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年终巨献:生命中的红舞鞋 [打印本页]

作者: 鸟鸟爱装嫩    时间: 2006-12-26 13:49     标题: 年终巨献:生命中的红舞鞋





红舞鞋”感动亿万读者

(下为母亲为女儿亲自写的歌曲 “红舞鞋”,请点击欣赏或下载)



[wma]http://cqwb.cqnews.net/zhuanti/qxh/hwx.mp3[/wma]

Address: http://cqwb.cqnews.net/zhuanti/qxh/hwx.mp3


命运不让她成一个普通女人:她是一个让人同情的女人;她是一个善良的女人;她是一个坚强的女人——

    3岁时,父亲冤死;15岁“上山下乡”当知青,受尽折磨和屈辱;18岁成了未婚妈妈,恋人离她而去;24岁时,绝望的她嫁给一个从没爱过的善良男人;丈夫患上绝症,昔日恋人回来赎罪感恩;丈夫去世前,29岁的她执意为三代单传的丈夫生下儿子;36岁时,相依为命的女儿患骨癌去世;年过半百之后,学声乐写歌祭女;今年冬天,她的音乐专辑《红舞鞋》获得著作权登记证书……



生命中的红舞鞋之一:漂亮女知青是个“狗崽子”(图)



引子  12月5日傍晚,南下的冷空气使涪陵城区变得有些凛洌。“顺江花园”乔献华家中,天然气烤火炉嗞嗞地燃烧,音响里传出的音乐显得更加凄婉:

    “别舞台倾城人去也,欲问母亲哀愁有多少,似乌江流水滔滔不断。红颜理想未酬离别天上人间,红舞鞋与谁穿,唯有清风明月教人怨恨苍天……”

    乔献华和丈夫李渝生坐在沙发上,一遍又一遍听着这首《红舞鞋》。他们没有说话,任眼泪肆意泛滥。丈夫伸出手,轻轻地握住妻子的手。妻子手里紧握着一双红舞鞋,鲜红如血。

    这双红舞鞋,是早逝的女儿李娇留给他们的纪念。这首《红舞鞋》,是乔献华送给女儿的礼物。编织这个礼物,她用了15个春秋——今天,她与丈夫创作的这首歌,终于得到重庆市版权局颁发的作品著作权登记证书。

    旋律低回在这个冬日的傍晚,一些关于冬天的记忆在乔献华脑际闪现,那些不堪回首的往事如同冬日的寒风,啃噬着她的心:“女儿出生在知青年代,跟着我当了3年‘小知青’,她承受了太多她那个年龄不该承受的苦难。”关于女儿的故事,关于自己的故事,关于爱人的故事……再次清晰。
    热泪滴在血红的舞鞋上,一滴接着一滴……




    火红年代,激情燃烧。疯狂的岁月,理想已熄灭。几番挣扎,落荒而散,遍体创伤。几声叹息,命运坎坷,历经沧桑。

——摘自乔献华《知青日记》

[ 本帖最后由 鸟鸟爱装嫩 于 2006-12-29 23:13 编辑 ]
作者: 鸟鸟爱装嫩    时间: 2006-12-26 13:52






父亲冤死在雪夜
    1957年冬天,涪陵雪下得好大。这年,乔献华仅3岁。小小年龄却记住了那场漫天飞舞的大雪,记得那么清楚让她至今感到惊异。

    那天,一群男人冲进家里,一边叫喊着“把反革命分子乔俊承揪出来”,一边将正在干活的父亲往门外拖。家里没有其他人,只有小献华吓得躲在墙角,瑟瑟发抖。

    被拖到门口的爸爸突然挣脱出来,跑回屋将女儿紧搂在怀里,脸紧紧贴在女儿满是泪水的脸上,急切地说:“丫头,不管发生什么事,你要记住,爸爸不是反革命,是打日本鬼子的。”话没说完,爸爸再次被拖走。

    雪地里,小献华哭喊着一路追赶,一直追到当时的涪陵地区收容所。“我看见他们把爸爸反手吊起,用棍子打,爸爸发出一声声凄厉的叫喊。我不敢看下去,只能跑去找妈妈。”

    爸爸回到家已是当天晚上,是被几个人拖回来扔在地上的,浑身血肉模糊,凌乱的头发上还沾着雪花。爸爸一句“我不是……”没说完,就断了气。走时,眼没闭上。懂事后,妈妈周维清悄悄告诉她,爸爸是黄埔军校毕业的,是国民党的军官,上战场打过日本鬼子。

    “接下来的日子可以用暗无天日来形容,走到哪里都有人追着我们喊‘打死小反革命’,没有娃儿愿和我们玩。妈妈拉扯着我们兄妹三人,拼死拼活也吃不饱,还要常常被拉去开会。所谓开会就是批斗,妈妈胸前挂着‘反革命家属’的黑牌,站在台上,低着头,台下不时有人向她吐口水、扔小石块,她不敢躲避。我们在台下哭着不敢出声。”每次开会回来,妈妈都要对她说:“记住,就算有人把口水吐在你们脸上,你们也不要说什么,自己抹了就是。要在忍耐中学会坚强!”
    三岁以后,乔献华开始怕雪,怕下雪的日子。

少女知青“赛太平”
    背着这口“反革命狗崽子”的黑锅,乔献华在忍耐中度过了屈辱的童年。

    1968年12月22日,毛泽东发出重要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中国历史上波澜壮阔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正式启动。正在体校上学的乔献华没等人来动员,就主动申请到条件艰苦的龙潭区,是那批知青中年龄最小的。

    “那年,我才15岁,按现在的说法,还是未成年人。我想趁机挣表现,表明我想与资产阶级决裂的态度是多么鲜明,希望别人会因此改变对我们的看法。”1969年2月8日,冬天即将过去,气温仍很低。乔献华和其他知青一道在涪陵灯光球场集中出发,草绿色的军装上扎着皮带,胸前佩戴毛主席像章,军用挂挎包上印有“扎根农村干革命”,她和知青战友们手持“红宝书”,高呼口号,向农村进发。

    乔献华插队落户在龙潭区太平人民公社复兴大队第6生产队(现涪陵区青羊镇新元村6队),那里距涪陵城90公里,一眼望去,除了山还是山。

    到达太平后,当地小学生敲锣打鼓迎接他们,村民们对漂亮的乔献华表现出特别的热情。2006年12月,当地村民李顺珍对37年前乔献华的印象依然深刻:“我们看她就像是看仙女一样。当时还有个漂亮女知青外号叫‘太平一枝花’,但公认乔献华更漂亮,大家就叫她‘赛太平’。”

    因为能歌善舞,乔献华很快成了宣传队的文艺骨干。15岁的她从没享受过这种礼遇,她欣慰极了,感到这条知青路走对了,准备死心踏地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

    好日子没过一个月,就因为她“黑五类”身份的揭穿戛然而止。一天,乔献华参加完劳动,兴致勃勃往回走的路上,遇上了生产队长,队长说:“我本来以为你是龙是凤,现在才晓得,你竟然是个混进革命队伍里的反革命狗崽子,我要让贫下中农好好管教你。”

    乔献华这才知道最初的想法多么幼稚:“家庭成分这东西,就像遗传基因,抹也抹不掉,无论你怎样追求进步,也是白费劲。”
  
舞蹈梦的破灭
    乔献华从小的梦想就是当歌舞演员,能够穿上舞鞋在台上翩翩起舞。好多次,她都看见自己穿着红舞鞋在简陋的台上表演,唱着与红舞鞋格格不入的《红军不怕远征难》——不过,这仅仅是梦。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就是乔献华每天的生活。但梦想依旧在,每天早上6点,她起床后就偷偷到屋后的山坡上吊嗓子,轻轻地,不敢放开喉咙。然后,做好一天的饭,带着午饭下地干活。

