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0 W( R$ U; p" h5 T @- {; J0 z 1998年12月,非政府组织“全球目击者”公布一份报告指出,包括戴比尔斯集团(当时控制全球60%交易的钻石原石交易商)在内的世界钻石大批发商,对“冲突钻石”的流通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这份报告引起国际社会高度重视。两年后,在联合国和多家非政府组织的努力下,一项旨在根除“冲突钻石”、消灭战乱根源的行动开始了,这就是现在国际上通行的“金伯利进程”。9 P6 B2 H9 V2 [0 N) l
1 h/ w. f/ H) }6 x a, \$ s
根据协议,钻石原石只可以在参与“金伯利进程”的国家之间交易。每一颗进行跨国交易的钻石原石,必须被装在安全容器里,还要配备一份经政府认证的编号惟一的证书,声明钻石来自非战乱地区。“金伯利进程”同时设立完善的监督体制,参与国必须定期接受审查和同业监督,所有钻石原石销售都要经过独立审计,受到单独政府法规的管辖。任何国家若被发现没有遵守这些规定,则可能受到“金伯利进程”的制裁。今天,参与“金伯利进程”的国家已经达到69个。根据来自世界钻石委员会(WDC)的数据,目前“冲突钻石”只占世界钻石原石交易量的1%;而根据其他机构的估计,这个比例略低于5%。
$ T* j i3 F! M3 v 眼下,Miba矿区已经大不如前,年产量从上世纪60年代的1800万克拉,直落到如今的600万克拉。在矿区深处,有一块儿最令“挖钻人”怦然心动的地方,它就是Polygone5号矿区。尽管大部分矿区对个体开放,这块面积44平方公里的核心区域却被政府封存。每天晚上,至少有1万名“挖钻人”试图通过非法手段潜入5号矿区。他们塞给警卫500刚果法郎,找到一处矿坑,在挖掘机够不到的边边角角,用尽全力背出一袋脉石。当地一名政府官员说:“我们需要对这些可怜的穷人施与一点宽容。”不过,500刚果法郎只能换取一个晚上的通行权,到了太阳升起的时候,执法者马上翻脸不认人。一旦被捉,意味着10美元罚款,这个数字与刚果(金)人口的月平均收入持平,可不是个小数目!* u, S+ E, k& H+ F* z t
5 A. y" m; n& Y& C: h- L+ x
尽管无数“挖钻人”梦想潜入5号矿区,卡本巴却从来不肯尝试:“进到那里,就像上前线一样危险。常常会成为活跃在那里的‘自杀者’的猎物。”“自杀者”即是一群土匪。17岁的姆巴拉却几乎天天晚上都要到5号矿区冒险:“我们一共五个人,都被一个穷字逼得没办法。”他见过死人,见过被“自杀者”割断喉咙倒在路旁的人。2006年,政府一共从5号矿区抬出十余具尸体。$ U6 ^4 m9 B5 W
5 J( c0 c# |& U6 I |) g- `6 J$ ~
●实情,美丽的包装?0 A8 D& H" [" b, s" J4 l9 z
0 |3 [8 |% ? x) b9 y: I
《血色钻石》公映以后,在世界各地引起了强烈反响,有消费者甚至因此舍钻石而选其他宝石。由于影片在北美上映的时候,恰好赶在西方传统的圣诞购物潮,业内人士普遍担心消费者受到电影“误导”,拒绝购买他们的产品。为了证明产品清白干净,世界钻石委员会不惜投入1500万美元广告费(戴比尔斯集团成了这场斗争的输家,因为在电影里惨遭点名,集团负担了一半广告费),以昭清白,还特意开设名为“钻石实情”(www.diamondfacts.org)的网站,用英、法、日等五种语言细数钻石产业给世界经济带来的好处,向公众澄清“冲突钻石”的真相,以及“金伯利进程”的实施情况。& Q8 ^* q. h5 W5 b% ~
