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中国新闻]
季羡林弟子驳斥李敖「炮轰」
[打印本页]
作者:
日月光
时间:
2007-5-15 19:24
标题:
季羡林弟子驳斥李敖「炮轰」
中国近来兴起「季羡林热」。季老的关门弟子之一、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日前在上海图书馆开讲「作为长者和学者的季羡林先生」,为人们呈现出季老多年来为「光环」所遮蔽的真实面貌。对于李敖日前炮轰季羡林不符合「学术泰斗」、「国学大师」和「国宝」等「三项桂冠」,钱文忠回应「季羡林的学问,李敖看都看不懂」。
5 \2 A* k8 q4 b) z1 U3 ]
1 w- s' `7 k' @" s& O
, B, n$ u: T! q8 b- ^4 x: m t
据《新闻午报》报导,钱文忠告诉读者:「尽管他(季羡林)的散文随笔真挚感人、脍炙人口,他主要的成就却绝不是一位作家;尽管他的翻译作品涉及古今中外数种文字,并在文化大革命的艰难环境下,以一人之力翻译了印度两大史诗之一的《罗摩衍那》,他主要的成就却绝不是一位翻译家;尽管他的一些宏观理论见解引起了全社会乃至国外的广泛关注和议论,他主要的成就却绝不是一位理论家或评论家。」
u3 r8 B9 B: h4 P8 Y
' z% o: F* Q) W6 @3 m: ^% J
钱文忠说,季羡林的主要领域和「看家本领」,是以历史语言学和比较语言学的方法研究梵文、巴厘文、包括佛教混合梵文在内的多种俗语、吐火罗语,并由此解决印欧语言学和佛教史上的重大难题。针对前不久李敖炮轰季羡林「三项桂冠」都不合格的说法,钱文忠回应道:「季羡林的学问,李敖看都看不懂,他评论季羡林,就好像一个不懂英文的人评论莎士比亚,毫无意义。」
4 G! i! k5 Q" Y$ V5 t
# F: v% R8 `3 q# V+ `2 I) G
普通的读者往往只能通过季羡林上百万字的散文随笔、数百万字的译作和他对宏观文化、社会情势的某些看法,来了解他作为学者的一面。但是,在深谙季羡林之学的弟子钱文忠看来,这些了解「实在没有搔到痒处,只是停留在不完全的表面」。
& E* c! @2 Z& C: }# Q
9 ^. n9 I7 }5 R8 G8 O( w1 I: P
季羡林前段时间公开辞去「学术泰斗」、「国学大师」和「国宝」三顶「帽子」,引起全社会的热议。钱文忠认为,这固然是季老一贯深怀谦虚的表现,但也未必不是他对热闹背后的忘却、冷漠有所抱憾。「季先生作为一个历史人物,自有其历史地位。但该地位的确立,首先因为他是一位杰出的学者,我们应该努力去了解他在学术史、精神史上的创造与贡献。」
3 Q( u1 k5 ], n4 |5 y$ r( P5 o
! s8 G- k0 b# s: A0 q
钱文忠指出,「学术泰斗」、「国宝」是不重在反映专业学术领域的尊称,大可不必讨论。「至于‘国学大师’,季先生研究的主要领域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国学,他不从朝代史、制度史的角度研究历史,不关注严格意义上的经学,也不按照通行的‘学术规范’来研究古代文学。通常我们所说的文史哲,只能算季先生的‘副业’。」
$ g9 v! e: W$ l( B4 M
3 E& ]/ `; i2 ]1 j$ i
面对方兴未艾的「季羡林热」,钱文忠「既感到快乐,也感到迷茫」。「在那个年代,季先生这样的人原本是一个群体现象,而如今却成了孤零零的个体现象。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让钱文忠「看不懂」的是,像季羡林这样一位从不追名逐利、满怀爱和责任感的老人,在当下讲究包装、炒作、普遍以自我为中心的年代里「走俏」了,「难道我们不应该看到,在这股‘季羡林热’的背后隐藏著在精神、道德和人文情怀方面的贫乏和苍白吗?我觉得季先生也许会像巴金老人这样说:‘从现在起,我是为你们而活。’」
2 l8 I! R5 } ^9 v* u0 r0 l& n
! c2 F4 z8 v! b( T
[
本帖最后由 日月光 于 2007-5-15 20:25 编辑
]
欢迎光临 人在德国 社区 (http://rs238848.rs.hosteurope.de/bbs/)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