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C! g1 Z, Y. n 等各种角度提出的反华性法案,很多都因遭到了贸易促进派的顽强抵抗而变成了废案。因此恐怕可以说,虽然对华强硬派在对政府的对华政策上具有一定程度的“约束”力,但也不应过分夸大其影响力。" X I$ P' H; q8 j/ v
/ @$ C4 @! ^# V6 [0 h0 m
三、对华贸易促进派及对华介入支持派今后的走势8 [* i3 c0 g9 P
" m. r, e" ^! l) A. G( n$ r
美国方面如何评价中国对侵害知识产权问题的态度,恐怕是决定今后对华介入支持派对中国采取何种态度的关键之所在。不过,也有另一种看法认为,如果那些从事对华经贸的企业从中国得到的利益,远远大于因知识产权受到侵害而遭受的损失,那么侵害知识产权问题就不会成为举足轻重的大问题。 , h8 H1 Z0 Q& y5 t0 n8 L- T ~ 7 p' E4 }+ {3 U: v) |& J9 T8 g& k% f 四、国会对华姿态的变化趋势 ( j( m' E' U! N; O , ?4 S$ [1 ?# Y0 c+ d E 最后,本文想再次强调的是,美国国会对华姿态的变化,并非仅仅是由于冷战型的反华派人数减少等人为的因素,更主要的是,美国对华经贸关系复杂化这一客观因素带来的结果。一方面享受到中国经济增长所带来的恩惠的选区在增多,另一方面因中国对美出口的增长而利益受到损害的选区也在增加。另一个需要注意的是,近年来议会中的亲台派并不意味着就是对华强硬派。因此,若像以往那样仅从人权、台湾和安保的角度来评价美国国会的对华姿态,显然已经是不全面的了。(作者:三石浩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