    生产队最远的田地在山脚的烟敞沟,单面就要走近两个小时,天黑才能回家。她干活特卖力,所谓“裹一身泥巴,炼一颗红心”,她深怕脸晒得不够黑,深怕手上磨的老茧不够厚,不能显示自己是多么拥护“走工农相结合”道路的决心。

    第一次上山砍柴,一刀下去,乔献华突然感觉左手臂一阵凉意,抬手一看,一条绿蛇缠在手臂上,她不敢叫出声,怕别人骂她是国民党的千金小姐。第一次下地插秧,小腿上爬满蚂蝗。“有的正在往肉里钻,我怕得要命,但只能悄悄地扯出来。蚂蟥一扯就断,弄得满腿是血,我忍住恶心不敢哭出声。后来,还是好心村民教我,先用手拍,待蚂蟥松口了再扯。”

    辛苦劳作一天,乔献华最多可以挣到7分,而其他知青干一天有8分;其他知青一年可以分六七百斤粮食,她只有不到三百斤;别人偶尔还有肉吃,乔献华没有,她的肉票常常被其他知青“代领”;没人敢公开和她说话……这一切,都因为她是“黑五类”的狗崽子。后来,长得漂亮也成了受指责的原因。一开始乔献华衣着前卫,当别的女孩在穿宽松的花棉布上衣时,她却穿着衬衣,还要将衣服扎在裤子里,显示动人的身材,这些都被当成“资产阶级思想严重”的典型。

    “别人都当我是去劳改的,谁都可以指着我的鼻子骂。这种生活比儿时受歧视更难受,以前,毕竟有妈妈在身边,可以倾诉,不会孤独。但我记着妈妈的话,要在忍耐中学会坚强。”

    差一点她就圆了舞蹈梦。1970年冬天,黑龙江军区歌舞团到太平慰问演出,作为宣传队骨干的乔献华在与他们合作时,表现出的歌舞才华折服了歌舞团领导。歌舞团有意召她入团,但因成分问题未能如愿。
    她也没有去争取,她知道,像自己这样的身份,是没有资格去提要求的。

为证清白去自杀
    1972年,“红糖事件”让乔献华深切感到什么叫生不如死。

    这年冬天,队里几个男知青偷了附近代销店一块红糖,有追求进步的社员举报乔献华是同谋。她再次成为众矢之的,不管她怎么解释,没人相信这个反革命后代说的话。连续一周,她每天下班后都被叫到队里去接受贫下中农教育,等贫下中农们教育累了,她才能在深夜独自返回到10里外的住处。

    这天晚上,乔献华接受教育回住处途中,经过一池塘,望着黑暗中的池水,抑制几天的委屈喷涌而出,她呆呆坐在泥地上,没有哭,任凭雪雨打在脸上。良久,她找了块废弃的磨盘捆在身上,慢慢走向池心。

    醒来时,乔献华躺在一户村民的床上,简陋的土屋不能完全遮挡屋外呼啸的寒风,但她感到特别温暖。村民田孟池救了她,田家成分也不好,是地主。

    “闺女啊,我们都是可怜人。你又没人疼,以后你有亲人了,就不要干傻事了。”田孟池的母亲胥春怀抚摸着乔献华的脸,心疼地认她作干女。想到父亲临终不甘心的话和干妈的关爱,乔献华再次鼓起生活的勇气。

    今年12月6日,乔献华重返太平,这是她返城二十多年后第一次重返故地。回到这个呆了8年的山乡,乔献华眼泪洒了一路:山还是那些山,可已物是人非。干妈胥春怀去世17年,当时未能回来为老人家操办葬礼,成为她一生的愧疚。她坚持要到干妈坟上去看看。干妈埋在塘垭口,乔献华哭着在坟前一直跪到香烛燃尽。

    干妈的大儿叫田孟奎,见干妹回来,他说的第一句话便是:“妹妹,我前几年也入党了。”声音很激动,带着一丝酸涩。这个当年宣传队的二胡手特意找出那把已蒙灰的二胡,拉起了一首《红军不怕远征难》,几个宣传队的老同志,围坐在一起,唱着一首首老歌……
作者: 鸟鸟爱装嫩    时间: 2006-12-26 13:55

生命中的红舞鞋之二:十八岁成了未婚妈妈(图)



乔献华与女儿的合影


失去了心爱的人儿,梦中常相伴,苦海相思流水无情,长夜孤零零。过去了,永别了,欢乐消失了,留下辛酸痛苦的回忆,不能长相依
    ——摘自乔献华《知青恋曲》
情窦初开  爱上重庆知青
    李渝生改变了乔献华的一生。

    1969年底,准备到重庆看望大姨妈的乔献华在涪陵码头候船。“我一个人静静地坐在候船室里,里面大多是知青,热情高涨,他们聚在一起大声唱着革命歌曲,想起自己的处境,我唱不出来。这时,一个留着小胡子,长得很帅气的小伙子走过来和我搭话,他就是李渝生,比我大一岁。”

    李渝生是重庆高68级知青,插队落户在涪陵焦石人民公社白腊大队,与乔献华隔着奔腾的乌江,相距近百公里。1969年,梦想当作家的他以为“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毅然下乡当知青,到农村后他才发现自己错了。“在那个封闭、自私、落后,甚至愚昧的地方,如何谈理想抱负。”他回忆起第一次看到乔献华的情景:“一个很漂亮的女孩,吸引我的却是她眼中的忧愁。我在想,是什么让这个年轻漂亮的女孩子如此忧郁?”

    船凌晨两点启航,到重庆是下午两点,两人在船上谈了很久。乔献华第一次对别人倾诉了她的苦闷,“很奇怪,就觉得他值得信任”。分手时,二人互相留了联系方式。

    回到太平后,乔献华很快收到李渝生的来信:“你要鼓起生活的勇气,响应毛主席的号召……”虽然只有短短几句话,但在乔献华看来,这是当时唯一理解和关心她的人,也是她唯一可以倾诉依靠的人。

    二人开始不停书信往来,信的内容无外乎“好好劳动,保重身体”之类。那时一封信在路上要走半个月,他们总是在收到信后立即回信。

    1971年初的一天,她被生产队长无缘无故拉去进行了一番思想教育,刚回住处,就收到李渝生的信。这封信很厚,称呼也很暧昧——“华”,看到这个字,乔献华脸一下子红了。因为以前,李渝生在信中总是称“乔献华同志”。这封信中,李渝生说出了“我爱你”三个字,看得乔献华心惊肉跳,唯恐别人知道了。一开始,她不敢相信:“我是个反革命后代,他怎么可能喜欢我?”反复看了几遍后,她才接受了李渝生的爱,很快回了信。

    两人开始了偷偷摸摸的书信恋爱,因为要注意影响,他们不敢到对方落户的地方去。如果要见面,只得提前一个月约好在涪陵城。几年下来,居然没有村民和其他知青知道这段地下恋情。对乔献华来说,李渝生的出现让她有了某种寄托,生活似乎不再那么枯燥乏味,被歧视被折磨的日子似乎也不再那么难熬。

意外怀孕  爱人却不见了
    1973年元旦前夕,二人在事先约好的涪陵城见面,那晚,乔献华哭着将自己交给了这个深爱的男人。“如果我们都回不了城,我们就在农村呆一辈子。我要为你买一双红舞鞋,你可以天天跳舞给我看,我是你永远的观众。”乔献华至今记得,李渝生当晚说这句话时是多么信誓旦旦。她还记得,那晚,涪陵城下了那个冬天的第一场雪,屋外冷得要命,躺在爱人怀里的她却感觉幸福极了。
    次日晚,李渝生就回重庆,他要回去告诉父母,他要娶乔献华,乔献华一直把他送到码头。哪知,爱人这一走,就一去不返。

    4个月过去了,李渝生没有消息,写到焦石的信也如石沉大海。渐渐地,乔献华发现自己腰越来越粗,干活越来越费劲,背着背篼到地里去的路上,都要休息几趟。没有生理知识的她以为是营养没跟上,也没在意。由于正是冬天,衣服穿得较多,也没人注意到这个年轻女知青的变化。

