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记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获得者、哈工大超精密光电仪器工程研究所创新团队
[打印本页]
作者:
wamway
时间:
2007-6-4 22:43
标题:
记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获得者、哈工大超精密光电仪器工程研究所创新团队
在“超精密”世界中潜心攻关
——记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获得者、哈工大超精密光电仪器工程研究所创新团队
谭久彬和他的创新团队在工作中。 资料图片
鲜花。掌声。
这是2007年2月27日的北京人民大会堂。初春的北京虽然寒意未消,但怒放的鲜花和热烈的掌声,将温暖带给参加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的科技英才们。
参会代表中就有来自哈尔滨工业大学超精密光电仪器工程研究所创新团队的代表谭久彬。他们以“超精密特种形状测量技术与装置”这一成果,获得代表我国发明创造最高水平的奖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从土生土长到“后期混血”——
致力打造一流国际创新团队
在短短几天的采访中,有一些问题一直萦绕在记者脑海中: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团队,能让出国从事合作研究的崔继文提前归来?能让高级技师金国良从其他单位加盟?能让大家伙儿宁愿自己收入少些,也要把经费投在实验平台建设上?
全国高校唯一一名获得“国防科技工业技术能手”和“全国技术能手”称号的高级技师金国良说:“研究所的老师们没有休息日,几乎每天都干到晚上10点以后,他们的钻研精神让我感到很惊讶,也很受感染。这里的工作氛围和条件很好,每个项目不同,我干的活也总在不断创新,这里很有干头儿。”
氛围好!有创新!代表了研究所很多人的心声。
然而,打造这样一支作风过硬、能打硬仗的优秀团队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作为学术带头人的谭久彬教授,倾注了无数的心血。作为这个团队的学术和技术骨干,所里的每一位年轻人也付出了相当大的努力。
特别是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这支团队创造性地提出了许多新的理念,而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后期混血”。
就说谭久彬本人吧。从简历来看,他的经历实在是简单不过:本科,哈工大;硕士,哈工大;博士,哈工大;任教,哈工大;科研,哈工大。实验室许多年轻的科研骨干,都是这样从哈工大到哈工大。
“近亲繁殖”可是人才培养的一大忌啊!
关于这个问题,谭久彬也经过深入思考。“我们学校地处边疆的哈尔滨,经济文化欠发达,冬季气候寒冷,从其他一流高校吸引优秀人才的数量很少。基于这种特定的环境和条件,如何实事求是地在现状下构建一支高水平的创新团队是我们一直思考的问题。既然吸引外边的优秀人才有困难,就留下本校的优秀毕业生吧。”
所以,谭久彬他们提出了一个新理念:后期混血。所谓“后期混血”,就是有目的地培养“差异”,再让每个人到不同国际环境中去强化“差异”。
第一个步骤,对留下工作的学生,有意识地使每个人都在自己的方向上强化特色。他们从事的工作需要光、机、电等学科的交叉,大家必须在超精密光机电一体化技术与仪器工程方面有共同的基础,然后再创造条件着重发展学术个性和技术特色。不同的技术特点和学术观点的人才会聚在一起,研究同一个问题时思维方式完全不一样,一讨论,火花就碰撞出来了。创新往往从其中产生。
第二个步骤就是派出去,结合每个人的学术专长和技术特点到国外高水平科研机构和大学从事研究工作,让青年骨干到国际大环境中挑战自我,锻炼自己,吸收和融入国外不同科研单位的科研思路和思考方法。这样,学术骨干们的视野更加开阔。不同的学术理念与科研风格,源源不断地汇入这个创新团体,促使其在国际化的新层次上不断提升。
2005年7月,崔继文被派到德国联邦物理技术研究院(PTB)开展为期半年的合作研究,由于在国内打下的良好基础,为期6个月的课题他花3个月就完成了,解决了困扰德国同行多年的一大技术难题。在接下来的时间他又申请了一个课题,很快两个月内又完成了。
德国联邦物理技术研究院在给崔继文的评价中连用了“Perfect(完美)”和“Excellent(卓越)”两个词。这个研究院可是世界顶尖的研究院啊!一些在德国学习工作的同行劝崔继文:“你拿着这个评价,在欧洲可以轻易地找到待遇很好的位置。”
但崔继文回来了,不但回来了,还提前一个月回来了!
“我不担心他们一走就不回来。”谭久彬教授说得非常肯定。因为他对青年学术骨干的素质有信心,对这个科研平台有信心,对这里的事业有信心,对这个大家庭的凝聚力有信心。一个团队能不能可持续发展,风气很重要。
研究所为每一个成员搭建了一个非常好的事业平台。让刘俭十分感动的是,自己晋级讲师的时候,谭久彬会时不时地提醒:“你的成果整理出来没有?”每个人的发展都惦记在这位学科带头人的心中,他将每个人的发展与研究所的大目标都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研究所有着国内首屈一指的科研条件,有着众多前沿性科研项目和重要的机遇。崔继文有一位过去的同学,在外面挣着万儿八千的月薪,但最近想再考博回来。按他的同学的话说:“谁让这里的事业有挑战性呢!”
