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 k: p6 i# \+ c! c# x 工作人员介绍说,直到中世纪之初,女人在日耳曼文化区里一直受到极大的尊重,尤其是那些制药、行医、会读会写的女人。然而,基督教在德国的发展带来了深刻的变化。传教士们认为对女人太尊重不符合基督教教义,女人应该绝对服从于男人。于是社会开始贬低女人,并由此而产生了丑化女人的巫婆形象,被视为“巫婆”的女人也受到迫害,甚至被活活焚化。1484年,两位分别叫亨利希和耶科布的修士,还发起了声势浩大的“欧洲巫婆大审判”。他们撰写了《巫婆之锤》,详列了多种识别巫婆的方法。虽有巫婆能逃过大难,将巫术继续流传下去,但其普及程度已相差甚远了。. o; ~, n) G. n Y
- ?5 w2 s s$ t q
目前,巫婆在世界各地的门派各不相同。如克莱提卡派,十分强调自然和万物,据说拥有适用于所有植物、石头乃至灵魂、精灵的神奇法术;埃克提克派,是孤僻独立的一群,爱自行学习研究;克莱米纳派,经常施行祭祀式的法术,十分重视仪式的细节;所里塔利派,喜欢独立施法;维克康尼派,则被认为是“最为人所接受的巫派”。$ S7 e7 u5 s/ V R4 T6 s9 v
4 c0 k* u( f- V" S) i: d. G- C 有趣的是,前几年戈斯拉尔还举行过一届“世界巫婆大会”。据说100名来自全球各地的巫婆代表在此集会,希望通过施展巫术防止天灾人祸,争取世界和平。 " {: i) {+ X* I0 b/ j; e2 D9 n- K y$ ?, b. Z
巫婆节吸引众多游客 . {6 t8 S0 N& B+ j ( g6 V& _" c+ B7 ~% r v3 z; b# D 我去的那天,正好赶上戈斯拉尔一年一度的“巫婆节”。在欧洲,5月1日曾被视为夏天的开端。而夏日前的那个夜晚,即4月30日之夜,按哈茨山区的传说,便是巫婆聚集的日子。 * f* t# @$ d4 b) S" X* S + |, t. ^8 | D, \ 这天晚上,当地居民和游客穿上奇装异服,戴上巫婆面具,骑着扫帚从四面八方走上戈斯拉尔的大街,然后游行前往荒芜的布罗肯山。0 M2 G7 e1 O9 r; I% r) z6 O" w
; ~% S# x4 n( R+ q0 o. k 伴随夜幕降临,巫婆舞便开始了。参加跳舞的除了众人扮演的巫婆外,还有骗子、乐手、龙、独角兽和人狼等角色。他们共同迎接魔鬼的到来。 - Q F' x) x6 q5 T6 b9 |1 m' d! _. j2 ]: u9 F. a
随着午夜的焰火,众巫婆开始踏上归途。她们咆哮着遁去,把哈茨山让给了夏天的女神,即五月女神。人们还把十字架和木柴捆系在门上,抽响鞭子,教堂鸣响钟声。据说这一切都是为了抗拒巫术。 3 [" [* I) Z* Q) P2 }; f- {% ] W* S+ C/ A9 @
从19世纪末开始,戈斯拉尔便在4月30日巫婆节期间组织巫婆游行仪式。现在,这已逐渐发展成吸引世界各地游客的一个重要内容,来这里观光的游客每年达二十多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