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中国科研人员发现死亡蛋白质组 诺贝尔奖拿定了? [打印本页]

作者: Reinhardt    时间: 2005-11-6 04:54     标题: 中国科研人员发现死亡蛋白质组 诺贝尔奖拿定了?

原题:中国科研人员首次发现与人类死亡相关的蛋白质组 震惊世界——诺贝尔奖,老医生裴毅这回拿定了

中新社太原十一月四日电(张墨)“我们发现与人类死亡相关的蛋白质组指纹。”中国山西省肿瘤医院发现该蛋白质组的主要负责人裴毅语出惊人,这一消息一经公布,立即震惊世界。

“由于使用了‘SELDI’技术,我们捕捉到一组新的特异性强的与肿瘤患者死亡发生有关并能进行预后评估的预警蛋白质组指纹图谱,这对人类生命意义非同一般。”山西省肿瘤医院特诊科老年病科主任裴毅说。

SELDI是二00二年获诺贝尔化学奖的蛋白质芯片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目前,蛋白质组学是当今生命科学研究中最活跃的前沿领域。


二00四年三月,以裴毅领导的课题组与该院研究所共同研究“蛋白质指纹临床应用研究目的发现早期癌症的诊断标准”课题。

二00四年四月,他们在研究过程中意外地在一个患食管癌病人身上第一次发现了这个特异性蛋白质组,当时只是觉得好奇,可是在随后第二个病人身上也同样发现了该蛋白质组。

“当时我们觉得这个病人好好的,不可能有什么问题,可是一周后这个病人就死了。只要病人身上有了这个蛋白质组,不久这个病人就会死亡。”裴毅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那么这个蛋白质组到底与病人的死亡有什么关系?这引起了课题组的极大兴趣,他们对同期该院收治的二十例病人进行了同一标本间隔一周分别两次SELDI检测和同一病人间隔一天检查及血清 SELDI检测,总共在进行了一百四十六名患者二百七十二次SELDI检测后,终于在今年三月份完成全部临床观察研究。


裴毅继续跟踪研究并发现了众多疑点,随后查询了一九六九年至二00五年国内外医学上近二十多个文库,比对了六十亿多个蛋白质指纹后,发现它是没有被记载的蛋白质组。随后确定这个神秘蛋白质组的可怕“身份”,命名为“LGT”(失去友好标志的蛋白质组)。

裴毅介绍说:“这是一组标记肿瘤患者预后的预警蛋白质组。肿瘤病人血液里出现了这个蛋白质组,它的持续存在可加重病情,导致肿瘤患者死亡,如果经治疗后将其转阴,则患者可以存活,要是持续阴性阶段,肿瘤患者的死亡率是极低的。”

“我们发现它后,就对它进行治疗,病人生命就可以延长。该蛋白质组确实和病人死亡密切相关。”裴毅说。

目前这个课题已经被两家研究机构所关注,他们将制出一种中和蛋白质来消化掉能致病人死亡的蛋白质,这样得癌症的病人的死亡率将大大降低。

据了解,该蛋白质组的发现是世界上首次发布。将对今后抗肿瘤治疗带来深远影响。

附:LGT蛋白质组对肿瘤患者临床意义的首次观察


肿瘤研究与临床CANCER RESEARCH AND CLINIC2005 Vol.17 No.3 P.156-158


裴毅  郭素堂  王清馨  米振国  赵嘉训  刘维兰  王蓉  韩琳  马小军  古晓东  姚壁  纪丕军  杨永明  魏淑青 

摘 要:目的初步分析LGT(lost goodwilltarget)蛋白质组基本临床意义指向.方法将2004年4月至2004年12月31日治疗的146例肿瘤患者用美国赛弗吉 (Ciphergen)公司的蛋白质指纹仪及WCX2蛋白质芯片经SELDI检测技术(Su血ce enhanced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time of flightmass spectrometer)检测其血清.以在指纹图上,质荷比(M/Z)为11 100+H至11 900+H之间出现一峰簇样(cluster)的指纹标志为阳性诊断标准,结合检测次数,共分为6组,观察6组中的死亡率(观察工作于2005年3月20 日结束).结果LGT蛋白质组持续阳性组,死亡率100%;LGT蛋白质组持续阴性组,死亡率为0;LGT蛋白质组由阳性治疗后转成阴性组死亡率为0; LGT蛋白质疑似阳性组,死亡率9.5%;LGT蛋白质组仅查一次阳性组,死亡率17%;LGT蛋白质组查一次阴性组,死亡率1.5%.结论LGT蛋白质组持续阳性,会危及肿瘤患者的生命,由于它的出现距死亡发生有一定时间,所以它是一个早期发现肿瘤恶化、预测死亡发生的早期预警蛋白质组.它的持续阴性表达可以提示肿瘤患者病情稳定,近期没有恶化和死亡的发生,而其从阳性经治疗转阴也可达到此目的.因此,将其作为一种临床诊断平台,以预测肿瘤的发展,并提示相应治疗,对患者长期生存有明确的临床意义.关键词:恶性肿瘤;蛋白质组;SELDI技术分类号:R730.4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 9801(2005)03-0156-03


The first observation of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LGT proteome for cancer patients

PEI Yi  GUO Su-tang  WANG Qing-xin  MI Zhen-guo  ZHAO Jia-xun  LIU Wei-lan  WANG Rong  HAN Ling  MA Xiao-Jun  GU Xiao-dong  YAO Bi  JI Pi-jun  YANG Yong-ming  WEI Shu-qing 

作者简介:裴毅(1955-),男,1982年毕业于山西医科大学医疗系,主任,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作者单位:裴毅(030013,太原,山西省肿瘤医院特诊科) 

郭素堂(030013,太原,山西省肿瘤研究所) 

王清馨(030013,太原,山西省肿瘤医院特诊科) 

米振国(030013,太原,山西省肿瘤研究所) 

赵嘉训(030013,太原,山西省肿瘤研究所) 

刘维兰(030013,太原,山西省肿瘤研究所) 

王蓉(030001,太原,山西医科大学) 

韩琳(030001,太原,山西医科大学) 

马小军(030001,太原,山西医科大学) 

古晓东(030001,太原,山西医科大学) 

姚壁(030013,太原,山西省肿瘤医院特诊科) 

纪丕军(030013,太原,山西省肿瘤医院特诊科) 

杨永明(030013,太原,山西省肿瘤医院特诊科) 

魏淑青(030013,太原,山西省肿瘤医院特诊科) 
作者: yongyongbnq    时间: 2005-11-6 10:47

好啊,伟大啊。
作者: 乌鸦广场    时间: 2005-11-6 11:17

这个厉害啊!
作者: 天地人    时间: 2005-11-7 15:20

太牛了!   不过观察时间毕竟还太短, 受试样本基数也不大。希望同志们再接再厉, 以更令人信服的数据和更深入的机理阐述赢得医学上的辉煌突破!
作者: ponpon    时间: 2005-11-7 19:29

看样子文章是在中文杂志上发表的,为什末不把这样重大的发现发表在国际刊物上(Pubmed检索不到),如果国际上不知道又何来震惊。
这种蛋白的出现是癌症的表现还是结果,作用的机理是什末还远未阐明。可能是新的重大发现。如果能阐明机理就更好了。




欢迎光临 人在德国 社区 (http://rs238848.rs.hosteurope.de/bbs/)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