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宁:凭什么要大家尊重你? -- 向中国真正伟大的先辈们致敬!

镜头一:着学生装的杨振宁和邓稼先先后登上轮船来到美利坚留学。     

镜头二:西装革履的邓稼先在威尔逊总统号轮船上(取得学位后的第九天)踏上归国的旅途。    

镜头三:西装革履,拿到诺奖的志得意满的杨振宁因为买不到长岛的房子耿耿于怀(最后还是屈居在教授区买了房子)。  

镜头四:茫茫戈壁滩上,穿着旧军大衣的邓稼先在风沙中勘测原子弹实验场(数年后罗布泊蘑菇云升起,整个世界震惊,纷纷猜测中国得到了苏或美专家的帮助,数十年后考可死报告再次坚称中国偷窃W88弹头技术云云)。  

镜头五:杨振宁访问中国,问邓稼先有没有美国人参与了两弹研制(尚不知邓就是负责人),邓稼先只是说了句:你先上飞机吧  

镜头六:杨振宁在上海的饯行宴会上(特写:政要满座,山珍海味加茅台酒),突然收到邓稼先的纸条(内容大家都知道了),立刻离席到厕所泪流满面(第几次痛哭?)  

镜头七:大量杨振宁与李政道交恶的新闻报道(特写:时间跨度达四十年)的镜头切换,其中数分钟杨振宁对台湾某传记作家细数当年某年某月某日某时自己如何将灵感告诉李政道云云  

镜头八:戈壁滩上,某次核弹点火后未爆炸,众人面面相嘘,邓稼先说了句“我是总指挥”,然后只身走进实验场双手捧出哑弹。  

镜头九:几年后,北京301医院,邓稼先患癌症全身大出血逝世。又数年,两弹解密,中央始大张旗鼓宣传,邓稼先的名字被世人所知。  

镜头十:杨振宁写悼文追念邓稼先,大家恍然:原来两人是校友。  

镜头十一:应母校多次邀请,杨振宁毅然决定回清华园定居,在保留美籍前提下办理中国绿卡,入住装修一新的带电梯的两层别墅,开始教授本科物理  

镜头十三:杨振宁通过亲友向媒体透露要和28岁的翁MM订婚(让我的老灵魂得到。。。)*****************************************     

  在一次爆炸失败后,几个单位在推卸责任。为了找到真正的原因,必须有人到那颗原子弹被摔碎的地方去,找回一些重要的部件。邓稼先说:“谁也别去,我进去吧。你们去了也找不到,白受污染。我做的,我知道。”他一个人走进了那片地区,那片意味着死亡之地。他很快找到了核弹头,用手捧着,走了出来。最后证明是降落伞的问题。就是这一次,伏下了他死于射线之下的死因。     

  邓稼先在去世前,嘴角出血与杨振宁合影,他是一种壮志已酬,得其所哉的欣慰。夫人许鹿希说,那时他已是全身大出血,擦也擦不干,止也止不住了。高强射线导致的不治之症。这是在他手捧核弹头走出放射区时,就心里明白的。     

  邓稼先有一次开会在西湖,他拉着同仁在“精忠报国”那四个古意盎然的字前照了一张相片。许鹿希说,邓不爱照相,但这张照片是他自己要照的。当初随邓稼先一起搞原子弹的科学家,有些中途而退了。因为“没有科研成果,不能家庭团聚,不许亲友通信。作为知识分子和普通人的生活、乐趣、权益,是必须牺牲掉的了。  

杨振宁的不忠不孝不仁不义!     

  不忠:杨振宁先生在祖国最困难的时候毅然加入美国籍,父亲劝说也无效,不肯归国效力。拿到诺奖的志得意满的杨因为买不到长岛的房子耿耿于怀(最后还是屈居在教授区买了房子)  

  不孝:加入美国籍,为此事杨的父亲到死也没有原谅他,是为不孝。  

  不仁: 在祖国富强时,又在与某名牌大学的互相吹捧炒作中,回国颐养天年,自从回国以来,东走走、西逛逛,忙着走穴炒作,不愿踏踏实实做工作.  

  不义:窃李政道的研究成果,得诺贝尔奖,还倚老卖老的将名字写在李政道的前边,并出书丑化李政道;杜夫人刚刚过世,大一的基础物理刚开课不到半个学期,就一心想着上帝的最后一个礼物...  

