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部队领导向一一六阵地的守卫者赠送感旗!感旗本身并无多大的经济价值,但却是对付出的认可,对生命价值的认可。血火一一六高地。


一颗铆在阵地上的“钢钉”

这张照片很早就看过了,但直到今天才知道他是谁:被中央军委命名为“坚守英雄连”的步兵第1师第2团第3连战士杨启良。

当越军逼近无名高地时,只身坚守在阵地的战士杨启良,面对蜂拥而来的越军,毫无惧色地一边连续投弹,一边对着对话机呼唤:“向我开炮!向我开炮!”凭借有利地形,他带伤孤身作战四个多小时,打退越军从班到排的四次进攻,毙敌十八名,被战友称为“老山王成”。


从南京陆军学院毕业的章晓虎,当越军以重兵进攻我前沿的高地时,沉着果断地指挥战士们扼守在结合部,连续激战十六小时,打退越军十余次进攻,又三次冒险接应增援部队,荣立一等功。


“我是一柄剑,让我闪耀吧,祖国。”

                                   ——朱勇烈士

“智勇双全的炮排长”朱勇烈士。这位南昌陆军学校的高材生,把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践,创造了“曲直结合,炮炮协同”。“以静制动,守株待兔”等多种战法。
朱勇,一位从军校毕业不久的炮兵见习排长,在老山前线的一次战斗中,带领八二无后座力炮班担任游动炮火射击任务,给敌人沉重打击。他本人毙敌七名,摧毁敌六零炮二门、八二无后座力炮一门、轻机枪一挺,阻击敌步兵火力点一个。当他的腹部、腿部多处被敌炮弹炸伤时,他命令战士们进洞防炮,自己只身操炮继续还击敌人。炮弹打完了,他又抓起一挺轻机枪,向敌人火力点猛烈射击。在战斗中,他倒下了,但双手还紧紧握着机枪!

狭小的猫耳洞,恶劣的环境,随手可拾的手榴弹,都显示出这里是前沿阵地。在这种特殊环境下的一顿饺子对于坚守在战地上的战士们来说,尤其显得珍贵。

TOP

“嘘——轻轻地,我又收下了一个上帝的糖盒。”

排雷能手范中华多次配合侦察分队潜伏侦察,破障排雷500多枚。

TOP

越战的时候!真艰苦.
相逢的人会再相逢

TOP

我灌水,我错了
我是小鸭我怕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