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q. O' ^! S, U- G) P( J新加坡农业食品与兽医局(Agri-Food and Veterinary Authority)发言人Goh Shih Yong说,该国已拥有一套相应体系,而且还建立起了一套监测程序标准,因此在新加坡市场上买到的食品大家都可以放心食用。! Z7 o5 B" p2 V, |7 K 9 ?5 q6 I9 A6 v. ~9 j 作者: 日月光 时间: 2007-7-3 13:24 标题: 中国公开回应对其产品安全性的指责
2007年07月02日! j/ l. Q' W) }# x# R2 a. R8 l0 c
! c7 M8 ]$ B( i' M* v+ W
中国政府面对其出口商品安全问题招致的排山倒海般的批评,以及由此面临的各种新限制措施,首次摆出回击姿态。但受困于公共关系事务上的笨拙表现,以及日渐充满敌意的美国对华政治环境,中国政府要完成其使命变得愈加困难。 ! `9 H9 Z1 k2 p1 K. v: d1 u9 q d1 f& Y7 D% ?2 Q/ y9 }
中国政府的行动显示出,其何等担心关于中国商品安全性的口水战会给“中国制造”这一标志进一步抹黑。今年前4个月,中国向美国出口商品价值高达950亿美元,占同期出口总额的20%左右。这使得对美出口市场成为中国实现其经济战略的一块关键基石。7 o s% [$ j1 c4 g5 M3 [ O4 y
) O& [8 f. V3 R
美国对于进口中国商品质量问题的炒作变得愈演愈烈,先是今年早些时候进口中国宠物饲料引发轩然大波,随后又牵连到中国牙膏、汽车轮胎、玩具和海产品。而这股潮流有可能与关于美国对华贸易赤字的不满情绪合流,令解决两国间分歧的一切努力复杂化。! n9 s: z1 W1 E' O: ?3 ~7 Z3 f
8 J( u1 L1 p4 z: Q! @( r中国政府对此首先采取了矢口否认的态度,指责美国方面在夸大其词,甚至暗示美国可能为了牵制中国对美出口而故意夸大中国商品的危险性。( S3 }" n, V- Y; z: Q7 G
/ g& E4 q) F( F2 x' j: G9 V然而上周中国政府的态度出现了180度的大转弯,不但承认问题的确存在,并着手打击存在问题的厂家。与此同时,中国政府无论在国内还是在美国,都开始采用更圆滑和更微妙的手段应对此事。 ( t! F, ]$ b$ [0 K) J. F: d! a9 L9 c1 Q: W/ F3 N/ |; v+ U
近年来日渐强大的中国游说团在华盛顿几乎每天都要造访国会山,他们试图淡化中国食品安全问题引起的关注,阻止国会提出向中国施压解决对美贸易顺差问题的法案。中国的外交人员还开始通过召开媒体说明会和散发说明稿等方式,说明存在质量问题的中国商品仅仅是中国对美出口中的很小一部分,因而中国商品的危险性不该被过分夸大。 ! I, ?7 A1 I$ T2 W- {; L+ K7 P. i b- V3 G% H
上周四中国一位高级官员在与几家媒体进行的不同寻常的会谈中表示,某些人正在故意制造一场对中国产品的恐慌。0 g! Q! Q% m9 n+ J3 J& D q
1 \" \* \+ p6 t Y中国官员利用这次机会散发了一份题为“中国出口食品是安全的”的3页说明稿。这份说明稿称,去年中国运抵美国的食品中,被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FDA)退货的比例不到1%,这一数字甚至略低于同期中国拒收的美国食品比例。说明稿称,中国出口食品的质量合格率超过99%。 x: k$ B+ @7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