    肚子越来越大,回想起那个夜晚,乔献华悄悄来到涪陵地区医院,心惊胆颤、东张西望地在门口徘徊了近一个上午后,她终于鼓起勇气走进去。她自己都不知道是怎么说出那句“医生,你看我是不是怀孕了”的话。

    检查结果是5个月身孕。听到这个结果,乔献华当即瘫倒在地,用发颤的声音问医生:“可不可以打掉?”她至今都记得那个中年女医生鄙夷的眼神:“她冷笑一声,骂到‘拿证明来。不要脸,乱搞男女关系。’我自知理亏,不能反驳她,我也没有证明。”

    已是春暖花开,乔献华依然穿着厚重的冬衣,用来遮挡突起的肚子,有人诧异地问她,她就说感冒了。这时,乔献华收到了失踪近半年的李渝生的来信,信是从贵州发来的,没有详细地址。李渝生只是告诉她,父母不同意这门亲事,他在贵州做皮鞋,等挣了钱就回来娶乔献华,回来给她买红舞鞋。他显然并不知道乔献华已怀孕。这封信后,李渝生便再无音讯。

    哭着把这封信看完后,乔献华一把将信撕成了碎片,信纸随风散落,泪浸透了衣襟。哭着哭着,乔献华睡着了,醒来后,她毅然收拾了简单的衣物,她要到重庆去找孩子他爸。“只是想问他,为什么要这么对我。”

    那时,到重庆的船票要3元,为节省钱,乔献华选择了先步行到木洞,再乘船到重庆,这样就只需6角钱的船费。但太平到木洞有近百公里远的路程,大着肚子的乔献华要走15个小时的崎岖山路。

    天未亮,乔献华就启程了。春日寂寞的阳光透过树林,将破碎的光斑洒在这个大着肚子的年轻孕妇身上。她走一路歇一路,不时停下来擦擦额头的汗,或依着路旁的树喘口气。“那时人的命好像都很贱。一整天没吃饭,好像也不感觉饿,只想着如何找到孩子他爸。”

    她只知道李渝生家在临江门一带,记不清问了多少人,终于找到了李家。她叩开房门,一对中年夫妇站在门口,听了眼前这个“大肚子”的来意后,中年妇女冷冷说了句:“我们儿子已经死了。我们不认识你,也不欢迎你,你走!”乔献华没来得及进屋,门就“砰”一声关上了。

    听到“死了”两个字,乔献华顿觉眼前一黑,顺着冰冷的门板滑坐在地上,脑袋里一片空白。不知道坐了多久,才想起再敲门,可对方怎么也不开门。

    乔献华不知道自己是怎么离开的,只记得一路上跌跌撞撞摔倒好多次。到朝天门码头后,她才发现,身上仅剩的一块多钱也不知在什么时候弄丢了。

    乔献华绝望地坐在江边的石梯上,望着滚滚东去的长江水,泪水如奔腾的江水不断涌出。不知哭了多久,看到眼前开往涪陵的“东方红107”客船就要启航,已神志不清的乔献华缓缓走向江边。这时,一个40多岁的男人冲上来,将她拉回岸边。这个好心男人是“东方红107”上的船员,他救了乔献华,让她免费坐船回到涪陵。
作者: 鸟鸟爱装嫩    时间: 2006-12-26 13:58



天真无邪的女儿李娇


引产未果  小生命在啼哭
    乔献华没有回太平,她直接回到妈妈周维清身边,不得不将这件天大的事告诉妈妈。望着可怜的女儿,周维清没有打骂,只有自责。“妈妈怪自己没照顾好我,听了这话,想到那个负心人,我们抱着哭成一团。”哭罢,周维清拿出一床破被单,撕烂,紧紧缠在女儿腹部,希望这样可以让孩子自然流产。

    在接下来一个月里,乔献华每天就是缠着这条被单,和往常一样下地干活,甚至故意更卖力,但肚里孩子的命似乎比她更“贱”,依然不时调皮地踢她。乔献华依旧穿着冬衣,外面罩着妈妈的大衣服。出门撞见人,老远就绕道走,她不敢和别人多说一句话,怕多呆一会别人就看出她的大肚子。“我清楚,如果让别人知道我未婚先孕,会是什么后果。”

    被单没有把孩子缠掉,肚子反而一天天倔强地增大。

    1973年6月中旬,乔献华在妈妈陪同下,来到重庆大姨妈家,周维清要让女儿在远离涪陵的地方把孩子打掉。大姨妈有个熟人是医生,同意开后门让已7个月身孕的乔献华做引产手术。6月20日,引产针打下后,孩子很快出来了,伴随着的却是嘹亮的啼哭声。

    “天哪!孩子居然还活着。”医生看着这个命大的婴儿发出惊叹。

    是个女儿,3斤2两重。乔献华亲吻着大难不死的女儿,想起孩子的父亲,泪如泉涌。“那一刻,我心里只有对孩子的愧疚,自己都觉得自己狠心,我决定用我一生去呵护她,不再让她受到伤害。”
    乔献华给女儿取名李娇,这个名字代表女儿是她和李渝生爱情的结晶,随李渝生姓,自己的姓前加个“女”旁,成“娇”。带着一个婴儿归队肯定不现实,好心的大姨妈主动提出,为侄女暂时抚养孩子,周维清留在重庆一同照料。

    生下女儿第3天,乔献华就怀着对女儿的亏欠和对大姨妈的感激,独自回到太平。依然是先坐船到木洞,再走路回太平。她已无法想象当时是凭着什么力量,在刚生下孩子后独自走完那漫长的山路,只记得一整天没吃东西,饿了渴了就喝山泉。崎岖的山路上,乔献华就思考着一个问题——怎么活下去,怎么坚强地把女儿带大。可直到回到太平,她也没理出个头绪。

    回到太平的住处时,已是深夜,乔献华发现,屋里的铺盖棉絮和仅有的一点谷子被人偷了。被偷盗,已不是第一次。她坐在光秃秃的床板上,哭着等天亮,心里满是对李渝生的怨恨,对知青生活的怨恨。半夜4时许,肚子饿得不行,才想起已一天没吃东西。她悄悄出门,到附近地里偷了个南瓜和几个嫩辣椒,这是她知青生涯的唯一一次偷窃行为。南瓜煮了汤,嫩辣椒用盐拌了下汤,乔献华合着泪,一口气将这顿“丰盛”的晚餐吃了个精光。

    当年六月初三是乔献华19岁的生日,这天,妈妈周维清到太平来给女儿过生日,她带来一斤黄豆给女儿推豆花吃。

    当地有个迷信的说法,将豆渣用烂裤子包好丢到远处的河里,让河水将豆渣冲走,这样就可以把霉运冲掉。生日这天,乔献华提着豆渣,走到离住处十多公里外的河边,看着湍急的河水将豆渣冲得不见了踪影……

知青点里  来了个“小知青”
    1976年,李娇快3岁了,贫穷的大姨妈无力再替乔献华抚养,乔献华只得将女儿接回涪陵,周维清跟着女儿到太平照顾外孙女。李顺珍是乔献华落户时的邻居,她回忆:“那时,她一家三代全成了知青,别人叫她妈妈老知青,叫娇娇小知青。”

    因为是私生子,李娇没有户口,乔献华就骗别人说是亲戚的孩子,一开始还有人逗这个长得很漂亮的小女孩。可谎言很快穿帮——李娇遗传了妈妈的漂亮,还总是叫乔献华妈妈,叫周维清外婆。从此,没人再来逗小李娇。这一家三代听得最多的话,就是“男人都没有,就有了娃儿,不要脸”,周维清和李娇跟着乔献华坠入流言蜚语的漩涡。乔献华说:“走在外面,感觉背脊骨都被人戳麻了,那日子不是人过的。那时,我只有一个念头——为了女儿,坚强地活下去。”

