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b+ Y. X2 t- `7 T/ W这种对某一新的有前景産业投资的「潮涌现象」,在发达国家通常是很长时间里偶然出现一次,但在以市场经济爲主而又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的发展中国家则可能频繁出现。发展中国家的産业在世界産业链中处于较低部位,其经济发展是在世界産业链内部,沿著现有各种资本和技术密集程度不同的産业台阶,由低向高不断升级的过程。由于在每个发展阶段的産业升级中,企业所要投资的是技术成熟、産品市场已经存在、处于世界産业链内部的産业,因而企业对哪里个産业是新的有前景的産业很容易「英雄所见略同」,于是在发达国家偶然出现的「潮涌现象」,在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的发展中国家很可能会像波浪一样,一波接一波地出现。在每一波开始出现时,每个企业对其投资都有很高的回报预期,金融机构也会认爲是好项目而竞相给予资金支持。此时,靠提高几个百分点的市场利率不足以打消企业的投资冲动,也难以抑制金融机构对这些项目的资金支持热情。然而,等到企业投资完成后,将不可避免地出现严重産能过剩,导致企业普遍开工不足、市场价格下跌、大量企业亏损破産、银行呆坏账急剧上升的严重后果。如果政府遵循新古典宏观经济理论,不对企业投资进行指导,完全依靠市场利率的升降来调节投资,国民经济很可能出现一个産业接著一个産业的投资过热和産能过剩,进而出现频繁的经济周期波动和金融危机、经济危机。经济学文献中有不少实证研究证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波动和危机确实比发达国家大而且频繁。9 t1 b9 o$ b3 C. N1 a' ^3 b
8 h& M; r, N( N1 H. R `1 u既然投资的「潮涌现象」在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的发展中国家是经常出现的现象,那么,理论上就不能漠视它的存在。由于发展中国家的産业升级幷非像发达国家那样是属于不确定的事件,而是企业和政府都可以事先有相当准确的信息和判断,而且政府对整个经济中的投资、信贷总量、国内外市场需求等信息的掌握比个别企业和金融机构更有优势,因而,政府应该利用这种总量信息优势,制定産业政策,对市场准入和银行信贷制定标准,幷监督检查这些标准的实施;同时,适时发布投资规模、信贷总量和市场需求情况的信息,让企业和金融机构了解整个经济现在的投资和未来供给总体情况的变化,避免「潮涌现象」在産业升级时过度发生。所以,主张限制政府宏观治理职能的新古典宏观经济理论,幷不适用于像我国这样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的发展中国家。当然,发展中国家政府如何才能以産业、金融、投资管理政策来更好地指导企业和金融机构的投融资行爲,是一个有待深入研究的课题。 7 z0 u7 u6 ~- P& S: Z1 R& k1 W2 Z# i + b: o( q7 U1 F7 o9 a+ n国民经济较快增长和较低通胀率的表象下,可能隐藏很大风险。治理産能过剩、投资过热、国际收支不平衡等问题,需要宏观经济理论和政策创新 8 x6 K0 |8 d7 C+ E t# d% u2 K) W. n/ g! n( Y# r- x
文章分析,当一个发展中国家出现严重産能过剩、通货紧缩时,凯恩斯理论也不完全适用。按照凯恩斯理论,此时政府应该实行赤字财政刺激消费和投资。这类旨在增加国内就业和消费、扩大国内市场需求的措施,如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如果执行得好,可以取得比较好的效果。但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即使现有産业産能严重过剩、经济疲软,産业升级的空间仍然很大,下一轮新産业投资的「潮涌现象」还会继续发生。虽然新一轮産业投资的热潮会给国民经济带来投资拉动的较快增长,促使投资品价格上涨,部分抵消産能过剩部门産品价格下跌而缓解通缩压力,总体就业率和企业盈利率都会因此而有所上升,但等这新一轮投资完成时,这个新的産业又会加入産能过剩的行列,整个经济的産能过剩问题可能更趋严重。此时,若又依靠下一轮新的産业潮涌投资来缓解通缩压力,就成了「水多了加面,面多了加水」的经济增长模式。当一轮轮潮涌投资所积累的过剩産能和银行呆坏账达到一定程度后,就很可能诱发大的金融和经济危机。不过,在大的危机爆发前,国民经济很可能呈现较快的增长和较低的通胀率,从新古典理论来看这是最理想的宏观经济状态,因而容易使人们对集中于某一産业的过热投资疏于警惕,不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等到危机爆发时再来治理,就会付出极高代价。0 f- [" t& 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