/ t0 P. C$ P; M1 g 在南非的维尼夏钻石矿,工人住在远离矿区的生活区,班车24小时穿梭于矿山与生活区之间。为了让双职工家庭和单身汉安心扎根,戴比尔斯集团制订了周到的银行货款计划,以此刺激生活区周边小商业的发达。有人计算过,钻石矿的每一个工作岗位,可以衍生出包括餐饮、服装、杂货、房屋建筑等在内的11个工作机会。在博茨瓦纳的奥拉帕矿,生活区周边商圈的营业额每年高达1.5亿欧元。 " C( {+ W# h, B9 D2 ~( M$ L) `( Q0 ]( y2 U* L0 o$ j# B
钻石矿的确激活了矿山周围方圆百里的经济,然而,即使在今天,像南非和博茨瓦纳这些与战乱冲突绝缘的钻石生产国,钻石给普通百姓带来的实惠,也是非常有限。当璀璨的钻石从大地深处被淘出的时候,即使在南非大城市的郊区地带,贫富分化所体现出的不平等,已经给社会撕开一道巨大的伤口。武器走私,毒品贩卖,持械抢劫……不法行为四处横行。老矿工费雷茫今年69岁了,他蜷缩在戴比尔斯集团出资修建的生活设施极其简陋的平房里,对现实非常不满:“种族隔离政策剥夺了我们的自由,现在,流氓阿飞四处制造恐怖。”更可怕的是,艾滋病已经成了南非和博茨瓦纳矿山周围可怕的点缀。甚至有医学专家悲观地估计,到2010年时,非洲居民的平均寿命甚至可能下降到29岁——这些,同样是钻石背后的实情。和刚果(金)、塞拉利昂、安哥拉一样,“金伯利进程”的福祉暂时难以眷顾到这里的平民。 1 d4 `- t4 {2 _ ^9 v2 ~& |3 m% t' I% N/ e
更何况,“金伯利进程”本身有待完善。2005年,美国公布的从南非进口钻石原石的数额,多于南非公布的出口数字,这说明在实施“金伯利进程”的环节中,存在政府官员舞弊行为。随着刚果(金)、塞拉利昂、安哥拉内战结束,科特迪瓦成为非洲大陆最后一个存在“冲突钻石”的国家,“金伯利进程”并没有对其政府授权,可是数以千计的小矿主仍在塞盖拉、托尔迪亚、博比等钻石产区忙碌,大量没有“金伯利进程”证书的非法钻石通过邻国加纳流向国际市场。据联合国估计,这些在“金伯利进程”之外的钻石每年给科特迪瓦带来的收入,大约在1000万到2300万美元之间。为杜绝科特迪瓦钻石外流,“金伯利进程”已经给加纳敲过警钟,准备收回对它的授权。 \- r, c1 ~2 l : n! _2 L/ y" J4 N 这天清晨,姆巴拉和他的同伴一夜冒险终有回报,他手里紧紧攥着一枚纯净的原石,重达6.35克拉。中间商席尔瓦把2500美元和五部移动电话甩在桌子上,不动声色地等着姆巴拉离开,这样的场面,他见得多了:“他们拿上这笔钱,带回一段美好的回忆。过不了多久,他们还会回来。”大吃大嚼,狂灌啤酒,和姑娘们疯狂亲热……一俟钱财挥霍净尽,接着潜入矿区冒险,姆巴拉的生活哲学,就是这么简单。& Z# N. S o1 Y( q( ~7 t# E: f2 b
# ]$ z# I# E' g 收下姆巴拉这笔大买卖,席尔瓦马上乘坐飞机来到金沙萨,以2万美元的价格出手。接下来,他会在金沙萨逗留数日,大开香槟,夜夜笙歌,慷慨地“用现金付账”。几个月以后,姆巴拉用血汗换来的这枚原石,将在伪造证书的掩护下披上合法外衣,送到安特卫普、特拉维夫或者孟买的加工厂,琢磨成精美的成品,摆上巴黎、伦敦或者纽约的商铺——无论经验多么老道的专家,也考察不出它真正的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