  想想学位毕业7天,不顾美国阻挠毅然回国的邓稼先,为中国的国防核工业呕心沥血,年仅52虽因放射性影响身患癌症去世.  

  想想同道的李政道先生早年毅然回国,从70年代起,李政道教授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和科技术的 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为了在中国发展高能物理和建立高能加速器,后来成为建立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北京谱仪和进行高能物理实验的骨干;1982年当我国高能物理事业举棋不定 的关键时刻,他帮助我国选择了一个既先进又符合国情 的BEPC方案,并成为当今世界上在c -τ物理研究能区唯一的高亮度电子对撞机,并做出了重要的物理结果。  

  想想刚刚过世的陈省身先生,生活俭朴、出钱出力、培养弟子、呕心沥血,一心祖国科学事业,真泰山北斗。身为科学家,应当规范言行,树学人之楷模;  

  这社会乱了!  


  记得有个签名档说:  

  大家第一次问我:“男人应当追求什么?”  

  我回答道:“金钱和美女 。” 于是大家开始鄙视我……  

  大家第二次问我:“男人应当追求什么?”  

  我回答道:“事业和爱情 。” 于是大家开始崇拜我……     

  这就是牛人的事业和爱情!如果同样一件事情发生在普通老百姓身上,你还认为会有近一半的评论是赞美吗?     

  杨是许多人曾经的崇拜者,可是看看他做的事情吧:在中国最艰难的岁月,他悄悄地走了。当变得没有什么价值,中国还算稳定的时候,他又悄悄地回来了。回来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批易;第二件事情就是和中国的光光们抢媳妇;下一步估计是再次批孔孟了,因为孔孟之道是阻碍中国获诺贝尔奖的一块绊脚石,尤其是文学奖,呵呵    

  中国人心中最后一点伦理道德就这样被沾污了,看看那些效仿吧,以前只是有贼心无贼胆,现在可终于有了表率。本已充满铜臭的中国又开始弥漫一种淫欲。世上还有什么礼义廉耻可言,是可忍,孰不可忍!     

  杨的表率,会使这种“忘年恋”在中国泛滥成灾的,因为终于有了参照。
Share |
Share

如果这是事实的话,严重鄙视他!!但是话又说回来了,这样的人才现下还真不少。。。可是向邓稼先老先生那样忘我为别人付出的人现在又能找到几个???
君子小人,总在一念思量

TOP

楼上的观点可能代表千千万万中的一种,也许有一定的道理,但仔细看来,很多是基于猜测和片面的个人倾向。
      其一,如果在红色中国,杨振宁不可能取得在美国的成就,中国当时没有这个条件。爱国不一定要呆在自己的国家并只为自己国家做贡献,为全人类做贡献未必就不如爱国高尚,杨先生虽然为中国做的贡献相对少了些,但为世界,为全人类在物理领域的研究做的贡献非常大,而如果他当时呆在中国,恐怕很难想象他会独自撑起一片天空。
      其二,杨妻为前国民党高级将领杜笙明并作为战犯关押在中国大陆,杨回去不可能一开始就受到重视,还很可能也在狱中度过一段时间,是否能安全度过文化大革命十年恐怕也不容乐观。
      其三,杨振宁与李政道交恶的具体原委,恐怕只有他们两人最清楚,而凭臆测就说: 窃李政道的研究成果,得诺贝尔奖,还倚老卖老的将名字写在李政道的前边,并出书丑化李政道 毫无根据,明眼人一看就知似乎只是搂主对杨很痛恨而随口便骂。
      其四,对于杨与翁的\'忘年恋\', 本人觉得并无不妥, 孙中山与宋庆龄,蒋介石与宋美龄,鲁迅与许广平,他们的结合也并没有影响对他们的客观评价. 我并不认为杨一定要在其恩爱夫人去世后当鳏夫养天年或者再娶一80多岁的寡妇就更加伟大.这纯属个人的事情. 这让我觉得杨不但伟大,而且可爱,懂得个人生活, 懂得照料自己; 而且作为科学家,并不一定在生活上也要遵循爱因斯坦模式或者像诺贝尔那样终生不娶.
     不过, 楼主观点新颖, 立场坚定, 很值得一读. 也许杨振宁先生真的应该可以为中国做更多的贡献.