    村民们和其他知青一直不知道李娇的父亲是谁,小李娇也很懂事,从来不问爸爸在哪里。3岁时,她已经可以帮妈妈干活了,她能做的,就是背着妈妈给她编的小背篼到山上捡松果,然后再独自背到两公里外的太平场卖钱,一背篼松果可卖1角钱。乔献华永远都记得,女儿每次握着那张被汗水浸得湿漉漉的一角钱一路跑回来的情景:“妈妈,给你。妈妈,你不要太累了,我养你。”

    一次,李娇又去卖松果了,回家时,空着手,小背篼烂了,衣服也撕烂了。李娇哭着说,回家途中,几个大孩子指着她骂:“你老汉都没得,全家都是反革命,不要脸。”似懂非懂的李娇回了一句“我有爸爸”,就被那几个孩子打了一顿,还抢走了那一角钱。那几个孩子的家长来后,丢下句“不要脸的野种”就走了。

    “妈妈,爸爸上哪去了,怎么还不回来?”那次,李娇第一次问起爸爸。乔献华哭着为女儿抹去脸上的泥污,无言以对。

    “忍,在忍耐中学会坚强!”这句话是乔献华3岁时,母亲教的,现在,李娇3岁了,她又将这句话教给自己的女儿。小李娇在忍耐中度过了屈辱的童年,直到1979年随妈妈回城。

    带着女儿当知青那段时间,乔献华除了为女儿而心酸,便是对李渝生的怨恨。她常在夜深人静偷偷落泪,想到和李渝生以前的欢乐,想到他给她买红舞鞋的誓言,想到他的绝情。她常一个人哭着,小声哼唱那首在知青中流行的“黄色”歌曲《秋水伊人》——
    望穿秋水不见伊人的倩影
    更残漏尽孤雁两三声
    往日的温情,只换得眼前的凄情
    梦魂无所依,空有泪满襟
    几时归来哟,伊人哟
    只有你的女儿哟,已长得活泼天真
    只有你留下的女儿哟,来安慰我这破碎的心
    只有你被弃的女儿哟,在忍受无尽的摧残
    ……
作者: 鸟鸟爱装嫩    时间: 2006-12-26 14:01

生命中的红舞鞋之三:生命里的两个男人(图)





乔献华夫妇与女儿



命运让我们各奔一方,多少青年和我们一起上山下乡。再见吧,故乡。明天我将离开你,奔向那遥远的地方,请给我一个美好的祝福吧。
    ——摘自乔献华《知青离故乡》
走投无路时
好心泥水匠娶了她


    因为这个意外出生的女儿,乔献华母女三代被村民和知青们彻底孤立起来,也有好心人同情他们,偷偷给他们送粮食来。

    看到李娇因为没有父亲,没有户口,小小年纪就受罪,干哥哥田孟奎和大队团支书田仁能,开始“合谋”为李娇找个爸爸。他们给乔献华介绍了队里一个光棍农民,乔献华一开始不同意,她不甘心一辈子就呆在这个地方。可让她没想到的是,光棍先叫开了:“她?不要!”他还列举出乔献华的种种不是——太漂亮是资产阶级;反革命成分不好;拖个娃儿是包袱;最重要的是作风有问题,是个不要脸的女人。

    乔献华也认为,女儿不能没有父亲,那样会永远被人瞧不起。她想随便找个人嫁了,只要对方对她们母女俩好就行。

    1978年的初冬,周维清的老邻居给乔献华介绍了泥水匠张复生,张复生是涪陵城区南门山人,从小是个孤儿,他比乔献华大12岁,是个老实人。认识一月,见了三次面,他们就领取了结婚证,那年,她24岁。

    “谈不上爱情,只是有了依靠。第一次见面,我就说了自己不光彩的过去,他说他同情我,不会嫌弃我的孩子。”最让乔献华感动的是,这个三代单传的男人在结婚前主动提出不要孩子:“我们已经有女儿了。”

    因为丈夫的善良,小家庭虽贫穷,但很温馨。女儿有了户口,有了爸爸,结束了“小知青”的生活,张复生践行了他善待李娇的诺言,“那时,乔献华还没回城,李娇就跟着张复生,常在他面前撒娇。张复生待她像亲生女儿,干活时都把她背着。”张复生的老邻居蒋亚琴说。

    此时,乔献华认为自己会这样平淡而温馨地走过今后的路,虽然也有点遗憾,但更多的是踏实,对李渝生的怨恨也逐渐淡下来。

    1978年年底一天下午,有社员通知正在地里劳动的乔献华:“大队干部叫你到‘专屋’去。”“专屋”是乔献华常常受教育的地方,她心里一紧,不知自己又犯了什么错。

    怀着忐忑的心情,她一边往本来就布满污物的衣服上敷着泥(这样可以证明自己多么勤劳),一边急着赶路。队里的干部老远看到乔献华就笑嘻了,还前所未有地问了句“吃饭没”,这让她更为惶恐。因为干部们从未这么和善地对她说过话,她以为这次犯的错一定很严重。

    干部没有批评她,反而递给她一张盖着公章的平反书,这是父亲乔俊承的平反书,乔献华“哇”一声大哭起来。后来,她和妈妈一道,在爸爸的灵牌前,将平反书焚烧寄给了冤死的爸爸。

    1979年,全国知青返城运动掀起高潮,乔献华终于回城,分到涪陵服装厂。

    “我们离婚吧!”这是乔献华回城当天晚上,张复生说的第一句话,“我知道,你从来没爱过我,只是感激。现在你回城了,应该找个更好的人。”

    乔献华不答应,她要全心去爱这个在绝望时收留了她们母女的男人。

丈夫患绝症
昔日恋人赎罪感恩
    1979年底,张复生再次提出离婚,因为这时他被查出患了肺癌,医生说只能活半年,他不想拖累妻子。“我不会抛下你不管。”乔献华无微不至地照顾着张复生。

    “那时家里穷,住不起院。李娇才6岁,但特别懂事,每天晚上要亲自将洗脚水端到张复生床前,叫他爸爸。其实她心里也清楚这不是她的亲生父亲。”  
    乔献华感到,这年的冬天特别漫长。

    一天,一个以前当知青时认识的熟人找到乔献华,带来一个惊人的消息,李渝生要来看她。乔献华一下子懵了,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她还是瞒着丈夫,当晚如约来到南门山城六小操场一角。

    老远,她就看到黑暗中那个失踪了7年的熟悉的身影。在生不如死的年代,这个人带给了她3年的欢乐和情感寄托;同样是这个人,在她怀上孩子后,抛弃了她。他失踪了整整7年,她恨了整整7年……

    她以为,见了面会骂他,会责问他,但当这个人站到面前时,她却一句话也不想说,很冷淡,很漠然。

    “他依旧很帅,只是眉宇间多了几分成熟与沧桑。”乔献华回忆。

    “她变老了些,脸上的忧郁更深了,但依然漂亮。”李渝生回忆。

    7年前,他回重庆告诉父母,他有了心上人。但父母的态度很坚决:“不行,她是个‘黑五类’。”并以脱离父子、母子关系相威胁。父母那句“你不要因为儿女情长忘了自己的抱负”击中了他的痛处,他很快跟随一朋友到贵州学做皮鞋,成了知青队伍中的“逃兵”。

    “知青生活太让我失望,继续在农村呆下去,我的理想、抱负就全没了,我决定到贵州去,挣了钱就回来娶她。”7年来,李渝生一直单身,其间,也有不少女孩子追他,但他都拒绝了。李渝生中途曾回过一次涪陵,听说乔献华结婚了,又赌气回到贵州。

    “我只是来看看你,过两天就走。我知道,你结婚了,还有了个女儿。”李渝生对乔献华说。
    “女儿是你的!”乔献华忍不住说出了实情。
    “……”李渝生全身颤抖,差点瘫在地上。

