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时间就是金钱”的新解读
[打印本页]
作者:
wuwei
时间:
2005-10-9 19:22
标题:
“时间就是金钱”的新解读
谚语“时间就是金钱”的来历可以追溯到至少17世纪。我们在闲聊时也会说“花时间”或者“崴费时间,”表示时间被无效使用。
人们说“时间就是金钱”,往往是从成本会计层面上考虑问题。他们先假定,一件事情所花时间越多,成本就越高。经验似乎也证明了这一点。那些超出预定工期的工程,其费用通常也会超出预算,比如英吉利海峡隧道或者是大英图书馆新馆。
另一方面,为了节约成本,而把时间缩短,其结果却未必总是成功。90年代早期,在产品和市场均未成熟情况下,苹果公司(Apple)的设计和营销人员把牛顿牌(Newton)掌上电脑仓促推向市场。 Newton “半生不熟”进入市场,结果很快就被对手PalmPilot超过。
要理解时间和金钱的关系,一个更好、更有创意的思路是把两者都看作商品,可以买卖。两者也可以相互交易。金钱可用来购买时间,而时间也可用来创造金钱。
企业经常需要购买时间,而它们每天都要购买的就是——从雇员身上购买劳动力。美国工程师哈林顿•爱默生(Harrington Emerson)早在1913年就说,许多公司误以为雇佣工人就是购买他们的产出,而工人们则认为自己是在出卖时间。爱默生说,这种误解是导致劳资关系紧张的主要原因之一:公司希望对每个单位产量的投入越少越好,这样可以压低成本,而工人则渴望因自己付出的时间,而获得更多回报,使自己利益最大化。
他认为,解决办法就是创造一个机制:在增加产量的同时,能够给工人所付出的时间以奖励。付给工人更多薪酬,更好地对待他们,这样他们就会为你付出更多时间,而且更有效利用时间;由此而造成的产出增加,会超出劳动力成本增加值。
公司在进行技术革新或者从事创造活动时,就是在花时间创造金钱。牛顿牌掌上电脑的例子表明,时间投入不足,会导致什么后果。
一个相反的例子可能是宝丽莱的故事。宝丽莱公司(Polaroid) 创始人埃德温•兰德(Edwin Land)1947年就开始研制一次成相(instant photography),但他直到1972年才推出著名的Polaroid SX-70。此前,宝丽莱曾推出使用黑白胶卷的一次成相相机,但公司最终目标是彩色一次成相相机。兰德不满足于做第二。他不愿意匆匆上马,否则会占用其它重要项目的资源。他指定要把SX-70暂时作为次要项目,让它自己慢慢成熟。该产品的完善历时25年之久,但一投放市场,就大获成功。
时间与金钱之间关系密切,并没有像会计学意义上的“时间耗费金钱”那么简单。它们不是反比关系,而是投入时间越多,就能创造越多的金钱,反之亦然。注意这个简单的公式:什么东西出来越快,那么就越便宜。还要记住另外一句格言:欲速则不达。
欢迎光临 人在德国 社区 (http://rs238848.rs.hosteurope.de/bbs/)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