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狗,就这样被人征服 [打印本页]
作者: 冬日阳光 时间: 2007-2-27 13:27 标题: 狗,就这样被人征服
2007-2-12 来源: 新京报 动物行为学之父劳伦兹讲述狗的起源 | |
|
| |
作者: 冬日阳光 时间: 2007-2-27 13:28
●康拉德·劳伦兹1903年11月7日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出生,长大后在维也纳学习医学和生物学。1949年他在奥地利阿尔腾堡创办了动物行为比较研究所。劳伦兹是行为比较学的创始人之一,被称为动物行为学之父。
作者: 冬日阳光 时间: 2007-2-27 13:30
1973年劳伦兹获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康拉德·劳伦兹于1989年2月27日逝世。
史前期孤独的前辈们部落人的生存环境十分恶劣。在他们的周围,会跟随着一些形迹可疑的胡狼(Jackal),替他们站岗巡夜。一旦猛兽接近,胡狼便会高声嗥叫,唤醒部落人。但是,当时那些未开化的部落人并不知道有意识地利用胡狼。每当胡狼斗胆接近篝火,他们若不愿意浪费手中的箭矢,就会投掷石块,轰走那些令人生厌的家伙。
接触期君子之交淡如水有一次,人们听见了胡狼的嗥叫声,它们发现了扔在地上的几块骨头,于是就沿着部落人的踪迹来到营地旁。一位部落人用疑惑的目光看着部落首领,然后起身在火光尚能照着的稍远的地方放下了几块骨头。一件意义重大的事件发生了:人类第一次喂食一种有用的动物。
今天,整个部落可以安心地睡觉了,因为胡狼蹑手蹑脚地在营地周围徘徊,它们是忠诚的卫士。当第二天早晨太阳升起的时候,部落人因睡眠充足而倍感身心愉快。自此以后,胡狼再也没挨过石块儿。
随着时光流逝,世代交替,胡狼逐渐变得驯服,胆子也越来越大。它们甚至组成庞大的狼群,栖息在部落营地的周围。野马和野鹿相继成为人们的猎物。胡狼改变了它们的生活习性;开始时,它们只是夜间在营地周围徘徊,白天则躲进灌木丛深处休息。以后,最强壮和最精明的胡狼变成了日间活动的动物,它们紧紧跟随着狩猎人的队伍。
蜜月期在战场上相知相识曾经可能发生过这样一段插曲,部落人发现了一匹怀孕且受了长矛射伤的母马踪迹。母马突然从道路的右边向左猛地跳进灌木丛中。这种本能的诡计常令动物逃脱猎人的追捕,这次同样也不例外,猎人们不知所措地站在野马足迹消失了的地方发愣。
而胡狼发现了被猎人疏忽的带有母马血迹的岔道。于是,胡狼群纷纷拐进这条岔路,独自追踪着血迹。当猎人们也陆续来到岔道口的时候,他们听见道路的一旁传来了胡狼的叫声。尾随一看,发现草地上留有许多胡狼的脚印。
从这一天开始,追踪猎物时的顺序便形成了,同时,它也酋定了日后人和狗一起狩猎时的模式:狗在前追踪,猎人则紧随其后。胡狼比猎人更快地追上母野马并缠住它。
部落首领也许就是最先抛肉片喂胡狼的男子的后代。
他割开了仍在抽搐的母马的腹部,并掏出一部分内脏。他的眼睛没有直接看着胡狼,而是凭直觉,将掏出的内脏丢到胡狼旁边一点,而不直接丢给胡狼。当胡狼衔着战利品,一面咀嚼,一面准备离开时,它又胆怯地偷眼望了一下那个男子,同时还左右轻摇着尾巴。这是胡狼第一次对人类摇动尾巴,也是胡狼向家犬方向又迈进的一步。
磨合期从若即若离到确定关系然而,即使野生动物都机灵得像犬科动物那样,它们也不可能因一次突发灵感而产生全新的行为模式。除非同样的状况反复出现,它们才能因多次相同的经历和反应而形成新的行为模式。同样的,这只母胡狼大概也是经过几个月之后,才再度回来给猎人做向导来捕获另一匹受伤的母马。至于固定且自觉地带领猎人并缠住猎物,那已是多少代以后的事情了。
