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俾斯麦:第二帝国脆弱的心脏 [打印本页]

作者: Ampelmann    时间: 2006-4-15 20:12     标题: 俾斯麦:第二帝国脆弱的心脏

《思考与回忆:俾斯麦回忆录》作者:俾斯麦

《思考与回忆》是俾斯麦1890年去职后倾全力撰写的回忆录,不仅述往忆旧,亦是他的政治遗言。他纵横捭阖、波澜壮阔的一生,他的政治思想与外交战略及19世纪德国乃至欧洲复杂多变的历史均正焉毕现。

    俾斯麦作为德国历史上并肩菲特烈大帝和希特勒的政治名人,他的回忆录不仅对于理解近代德国和欧洲历史意义甚大。在这本回忆录中,俾斯麦用极少的篇幅回顾自己的功业,而把大量篇幅献给了自己所参与和制定的第二帝国外交政策。可以认为,俾斯麦所忧虑的,是第二帝国尴尬的地理位置所处的未来困境,以及由此衍生的当前和未来的外交难题。

    俾斯麦死后的帝国外交

    二十世纪初,时人如此评价德国的外交政策,“当(在会议桌上)发生争论时,德国总是在开口前把一支左轮手枪摆在桌面上,结果使别的国家望而生畏,联合起来对付它”。蛮横的帝国外交态度背后是同样蛮横的帝国的武力,欧洲大陆最强大的陆军、最庞大的军事工业、条顿骑士团精神和野心勃勃的君主威廉二世。尽管俾斯麦已经在1898年作古,但毫无疑问,这个地处中欧的超级军事强国的缔造和条顿骑士精神的复活都应归功于这位“铁血宰相”。至于“第二帝国”那位骄横傲慢且昏庸无能的当政者威廉二世,恐怕只有当希特勒的军队占领巴黎之后才有机会自欺欺人地向前奥地利流浪汉写信称这是“第二帝国的荣耀”。

    俾斯麦死了,与这位外交大师一同离去的是第二帝国一贯谨慎、权衡的外交政策。第二帝国的外交界,再也没有人能继承俾斯麦“像魔术师一样在空中玩转六个球”的外交能力。现在,帝国失去了昔日的平衡感,在西壁,德国人继续加深与法国人的仇恨;在东壁,威廉支持奥匈帝国与俄国争夺巴尔干,直接把俄国人送进了英国的怀抱;在海上,威廉的海军计划把英国人的清梦打搅了,让这个岛国感受到了几百年间从未有的来自大陆的威胁。恐惧第二帝国的武力,终于使欧洲的各大强国组成了“协约国”。欧洲成了一个巨大的火药库,只要一点火星,就能引爆一场世界大战。果然,1914年萨拉热窝一位塞尔维亚青年帮威廉二世点燃了导火线,让威廉二世惊呼“这是千载难逢的良机”!市民、军队、国王,乃至乡下的农民,都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而由衷欢呼,在战争的狂欢中,似乎没有人想到德国要面临东西两线作战。而这,恰恰是俾斯麦当政第二帝国时期最为恐惧的外交悲剧。

    对于俾斯麦外交事业继承人的盲目和健忘,基辛格在《大外交》中作了如下评价:“德国人只记得完成统一大业的三场战争,却忘记在事前曾费尽多少心血做准备工作,以及在成功后必须改持稳当温和的路线。他们只看到耀武扬威的一面,却未能对成功背后的基础明察秋毫。“

    俾斯麦时代的帝国外交

    缔造第二帝国,应当归功于三次由普鲁士主导的战争:1864年普丹战争、1866年的普奥战争以及1870~1871年的普法战争。如果俾斯麦撇开这三次战争本身的军事准备及作战方案,仅就外交成就而论,其精彩绝不输于战争本身。俾斯麦纵横捭阖,施展各种手腕,造成有利于普鲁士的国际局面,然后各个击破对手。最精彩一笔,莫过于与奥地利缔结城下之盟,而没有强攻维也纳,使得普鲁士在解放南德意志之时永远免去了后顾之忧。拿破仑曾嘲讽“神圣罗马帝国”“既不神圣,又不罗马,更非帝国”,1871年,普鲁士王在凡尔赛宣布称德意志帝国君主,长达一千多年的诸邦割据,各自称雄的混乱状态终告结束。

    在帝国的缔造过程中,俾斯麦显示了他超卓的外交才能,但如何在欧洲诸大国中维持帝国,才是俾斯麦最担忧的难题。第二帝国的悲剧在普法战争之后便埋下了伏笔。由于普鲁士强大的陆军传统,陆军一直是一股强大的政治力量。陆军在获得对法战争的胜利之后,不顾俾斯麦的反对而割占了阿尔萨斯和洛林两个省份,陆军的短视致使第二帝国在西壁制造了一个“永远的敌人”———法国。在1871年之后的二十年外交工作,俾斯麦十分清楚,在将来与法国一战可能将无可避免,但绝不能让俄国从东壁卷入到这场战争之中,否则将是德国的悲剧。既然与法国一战无可避免,对俾斯麦来说,最重要的莫过于不得罪英国与俄国,在东面极力调和奥匈帝国与俄国在巴尔干的矛盾,抑制海军的扩张以使英国不担心德国海军力量过于强大。在这二十年中,俾斯麦一次次召开和会,充当欧洲大国利益纠纷斡旋人的角色,拉拢英俄两国,极力使德国摆脱东西两面作战的危险。在回忆录中,俾斯麦曾提到,如果形势所迫,在必要的时候甚至可以放弃奥匈帝国以避免使德国陷入到对俄国的战争中去。

