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柬埔寨、越南和老挝三国接壤的大山深处,有一个200多名华人组成的村落。这里收不到广播电视,但竟然有所正规的中文学校。村民们还盼着明年到北京看奥运。5 d6 S( Q; ^7 B& }6 b q* h
" H; N9 F1 q* ^0 w r! l6 a
以捕鱼为生多来自广东 - h& ?& h) f+ M 2 U: s6 d" n2 U( G2 W; C世界新闻报报导,记者一大早从柬埔寨首都金边出发,到达拉达那基里省的云西村时天已经黑了。华人村就坐落在县城边的云西河对岸。 & o. P q9 s5 r. o: L- n0 L: e$ j! U. o" J. Y
村里共有四五十户人家,200多位华人。村民的房屋大门全都面向云西河,各家门前都有一个通向河岸的缺口,村民称之为「家码头」。穿过一幢幢错落而建的小楼,记者来到柬华人理事会会长张玉芬的家。! i9 m" w2 A* T% A& F+ [
" d, t$ f; F+ R4 `0 e/ d4 B' ?" y张先生的家是一座木质的两层小楼,共有七八个房间。一楼开了一家小商店,为村民提供日用品服务。张先生今年60多岁,他的父亲来自广东省惠阳,他是在柬埔寨出生的。据他介绍,云西村的华人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居住在河对岸的县城里,那时大约有600多位华人。1979年波尔布特执政时期,大部分华人出逃,许多人移居到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没有外逃的则被赶出城镇,来到河对岸定居谋生。+ A0 k8 @ n8 }9 l4 f e
& i* V/ P8 F' i4 j6 n村中的大多数住户以农耕和捕鱼为主,部分人家还兼营农用物资和服装鞋帽等日用杂货生意。张先生说,由于云西河隔断了村子与外界的联系,村民的生活方式非常简单。不过,虽然谈不上富裕,但也可称得上是衣食无忧。 4 B) ~5 I. F8 g7 p8 V: L$ E ; l1 s- H. T) F% Q# X保持客家习俗村里夜不闭户; i# O, p0 x& Y. y& [8 n# [
/ n2 y2 A1 L h5 g
由于村里的华人大多数来自广东省梅县一带,因此,他们平时都用客家话交流,而日常生活也保持了传统的客家习俗。 5 u/ m' f. c. v9 Q( H' O. I 6 F" y ^5 ?' f: F! O# K虽然是华人村,但村里住的并不都是华人,还有几户老挝人和柬埔寨人。他们是在华人搬到这里后来此打工谋生的,后来便在这里安了家。对于这些外来户,村里的华人们表现出极大的包容性,接纳他们成为村中的一员。现在,村里的华人除了能说广东话、潮州话和普通话外,还能说柬语和老语。9 ~3 V% c; `/ U' L, Q/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