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丽娟追星事件”影响大学生当众跺毁偶像专辑 | |
“咔嚓!”“咔嚓!”昨日15时许,绿城广场,郑州几所高校的大学生举行“砸星运动”。他们向行人发送砸星运动倡议书,呼唤人们理性追星。曾经身为“资深刘德华歌迷”的女大学生贝贝 “我把我全部的时间都给了他……但今天……”昨日下午,绿城广场,到处都是放风筝的人群。在广场的东北角,写有“砸星运动——坚决砸坏所谓明星的金字招牌”的红色条幅,显得分外惹人注目。几名大学生拿着“砸星运动倡议书”,向人们发放,倡议书上是一位女大学生的追星经历。 女大学生名叫贝贝,正在用脚一点一点踩碎曾经的珍爱——20多张刘德华的CD。“踩碎我也很心疼,但我是清醒的。”贝贝说,自己是刘德华的忠实崇拜者和追求者,崇拜他,是因为他的才华和他坚持不懈的学习精神,他曾经是自己心目中的英雄。在繁重的学习之余,贝贝说她把自己的全部时间都给了“刘德华”,听他的歌,看他的电影,为了一张演唱会门票一掷千金,为了一张限量版的光碟而四处求索……“是他一路伴我走到了今天。” 现场 “资深歌迷”用脚踩裂曾经的珍爱 “为追一个偶像,追了13年,结果,父亲跳海而亡。这实在太悲惨。”贝贝说,杨丽娟事件犹如晴天霹雳,让自己有一种上当受骗的感觉,“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是贝贝对杨丽娟的感觉,而自己心中的偶像刘德华,突然变得冷漠、残忍,认为刘德华应该对杨丽娟更宽容一点,“起码要给她一次例外”,她觉得刘德华不人道。 贝贝说,杨丽娟事件后,身为大学生的他们,以QQ、论坛等形式,在网上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决定组织这样的“砸星运动”,来唤醒自己,也呼唤成千上万的“超级疯狂追星族”。 女大学生说,“杨丽娟事件”让她惊醒 来自解放军防空兵学院的小孟,也是这场活动的发起人之一。说起这次活动,小孟说目的不是针对刘德华个人,而是针对整个追星族发起的运动。但言辞之间,小孟对刘德华也是颇有微词。小孟说,虽然杨丽娟的追星举动很疯狂,但作为被喜爱的对象,明星应在尽量保护自己的前提下,也应该对杨丽娟特殊对待,满足部分要求。 这次“砸星运动”还提出了“三不”原则,即不听他(她)的歌,不看他(她)的电影,不参加他(她)的演唱会。活动的意义是想让因崇拜明星而导致学业荒废、家庭不和、缺乏正确人生价值观取向的青少年能够“悬崖勒马”。他们还想告诫明星们不要恃宠而骄,呼吁追星族尊重自己的生活,也尊重明星的生活,“尤其是珍惜家庭的幸福”。 “砸星运动”号召不听明星的歌不看明星的电影 正是周末时分,绿城广场游人如织。“砸星运动”也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围观,在看完倡议书后,有些市民主动要求签名表示支持。 “喜欢一个人没错,错的是喜欢的方式。”年近40岁的安女士,带着10多岁的孩子前来签名,说自己看了杨丽娟的报道,最大的感觉是,父母也应该正确引导一下孩子,“不能说孩子喜欢啥,就跟着孩子的意思走,父母不要变相地溺爱孩子。” 60多岁的张先生说应该好好纠正一下追星的事。一些年轻人,特别是通过一些栏目迅速出名的年轻人,很多时候都会成为年纪更小一些人追宠的对象,“都想着去追星,那社会不都全乱了?!” 中年妇女、白发老人签名支持“砸星” “刘德华本身没有错,追星族更应该反思。”省社科院副院长刘道兴对“砸星运动”进行了分析,并说追星追到疯狂和痴呆的程度,甚至让亲人失去了生命,应该引起教育部门的重视,应该广泛探讨,引导好青少年。“砸星运动”出现在杨丽娟事件的大背景下,心情上可以理解,但是有些过激。 刘道兴说,一些明星之所以成名,除去天赋外,更多的还是一种勤奋和对事业的执著,他们的作品,不管是歌曲还是电视、电影,都满足了一部分人的精神追求,体现了一定的社会价值,但是目前的追星族只是看到明星们的风光,而忽略了明星最值得大家学习的东西。 “要健康地去追星,不要教大家仇视明星。”刘道兴说,作为追星族,应该根据自身情况,有选择地学习明星们的优点,不要把杨丽娟事件归罪于明星,“杨丽娟的悲剧,在于失去自我。”“砸星运动”也是一个极端,不值得推广。 线索提供 王先生 评价 明星没有错,不要用一个极端应对另一个极端 “杨丽娟追星”事件 从1994年起,16岁的杨丽娟开始疯狂迷上刘德华。起初父母多次规劝无效,看到神情恍惚的女儿就变规劝为支持。他们随女儿多次到香港及北京,渴望见到刘德华,甚至卖掉了自己的房产。杨父甚至要卖肾支持女儿。今年3月19日,68岁的杨父又借了1万余元携妻子及杨丽娟(29岁)前往香港。3月25日在华仔的歌迷生日会上杨丽娟与偶像合影,父亲希望华仔能与女儿私下谈谈,未果。杨父不久跳江死亡。 |
欢迎光临 人在德国 社区 (http://rs238848.rs.hosteurope.de/bbs/) | Powered by Discuz! 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