    直到此时,李渝生才知道自己竟然有一个女儿,而且已经6岁。多年来对乔献华的种种误会一下子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无尽的悔恨,和对张复生深深的谢意。
    “我要回去了,他……在生病。”乔献华说。

    李渝生跟着来到乔献华的家。他看到善良的张复生痛苦地躺在床上呻呤,他听到女儿正在叫“爸爸,洗脚了”,但这声“爸爸”不是叫他,女儿叫自己“叔叔”。

    李渝生跪在张复生面前,叫他张哥,他认为,只有这种方式能表达他的歉意和感激。

    李渝生离开后,张复生再次提出离婚:“虽然你恨他,但我知道,你心里一直爱着他,你欺骗不了自己的感情。”

    “我还爱他吗?”那晚,乔献华在心里问了自己无数次。很快,她发现这个问题根本就很无聊,因为现在最重要的是为丈夫治病。

    李渝生没离开涪陵,他给贵州的朋友写了信,说不会再去了。第二天,他拿着这几年挣下的近三万元钱找到张复生,在当时,三万元简直是天文数字。他要倾其所有,为张哥治病,为自己赎罪。

    李渝在涪陵开了个火锅馆,在接下来的近三年里,他每天风雨无阻地赶到张家,带去为张复生做好的滋补食品;每天背着张复生去医院化疗、输液,用最贵的进口药;住院时,他让张复生住最好的病房……他曾向张复生保证,自己不是回来抢他老婆的,保证过后,他突然发现自己那么渺小。在他和乔献华的悉心照料下,张复生奇迹般撑到了1983年底。李渝生为此耗去了所有积蓄,还欠了不少外债。

    乔献华说:“张复生和我本来不想接受他的帮助,但那时太穷,实在无能为力,再说,李渝生这么做了,他也会心安一些。看到他那么真诚,我对他的恨也渐渐熄灭了。”
作者: 鸟鸟爱装嫩    时间: 2006-12-26 14:05




今年12月,乔献华带着丈夫重返故地。


丈夫临终前
她为他生下儿子
    李渝生在张家不断出入,传言又起了,邻居们“一屋两个男人,不要脸”的议论声不时传到乔献华耳中,她都装着没听见,但她一直都注意和李渝生保持距离,那时,她也根本没去想自己和李渝生的未来,她心里只有病重的丈夫。

    1981年,乔献华大胆辞职离开了涪陵服装厂,自己开办了一个服装厂,生意渐渐走上正轨,她更忙了。

    1982年,张复生又提起那个老话题——离婚,他不想连累乔献华和李渝生。这时,母亲周维清对乔献华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张复生在我们最困难、最绝望时收留了我们,给了娇娇一个家,待娇娇视同己出,你不能过河拆桥。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他三代单传,你必须为他生个儿子。”乔献华毫不犹豫地答应。

    张复生自然不同意,乔献华就悄悄到医院,取下了结婚时就安的节育环。

    1983年1月,乔献华29岁时,她和张复生的儿子张瑞出生了。除了张复生,最高兴的就是李娇了,她每天放学回来,就抱着弟弟逗他玩,不肯松手。她知道,爸爸病重,妈妈和李叔叔都忙,她要分担家务。

    这年下半年,张复生病情突然好转,甚至可以下地走路了,他说自己是“回光返照”,将不久于人世。他对李渝生说:“她本来就属于你的,她一直爱着你,从没爱过我,她对我只有感激,只是她自己不愿承认。”

    这次,张复生以绝食相逼,要和乔献华离婚,并且提出三个要求:要看着乔献华和李渝生结婚;把张瑞的名字改成姓李;不要让儿子知道自己的身世。

    看到丈夫果真不吃不喝,乔献华只得答应离婚。年底,乔献华和李渝生结婚了,并且将张瑞的名字改为李杰(化名),这两个知青恋人终于走到一起。这是个特别的婚礼,那晚,已经很虚弱的张复生说了很多话,还不时开玩笑,乔献华和李渝生却笑不起来,只能默默流泪。婚后,李渝生仍然住在他的租赁房里,乔献华仍和张复生一起生活,她要照顾他到最后。

    1983年底,张复生在医院永远闭上了双眼,临终前,他将乔献华的手放到李渝生手中,说了句“这是个可以托付终身的人”后就走了。张复生临终前没有提他的儿子,因为他相信李渝生。

    李渝生没有让张哥失望,二十多年来,他一直将李杰当成自己的儿子,对这个儿子的爱,甚至超过了对女儿。

    一次,5岁的李杰半夜突发肠炎,李渝生抱起儿子就往医院跑,那是场流行病,医院第二天就下了病危通知。李渝生连续在医院照顾了5个昼夜。李杰出院时,李渝生体重轻了7斤。事后,他对乔献华说:“要是孩子有个三长两短,我怎么对得起死去的张哥。”

    直到现在,李渝生仍心存愧疚和感恩之心:“当初是我的自私,让乔献华和女儿陷入绝望,是张哥承担了本该我承担的责任。我心里有愧啊,我要用我一生去赎罪和感恩。”

    与李渝生结婚之后,乔献华心里有了前所未有的踏实和满足,要是没有以后发生的事,这个历经磨难的女人也许就会在这种踏实与满足中度过下半生。
作者: 鸟鸟爱装嫩    时间: 2006-12-26 14:07




望娇娃渐渐远去,流粉泪湿透衣裳,鸣也哀,孤雁南飞,悲切切生离死别。红颜理想未酬,离别天上人间,红舞鞋与谁穿,惟有清风明月教人怨恨苍天。
                    ——摘自乔献华《红舞鞋》
女儿进了歌舞团
    上个世纪80年代的乔献华有一个让人羡慕的殷实家庭,丈夫忠厚善良,女儿漂亮懂事,儿子乖巧伶俐,夫妻俩的服装厂财源广进,还请了五十余名职工。

    李渝生的父母对乔献华表示出深深的内疚,但经历过那段荒唐岁月的乔献华完全能够理解做父母的苦心,她还在重庆购置了一套商品房,让他们安度晚年,直至去世。

    乔献华夫妇和女儿李娇一直恪守张复生的临终遗愿,从来不在李杰面前提起他的生世,但李杰似乎什么都懂。乔献华说:“每年清明,我们会去给张复生上坟,但之后李杰都会悄悄再去一次。虽然他从不说破,但常常对李渝生说诸如‘爸爸,我会孝敬你一辈子’之类的话。”

    最让乔献华高兴的是,女儿李娇实现了她当歌舞演员的夙愿。“文化大革命”和知青运动泯灭了乔献华的理想,但李娇遗传了母亲的特长,从小就表现出极强的艺术天赋,她常常自己设计、剪裁、制作自己的服装,她的理想是开一个演出公司。

    李娇11岁时就被涪陵歌舞剧团相中,入团进行专业芭蕾舞训练。经济的宽裕让她可以拥有各种款式、各种颜色的舞鞋,但她和妈妈一样,惟独偏爱红色的舞鞋。她说,红色象征青春与活力。
    入团不到两年,李娇就常在舞台上担任重要角色。17岁那年,由她主演的歌舞剧《巴》在整个涪陵引起轰动,李娇在剧里饰演一个女巫师,表现远古巴人的生存状态。

    看到女儿,乔献华找到了自己年轻时的影子,回想起知青年代自己未酬的理想,她感到莫大欣慰,女儿是她生命的延续。

    但就在这部歌舞剧最辉煌时,李娇却离开了心爱的舞台。
作者: 鸟鸟爱装嫩    时间: 2006-12-26 14:08





翩翩起舞的李娇




女儿倒在舞台上
    1990年元旦后,李娇随团到涪陵沙子砣煤矿慰问演出歌舞剧《巴》,临走前,她说双腿疼。其实,早在半年前,她就感到不适,但大家都以为是练功拉伤了肌肉。这天,李渝生默默为女儿按摩了半个小时,其间,李娇告诉爸爸,她想穿服装厂门市橱窗里,模特穿的那件红色长裙。“我说,等你回来就给你穿,没想到……她这一去就再也没机会穿了。”李渝生双手抱头,十指痛苦地抓扯着自己的头发:“她7岁前,我没尽到当父亲的责任,本想用一生去赎罪,可老天太吝啬,不再给我机会。”

