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 X' B% @" {# w5 V/ G 背景:很多地方的户籍改革,因为相关配套没有跟上,无力承担附加在户口上的诸多福利而紧急叫停。例如,郑州市在2003年宣布入户政策完全放开、允许外地人员以“投亲靠友”等方式办理户口,但一年之后却以“暂缓人口激增带来的城市压力”为由,踩了“急刹车”。 4 }9 |- Y; I6 A* C# R( q2 W& Y5 e$ d& u3 d
改革在轰轰烈烈地进行,效果似乎不尽如人意。 , t* x8 r0 `0 J3 A, k: l3 [, _8 I: N" A( ?2 G
许多地方,农民有了和城里人一样的“居民户口”后却发现,教育、医疗保障、就业等却没有随之“升级”,有了进城的“门票”却享受不到“市民待遇”。 ( n1 c% F5 t7 g! s" E d, n' i0 @; B: i
城里人也有怨言:户口一放开,庞大的农民涌进城,城市就真正变成“闹市”,不得安宁了。况且大家如果完全平等,不是来分我们的“蛋糕”吗? 4 q8 s$ p) C7 r2 Z4 ?4 o& A- t7 a7 f1 D8 u1 i' C, W9 I& z4 H! l1 o
改革步伐快的地方政府也很头疼:放宽城市户口限制,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不但增加了人口管理的难度,还大大增加了城市的容量。如果完全放开,城市肯定会“不堪重负”。 - y( ~2 x) ?- c9 D
: R U2 F. Z' A* F) ]$ V7 i7 R4 O 李建华认为,户籍改革多年来进展不大,甚至有反复,正是户籍制度改革的复杂性所致。户籍制度改革涉及非常广泛的权利与利益的再分配。单靠城市政府和户籍的行政管理部门从技术上想办法,不可能找到改革的正确途径与方案。 : c8 W! U/ U7 l1 X0 R; b9 |
- N$ F4 g H, Z: ~: m9 m% {
与李建华的看法一样,在今年的两会上,杨春兴委员提交了一份《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消除束缚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性障碍》的大会发言,他认为,如果户籍改革与经济社会配套政策未能衔接好,其他方面还是二元的,仅户口改成一元的,没有实际意义。国家应加快户籍制度改革的推进步伐,探索和制定相应的各项配套政策措施。对社会公共资源要让全体公民共同享有,不分地域、不论身份和职业,实行权利与责任、权利与义务对等。 * I7 _1 A2 H4 e2 U. A
1 y Q% o8 t Y' n( m& l; c 许多有识之士还提出,对于户籍制度改革方案的制定,除了国务院积极调研协调,还需要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发挥作用,因为户籍制度实际上涉及公民十分要紧的权利问题。户籍制度是一项公共政策,其改革应该广泛听取民众意见,而不能由相关部门“关起门来”进行。 2 N0 D! I4 M! M; `+ _
x" ^* {2 u! j
李建华认为,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并经过多年的酝酿准备和各种形式的实验,户籍政策改革条件已经基本成熟,技术上亦完全可行,现在最关键的问题,就在于有关管理部门放下思想包袱,抛却部门利益,制订切实可行的办法。 4 q6 s9 u/ Y/ c: ?- f
. O. `, [/ }4 s: y e: }7 x 户籍制度牵涉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推进户籍这项改革,既符合大多数公民的意愿,也是落实“科学发展,共建和谐”这一社会管理目标的必要前提,应当稳妥而积极地推进。 * C6 ?. }1 c4 Y( N# _. h6 |
( I I. a' C& ?7 u+ D 链结 ●户籍管理制度 - z9 q" N* P9 z . N% t, [# n2 \: v& o 中国现行的户籍管理制度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 @. |3 G; X N
: H" E" z/ W! ^6 C Z
一是户口登记制度。规定城市和农村人口实行常住、暂住、出生、死亡、迁入、迁出、变更等7项内容的户口登记制度。 8 g6 f% H2 j; W1 p% |%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