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中国式的会见外国客人 zz
[打印本页]
作者:
托洛茨基
时间:
2005-11-10 12:52
标题:
中国式的会见外国客人 zz
中国的新闻联播和官方报纸的头版头条,往往是中国领导人会见外国领导人
的消息报道。毛澤×时代常把会见外国客人称为“接见”,有自上而下的尊卑含
意,现在则一律称为“会见”。历史上中国一直以来把自己看作世界的中心,中
国领导人(皇帝)也从来没有到外国去访问的事例,而是外国领导人来中国访问
或朝拜。中国人认为出访比来访的姿态低,出访有主动“巴结”别人的感觉而有
失身份。即使在现代,中国领导人也要等到外国领导人前来中国访问后,中国领
导人再去回访,这种做法中国人感到比较有面子。
中美建交或中日建交时,都是美国和日本的领导人先来中国访问,如果是中
国领导人主动先去外国商谈外交,难免会被批评为“没骨气”。目前中国和日本
的政府首脑已经数年没有互访了,要打破这个僵局,可以肯定是日本领导人首先
访问北京,不可能是中国领导人首先访问东京,中国在有关国家尊严或“面子”
的事情上特别在意。不过外国人的尊严观念却不一样,外国人认为不管是自己的
领导人出访,还是外国的领导人来访,都是平等的,来访并不比出访更有尊严。
中国会见外国领导人的方式也很有中国的特色。首先是外国客人的坐姿,外
国一般的惯例是两张沙发向对摆放,两国领导人相对而坐,面对面地交谈;而中
国则是两张沙发平行地摆放,这样两国领导人不得不平行而坐,说话时看不到对
方的视线。因此在中国领导人讲话时,外国领导人必须把头转过来,才能看到中
国领导人的脸。这样一来中国报纸上登载出来的照片,就是中国领导人在讲话,
外国领导人侧着头听,不免让人感觉有外国领导人在倾听上级领导讲话的氛围,
也就是中国方面在身体姿态上占据了上风。
中国会见外国客人时,两国领导人身后各坐一位随同翻译。随同翻译在进行
口译的同时,还要做速记,纪录会谈的内容(出于隐私权的考虑,一般会见外国
客人时不进行现场录音),事后作为新闻发表。与外国翻译相反,中国翻译通常
并不拼命记录外国领导人的谈话,而是拼命记录本国领导人的谈话,生怕漏记了
什么内容。原来中国领导人对外国领导人的谈话内容,不仅是针对外国客人说的,
同时也是针对中国人民发表的演说。
中国领导人不象外国领导人那样有定期向全国人民发表演讲或演说的习惯。
尽管中国领导人在全国人大开会时的讲话,可以认为是对全国人民发表的演讲,
但全国人大5年才召开一次,在这5年间中国领导人就借助会见外国客人的机会,
兼对中国人民发表演说。
不过中国这样的做法,往往让外国方面感到困惑或不习惯,因为在会见时,
中国领导人往往单方面长时间地讲话,还经常分开(一)、(二)、(三)的条
目来讲,这就造成外国方面没有时间谈自己的问题了。当然外国也针对中国式会
见的特点制订了对策:在会谈一开始,外国方面先把自己的问题一股脑全部提出
来,然后请中国方面逐一回答。如果等中国领导人回答完一个问题后再提出下一
个问题,由于中国方面经常一讲就是半个小时,再想提下一个问题就没有时间了。
中国领导人的级别越高,谈话的内容就越不直接谈具体的外交问题,而是海
阔天空地谈什么历史文化问题,甚至哲学问题,具体的外交问题则由部下去商谈
决定。这种做法也让外国人很不习惯,因为外国领导人不远万里到中国来访问,
就是希望能当场解决具体的外交问题,最不喜欢听中国领导人冗长的报告讲话。
另外中国领导人还喜欢在谈话时“引经据典”,或使用“大俗话”,这些最让随
同的翻译害怕。因为中国的“经典”或“大俗话”,很难准确地翻译成外文,比
如一次中国领导人讲了“两条腿走路”这句俗话,外国翻译一时不知所措,直接
翻译成“中国的特点是两条腿走路”,这让外国领导人听了惊诧不已:难道外国
人就不是两条腿走路吗?
总而言之,中国会见外国客人很有自己的特点,常常被称为“中国式的会见”。
林思云
作者:
jojo
时间:
2005-11-10 13:04
啊哦...........知道鸟~~~
欢迎光临 人在德国 社区 (http://rs238848.rs.hosteurope.de/bbs/)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