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7 p' O4 |4 {* X# G2 y' w& X 7 [ f( M; Y7 D4 X ; |+ h( F7 ?+ l* e, m2 F) r0 x% ^「新闻周刊」香港分社主任George Wehrfritz(吴福智) / m; L# t" z3 a* }) G% E5 U/ p. M0 A5 x9 d0 q# x ' _% M: S/ | x5 ^Priced Out: One-bedroom flats in Hong Kong's buildings can go for $5,000 per month4 Y/ M& v: G9 v5 ~
) d2 |4 d0 I# U; ^: {: N
Living Large in Asia / W9 h T9 b9 k9 e5 p% lHong Kong and Singapore find the price of success may be just too high. # M2 P5 Y' n" |+ C2 z" P3 s: P, S3 L: N' r
Aug. 6, 2007 issue 4 d6 a1 \: ?+ [: G8 b: H7 m' F* I% p( k* |, d( }: V
0 C. ^6 s3 V; x3 b
也许香港和新加坡现在才发现,成功的代价可能太高了。- n; b2 a* Z E
7 m5 ^ h5 W4 w. v, r/ M; H还有一个火爆的地方,就是国际学校,那里像上下班高峰期的东京地铁一样拥挤。国际学校的新生现在都要排长队等候空出的位置,除非,他们父母愿意花钱购买学校的债券来帮他们插队,而有些债券现在售价高达12万美元。) S+ }; \3 i, E ]* U# r
, r* @" \ T# t, q) f' s e( |8 f3 q新加和香港,亚洲这两个相互竞争的金融中心为了吸引外商,往往投入大笔资金-实际的和精神上的-到所谓的零和(zero-sum)竞赛里,他们将全球化的优势发挥到了极致。可是,两座城市近来在这方面做得太好了,结果,现在他们面对的最大威胁并不是对方,而是两者都共同面临的基础设施方面的瓶颈。高档楼宇的价格已经打破97-98亚洲金融危机前的记录,促使新加坡国父李光耀警告说:“我们必须控制住租金的攀升,不然,我们就会丧失竞争力。”3 ^ D7 C T& |% E7 t1 ]
O8 G# C' N% J# C! E办公室租金的昂贵甚至迫使一些最富庶的投资银行也开始寻找更便宜的办公场所。而且,随着两座城市计划在今后10年继续吸收外商,增加人口,本地人的生活越来越拥挤。新加坡国家发展议院委员会主席Charles Chong说:“如果,新加坡人觉得在被外国人赶走,那么,很可能会引发政治问题。”8 H" h0 I8 P' z+ g
Q8 U, ?( A3 T* \6 q
在某种程度上,两座城市都是他们自己的成功所造成的牺牲者。两者都是全球名列前茅的、最有效率的创业地点。他们拥有世界一流的银行、会计和司法服务,而且,是亚洲少有的,能夠会依法办事,遵守合约的地方。在這个地区,破纪录的贸易盈余、中国的飞速发展和大批新上市的股票而流入大笔现金,香港和新加坡去年都创造出了惊人的国民生产总值-分别是6.8%和7.9%。' t3 s+ x$ N2 X |
& `% t# `# E! s0 J% n( w0 c- A
两地都出现了人才短缺的情况。鉴于当地人的出生率开始下降,两座城市都希望通过移民来维持经济繁荣。新加坡的国家发展部长马宝山预计,新加坡的人口到2027年时将增加至650万人,与现在相比增加200万人,这相当于在今后20年里,每年容纳10万名外国移民。香港行政首长曾荫权曾说过,他的设想是,香港人口在“注入所有国籍的新血液”的帮助下最终超过1,000万人,相当于30%的涨幅。随着两个经济中心渐渐向外来者开放,新的因素保证了大批移民的到来。- }6 o- Q0 d0 K- T
8 I8 V0 `2 @4 Z0 L过去,全球化的发展大都局限于大规模的跨国企业,但是,如今许多中小型公司中,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外国来的人才,而且,这些人才也不再都是欧洲或者北美人;如今亚洲众多国家中已经有大批专业人才流往海外,中国、印度和南韩是其中最突出的3个国家。+ l4 E7 w8 ]2 Q* ]& I- r" h
- D- V5 ~( z/ I8 \, V& Q/ ]6 x1 I" l
这股新血液给香港和新加坡带来的影响已经随处可见。此前,子女教育,对外来人士来说,完全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问题,但是现在已经成为两个城市外来人士和政府。公司都头痛的问题,就学空间的供给完全无法跟得上需求,拉高了教育费用。新加坡最好的国立学校-东南亚联合世界学院(United World College of South East Asia)现在的收费为:小学生1年1.65万美元,中学生1年2万美元。香港的收费甚至更高,全香港的所有56所国际学校都人满为患。% b5 A% e! |3 H% d
7 F1 s4 ?1 O0 v6 E
根据上周公布的一份调查,美国商贸部发现,“外企投资人因为无法为他们外派雇员的儿女安排好学校,而限制了他们调动优秀人才的能力,也给香港的竞争力带来负面影响。”调查指出,把香港5所最受欢迎的学校的等候入学名单人数加起来的话,就有1,600人,另外,希望扩建的学校要面对14个不同政府部门的管理。调查建议香港政府为了让学校能够快速扩建,设定一个“一条龙”办手续的程序。5 ^; R1 ?# Y6 O