TOP

expand (今夜有雨不宜裸奔@Chem01G) 于 2005年01月02日00:10:02 星期天 提到:

【合集】走近真实的杨振宁
◎鲁伊
2004年12月30日三联生活周刊
  以82岁之身迎娶28岁的女研究生,2004年底爆出的这条新闻,使杨振宁一下
子成了全球瞩目的新闻焦点。且不说新浪网上数以万计的留言评论,就连大名鼎
鼎的路透社、美联社,也借此机会,八卦了一回。
  有人说,杨振宁已经成为一个中国成功男性的符号:生于学术世家,学术上,
35岁就得了诺贝尔奖,自此成为一代宗师;政治上,地位超然,历代领导人都礼
为上宾;生活上,妻子杜致礼是大家闺秀,子女双全且均事业有成,到了耄耋之
年,又有“上帝恩赐最后的礼物”……
  但符号从来都不是全部的真实。今年早些时候,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2004
文化高峰论坛”上,杨振宁题为“《易经》对中华文化的影响”的演讲,经网络
和大众媒体的辗转相传,成了一场中西符号大战。具讽刺意味的是,仔细探究之
下,你会发现,在这场大战中,声音最响亮的那群人,既不知道杨振宁到底说了
些什么,也不知道《易经》说过些什么。同样的事情在几个月后重演。很多人都
知道杨振宁是“著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但他究竟做过些
什么,是个什么样的人,却很少有人清楚。但其实,只有把这些弄明白,你才可
能会明白,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杨振宁,这样的中国科学界,这样的故事……
  1922年10月1日,杨振宁出生于安徽合肥。因他父亲当时正在安庆一所中学
教书,安庆又名怀宁,故此给长子取名振宁。
  杨振宁的父亲是杨武之。现在说起这个名字,已经很少有人知道。但半个多
世纪以前,在学界提到杨武之,真是“天下无人不识君”。杨振宁才10个月大,
杨武之便考取安徽公费留学,前往斯坦福大学学习,随后在芝加哥大学数学系师
从著名数学家迪克森(L.E.Dickson),成为中国第一名因数论研究获得博士的学
者。归国后,杨武之在清华大学担任算学系(后改称数学系)教授和系主任长达20
年之久,陈省身、华罗庚等均出自他门下。华罗庚曾写信给杨武之道:“古人云,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我之鲍叔乃杨师也。”
  生长在这样的家庭中,杨振宁的早慧很早就被发现和善加引导。杨武之教儿
子天文、物理、数学、英文、唐诗宋词、易经八卦,为他延请的家教,也均是当
时清华燕大名师最得意的门生。在清华园和燕园中,“杨武之之子”成为许多教
授教育子女的榜样。
  迄今为止,共有6名华人曾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探究他们的身世,你会发
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丁肇中的父亲丁观海,早年留学美国,是臧克家的同学,
山东大学著名教授。李远哲之父李泽藩是著名水彩画家,台湾新美术运动先锋之
一。朱棣文是著名化学家朱汝瑾之子,母亲李静贞也是负有盛名的化学家。只有
李政道和崔琦,出身贫寒,但他们的成功,也多赖吴大猷、吴健雄等名人之后的
提携。
  这种世家的力量,在生于20世纪早期的科学家群体中,表现得非常明显。举
国烽火,中原板荡,只有世家子弟,才可以奢侈地躲进学术世界自成一统。1945
年8月29日,23岁的杨振宁从昆明飞往印度,然后乘船过红海、地中海和大西洋,
来到纽约。从哥伦比亚大学到普林斯顿,再到芝加哥大学,辗转反复,杨振宁才
最终找到战时因为参与原子弹研制工作而行踪被保密起来的物理学大师费米。经
费米推荐,杨振宁得以成为美国氢弹之父特勒的学生。
  杨振宁在芝加哥大学最初的研究工作并不太顺利。虽然师长们对他的见识非
常欣赏,但缺乏动手能力却成了杨振宁的死穴。他自幼便是左撇子,好不容易才
被母亲纠正过来。关于他的笨手笨脚有个笑话:杨振宁小时候曾用泥捏了一只鸡,
拿给父母看,杨武之夫妇为了鼓励他,夸奖说:“这支藕做得真不错哦!”而在
芝加哥大学,“哪里有爆炸,哪里就有杨振宁”的笑话,更是一直流传至今。
1948 年初,获知杨振宁在实验室不顺经历的特勒给出了建议:转攻理论物理学。
  杨振宁在西南联大师从吴大猷做分子光谱与群论研究时,采取的是推演法,
即从数学推演到物理的方法。而在特勒门下,主要的研究法却是归纳法,也就是
从物理现象引出数学表达的方法。对研究方法的掌握被杨振宁视为早期学到的最
重要一课。正因为有这些当年的经历和经验,50年之后,杨振宁才会在人民大会
