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中国女孩作为从事家政服务的“互惠生”(Au-Pair-Maedchen)被介绍到德国。但她们的兴趣点显然不在家务。《南德意志报》讲述了一个北京女孩与她的东道主家庭之间从误会到理解的故事。 2 A) c( y+ X w3 V' @9 G* j% z6 r0 B' N
不久前,一位21岁的中国女孩杨瑛(音译)搬进德国施瓦本的施洛士鲍尔一家。这个后现代派的北京女子最关心的问题是,网线接口在哪儿?上网在东道主一家当然不成问题,但冲浪是有限制的。然而,背井离乡的杨瑛思家心切,刚来的头几天,几乎每时每刻都泡在网上。" R* N. E% L' F+ f& K$ R
, c! K* |$ w8 F. X3 B8 b% O
施洛士鲍尔一家“目瞪口呆”。看来,不采取点措施是不行的了。一番长谈之后,他们拔了她的网线。现在,杨瑛利用无线装置上网,打网络电话,并有了自己的号码。而在她煲电话粥的同时,施洛士鲍尔夫妇和他们八岁的女儿也不必担心占线。“我们相处得不错。”杨瑛表示满意。但不是所有的中国互惠生都有她那样的运气。 % O0 y% U$ N; [(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