这个团队有着和谐友好的氛围,朝夕相处而无名利羁绊。就在申报国家级科技奖励的时候,因为发明奖获奖人名额的限制,刚到而立之年的王雷就向谭久彬教授表达了谦让之意:“我还年轻,将来的机会还多着呢,这次就不要考虑我了。”但谁都明白,像国家技术发明奖这样的机会,对绝大部分人来讲,一生都等不来一次,而且这种机会将会对他的将来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在这种精神牵动下,这个团队不仅创造出一批一流的技术成果,也培养出一批一流的人才,他们中间有特聘教授李东升博士,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博士生导师赵维谦博士,博士生导师金鹏博士,高新技术企业专家型领导人贾宇辉博士,王富生博士……
壮士谦和担大任,十年磨就一剑来!谭久彬有一句话常挂在嘴边:“明年就会好了!”是的,只要不断有新的目标,有新的超越,每一个明年都会更好。(本报记者 余冠仕 郭萍 通讯员 刘培香)
《中国教育报》2007年3月2日第1版
[
本帖最后由 wamway 于 2007-6-4 23:52 编辑
]
作者:
wamway
时间:
2007-6-4 22:47
标题:
十年一剑铸辉煌—记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获得者张立同院士
2005年03月28日 20:20:37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3月28日电 新华社记者 张景勇
从国内无人问津、连科研经费都难以保证的科研领域,发展到国际领先、每年潜在市场约10亿元;从自制简陋设备,到研制生产出反映一个国家先进航空航天器制造能力的新型材料;从经历一次次失败,到打破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连续6年空缺的尴尬……
面对自己用近10年时间创造的这些令世界瞩目的成绩,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项目的完成人张立同院士及其团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的反应却令人颇感意外:这全是昨天的事,成绩只是过去,而今迈步从头越。
这“昨天的事”虽然说起来轻松,但辉煌背后掩不住的是执著与奉献。
“做具体课题易,建科研队伍难”
“做具体课题易,建科研队伍难”。张立同的感叹也是我国科技界所面临的一个难题,现在不少科研人员都有很强的创新能力,但把大量这样的人才凝聚在一起,让他们各自发挥其长处,却非易事。
而张立同所领导的科研团队却得到了大家的认同,记者在西北工业大学采访时,明显感受到老师、学生对这个团队的羡慕和高度评价。
“要让大家各负其责,各得其所。必须有奉献精神,但现在也不能单纯强调奉献。”张立同透露出建设科研队伍的“秘密”,“不仅要培养做事的能力,还要培养做成事的能力。”
在10年前,张立同明确提出“只有技术上的创新才能在科研项目中取得跨越式发展,而技术创新往往是集体创新,需要一支高素质的青年教师队伍和技术人员队伍”。10年来,张立同科技创新团队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在共同的事业中,他们既经历了成功的喜悦,更多的是经受住了失败的打击,但在失败中不断创新、壮大。
桃李无言,下自成蹊。在长期的科研实践中,张立同的言传身教感染着课题组人员。她对课题组人员提出“三发”和“三高”的要求,“三发”即“在国家、学校和课题组的发展中求得个人的发展”;“三高”即要求“学术水平高,工作质量高,成果效益高”,这成为她建立一支团结协作、富有战斗力的学术团队的指导思想。
老骥伏枥,甘为人梯。在谈到如何培养年轻人的问题时,她这样说过:“现在我已60多岁了,也许在院士中还算年轻,但必须承认,已步入人生历程的老年期,创新思维的鼎盛期已过。我要将核心地位逐渐转移到年轻人身上,为他们搭建一个尽情施展才华的舞台。”
在她的培养下,实验室已建立起一支以年轻博士教授为骨干力量,实验技术人员和研究生群体为主要成员的具有高学历、高素质、高效益、敢于创新的科技团队,人数也由最初的几个人发展到30多人。团队中除了张立同院士外,还有教育部青年教师奖和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西北工业大学超高温复合材料国防重点实验室主任、博士生导师成来飞教授;有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李贺军教授;有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基金获得者、西北工业大学超高温复合材料国防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博士生导师徐永东教授,等等。这些骨干成员在重大项目的技术攻关中发挥了主导作用。
张立同一直在努力搭建一个平台,一个提供全方位材料科学研究的大舞台,一个产学研相结合的大舞台,一个年轻人可以施展才华的大舞台。(完)
[
本帖最后由 wamway 于 2007-6-5 00:00 编辑
]
作者:
wamway
时间:
2007-6-4 22:59
标题:
wamway评说
记得哈工大王树国校长的一句话:优秀的人才总是以群体出现的。
对于科研人员,除自己早期努力工作外,建立一支优秀的团队将是最大的挑战,也是取得更大成功的最重要因数。
引用某伟人的话:
'二十一世纪什么最重要?人才'
'这次带大家出来,一是锻炼队伍,二是考察新人'。
[
本帖最后由 wamway 于 2007-6-5 00:15 编辑
]
作者:
无用书生
时间:
2007-7-16 21:29
校友
欢迎光临 人在德国 社区 (http://rs238848.rs.hosteurope.de/bbs/)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