堂侃侃而谈:以《易经》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有归纳法而无推演法,是近代科
学没有在中国萌生的原因之一。
  1949年春,杨振宁前往奥本海默主持下的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从事量子电
动力学研究。在这里,他遇到了自己未来的妻子杜致礼。
  杜致礼是杜聿明的长女,与杨振宁相识于西南联大,曾是杨的学生。虽然曾
为权倾一方的高官之女,但此时,杜聿明在淮海战役中战败被俘,杜致礼的学费
也就没了着落,只好打工维持学业。1949年圣诞节,杨振宁和普林斯顿的同事、
物理学家鲁丁格(J.M.Luttinger)到中餐馆“茶园餐厅”吃饭,邂逅杜致礼。相
逢于患难之时,两人很快就谈起了恋爱。1950年8月26日,杨、杜二人在普林斯
顿结婚。两人育有二子一女,携手度过53年的人生风雨,直至杜致礼于2003年10
月因病去世。
  杨振宁翁帆订婚的消息传出后,有家北京媒体登出了一篇《吴大猷与爱妻终
生厮守》的文章,一半内容倒是凭空的臆测。一位台湾物理学家对记者说,上世
纪60年代,往返于加拿大和台湾之间讲学的吴大猷,曾瞒着妻儿在台湾收养了24
岁的义女吴吟之,一度闹得满城风雨。直到80年代,吴吟之的身份才被公众所知。
1998年,吴大猷曾送诗给吴吟之:“把断线风筝拴在地上,使其能高扬的吟之,
有你的地方就是我的家。”虽然议论纷纷,但在学界却也是一段佳话。换成今日
大陆的杨、翁,却不知为何成了窥私的狂欢,令人慨叹。其实,像吴大猷、陈省
身这样的大师,当年都是风流倜傥的翩翩佳公子,远不是几十年来僵化语境下的
“上大人老夫子”。而学者的声色犬马之欲、爱恨情仇,皆是私事与个人选择,
又和他们的贡献、身份有什么必然联系呢?
  提到杨振宁,一个不可忽略的名字是李政道。从1946~1962年,两人的合作
长达16年,曾经焦不离孟,孟不离焦,同出吴大猷和费米门下,因宇称不守恒理
论永被后世学者铭记,同获诺贝尔奖,最后却断然决裂,数十年虽对面而如陌路,
不能不谓遗憾。
  李政道比杨振宁小4岁,生于上海,在西南联大读大学二年级时,经吴大猷
推荐进入芝加哥大学当研究生。当时,杨振宁在芝大已经是小有名气的“学生老
师”,李政道却还是“后学小子”,杨振宁对李政道的帮助甚多,以至于后来回
忆道“在芝加哥的岁月里,事实上我倒成了他(李政道)的老师”。1951年,在杨
振宁的建议和帮助下,李政道前往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做博士后研究,两年后又
转去哥伦比亚大学。两人一直保持每周定期的互访。
  从 1954~1956年,杨、李二人都在关注后来将他们推上成功巅峰的宇称不
守恒问题。1956年4月初,第6届国际高能物理会议在罗切斯特大学召开。杨已是
第5次参加这个会议,在最后一天的讨论会上应邀做该问题的介绍报告。第一次
参加该会议的李政道也参与了讨论,物理学家费曼和布洛克还同他交流了一些看
法。一个月后,杨、李二人就提出了宇称不守恒的假说。
  对于是谁最先迈出了关键的一步,杨、李二人各执一词。作为外人,没有探
知真相的可能,也没有这样的必要。我们只知道,这一年5月,本来计划前往日
内瓦参加学术会议的吴健雄因为深知此事重要,留下来与美国国家标准局的4位
物理学家进行了检验实验。1957年1月9日,实验结果证明了杨、李假说的正确性。
杨振宁在美国物理学会年会上介绍这一成果时,会场爆满,以至于有人甚至“爬
上了吊灯”。宇称不守恒定律是如此的重要,一向矜持的瑞典皇家科学院也打破
了常规,不到一年就把物理学奖授予两名年轻的中国人。
  就在两人的声望如日中天之时,不和的阴影却也开始弥漫开来。未出名时,
论文的排名或许可以风水轮流转,但成名后,尤其是论文的重要性开始凸现出来,
争执却变得无法避免。这种争执在1962年随《纽约客》上的一篇文章到达顶点,
这年夏天,两人公开决裂,“永远分手”。
  杨振宁和李政道的恩怨,在许多人看来,无非是“学院里的分赃不均”,但
事实可能并非如此。杨、李后来都有多次与他人合作的经历。杨振宁三大成就中
另外两项——杨-米尔斯规范场理论和杨-巴克斯特方程,也是与人分享,但却没
有蹈杨、李之争的覆辙。
  其实,这种不和,或许可以从更久远的过去中找到解释。无论是世家还是贵
族,它们的力量和魅力,都在于可以超脱于凡世,维持一个自我的外人无法轻易
进入的小圈子。在贵族式微的时代,转向高深的不足为稻粱谋的学术,成为许多
最后的贵族的选择。所以,会有袁家兄弟、吴家兄弟、陈省身、杨振宁……身为
圈外人的华罗庚、李政道,不可能不与圈子中的人发生接触,但却又无法越过那
道看不见的障碍。那种发自内心的沮丧与失落,同今日网络上因杨、翁订婚而引
发的俗世百相,大约并无本质的区别.