    应当说,俾斯麦在当时采取的外交策略是极其成功的。不仅避免了德国再一次陷入“七年战争”之后的东西两线作战的危险,而且成功地利用了欧洲当时极端复杂的国际环境,使德国上升为欧洲大陆第一政治大国。简而言之,这是一种克制冷静而又狡猾的现实主义外交策略。



    俾斯麦外交的终结

    《左传》记穆叔为官,“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此之谓三不朽。三不朽中,俾斯麦立功立言皆有之,惟立德有所欠缺。俾斯麦以“比皇帝本人更保皇党人”的政治身份出任宰相,蔑视议会政治,打压当日左右两派,重建菲特烈大帝的军国主义独裁传统。随着德国政治地位在欧洲的上升,第二帝国虚骄自大的情绪也不断膨胀。俾斯麦离任前,他的外交路线实际上已经举步维艰,去职之后,威廉二世更是干脆抛弃了俾斯麦经营了二十年的外交路线。

    检视19世纪末的欧洲地图,德国居于欧洲各大国的心脏部位。德国的外交成败,不仅关于德国的未来生死存亡,更关乎欧洲的和平或战争。迫于国内政治压力(军方、党派和君主),俾斯麦维持欧洲交互平衡的外交策略在十九世纪末终结了,取而代之的是武力外交。德国人首先坐在了炸药包之上,顺便给整个欧洲也背上了炸药包,威廉二世等待的就是那颗引爆整个欧洲的细小火星。

新京报
作者: youyou-ck    时间: 2006-4-20 13:38


作者: Ampelmann    时间: 2006-4-21 19:33

《俾斯麦回忆录》:被遗忘的政治遗言

2006-04-21 14:22 来源:中华读书报

俾斯麦的政治遗言没有受到他身后德国人的重视,他建立的德意志帝国在他去世20年后就在一战的战火中覆灭了。他们只记住了俾斯麦“铁血”的一面,而忽视了这位外科医生在战争手术后“止血”与“封刀”的另一面。

《思考与回忆--俾斯麦回忆录》(三卷本)[德]奥托.冯.俾斯麦著,杨德友、同鸿印等译三联书店2006年2月第一版,59.80元

  中国人实在是一个好学的民族。这是笔者打开三联书店出版的三卷本《思考与回忆??俾斯麦回忆录》的第一感触。本以为是根据德国的最新版本翻译出版的中译文,却是东方出版社1985年首次出版的再版本。初版的出版说明与再版前言里讲到,该书中译本的翻译工作起始于1973年,完成于 1979年。第一卷由杨德友根据1924年的德文版翻译,而第二、三卷则由二十多位译者依据1940年的俄文版翻译,全书由陆世澄参照德文版本校对出版。也就是说,还在文革期间,中国的知识分子就冒着“吃河豚”的风险,开始翻译这位德国“反动容克”的回忆录。目的无非是为了汲取其中的历史知识与智慧,版本的新旧与语种、付出人力的多少都不在话下,这不能不说是难能可贵的好学精神。封底的自我推荐又给予了该书高度的评价:《思考与回忆》是俾斯麦1890年去职后倾全力撰写的回忆录,不仅述往忆旧,亦是他的政治遗言。……这不仅是一个“伟大年代”的英雄的个人传记,也是“德意志民族的珍贵遗产”。俾斯麦把此书 “献给子孙后代”,以理解过去,并教益未来。

  如果俾斯麦地下有知,中国人是如此重视他的回忆录,他会感动的,或许也会感到脸红。因为“1890年去职后倾全力撰写”已经是溢美之词。在德国著名历史学家恩斯特.恩格尔伯格的《俾斯麦》传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幅展现俾斯麦创作回忆录的素描:俾斯麦正散漫地躺在沙发上审阅初稿,旁边躺的是他的爱犬,一桌之隔坐着他的满脸无奈的助手洛塔尔?布赫尔。回忆录的口授大概是在这种场合下进行的,恩格尔伯格写道,口授时俾斯麦并不是很合作,他常常打不起精神,回忆起来又不按时间顺序,喜欢东拉西扯,把历史回忆与时事评论搅和一起。他更关心的是时事,因为他刚刚被威廉二世赶下台,心里忿忿不平,对政治也是兴犹未尽。回忆录的口授至1892年布赫尔去世基本停止,随后只是修改与添补工作。

