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2005文学类图书在德国广受关注 [打印本页]

作者: Felicity    时间: 2006-3-29 15:05     标题: 2005文学类图书在德国广受关注

2006 年3 月29 日 中国图书商报  

2005年,一批文学图书在德国各大跨地区报纸上引领了讨论热潮。而当我们一一盘点之时,却会发现,那些在德国畅销的图书通常情况下并不会位列其中。在德国,畅销书往往都是英语国家的那些取得国际性成功的图书。推其原因,我们认为这必然与版权贸易全球化有较大关系。但是,这却并不是唯一的原因:意大利、西班牙、法国等其他欧洲国家的版权贸易国际化程度并不比德国弱,但是其本国作家的畅销书却明显多于德国。当然,罗琳Rowling, 布朗Brown以及科尔贺Coelho这些全球性畅销书作家的作品也会长时间在上述国家的畅销书榜上独占鳌头。但是,同这些国家相比,在德国,国际畅销书中的二等骨干力量就更多一些了,这些书仅次于顶级国际畅销书,它们会给各出版社带来稳定且持久的高销量。就我所知,人们还没有对这一现象进行深入研究,上述观点也只是停留在推测阶段。但是我们盘点的结果还是足以表明,由于上述原因,畅销图书不一定会被各大报纸的文艺专栏视为大量的出版物中的精品之作而大加褒奖。但是,这些畅销书至少大都会在商业上获得成功。

“美国味”德国原创惊险小说畅销

早在2004年年初,一本书就已悄然拉开了成功的序幕。那时,几张独特的宣传画首先出现在了人们眼前:黑色的背景之上,彩虹女神伊利斯散发着幽幽的蓝光;而它代表什么意思,你却无从知道…… 某时某刻,《那一群》(《Der Schwarm》)问世了。这本书有可供免费浏览的专门网页,读者由此获悉,有一个叫弗兰克·施茨廷Frank Schüzting的作者创作了一部惊险小说,这本书即将由Kölner Kiepenheuer&Witsch Verlag出版社出版。施茨廷的这本书篇幅宏大,重重悬念在1000来页的笔墨中铺展开来,轻松跃居畅销书榜。2005年,这本书仍然在畅销书榜中位居前10位,仅精装本的销量就达90万册。至今为止,17个国家购买了这本书的翻译版权。这本书以阿拉斯加、南美以及挪威海岸线上发生的神秘事件作为开端。一些生物不断对人们展开攻击,有时是鲸,有时是虾。而这些事件并不是各自独立的事件,它们之中存在着某种内在关联。于是,研究人员和军事人员竭力寻求真相并对其加以阻止……

评论界对这本书的评价褒贬不一。所有的评论家都折服于其引人入胜的情节,并对此书在这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功表示了一致肯定。但是,一些评论中也不乏批评之辞,指责它过于美国化以及渲染太过。这些证实了我们在开头述及的那些原因,同时也再次更为清楚地表明,德国文艺界和德国畅销书界之间的区别是何等之大。

一个独特的主题在2005年留下了清晰的足迹——红色贫困党团RAF左派恐怖活动的历史性问题。在1970年代,这一组织大搞袭击以及谋杀活动,极大地影响着德国当时的政治氛围。一个艺术展在很大程度上突出了这一主题的现实意义。艺术展于2005年在柏林举行,展示了一些与红色贫困党团及其“传奇”相关的艺术作品。开始,这一展览由社团组织支持,但是由于公众抗议,社团便退出了这个活动。近几年来,一些与这一主题相关的研究读物得以出版,它们从全新的角度阐释了这些事件的内在联系。(在此仅列举几名作者为例:克内恩(Koenen)、克劳斯哈尔(Kraushaar)、里姆斯玛(Reemtsma))。

