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0 x" M( m# l3 d; c6 q5 f: L “那车臣呢?”尤里雅接着问,女孩说:“车臣是俄罗斯的领土。”“那里还在打仗吗?”“没有,车臣现在很平静。” @6 j3 y- d4 K. a6 ]
% H% Q' M* N/ ?5 F( Q, j
动员上街头为政策辩护 + d: v8 q# i, {$ O' k
* x. h5 _& W5 a$ D( o m
尤里雅是“纳许”意识形态部门负责人,该团体是效忠克里姆林宫的几个青年活动组织中最大的一个。这些组织在各地校园,或在电台扣应节目上,为克宫的政策辩护,并争取更多年轻人支持普京。必要时,他们会发动成员走上街头。 . }3 _! F$ c; r6 A: {
8 f- g5 y( ^3 V4 L3 K 成立两年的“纳许”,因纪律严明,资金充裕,已成为普京阵营投入今年12月国会下议院改选和明年3月总统选举的重要利器。 / c3 C0 q2 z& n5 Y
* X/ S, n3 M7 H( e7 G$ r! e: l
“纳许”曾多次筹办群众游行活动,如最近它号召成千上万青年聚集在莫斯科街头,用手机发简讯给普京以表达支持,有些活动是冲着外国来的,对英国,爱沙尼亚驻俄大使呛声。 7 m: p2 `, m* }, g- W- h4 ] + i) n9 u: ?! p' ?$ {1 f5 Q; Q7 \+ h 然而“纳许”的最主要任务,是从意识形态上教化俄罗斯年轻人。对“纳许”来说,当今年轻人既非动荡的90年代中“失落的一群”,也非作家维克托·佩列文笔下的“百事可乐世代”(又称“P世代”)。按“纳许”矫情的说法,他们属于“普京世代”。 . j+ q9 p# s$ |; B' j A6 g: x$ B
2 O* l0 |) M, Q6 r “纳许”发言人苏丝洛娃解释说,普京从本质上改变俄罗斯,他为国家现代化发展带来安定和机会。苏丝洛娃宣称,普京任总统八年期间,国家随着她这一辈年轻人的成长发生变化。 e% o2 z6 T E! ^) V4 q
, L$ k, P6 l2 d# j8 Q0 v8 ? “纳许”出现时正值若干年前苏联共和国,特别是乌克兰,爆发一波波青年抗议活动导致旧政府垮台。类似“纳许”的组织还有:支持普京的“团结俄罗斯党”旗下的“青年卫队”,莫斯科地方政府设立的“在地人”,以及隶属俄罗斯东正教会的“格里高里夫齐”(Grigorevtsy)等。 * w/ ]' i, H. l; A; ^" p# v2 B. C _8 z0 d" ?% M3 J! y
克里姆林宫希望拥有一批效忠政府的爱国青年,并化解明年大选政权交接期间可能出现的青年抗议活动,上述团体遂应运而生。拥有一万名成员的“纳许”为其中最大,最突出的一个,该组织举办的活动,有时会有多达廿万人参加。 0 q" i3 q8 U& u( [
1 W9 [8 S7 d3 ?% B; X! U
卡内基莫斯科中心学者佩特罗夫表示,克宫认为可以利用这些组织,现今俄罗斯的年轻人大多和他们的父母一样,对政治很冷漠。“纳许”的目标是要激发他们的热情。 & H. B1 F' y6 M* x: D7 g) X" c + g2 n: H- V# M( Q4 z, i& ` “纳许”的意识形态内容不全然是政治,它也提倡种族和谐,反对法西斯光头党,鼓励青年参军,济弱扶贫等。在社会议题方面,“纳许”推动禁酒、禁烟并反对堕胎和避孕。 & r0 I( q" q0 q4 c3 u0 Z h9 n- R2 e
批评普京即成挞伐对象 " b i' z1 p* R8 U4 P$ N ( X. A& A* E4 o1 j4 s2 _ 不过“纳许”在政治上一贯支持普京,任何批评普京的人,如前西洋棋棋王卡斯珀洛夫,都是“纳许”挞伐的对象,这些人都被认为是法西斯分子。 ' F* L! t& h2 M/ j3 g3 e0 k& t* `. j' Y: q5 i, X2 c7 J
此外,“纳许”也附和普丁反对美欧立场。该组织宣言里载明:“今天美国和国际恐怖主义相互争夺对欧亚大陆乃至全世界的控制权,两者的目光指向俄罗斯,我们这个世代的任务是要捍卫国家主权,就像我们的祖父辈六十年前所做的那样。” # u5 A* s' s( m1 N u Z& E 8 g# g# N4 g4 Z& F3 r 论者称,“纳许”根本就是苏联时代共青团的翻版,连使用的颜色和标志都颇类似。更令人担忧的是,“纳许”还对成员进行准军事训练,以对付街头可能出现的反克宫示威。: D( u S5 O4 u |
D+ J7 y& _1 V- |1 l5 k0 eYouth Groups Created by Kremlin Serve Putin’s Cause & R8 H k3 d) Z5 j6 v5 i ?( w. _. x$ h1 k+ _$ j- O ' T4 P: ^" A5 KNashi members held photos of a young Russian killed in Eston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