    第二天,李娇就出事了,她倒在舞台上,再也站不起来了。

    “晚期骨癌,准备后事吧。”听到重庆324医院的医生这席话,乔献华和李渝生眼前一黑。他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关闭正值兴旺的服装厂,全心陪女儿走过生命最后一程。“那时我们才发现,这么多年,我们忙于生意,对女儿照顾太少。”

    “知道自己病情后,她很快平静下来,默默地配合医生治疗。”乔献华说,只要有家人在场,李娇总会强颜欢笑,但家人一走,她立刻泪流满面。住院第一天,李娇就让妈妈把她的红舞鞋带到病房来。本来最后一次演出,李娇就想穿这双红舞鞋,但因当场演出不需要,她没能带走。现在,她只希望每天能看看这双红舞鞋。

    住院一月后,李渝生夫妇打听到大渡口区九宫庙有位“神医”,他们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机会,哪怕知道一切只是徒劳。李娇在“神医”家住下,每天让“神医”作法。“神医”家有间屋里,供奉着十余尊菩萨。

    一天晚上,风雨交加,电闪雷鸣,李娇从床上爬啊爬,一直爬到菩萨面前,她艰难在跪倒在地上,逐一在每尊菩萨前磕头:“我做错了什么,为什么要这么折磨我。”早上,待乔献华发现时,女儿已倒在观世音菩萨前睡着了。娇娇浑身冰冷,脸上有未干的泪痕,额头蹭出了血丝,那是磕头磕的。

    “神医”没能治好李娇的病,但频繁的化疗却让她头发掉光了,乔献华为女儿买了顶帽子。戴上这顶帽子,李娇哭着对父母说:“我宁愿不要长得这么漂亮,只求来生还做你们的女儿。”

    1991年7月,李娇央求父母:“你们去照一套结婚照吧。你们经过那么多曲折才走到一起,连结婚照都没有。”第二天,乔献华和李渝生就哭着到“金夫人”婚纱影楼照了结婚照。

    8月初的一天,闷热了好几天的天空突然响起了雷声,很快下起雨来。病房里的李娇看到了父母的结婚照,她笑了,断断续续说:“答应我,你们不准哭,妈妈,你从小就教育我要坚强,你也要坚强才行。我不会死,我还要跳舞,还要开自己的演出公司,还要尽孝。”她示意爸爸妈妈将耳朵凑到她嘴边,轻声地求他们每年一定要代她为“爸爸”张复生上坟,求妈妈为她做一套蓝色公主裙,她要穿着它上路。话到最后,李娇的声音越来越微弱,后来,已完全被窗外的雷声和雨声淹没。

    第二天晚上,李娇就在医院永远闭上了美丽的大眼睛,她想说什么,但什么也没说出来。走时,手里紧紧拽着那双红舞鞋,身上穿着那件乔献华连夜为她赶制的蓝色公主裙。

    “她依然那么漂亮,就像睡着了,眼角还有泪。”乔献华握着这双红舞鞋,痛苦的回忆让她肝肠寸断。
    李娇的去世,也给李渝生带来沉重的打击。乔献华想再为他生育一男半女,李渝生拒绝了,他说:“我们还有个儿子。”这句话似乎在哪儿听过,乔献华突然想起,张复生和她结婚时也说过这句话:“我们不要孩子,我们已经有了个女儿。”
作者: 鸟鸟爱装嫩    时间: 2006-12-26 14:10




夫妻写歌纪念女儿


学声乐写歌祭女
    去年初,无数次在梦中与乔献华相聚的李娇又来到母亲梦中。女儿依然是十多年前的模样,她说:“妈妈,我在天堂很好,每天都在跳舞,那双红舞鞋还在吗?妈妈,我最喜欢听你唱歌了,你唱首歌给我听吧……”乔献华还没来得及唱,女儿又说了:“妈妈,我必须走了,下次再听你唱……”女儿在妈妈脸上深深吻了一下后,就飘然离去。乔献华惊醒,一看床头闹钟,深夜两点正。

    乔献华从锁着的衣柜里拿出那双珍藏了十多年的红舞鞋,鞋上还有泥,有的地方已生霉了,她一直没洗过,因为上面有女儿的脚印。乔献华痴痴地望着红舞鞋,过了许久,她推醒睡梦中的李渝生,告诉他女儿的心意。李渝生当即起床,铺开纸,一口气写下了这首《红舞鞋》的初稿——
    望娇娃渐渐远去
    流粉泪湿透衣裳
    鸣也哀    孤雁南飞
    悲切切生离死别
    别舞台倾城人去也
    想阿娇何日返人间
    欲问母亲哀愁有多少
    似乌江流水滔滔不断
    已是青春年少激侨飞扬
    霓裳起舞翩翩虹灯耀眼
    梨花不耐风寒
    叶落粉香四散
    红颜理想未酬离别天上人间
    流星顿成云烟
    红舞鞋与谁穿
    惟有清风明月教人怨恨苍天

    第二天,乔献华就找到了女儿生前的声乐老师、涪陵歌舞剧团的廖萍,她想让廖老师教她学声乐。廖萍回忆:“一开始,我很诧异,都50岁的人了,还学什么声乐?但乔妈妈很固执,她说一定要把这首歌唱好,才对得起女儿。”看到眼前这位执着的母亲,想到红颜薄命的李娇,深受感动的廖萍答应教乔献华。

    乔献华一边学,一边为找人谱曲而苦恼。今年春节,廖老师的儿子胡静成放寒假回家。胡静成是四川音乐学院大三的学生,李娇姐姐是他从小崇拜的偶像。看到前后修改了四十多次的《红舞鞋》歌词后,他说:“我来为李娇姐姐谱曲。”当晚,胡静成熬了一个通宵,一气呵成谱好曲谱。次日,凄婉的音符在琴键上流淌,乔献华泪流满面。

    今年4月,《红舞鞋》录制完毕,乔献华又有了一个新的想法,  她觉得仅此还不能表达自己对女儿的思念,她要亲自创作几首歌,将自己和女儿一生命运都融入到歌里去。她很快和廖萍共同谱出9首歌,由李渝生作词,每首歌都代表了乔献华不同阶段的曲折命运:《知青日记》记录“文化大革命”期间,乔献华屈辱的童年生活;《知青情书》表达她和李渝生相恋的美好时光;《知青恋曲》诉说了李渝生离开她后,她带着女儿当知青的悲怨,《知青离故乡》反映知青生活和回城时的心情……
    上个月,已52岁的乔献华将这10首歌送到重庆市版权局,获得作品著作权登记证书。

    痛苦的磨难已成过去,留给乔献华的,仅有这双红舞鞋。她永远都记得女儿临终前说的话:“妈妈,要坚强!”这句话是妈妈教给她的,她又教给了女儿,女儿临终前又用来嘱咐她。

    “我会的,会坚强地面对一切。”乔献华喃喃地说。
作者: 鸟鸟爱装嫩    时间: 2006-12-26 14:12

央视将隆重推出“红舞鞋”(图文)




长篇新闻故事《生命中的红舞鞋》20日见报当天,即引起央视《东方时空》栏目高度关注。当日上午,正在重庆采访其他新闻的《东方时空》记者看到报道,当即奔赴涪陵拍摄“红舞鞋”。目前,拍摄仍在进行中。
    《东方时空·百姓故事》栏目编导张鹏说,乔献华的经历让他非常感动。他认为,乔献华的经历,是中国当时二千万知青命运的一个缩影。
    拍摄过程中,张鹏强烈地感到,乔献华和她生命中的两个男人对爱情、对感恩的质朴理解,足以让现代人自惭形秽。“他们的观念很质朴,而现代人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厚,但精神上越来越缺乏一些纯朴的东西。这正是乔献华和这两个善良男人要带给我们的——一种伟大的人性,一种对待坎坷的坚强,对待生命的执著。”
    张鹏称,“红舞鞋”将于明年1月在央视《东方时空·百姓故事》栏目中分数期推出。
作者: 鸟鸟爱装嫩    时间: 2006-12-26 14:13

