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中国进口商品的安全忧虑如今已蔓延到中国的其他贸易伙伴身上,其中包括欧盟和一些亚洲国家,北京因此面临着政治上的和经济上的双重风险。2 W r: u1 t3 K1 ]1 Z+ i
; ]8 r2 x- A+ Q最初引发上述忧虑的是3月底的一起事件,当时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宣称,一些受污染的宠物食品牵涉到中国的生产商。近几个月来,接踵而至的一系列产品问题,矛头无一不指向中国的企业。这些问题包括产品中含有有害物质,或产品存在安全隐患等,涉及从轮胎到玩具、水产品和牙膏等一系列产品。 : g& |0 z. L( A
/ ?# V& `" E; N' r更令势态雪上加霜的是来自中国的诸如剃须刀、牙刷、打火机之类假名牌商品的大量扩散。所有这些产品都不大可能经过像正宗名牌产品一样的严格质量检验,接连出现问题自是意料中事。 * q1 B3 n- C: f9 R7 T9 m: p' e& I7 r4 m% D3 e) X
世界海关组织(World Customs Organization)反伪事务负责人克里斯托福•齐莫曼(Christophe Zimmermann)说,十年前仿名牌制品所仿冒的主要是手表、服装一类商品,但近年来,仿冒者纷纷将目标转向了牙刷一类不起眼的小商品上,这些东西批量生产和发货都非常简单。 ( t$ _# B5 `/ b9 m1 ~% v7 S
6 K( S( q% Z, F& h) Q
“以牙刷为例,”他说,“一个集装箱里能塞进80万把牙刷,它们几乎用不了什么成本,可到了市场上,一把就能卖好几美元。” ! ?4 C, }. `* U/ o0 ?1 Z 2 k |( Q) ^' g6 h/ H- h, m鉴于中国经济对出口的依赖,任何需求下降的迹象对它而言都是一种威胁。中国官员已承认中国在食品安全方面存在系统性问题,但同时也表示,外界近来对这些问题的反应也未免有些过激。 ; g7 f% g8 b& r3 H) b$ x * E7 t3 C# A, [( v' j0 W5 t6 {0 ]. x虽如此,现已有更多的国家加强了对进口产品的检查力度。继今年5月中国产牙膏在美国等地被发现含有二甘醇(一种对人体健康有潜在威胁的化学物质,常用于防冻剂)后,欧盟下令其成员国的卫生安全部门定期报告近期是否发现有仿冒或不安全牙膏进入欧盟市场。 % u. b' s+ v" |' [) ]0 r' C7 |
3 L2 X" O# y L4 o, G e欧盟官员表示,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是与中国方面协商,在欧盟监管和检查部门的协助下在中国施行欧盟标准。欧盟发言人海伦•科恩斯(Helen Kearns)说,与中方就此问题进行商讨是当前的首要任务。欧盟消费者权益保护事务专员、保加利亚人麦格丽娜•库尼娃(Meglena Kuneva)将在本月底前访华。据欧盟官员称,届时她将把包括牙膏在内的近期案例摆到桌面上。 ! s" E# ~( S l
! h' P C6 A0 i R! B/ h( Y
为了杜绝不安全食品的进口,有关各方加强了彼此间的合作。周一,欧盟下属的欧洲食品安全局(European Food Safety Authority)与美国FDA签署协议,今后双方将分享有关科学信息。( d8 C+ T1 s( D2 O& R& M
% I, X/ @+ e+ G其实早在去年欧盟就建立了一套快速电子预警系统,以应对由不安全进口产品引发的风险,尤其是那些来自中国的商品。该系统的特点在于当欧盟27国中任何一国的海关人员发现危险进口品时,他们能够立即通知其他成员国的检查人员。欧盟的关注对象涉及产自中国的所有消费类商品,既包括玩具和打火机,也包括牙膏及香水。 , x4 @4 P& g7 K. h 3 E0 J2 N3 W# D! Z" \; {7 v0 u在欧盟各国去年以“不安全”为由截获的924批货物中,有48%来自中国,涉及金额相当于欧盟从中国进口产品总货值(以美元计)的15%。欧盟对此的解释是,之所以拒绝这些商品入境原因有若干,如存在伤害或触电隐患、存在起火或发生火灾的风险,此外还包括窒息隐患以及含有不同程度的有害化学物质等。 M1 a6 k& m5 L0 [9 o# a& R