最近,克里斯托夫·海因(Christoph Hein)因小说《征服土地》(《Landnahme》)和《威廉布鲁克》(《Willenbrock》)而备受关注。之后,他在最新的一部小说中描述了红色贫困党团历史中的一段插曲——沃尔夫冈·格拉姆在巴登克莱因的枪杀事件(沃尔夫冈·格拉姆被怀疑是红色贫困党团的成员之一)。在名为《在他童年里·花园》(《In seiner fruehen Kindheit ein Garten》)一书中,海因借格拉姆父亲之口讲述了巴登克莱因事件背后的故事。科拉姆父亲,这位高级中学的校长,无论如何也不明白自己儿子的做法。本书详尽忠实地再现了格拉姆的生平,在书中,格拉姆化名为奥利弗·祖利克。德国评论界评论,这部作品就是在重复那些已经出版了的众所周知的资料,而其文学含量过少;还有指责称,海因也许涉及了一个重要的主题,但却未能真正驾驭文学,他仅仅为红色贫困党团做了一种形式上的转换。

安德列亚斯·麦耶(Andreas Meier)的作品《克里洛》(《Kirillow》)由Frankfurter Suhrkamp Verlag出版社出版。其间,麦耶将感触的眼光投向了那些刚刚发生的事情。麦耶能够敏锐地洞察社会上各式各样的组织和小团体,这在他以前的作品中已经有所体现。在这本书中他将注意力转向了一个朋友圈。这个圈子里活跃着一群年轻的大学生,他们在咖啡馆碰头,在那里激动地讨论世界形势。不知怎么地,一个叫安德来耶·克里洛的言论在这个圈子中流传开来。克里洛写了一本宣传小册,它以一种强有力的观点阐释这个世界的状态并且深深地吸引着大学生们:“人类就仿佛是一个溃疡它扩散的原因在于人们对幸福和满足的追求。”这是一个虚无的设想,我们对它知道的并不多,但是却还是在不停地讨论着它以及与之有关联的一切。而“谈论”本身对这一设想来说具有重要意义。也许,麦耶选取的主题或许也道出了一点理由,即为什么德国会突然举办一场与红色贫困军团历史有关的艺术展。

乌韦·特尔卡普(Uwe Tellkamp)的《冰鸟》(《Eisvogel》)由Rowohlt Berlin Verlag出版社出版,此书从全新的角度切入恐怖主义主题,一度引发众多讨论。小说主人公韦戈·里特尔是一位银行家的儿子,他舍弃了家庭提供的优厚条件,投身于哲学学习,但却遭到了失败。他结识了一对领导着反动恐怖组织的兄弟,这个组织想要通过暴力颠覆现有社会从而建立一种精英社会。特尔卡普曾于2004年获得名望甚高的巴赫曼奖(Ingeborg-Bachmann-Preis)。

家庭小说读者广泛

阿尔诺·盖格尔(Arno Geiger)的新书《我们过得很好》(《Es geht uns gut》)一炮打响,《新苏黎世报》称之为“一部伟大的小说”,而《法兰克福周报》也评论说这部作品使作者跻身于德国现代文学作家的最前列。盖格尔亦因此书一举夺得首届“德国文学奖”的桂冠。此奖项在2005年法兰克福书展上颁发,奖金37500欧元,由德国出版商书商协会,《明镜》周刊,法兰克福市以及法兰克福书展联合资助。小说主人公菲利浦·埃尔拉赫是一名作家,小有名气,他继承了祖母的房子,之后找到了一个装满信件的盒子,于是突然被迫要面对家族的历史,而这正是他之前一直努力回避面对的事情。尽管小说从奥地利并入第三帝国之后不久写起,但它并不述及历史的压抑:小说描述的那些过往之事极尽平凡,甚至是那么地容易被人遗忘。现在,家庭小说在德国景象繁荣,因此这部优秀之作能在德国和奥地利获得广泛读者也算是意料之事。