《红舞鞋》直击人性最脆弱的神经(图文)



乔献华在家里练习唱歌


乔献华献给女儿的《红舞鞋》感染无数读者。昨天,本土音乐人称,《红舞鞋》让人震撼,缘于这首歌的旋律直击人性最脆弱的神经,乔献华饱含深情的演唱及《红舞鞋》背后感人的故事。

    本土知名音乐人阿文在本报网站上听了《红舞鞋》后说,这首歌唱出了一位失去女儿的母亲的哀怨,演唱感情很到位,旋律也很美。提琴与钢琴作为伴奏的主要乐器烘托出歌曲要表达的意境。“一点都不业余,很能打动人。即使是专业歌手,在没有经历过这些磨难的情况下,也不一定能唱出这样真挚的感情。”

    “如泣如诉,有音乐张力,穿透人的心灵。”另一名本土知名音乐人老虎称,《红舞鞋》直击人性最脆弱的神经,拨动心弦,让人久久欲罢不能。

    本报网站上,也有不少网友点评《红舞鞋》,建议将这首歌作为手机彩铃。
   

    匿名网友:红舞鞋太好听了,谢谢您,乔妈妈。
    匿名网友:“欲问母亲哀愁有多少,似乌江流水滔滔不断……”一遍又一遍地看,一遍又一遍地听。坚强的乔大姐,拾起你儿时的梦,用歌声来完成你女儿理想吧,祝福你。
    匿名网友:《红舞鞋》听了很多遍,反复听,越听越好听,现在都能唱了。看着故事听着这首歌,如同享受一篇凄美的诗句,让我忘却了自身的存在,太美了。要是这首歌可以做成手机彩铃就好了。
    匿名网友:听了乔女士的歌,倍感亲切,它唱出了那个扭曲时代里知青的共同心声。特别是它来源于生活,有强大的生命力,加上演唱者充满感情的演唱,一定会深受人们的喜爱。

作者: 鸟鸟爱装嫩    时间: 2006-12-26 14:18



[wma]http://cqwb.cqnews.net/zhuanti/qxh/hwx.mp3[/wma]

http://cqwb.cqnews.net/zhuanti/qxh/hwx.mp3

《红舞鞋》 (演唱:乔献华)
望娇娃渐渐远去
流粉泪湿透衣裳
鸣也哀孤雁南飞
悲切切生离死别
别舞台倾城人去也
想阿娇何日返人间
欲问母亲哀愁有多少
似乌江流水滔滔不断
已是青春年少激情飞扬
霓裳起舞翩翩虹灯耀眼

梨花不奈风寒
叶落粉香四散
红颜理想未酬
离别天上人间
流星顿成云烟
红舞鞋与谁穿
惟有清风明月
教人怨恨苍天
别舞台倾城人去也
想阿姣何日返人间
欲问母亲哀愁有多少
似乌江流水滔滔不断
作者: 鸟鸟爱装嫩    时间: 2006-12-26 14:19

[wma]http://cqwb.cqnews.net/zhuanti/qxh/zqrj.mp3[/wma]

http://cqwb.cqnews.net/zhuanti/qxh/zqrj.mp3

《知青日记》
(演唱:乔献华 作词:李宗权 乔献华 作曲:胡静成)
翻开尘封的笔记
推开记忆的天窗
丝丝寒意浸透脊梁
酸楚泪水模糊脸庞
难忘的一九六六年
神州大地风雨袭来
苦海茫茫流水无情
岁月漫漫如诉如泣
火红年代  激情燃烧
疯狂的岁月 理想已熄灭
几番挣扎 落荒而散 遍体创伤
血性儿男 手足相残 无辜遭殃
几声叹息 命运坎坷 历经沧桑
热血青年 人生渺茫 难逃下乡
几番挣扎 落荒而散 遍体创伤
血性儿男 手足相残 无辜遭殃
几声叹息 命运坎坷 历经沧桑
热血青年 人生渺茫 难逃下乡
坐上大船仓 两眼泪汪汪
含着热泪离故乡,孩儿去把知青当
告别亲人爹和娘,心酸泪水湿透衣裳
船儿啊你慢些走,让我再回头看看故乡
看看故乡
贫瘠闭塞的山村一片喧腾
一腔热血的青年 来这里落户安家
作者: 鸟鸟爱装嫩    时间: 2006-12-26 14:20

[wma]http://cqwb.cqnews.net/zhuanti/qxh/zqlgx.mp3[/wma]

http://cqwb.cqnews.net/zhuanti/qxh/zqlgx.mp3


知青离故乡》
(作词:左宗权 作曲:廖萍 乔献华 演唱:乔献华)
滔滔不断是奔腾的长江
难舍难分是心爱的少年郎
我俩徘徊在银色月光下
多少话儿留在心里没有讲
请珍惜今晚 美好的时光
让我再看看 恋人的脸庞
命运让我们 各奔一方
多少青年 和我们一起上山下乡
再见吧 故乡
再见吧 情郎
明天我将离开你
奔向那遥远的地方
不是我不爱你 亲爱的故乡
不是我不爱你 衰老的爹娘
命运让我们 去向远方
我时时刻刻 把你们牵挂心上
再见吧 故乡
再见吧 爹娘
明天我将离开你
请给我一个 美好的祝福吧
明天我将离开你
请给我一个 美好的祝福吧
作者: 鸟鸟爱装嫩    时间: 2006-12-26 14:21

[wma]http://cqwb.cqnews.net/zhuanti/qxh/zqqs.mp3wma]

http://cqwb.cqnews.net/zhuanti/qxh/zqqs.mp3

《知青情书》
(演唱:乔献华)
亲爱的情哥哥 我接到你的来信
我的心哟 久久不能平静,
信中的激情 我还是能够理解的
我知道情哥哥 你是真心爱我的
但叫我怎么说呢 情哥哥
我是一个资本家的女儿
怎么能够与你相配 啊
再说句老实话 我们的年纪都还小
关于那个恋爱的事哟将来的事
我们都来到这个鬼地方
共同的愿望 早日回到家乡 啊
多想对你讲 我还是爱你的
一九六九年 我难忘的那一年
再说句老实话,我们的年纪都还小
关于那个恋爱的事哟将来的事
我们都来到这个鬼地方
共同的愿望 早日回到家乡 啊
山川几千里 初恋情藏心底
一九六九年 我初恋的那一年
一九六九年 我难忘的那一年
作者: 鸟鸟爱装嫩    时间: 2006-12-26 14:22

[wma]http://cqwb.cqnews.net/zhuanti/qxh/zqlq.mp3[/wma]

http://cqwb.cqnews.net/zhuanti/qxh/zqlq.mp3


《知青恋曲》
(演唱:乔献华 作词:李宗权 作曲:廖萍 乔献华)
月亮高挂天上,水仙花正开放
抬起温柔的脸儿
向月光啊吐露芳香
啊弯弯的月亮
美丽的月亮
我只为你诉说衷肠
我的阿哥呀
你是我心中的爱
我的心儿呀 深深地怀念你为你歌唱
啊心中的热恋燃烧的火焰
我的真情没有改变
失去了心爱的人儿 梦中常相伴
苦海相思流水无情 长夜孤零零
过去了 永别了 欢乐消失了
留下心酸痛苦的回忆不能长相依
我的阿哥啊 你是我永恒的爱
你的眼睛呀 像满天星光一样明亮
啊过去的时光青春的年华
我只为你欢乐忧伤
欢乐忧伤
作者: 鸟鸟爱装嫩    时间: 2006-12-26 14:22