$ g# x8 @' h+ Z1 S) G1 s6 r3 F' h! x l. a由于之前内地突然爆发的健康问题曾一度殃及香港,因此如今内地食品在当地也招致了更多怀疑的目光。香港最大连锁超市之一百佳(Park N Shop)本周在当地某杂志上刊登广告,称其在香港同行中率先引入先进系统,店内销售的每一批内地新鲜蔬菜中都贴有一张条形码。 2 |$ o# Z' |. _7 q
8 Q1 F0 n& R" v. S/ U+ V这则广告不仅打出“有源可寻,食得放心”的口号,还附上了一张实物照片,条形码显示了蔬菜出产的农场名称、地址以及其他细节信息。 8 [/ \1 y$ N# ?* ^" R: w7 s& d2 Q. s! R6 b2 d! X8 |; \ V j
百佳在港澳两地拥有200多家连锁店,该公司是香港大型企业和记黄埔有限公司(Hutchison Whampoa Ltd.)旗下屈臣氏集团(A.S. Watson Group)的成员。记者未能联系到该公司代表予以置评。 ' M2 j: q! f/ Q4 p 7 m- }0 h# T# Q) C与此同时,中国产品在亚洲其他地区的命运也不容乐观。据美联社(Associated Press)报导,三家日本进口商自上周起开始召回数百万支中国厂商生产的牙膏,原因是他们发现这些牙膏中含有二甘醇。 ! J6 A3 h- ~7 L! Z7 ?8 b. ?5 ?; H
9 p, r! M! o6 A; e/ F* w
在马来西亚,卫生监察部门同样加大了对中国产品的审查力度。该国卫生部长Chua Soi Lek指出,他们正保持高度警惕,但实际来看截至目前尚未发现任何异常水平的有毒化学物质。即便如此,马来西亚卫生官员还是提醒民众注意中国牙膏里可能含有有害物质。- I. V1 P+ ]. M) q9 L
: x8 J5 z/ k# y% \: U
菲律宾食品与药物管理局(Bureau of Food and Drugs)副局长约书亚•哈默斯(Joshua Ramos)表示,在获知北京方面于上周宣布因检查出180家生产厂在食品中使用工业化学物质及添加剂而对其予以关闭后,菲律宾卫生部门已开始对面条、糖果、鱼丸等中国进口食品实施监测。 : r3 I. ^6 Z$ H9 b0 o" `
" O" V; v6 z1 |1 _1 q" ~眼下,该局正在检测甲醛等其他化学物。哈默斯补充道,他们计划向中国驻菲律宾大使馆提出正式要求,希望中方提供那些被关闭企业的名单以及这些企业可能已销往该国产品的名称。 - X& r: D% B* R6 c1 K% f; D
/ o0 {6 Q3 _' g s/ v, M& |* C
哈默斯说这里的百姓很担心,因为毕竟菲律宾从中国进口了很多食品,但同时他也指出虽然出现了此类事件,但他不认为所有中国商品都是有害的。 : n" V5 O# X: V7 s! i; r! ]" t9 J+ \- g0 E+ O. W
泰国方面,其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下属公共及消费者事务部负责人尼拉特•蒂阿苏万(Nirat Tiasuwan)说,最近几周发现进口自中国的干蘑、干竹等食品有受到汞、铅等重金属污染的迹象。他说,污染程度目前尚不清楚。: F' v3 n7 {$ P, Q( G" a
/ m$ B4 W* Y$ `( C0 p: h2 a其他国家则表示,目前尚未发现中国食品存在安全问题。澳大利亚药物管理局(Therapeutic Goods Administration)发言人凯伊•麦克尼斯(Kay McNiece)表示,目前他们正密切监测市面上的产品,但澳大利亚有着异常严格的检疫及海关体系,因此他们对于中国的进口商品并没有太多担心。 : R7 J/ p/ {9 J. \2 A' P- H$ A7 K! G9 `& K$ V
而对于90%以上的食品都依靠进口的新加坡,该国卫生官员也表示,他们的安全监控措施十分到位,有能力将那些来自中国的问题产品阻挡在国门之外。 ( L/ v1 ~! ]9 |5 z/ F
; m! t# G# w: y5 k6 |8 u
新加坡农业食品与兽医局(Agri-Food and Veterinary Authority)发言人Goh Shih Yong说,该国已拥有一套相应体系,而且还建立起了一套监测程序标准,因此在新加坡市场上买到的食品大家都可以放心食用。5 f$ P: k! r6 f; F, I. P ( G* V: Z3 i1 E3 x5 o 作者: 日月光 时间: 2007-7-3 13:24 标题: 中国公开回应对其产品安全性的指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