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I" Z) L( o3 z! T A/ i, M2 G2 O文章分析到,更复杂的是,中美均拥有推动军事姿态的其它战略目标。对中国而言,不论它与美国的关系如何,它都认为本国的军力不够强大。而且,中国在加强军力时,考虑到了它与日本、俄罗斯和印度等邻国的关系。因此,即便华盛顿与北京保持著最好的关系,中国仍将谋求与其全球野心相匹配的军事力量。5 T( Q! h8 L m, U- I2 [
3 g! H$ U" w$ I& \' v0 x8 Q. l这足以令美国担忧,我们应该怎么办?前国务卿沃伦·克里斯托弗在描述美国对伊朗的制裁时喜欢说,一张纸巾都不要卖给伊朗。同样,美国绝不要武装中国,哪里怕是一枪一弹。 ' y" u( {4 e0 j# `$ o& }6 e # Y$ n$ p9 y; G* f文章说,美国必须在军力上广泛投入,提升战斗力,不可掉以轻心,这意味必须加强对中国军队的情报工作。华盛顿要深化与日本、韩国和澳大利亚等美国在亚太地区的盟友的关系,寻求与菲律宾、新加坡、印度和(或许)越南强化军事伙伴关系。 # k+ |) M. q: N% N8 _! D# ]- _& G; B& G& b" E0 o
与此同时,美国必须继续与中国开展军事交流活动,这符合我们的利益。这种军方对军方的交流普遍被视为两手战略的接触部分,因为它涉及到美中关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民解放军,并且在「负责任的利益攸关方」框架下进行。军方交流同时也是防范战略的重要手段,因为一旦两国在今后出现危机和竞争局面,彼此熟悉有助于避免误判。 ) b) ? e* K' ]! @ 9 x( K8 }/ ]" s& D* f最后,我们必须增加两国间的军事交流活动,为今后在两国具有共同利益的领域内联合行动做准备。' j8 a" j9 B) \1 Q' U: G; O' c# y
+ B( {2 H3 e$ A* _/ O) k n& i& ]此外,在与中国打交道过程中,美国应避免若干做法。首先,美国不应构筑旨在包围中国的反华同盟。该设想中的同盟的大多数成员都与中国有重要的双边关系,包括经贸关系。这些国家有自己的两手战略,绝不会加入美国的「防范」战略。! W$ t+ P/ l8 s: j- v! _
! ?0 Q& u2 m+ |8 G* ^, L H
其次,美国不应以北约第五条款集体防御的方式与台湾缔结同盟。按该条款,美国要无条件为台提供防卫。9 U+ H- q8 ~: Y6 S
2 x+ W- f& L1 K9 R
再次,美国不应该试图以反击力或导弹防御,来使中国的核威慑力无效。这样很可能会适得其反。这不能确保美国不受来自中国的核打击,反而促使中国构筑更强大的核力量。7 J% B9 ?; X+ f6 P7 f2 @
8 m7 X1 v! w! T2 u, ]最后,美国不应阻止中国获得经济发展所需资源,尤其是不可通过非市场途径。 J' }9 t# a$ E! u7 ]; r. a$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