  回忆录前两册在1898年俾斯麦去世后发表,引起了德国舆论的轰动。这种反响更多的是缘于俾斯麦德意志帝国缔造者的特殊身份。就像梅林与恩格尔伯格指出的那样,回忆录本身缺陷甚多。俾斯麦虽然回顾了他一生的主要历程,但对于某些阶段与经历却回避或粉饰,全书缺乏系统性。他与威廉二世的关系属于当时最为敏感的话题,与此相关的回忆录第三册也被俾斯麦指定在威廉二世去世后才能出版。但德意志帝国在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后瓦解了,威廉二世失去了皇位,并流亡荷兰。既然皇冠落地,也就没有什么“面子”可讲了。1924年科塔出版社不顾俾斯麦后人的反对,出版了第三册,曝光了当年两人冲突的内幕。

  俾斯麦以“铁血宰相”闻名世界,这个头衔很容易带来片面的理解。在他的回忆录中我们可以看到,从他1862年上台开始,“铁血宰相” 实际上是一位经验丰富,果断而又严谨的政治“外科医生”。他手中拿的并不是一把乱杀无辜的战斧,而是一把精巧的手术刀。他固然认为只有通过武力才能统一德国,但是在什么时候、在哪里“开刀”、“切”到哪里为止,他又是十分慎重的。在动手术的同时,他又考虑到如何“止血”、“包扎”伤口。1866年夏,普鲁士军队在克尼希格瑞茨大败奥地利军队,鉴于削弱与排挤奥地利的目标已经实现,军内霍乱开始蔓延,法国可能出兵干涉,俾斯麦竭力阻止了普鲁士国王与将领们向维也纳进军的计划,并且给了奥地利一个十分体面的和约,为以后建立德奥战略同盟奠定了基础。相比之下,普法战争则是一个过于血腥,而且“止血”不大成功的手术。如果说删节“埃姆斯电报”,引诱法国向普鲁士宣战,为防止战争的拖延与防止中立国插手而决定炮轰巴黎还是属于将计就计,当机立断的话,那么兼并阿尔萨斯/洛林,决意不与法国和解则给德法关系留下了永远流血的伤口,给下一次战争埋下了祸根。但更值得注意的是,在德意志帝国建立以后,俾斯麦则将其“手术刀”永远束之高阁了。除了对宿敌法国的伤痛置之不理外,“铁血宰相”从一位令人生畏的外科医生转变为一位温和的欧洲国际关系的护理员。因为他深知,德国地处欧洲中心而无天然屏障,其国际安全地位十分脆弱。他告诫德国人:“我们的利益就是保护和平”,“要尽可能地防止战争或限制战争的范围”(第二卷,第 229页)。

  可惜的是,俾斯麦的政治遗言没有受到他身后德国人的重视,他建立的德意志帝国在他去世20年后就在一战的战火中覆灭了,威廉二世及其军事与外交顾问放弃了他韬光养晦、小心谨慎的对外政策,走上了漫无边际的帝国主义扩张之路。他们只记住了俾斯麦“铁血”的一面,而忽视了这位外科医生在战争手术后“止血”与“封刀”的另一面。1924年第三册的出版也没有起到任何作用。1939年,德国又一次走上战争与毁灭之路。

  无疑,俾斯麦的回忆录是一部具有重要价值的历史文献。不过需要强调的是,俾斯麦的回忆录不是写给今天的中国人,而是写给19世纪末与 20世纪初的德国人看的,而且该书对于当年的德国人来说也因种种缺陷而“难读”(梅林语)。即便是对于那些对俾斯麦与19世纪德国历史有所了解的中国读者来说,该书给读者的第一印象仍是:一位来自遥远时代与国度的老者,用着陌生而别扭的文体,滔滔不绝地讲述着他经历的非常复杂的人物与事件,读者犹如被一个土著居民牵着手,奔跑在一个陌生的原始森林里,会感到眼花缭乱,晕头转向。作为了解俾斯麦的入门读物,本书显然是不合适的。只有在充分了解俾斯麦的生平及其时代背景的前提下,读者才能真正理解本书的内容,认识到它的价值。夸张一点说,这是一本不看俾斯麦传记几乎没法看,而又是看了俾斯麦传记后又不得不看的书。

  可惜中国学者至今还没有推出一本有分量的、吸收国际最新研究成果的俾斯麦传记,而出版界对国外俾斯麦传记的翻译出版似乎也不够热心。据说前面提及的在国际学术界享有盛誉的恩格尔伯格著两卷本《俾斯麦传》的中译本在十几年前只出版了第一册就停版了,第二册虽然已经翻译完毕,但译稿却无人问讯。

  写到这里,真有些怀疑开头的感触了。或许时代已变,但不管怎样,俾斯麦丰富的历史经验并没有失去其价值。恰恰相反,今日中国与一百年前的德国在历史发展阶段上十分相似,都处在一个古老民族在现代复兴时期,赶上或超过世界一流国家,似乎是唾手可得的事情。在德国,俾斯麦韬光养晦、珍惜和平的政治遗言被遗忘了。但愿它能被好学的中国人记住。

[ 本帖最后由 Ampelmann 于 2006-4-21 20:34 编辑 ]




欢迎光临 人在德国 社区 (http://rs238848.rs.hosteurope.de/bbs/)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