[wma]http://cqwb.cqnews.net/zhuanti/qxh/xxqyy.mp3[/wma]

http://cqwb.cqnews.net/zhuanti/qxh/xxqyy.mp3


《下乡去酉阳》
(演唱:乔献华)
从山城到酉阳 路途是多么遥远
告别亲人离开故乡
来到乌江边
望山雪茫茫
山村多么荒凉
七十二条羊肠小道
条条通酉阳
昨夜晚 我梦见
妈妈来到我身边
轻轻抚摸孩儿的脸
泪水挂满胸前
孩儿过去多健壮
如今瘦得可怜
白发母亲泪流满面
原来是梦中相见
昨夜晚 我梦见
妈妈来到我身边
轻轻抚摸孩儿的头
泪水往下流
孩儿过去多健壮
如今瘦得可怜
白发母亲泪流满面
原来是梦中相见
元旦节新的一年
我把那个亲人盼
亲人远隔万水千山
何日才能团圆
寒风吹进茅草房
一盏油灯照土墙
漫漫长夜风雪狂
孤单一人多凄凉
漫漫长夜风雪狂
孤单一人多凄凉
作者: 清凉泡泡    时间: 2006-12-26 19:27

比较感人!
作者: 桑子    时间: 2006-12-27 17:28


作者: 吃花生的大灰狼    时间: 2006-12-27 23:44

Such a person is definitively seldom nowadays.
作者: 鸟鸟爱装嫩    时间: 2006-12-28 18:54

《生命中的红舞鞋》感动无数读者(图文)


听到儿子的心声,乔献华流下了眼泪



新闻故事《生命中的红舞鞋》感动了无数读者,那首凄婉的《红舞鞋》更是让人落泪。但感触最深的莫过于乔献华的儿子李杰(化名)。

    看完报道后,李杰没有对自己的身世表现出过分诧异。乔献华说,她从没对儿子说过自己悲苦的过去,李杰仅知道母亲当过知青,知道在爸爸之前,妈妈曾和一个“泥水匠”生活了6年。

    《生命中的红舞鞋》让李杰对自己的亲生父母、对视他如己出的李渝生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乔献华心目中从没掉过泪的儿子昨天落泪了。他对父母说:“其实,我早就从邻居无意间的谈话中觉察出自己的身世,只是你们不提,我也没说破。”

    现在,李杰一切都知道了:知道外公是冤死的;知道妈妈以前是“黑五类狗崽子”,下乡当知青受尽折磨……知道自己是妈妈在父亲临终前为张家续下的“香火”;知道爸爸李渝生是在用一生赎罪感恩……

    “妈妈,原来你的人生这么曲折,你比我想象中的还要坚强。”以前,李杰从不喜欢妈妈提以前的事,也从不愿意陪妈妈重返知青故里,他觉得很无聊。昨天,他却对乔献华说:“妈妈,我想去你当年当知青的地方看看。”

    李杰为自己有个这么善良的泥水匠父亲感到自豪,更对20多年来无微不至照顾自己的继父充满感激。流着泪看完报道后,他只对李渝生说了一句话:“爸爸,你好伟大!感谢你抚养我成人,我会像亲生儿子一样孝敬你一辈子!”

读者致电本报:“太曲折,太感人,太真实”
    “太曲折,太感人,太真实!”昨天,渝中区某单位库管员、40岁的李明远女士致电本报,一连说了3个“太”,以表达自己的激动。

    《生命中的红舞鞋》让李明远想起了自己的哥哥姐姐:“他们也当过知青,吃了不少苦,这篇报道引起我强烈的共鸣。我是流着泪一气看完这篇报道的,乔献华太坚强了,还好,她撑过来了。”
    万盛区的张先生说,这个故事有两点让他感触最深:一是乔献华的坚强,二是这两个善良男人的伟大。张先生是一名司机,他说:“这两个男人身上折射出一种伟大的人性,他们将教会人们如何做人。”
    姚女士是乔献华认识多年的朋友,但她一直不知道乔献华有这么一段曲折的人生。昨天,看了报道后,她找到乔献华,要乔献华教她如何学会坚强。姚女士结婚不到3个月的丈夫被查出患癌症,她不知道自己该怎样去面对残酷的现实。乔献华的经历给了她很大启发,让她知道了如何坚强去面对。

    昨天,本报网站特意为《生命中的红舞鞋》制作了专题,并将乔献华唱的那首《红舞鞋》和其他知青歌曲放进了专题。网友纷纷留言,对乔献华及她生命中的两个男人表示深深的敬意和祝福。

网友评论(部分)
    匿名网友:每一个人都让人佩服,曲折的命运造就了她坚强的性格,很值得让人深思和学习!
    匿名网友:流泪看完了这个故事,坚强的母亲,坚强的女儿,在那个年代真的无法想象你们是怎么走出来的。
    匿名网友:相信你们一家人包括在天堂的李娇都会幸福的。
    匿名网友:泪水伴我读完全文,我也是从那个年代走过来的“黑五类狗崽子”,好象又回到了那个年代。这篇报道让人们懂得珍惜今天的生活、珍惜亲情……
    匿名网友:《红舞鞋》这首歌写得太好了,唱得也好,唱出了一位历经坎坷,又失去女儿的母亲的心声。
作者: 鸟鸟爱装嫩    时间: 2006-12-29 23:07

“黑鸭子”欲唱《红舞鞋》 宣传这感人故事



图为“黑鸭子”主唱樊桐舟(本人供图)


连日来,长篇新闻故事《生命中的红舞鞋》感动着众多读者。昨日,享誉内地乐坛的“黑鸭子”演唱组主唱樊桐舟拨通本报热线,希望与故事主人公乔献华大姐取得联系,演唱《红舞鞋》,让更多人知道这首歌背后的感人故事。

    昨下午,在南宁参加完演出的樊桐舟回到北京。一出机场,她便拨通记者电话:“初听这首歌时,我的脑海里就浮现出这样的意境:月涛滚滚,乌江水在夜色下静静入眠;哀伤的旋律飘然而至,伴随恍若隔世的心跳……”多次来过重庆的她很熟悉这座城市,也关心这座城市中的人与故事。     

    樊桐舟是“黑鸭子”演唱组主唱,现任北京现代音乐研修学院教师,出版过《黑鸭子伴你二十年》、《青春之歌》、《长征组歌》、《绝色》等大量唱片,还著有国内第一本《流行合音曲集》专著。

      樊桐舟说,她是几天前注意到《红舞鞋》这首歌的。“一个朋友激动地给我打来电话,推荐我看一个故事。”当晚,樊桐舟打开“晚报电子版”页面,进入“红舞鞋”专题。她被深深吸引,一口气读完这个一万五千余字的长篇故事。“真是挺感动,乔大姐的经历虽然坎坷,但她却坚强地生活下来。她的故事能给予许多人启发、鼓励。”

     “专业意识”让樊桐舟仔细聆听了乔大姐唱的《红舞鞋》。她说:“很难想象,如此优美的旋律出自川音一个大学生之手。更难能可贵的是,具有渗透心灵般张力的歌词,是乔大姐的丈夫写的。”对于乔献华的演唱,樊桐舟说,毕竟乔大姐是在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在演唱,在为自己在天堂的女儿演唱,这样的真情流露,让歌曲听来更加震撼人心。

      樊桐舟有一个想法,她愿意通过自己对这首歌的演绎,让《红舞鞋》这首歌感染更多人,也让更多人知道这首歌背后的故事,以此起到励志之效。“如果我真的能把这首歌演绎到极致,唱出歌中想表达的东西,我还会考虑把这首歌收录入自己的下一张唱片中。”
作者: 流星雨86    时间: 2006-12-30 02:20






欢迎光临 人在德国 社区 (http://rs238848.rs.hosteurope.de/bbs/)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