在新旧石器时代交替的时候,人类似乎才开始过定居生活。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当时的第一批房子,出于安全考虑,是建在湖泊和河流、甚至是在波罗的海浅滩上的木桩结构建筑。我们知道,当时狗已经成为家养动物。研究人员曾在波罗的海浅滩上住家的遗址中,首次发现一种小型尖嘴狗的头盖骨。该遗骨虽然明确显示,它具有胡狼的血缘,但同时也具有明显驯养过的特征。虽然当时的胡狼比现今分布还广,但到波罗的海沿岸就看不到它的身影了。因为人类在朝西和朝北方向迁徙时,带到波罗的海沿岸的可能已是跟随营地迁移的半驯服的胡狼,或者就是被驯化了的狗。当人类在水上搭建住房并发明独木舟时,人与四脚随从的关系无疑要发生改变,因为它们尚不能保护人类的住屋。
可以假定,当时人类最初从野营移居到湖面木桩住宅时,应该会选带一些特别听话且擅长狩猎的,但尚未完全被驯服的胡狼,使它们成为家犬。
纵使在今天,不同的民族也有自己不同的一套养狗经。
最原始的做法是,让狗群处在人的住所周围,狗和人保持一种松散的关系。但在欧洲的村落,我们发现一种特殊的养狗方法,几条狗同属于一个特定的人家,跟随同一个特定的主人。这种关系似乎是随着湖上住家的发展演变而成。适应湖上生活的少数狗自然会进行近亲交配,于是家养化的特点便遗传了下来。对于这种猜测有两个实例为证:第一,脸鼻较短、头盖稍圆的古代狗确是胡狼被人驯养后的产物;第二,这种古代狗的遗骨几乎都可从湖上住家遗址中寻找得到。
婚姻期绵延万年的友谊当人类开始在湖上搭建住家时,狗也许已经驯服了。即使当时还没有完全驯服,也可能正处在逐渐被驯服之中。可以设想,当时一位妇女或一个正值玩娃娃的年龄的小女孩,曾把一只无父母的小狗抱回家养大。这只小狗说不定是众多孪生手足中的惟一幸存者,其他同胞兄弟均不幸遭到剑齿虎俘获而遇害了。当男人去森林中狩猎,女人出门捕鱼时,湖上人家的小女孩被这种哀号声所吸引,结果在一个洞穴中发现了这只小狗。这名新石器时代的小女孩禁不住拥它入怀,并希望永远有它为伴,就像现代少女所做的一样。
虽然身为部落酋长的父亲从来没去注意这条狗,狗的忠诚对象却从小女孩逐渐移到她父亲身上。事实上,如果是野生的狗,这时也已经到了离开母亲庇护的阶段。虽然小女孩在小狗的生活中始终扮演母亲的角色,她的父亲如今却成为野生狗群所效忠的领袖。起初父亲挺讨厌狗总是跟着他,但不久后却发觉,完全驯服的狗在打猎时比半野生胡狼有用得多。那些胡狼整日徘徊在住家岸边,看到猎人便害怕,看到猎物不去追赶堵截,却时常逃开。相反地,经过驯养的狗比野生的同类要勇猛许多,原因是它们跟随着湖上人家,生活受到保护,未曾体验过大型猛兽袭击的苦滋味。因此,狗很快成为了部落酋长的亲密伙伴。
春季是胡狼产子的季节。
有一天晚上,父亲拎着一个皮袋回家,里面好像有什么东西拼命挣扎并吱吱叫着。当父亲打开皮袋,小女孩高兴地跳起来,四只毛绒绒的小东西就在跟前。但是,母亲却皱着眉头说道:“有两只就够啦……”结语上面讲述的故事到底有没有发生过呢?尽管我们中当时没有人在场,但如果综合所有我们已知的事物,前述故事的确可能发生过。诚然,我们知道的事情很少,这一点不应隐瞒。甚至我们还不能确定,是否除亚洲胡狼(Golden jackal,Canisaurese)之外,当时还有其他和人类依照上述方式结伴的动物存在?当时,极可能在地球上的一些地区,还有许多体型更大、外形更像狼的胡狼品种都已经家畜化,以后又相互间同化成一体,就像由数种野生祖先所繁衍而来的众多不同的家畜一样。可以肯定,多数家犬的始祖,不是早先人们设想的北方的狼(指亚欧大陆北部),因为只有极少数的狗品种具有狼的血缘。支持这项假说的最好证据是,北方的狼确实不是我们众多家犬的祖先。一些品种如爱斯基摩犬、印第安纳犬、撒摩耶犬、俄罗斯莱犬、松狮狗和其他数种犬,不仅外形而且身体构造上都类似于狼,它们全都产自遥远的北方,但没有一种犬具有纯粹狼的血统。然而,下述的一种假设确实有相当的真实性,朝北方迁徙的人类带着数条已经驯养且有胡狼血统的狗同行,这些狗和带有狼血统的动物反复交配后,很可能会产生其他品种的狼系后代。
摘自康拉德·劳伦兹的《狗的家世》
欢迎光临 人在德国 社区 (http://rs238848.rs.hosteurope.de/bbs/) |
Powered by Discuz! 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