☆──────────────────────────────────────☆
     xiaohu (当你低头的瞬间,才发觉脚下的路!) 于 2005年01月02日00:19:13 星期天 提到:

老当益壮  :)
【 在 expand (今夜有雨不宜裸奔@Chem01G) 的大作中提到: 】
: 走近真实的杨振宁
: ◎鲁伊
: 2004年12月30日三联生活周刊
:   以82岁之身迎娶28岁的女研究生,2004年底爆出的这条新闻,使杨振宁一下
: 子成了全球瞩目的新闻焦点。且不说新浪网上数以万计的留言评论,就连大名鼎
: 鼎的路透社、美联社,也借此机会,八卦了一回。
:   有人说,杨振宁已经成为一个中国成功男性的符号:生于学术世家,学术上,
: 35岁就得了诺贝尔奖,自此成为一代宗师;政治上,地位超然,历代领导人都礼
: 为上宾;生活上,妻子杜致礼是大家闺秀,子女双全且均事业有成,到了耄耋之
: 年,又有“上帝恩赐最后的礼物”……
: .................(以下省略)


☆──────────────────────────────────────☆
     expand (今夜有雨不宜裸奔@Chem01G) 于 2005年01月02日03:21:10 星期天 提到:

其实这篇文章应该是文人写的,呵呵,写贵族情怀很有深度啊

【 在 xiaohu (当你低头的瞬间,才发觉脚下的路!) 的大作中提到: 】
: 老当益壮  :)
: 【 在 expand (今夜有雨不宜裸奔@Chem01G) 的大作中提到: 】
: : 走近真实的杨振宁
: : ◎鲁伊
: : 2004年12月30日三联生活周刊
: :   以82岁之身迎娶28岁的女研究生,2004年底爆出的这条新闻,使杨振宁一下
: : 子成了全球瞩目的新闻焦点。且不说新浪网上数以万计的留言评论,就连大名鼎
: : 鼎的路透社、美联社,也借此机会,八卦了一回。
: :   有人说,杨振宁已经成为一个中国成功男性的符号:生于学术世家,学术上,
: : 35岁就得了诺贝尔奖,自此成为一代宗师;政治上,地位超然,历代领导人都礼
: .................(以下省略)


☆──────────────────────────────────────☆
     hbchen (cleverpig) 于 Sun Jan  2 15:36:24 2005 提到:

个人认为,杨的学术成就不如李!真正对国内物理学教育和研究帮助最大的,应该是李!
杨只不过比较会作秀罢了!!