神秘手法描绘未知世界

在下面将要提到的书中,大部分都是“德国文学奖”的提名作品。当然,这些作品也都在各文艺专栏中大受好评。

我们还是先来说说盖尔特·罗许策(Gert Loschuetz)那部新近创作的弥漫着些许惊悚气息的小说:一位船长回忆了往昔的一些时光。在那些日子里,河就是他的家。每当他遭遇不测之时,就会有一群人从水中浮现出来,他们穿着黑衣,脸色苍白。 这是一群“黑色之友”,小说(Frankfurter verlagsanstalt 法兰克福)也因此而得名。读者不知道这些人是谁,也不知道他们的出现意味着什么。而正因为这样,小说才深具扣人心弦之力量。在这方面,这本小说同韦利格特·凡德贝克(Vrigitte Vanderbeke)的新作有异曲同工之处:在《甜蜜的十六岁》(S.Fischer Verlag出版社,法兰克福)中,一些十六岁的少年会在生日那一天莫名其妙地消失,而且失踪的人越来越多。早晨他们还在家里,然后去上学,之后就不见了。当然,他们压根就不想去学校。 起初,人们都认为这是一起犯罪案件。而当莫名失踪的少年越来越多的时候,人们越来越倾向一种猜测,这些少年是在自愿的情况下集体自杀了。人们说法不一,议论纷纷。最后,失踪事件依旧是一个未解之谜。一方面,小说有了一个没有结局的结尾,另一方面这一疑团给读者留下了未知而不解的悬念。此外,托马斯·雷尔Thomas Lehr的新小说《42》(Aufbau Verlag出版社柏林)也围绕神秘莫测的事件展开:一行70人的访问团前去参观瑞士的CERN核研究中心,这一中心位于日内瓦不远的地方。这组人去地下参观,当他们再次来到地面上的时候,他们仿佛置身于照片之中:时间静止不动了。但对于没有遭遇这件事的常人来说时间仍在正常流逝。这些“受难者”被困在时间里,一秒钟在无限地延长着,这些人渐渐适应了这个新的世界,直到五年之后,时间突然向前走了3秒钟,这简直太珍贵了,他们决定做一次“最后的尝试”。

2005年,世界末日成为文学作品的一个主题,而这一主题自始至终都是以另一种面貌呈现出来的:在威廉·歌纳齐诺(Wilhelm Genazino)的小说《爱的怯懦》(《Die Liebesblödigkeit》)中主人公(文中的“我”)靠在大学里讲课谋取营生,其课堂内容围绕即将到来且无可避免的世界末日展开。但是,这在日渐垂老的主人公看来根本不是什么了不起的问题。他一连数载自顾自地跟两个女人保持着暧昧不清的关系,而且这两个女人彼此并不知道对方的存在。但是,主人公终究要努力使自己的生活步入正轨,这就意味着他要在尤迪和萨德拉之间做出选择。但是,他越是期待尽快做出决定,情况就越是棘手。作为 2004年声望极高的毕希纳奖的得主,威廉·歌纳齐诺以轻松、讽刺又不失幽默的笔触打造了这本新书,其风格在德国可谓难得一见。《爱的怯懦》确为一部卓越之作,它跳出了那些人们臆想中的世界末日这一重大问题,将生活置于作品中心,不动声色地将日常生活中的混乱阐释为合情合理的事情,爱情也正是如此。

丹尼尔·凯尔曼(Daniel Kehlmann)的最新作品《测量世界》将日常小事、全球大事、今时今地以及往日历史尽收其中,可谓包罗万象。18世纪末,两名青年以截然不同的方式打量世界。亚历山大·冯·洪堡游历世界,他横渡重重海洋,登上鲜为人知的层层山峦的顶峰,在南美几乎无路可走的原始森林中抗争。而另一名青年,数学家和天文学家卡尔·弗里德里希·高斯则痴迷于测量世界。但是,他却不需要长途跋涉,不需要进行探险研究,他的探索活动就在纸上进行。这两个研究世界的青年在柏林相遇了,高斯在洪堡的住处逗留了一些时日。2005年这部小说由Hamburger Rowohlt Verlag出版之时,人们就笃定它一定会获得成功。小说第一次出版印数是4万册,这在德国可谓是出版社的大胆之举。而这部思想丰富的小说也确实很快就在畅销书榜中一展雄风。自2006年1月起,这本书便取代《达·芬奇密码》和《哈利·波特》而位居畅销书榜之首。在此期间,其销量已达40万册,但这本书之后会取得什么样的成功还不得而知。凯尔曼以讽刺和调侃的笔调阐释德国文化和精神,他否认了我在本文开头关于畅销书的说法,他说:“那些有水准的事物没有在大众中间传播开来,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媒体的根本错误之一。”如果是我弄错了,那真是再好不过;如果凯尔曼说得有道理,那么德国书业就可以给我们更多的期待!让我们静候2006年带给我们的新书……

[ 本帖最后由 Felicity 于 2006-3-29 15:18 编辑 ]




欢迎光临 人在德国 社区 (http://rs238848.rs.hosteurope.de/bbs/)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