、放网前球时落点离网过远;如弧线太短,则容易出现半场球遭对方扣杀,或不易过网;弧线过低,容易下网;而弧线过高,则给对方充裕的时间进行还击,如在网前则容易被对方扑杀。

    而影响羽毛球飞行弧线的因素,主要在于击球时的拍面控制和击球的力量大小。了解了羽毛球飞行弧线的这种特点,我们就知道,只有在击球时,不但要全面地掌握好各种击球技术方法,而且还要在击球的瞬间,善于和准确地控制好击球的拍面用力的大小,才能保证击球的准确性、稳定性和攻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