+ e; n, u [9 K9 i结果,就造成了一个繁荣的债券市场,也就是由学校为了筹资而发行债券,持有人可以获得优待待遇。最近几年,香港最好的几所学校的债券价格已经超过10万美元。美国商贸部报告的附录里包括了一名美国外调职员的信,他因为没能为自己的儿子和女儿找到学校,把家搬到了广州,让儿女到那里的仍然在招生的美国学校上学。新加坡的最大问题则是房地产。2 s2 ^8 N4 A5 Q& Q9 |4 N
6 X9 ?6 ~- a3 d7 ]. r, C8 Q' Y$ q8 i. ^
在新加坡,2007年头一个季度里,27%的私人住宅都是外国人买下的,其中,60%的是位于滨海湾(Marina Bay)和乌节(Orchard)区里的豪华公寓。分析师说,大多数都是被作为投资而买下的。房租甚至成为了外交问题。根据一名欧洲大使说,“我们碰过甚至连更大的国家也无法支付领事馆租金的情况。”在一份在外交家之间流传的私人研究报告中透露,外国人士在市中心居住的房子的房租增加了3倍。那名外交家说:“我们要么付钱,要么就只能离开。”数个国家的的领事馆现在都因为预算问题而考虑裁员。 / d. A* ~- \ N) v2 i8 r% v& k; D8 N% Z6 `: I# J L& a
确实,两个城市的无数商家和居民区房客都因为房租太贵而开始撤离。在香港,2003-2004年期间,在中央区签订了优惠商业租约的公司,现在都因为重签租约时的大幅涨额,和过去20年来最低的闲置率而纷纷迁走。据闻,摩根史坦利已经预定搬入九龙尚未完工的国际商贸中心的第18层。他们和其他公司都开始在香港岛外的金融区,以及一向以旅游胜地和工人阶层住宅区闻名的地方寻找新的办公空间。 ( Y" J$ L3 y$ s) G" Z# a5 [1 }5 R( d
当然,受影响最大的并不是银行或者领事馆,而是普通居民。普通新加坡居民大都住在政府建造的廉价公寓里,他们现在因为房价上升,根本就没法支付开支来获得更好的生活环境。) ?& }$ y, u# ^! `8 o
. m: W( A: q6 t' \/ x# H! A% ^& l
因为,伴随着这两个城市的成功,同时发生的一个趋势是,财富向富人集中。《新闻周刊》此前刊登的索尼亚·柯列斯尼克瓦-杰索的一则报导就说,新的统计资料显示,中产阶级家庭未能尝到经济繁荣的甜头,而那些经济状况在全国处于最末端的人们,甚至比5年前更贫困了。这种困境并不罕见,因为一个以灵活、透明的领导方式著称的国家,也无法阻止全球化的成果向本国富人和跨国公司倾斜。 为了让经济的发展更快适应全球竞争的大环境,新加坡政府花大力气降低商业成本,这就意味着必然要降低劳动力价格和减少工资。根据官方数字,过去5年,经济状况排名全国前10%的有钱人,其年收入增速达到了2.3%(这里还不包括非劳动性收入,如资本收入和股息)。而对于另一端的10%来说,他们的工资则每年降低4.3%。 + k: Y8 c% v3 p* ?* f: U9 Y) f* k9 M Q( L7 p, m& w
香港和新加坡的外来人员都面临房租高和学费高的困境。最近,香港一名外国教师的困境就引发了各方的辩论。这名政府项目聘请来当地学校教英文的老师因为无法支付他自己的孩子到国际学校上学的费用而觉得,他只能离开了。 % i+ v* ?5 H: _" Y _( b6 j# x; e0 E3 k- V; ?- o& `# A7 {. i
新加坡的媒体也纷纷报导了37岁IT顾问约巨瑟·博瓦勒(Yogesh Powale)的故事。去年,他从印度来新加坡工作,每月薪水2,650美元,但是,供不起他妻子和女儿一起市内生活的费用。他的解决方案是:送家人回印度生活,自己租间小房子过日子。4 e6 R' ?1 O- A! ]
0 G. i* h/ N. f) l所有这些情况使得人们不能不问,亚洲的“二流城市”是否很快就要开始从那些更大的金融中心,像香港和新加坡那里抢走人才和生意?因为,相比之下,吉隆坡的房租非常便宜,市内的一套五卧房子的月租要比香港上流社会的单身汉一个月的租房开支还要低。台北正渐渐赢得中层收入的外来人士与他们家属的理想居住城市的声誉。另外,虽然曼谷正受政局动乱而困扰,但是,它也有潜力成为当地的后勤中心。 # K/ h2 ~7 }; K5 G, V - G+ P* W; `- f; h/ [一个更显而易见的金融中心候选地是上海,它最大的优势就是位于最被看好的新兴市场中。而且,随着上海的绿化项目越做越好,管理越来越宽松,人们能够像在香港一样来去自由,使得上海极具吸引力。. a5 H: m) y! n$ y
I$ d0 i- P g/ N3 B% t! J. i/ k7 `
尽管,亚洲的经济局势不会在短期间内发生天翻地覆的转变,但是,这些潜在的竞争对手已经使得新加坡和香港的领导人着手探讨反击的方法。香港政府最近公布把两所解散的当地学校供给来自德国和新加坡的国际学校使用。与此同时,新加坡于上周提高了土地开放的税率,希望这能减缓惊人的再开发速度。3 z: d: w2 V5 j
1 N+ K4 E8 p9 M" Q5 }6 e2 z不过,最可能终结这两个金融中心地位的,是外来的冲击。4年前的非典爆发后,众多外国人士离去,导致房租大幅下跌。而且,虽然两座城市都是以金融为基础,但是,他们也都对地区性的市场动荡特别敏感,特别是如果过去5年里一直维持惊人发展速度的中国市场陷入低谷的话,会带来巨大影响。无论如何,这两个亚洲金融中心的兴衰起伏,在他们的历史上已是屡见不鲜了。但是,这对那些在夏季的大热天寻找住房的人们来说,这可能是个小小的安慰。% n1 o' W* o& s9 E/ ~3 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