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学者痛批高校体制弊端 称中国无真正大学 [打印本页]

作者: paradoxfishbear    时间: 2006-7-15 12:15     标题: 学者痛批高校体制弊端 称中国无真正大学

2006-07-15 来源: 信息时报


时报综合报道随着香港高校进军内地招生市场和“北大清华沦为二流说”争论的深入探讨,抨击北大清华等内地高等学府的言论网上盛行,但发泄式的指责毕竟是义气用事,图一时口舌之快。更为重要的是,在学者、博主等狂轰乱炸的背后,是他们对北大清华等著名高等学府大学精神流失与削弱的遗憾与惋惜,是想让他们明白“大学并不是贩卖毕业证的机关,也不是灌输固定知识的机关,而是研究学理的机关”,让他们能够重新反思,寻回削弱流失的大学精神、缺失的人文情怀和干净的学术氛围……

国际竞争警醒名高校

其实,北大清华不是没有辉煌的历史,但不合理的教育模式、过多官僚习气等弊病已经把两所王牌高等学府“毁”得不轻,曾经拥有的光荣传统正在丧失,如今走在清华园内或未名湖畔,已经很难感受到昔日骄人傲世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学术氛围。北大清华等内地高等学府只所以口碑沦落,是因为自身没有创造出与国家投入相称的学术贡献,深陷市场化洪流的他们只想着如何要求政府不断投入,或理直气壮要求政策“倾斜”。结果,政策倾斜惯坏著名高等学府里的“达官贵人”,他们不需要与其他院校的人公平竞争,依靠地利之便可以得到科研项目经费,把持学术圈大权!

庆幸的是,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名牌高校进军内地抢生源,实际上是打破北大清华等著名高等学府在生源竞争、学术科研资源等诸多方面的垄断。而且,随着中国高等教育开放程度不断加大,如果那天剑桥、牛津等世界一流大学也进军中国拓展教育市场,现在的内地高等学府恐怕放在世界三流大学中,根本算不上佼佼者。有人认为,在全球化竞争中,北大、清华等内地著名高等学府与国际一流大学的差距如同很难逾越的火焰山,已经被抛到边缘化的尴尬境地。

“中国没有真正的大学”

一个时代的大学学风从本质上反映了一个时代的文化精神,“兼容并蓄、学术自由”的气息已经成为现代意义上的“大学精神”的最核心内容。在今年内地招生中,一向注重面对面考察学生的香港中文大学突然取消面试,理由是家境贫寒的学生可能承担不起面试成本,面试会造成机会不平等,这种对人的关怀、对社会的责任再次将北大、清华等内地高等学府人文关怀的缺失和呆滞的体制显现无疑。中国大学远远偏离了大学正道是一个心照不宣的事实,中国内地的高等学府现在只是学习知识与技能的地方,为了将来成为有用的人才,在服务于社会的某一职业,谋求自己的生存。大学生的精神生活为时尚所左右,教授们的“科研”大多是急功近利地跟踪、模仿、复制甚至抄袭。

对此,学者张汝伦曾经对当前中国大学的境况痛心疾首:“60年前,人们因为国难深重,偌大的校园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才冲出书斋,今天的大学真的又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或已无需一张平静的书桌了吗?只要在大学校园里走一圈,不难得出答案:公司、商行、卡拉OK和超市乃至歌厅舞厅和酒楼,大学一概不缺,惟独缺乏它自己的理念。”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熊丙奇也曾经发表博客文章,高喊“中国没有真正的一流大学,只有三流的大学”。他说,中国只有传播知识的大学,没有创造知识的大学,人文精神环境大大地倒退,有不少知名教授包括经济学家忙着挣钱,根本没用心做学问,指导学生。

重塑新时代的大学精神

其实,真正的大学不是服务于社会特定目标的工具,而是社会整体前进的动力、向导和先锋。真正的大学,决不只是我们通常所理解的传授和学习知识,对现有知识毕恭毕敬的学堂,而更是人们质疑、批判、否定、更新知识的自由殿堂。但是,我们今天有无数的人喊“中国要建立世界一流的大学”,他们却根本不知道什么叫大学,更不知道什么叫世界一流的大学?

面对如此严峻的现实,华中理工大学教授、著名学者姚国华说,现代大学的问题是重建真正的大学,培植真正的学术,以公开透明的手段扼止沼泽化,优势重组;应该让学生在相互激励、碰撞、流动、综合、创新中溶解物欲与权欲,崇尚公开、自由的学术批评,建立民主、公正的业绩评估,更要摒弃“大学为什么服务”的短见,营建超越功利关系的文化象牙塔。同时,教育目标应该从实用人才所需的专业知识技能,到完整人格所需的综合文化素养,整顿教学体系,猛压必修课目,增加选修比例,扩大自由选择空间,由单纯的政治教育回归全面的人文教育,唤醒天之骄子的自主意识。

同时,河南信阳师院郭立场也在价值中国网发表博文,呼吁重塑新时代的大学精神。他说,大学精神寓于大学自治、学术自由的传统之中,必须拥有绝对的理想主义色彩,具备超然的独立自主地位,一定程度上超越世俗社会,实现真正的学术自由,完成独立地位的回归。我国大学要想回到健康发展轨道,需要重新认识久违了的大学传统精神,重温陈寅恪先生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毫无疑问,重塑大学精神,以此为据彻底反省,是大学获得新的生命力的必由之路。
作者: morgen2000    时间: 2006-7-16 11:27

其实这和目前中国的现状有关。现在在中国没有一个良好的安心作学术的环境,大家的心态大多较浮躁,因为中国目前发展太快,变化太大,在这样的大环境中想要安下心踏踏实实地做学问,是不太容易的,或许只有等到中国的发展速度降下来,平稳了,人们的心态也能平和了,目前这种人心浮躁的局面才有可能改变。




欢迎光临 人在德国 社区 (http://rs238848.rs.hosteurope.de/bbs/)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