☆──────────────────────────────────────☆
     coldestboy (knight) 于 Sun Jan  2 16:14:36 2005 提到:

统一楼上的看法

☆──────────────────────────────────────☆
     expand (今夜有雨不宜裸奔@Chem01G) 于 Sun Jan  2 18:14:06 2005 提到:

这个恐怕不敢苟同,个人感觉还是老杨后面干得好点。
李70年代之后对中国学术的贡献很大,这个是老杨无法比的。
至于名气,很遗憾,还是杨在国内更响一些,n多人为他立传,据说有本杨的钦点传记已经
第二版都有了。
可能是他出生于贵族有关吧,如文中所说,呵呵

【 在 hbchen 的大作中提到: 】
: 个人认为,杨的学术成就不如李!真正对国内物理学教育和研究帮助最大的,应该是..
: 杨只不过比较会作秀罢了!!


☆──────────────────────────────────────☆
     hbchen (cleverpig) 于 Mon Jan  3 09:03:16 2005 提到:

会作秀的人名声能不大吗?呵呵,鉴于物理学太高深,国内民众真正知道杨和李所做的研
究并不多,大部分只是从新闻报纸来获得信心罢了。杨会作秀,而李则比较低调。
【 在 expand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个恐怕不敢苟同,个人感觉还是老杨后面干得好点。
: 李70年代之后对中国学术的贡献很大,这个是老杨无法比的。
: 至于名气,很遗憾,还是杨在国内更响一些,n多人为他立传,据说有本杨的钦点传?.
: 第二版都有了。
: 可能是他出生于贵族有关吧,如文中所说,呵呵
:  
: 【 在 hbchen 的大作中提到: 】
: : 个人认为,杨的学术成就不如李!真正对国内物理学教育和研究帮助最大的,应该..
: : 杨只不过比较会作秀罢了!!


☆──────────────────────────────────────☆
     swfx (笑傲江湖) 于 Mon Jan  3 10:31:47 2005 提到:

杨的学术比李强,应该得两次诺贝尔奖得。
【 在 expand 的大作中提到: 】
: 走近真实的杨振宁
: ◎鲁伊
: 2004年12月30日三联生活周刊
:   以82岁之身迎娶28岁的女研究生,2004年底爆出的这条新闻,使杨振宁一下
: 子成了全球瞩目的新闻焦点。且不说新浪网上数以万计的留言评论,就连大名鼎
: 鼎的路透社、美联社,也借此机会,八卦了一回。
:   有人说,杨振宁已经成为一个中国成功男性的符号:生于学术世家,学术上,
: 35岁就得了诺贝尔奖,自此成为一代宗师;政治上,地位超然,历代领导人都礼
: 为上宾;生活上,妻子杜致礼是大家闺秀,子女双全且均事业有成,到了耄耋之
: 年,又有“上帝恩赐最后的礼物”……
:   但符号从来都不是全部的真实。今年早些时候,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2004
: 文化高峰论坛”上,杨振宁题为“《易经》对中华文化的影响”的演讲,经网络
: 和大众脺体的辗转相传,成了一场中西符号大战。具讽刺意味的是,仔细探究之
: 下,你会发现,在这场大战中,声音最响亮的那群人,既不知道杨振宁到底说了
: 些什么,也不知道《易经》说过些什么。同样的事情在几个月后重演。很多人都
: 知道杨振宁是“著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但他究竟做过些
: 什么,是个什么样的人,却很少有人清楚。但其实,只有把这些弄明白,你才可
: 能会明白,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杨振宁,这样的中国科学界,这样的故事……
:   1922年10月1日,杨振宁出生于安徽合肥。因他父亲当时正在安庆一所中学
: 教书,安庆又名怀宁,故此给长子取名振宁。
: (以下引言省略...)

TOP

MB,13,婆婆妈妈鸡婆似的唠叨个没完,一天到晚就只有这么几句好说,人人都有自己的活法,按自己的欲望去活

TOP

自从那个什么什么事件后,就对这位老先生刮目相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