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以孔子名言指导我们的维权行动 [打印本页] 作者: quelle 时间: 2007-10-22 17:06 标题: 以孔子名言指导我们的维权行动
——也是对德国《明镜》周刊通过捏造所谓孔子名言歪曲贬低中国文化的可耻行为的反击$ g2 ?* v8 e- k
! Q* y, l1 y$ v; {& O
从西方媒体最近一段时间以来,连篇累牍地攻击中国开始,到今年8月27日《明镜》周刊第35期以“黄色间谍”这样煽动中国威胁的封面,西方部分保守反华势力的战略已然明朗:他们借用西方文化历史中残存的带有种族歧视色彩的“黄祸”论调,以几个零星拼凑起来、不具有可经法律推敲的所谓中国经济间谍活动案例作为所谓“黄色威胁”实际存在的佐证,并针对近些年来中国民众及政府对中华传统文化艺术的复兴运动,运用各种歪曲、甚至不惜用捏造的手段,将中国文化贬斥为“抄袭文化”,将中国历代百家各派的哲学思想贬低为相对于基督教文明来说缺乏终极关怀的二流精神文化等等,一方面企图阻挠中国正在兴起的文艺复兴运动,同时也是一种攻心之术,试图扰乱中国社会与经济发展的视线,但更主要的是企图将大部分对中国以及中华文化不甚了解的西方民众潜意识中的偏见诱导成为一种有这种反华理论基础引导的主动意识中的排华情绪,这样不仅可以掩盖过去几十年来在西方工业化环境与资源风险转移为主导的全球化所导致的世界性就业结构的变化,而且可以将这种变化所引发的西方民众心理中的不安情绪转变为对中国的恐惧与敌对意识,以使其遏制中国的政策能够得到民意的支持。在这种战略大背景下,西方某些有影响力的媒体开始不惜对无辜的海外华人进行攻讦就不足为奇了。" `2 \+ e q: [) G; u5 E
/ a5 l* b4 }5 l, `$ ]1 v 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第十五·十二》)如果分析清楚了这种新的对华遏制战略的主导思想及其实施状况,我们不得不尽早重视对这一已经延展到了文化领域和族群个体的全面攻势,作为世界民族之林中拥有平等权利的全体华人华裔,应当意识到,如果我们不愿或不敢站起来为维护我们自身以及我们文化传统应有的尊严与尊重的话,那么,在不远的将来,我们就可能不仅仅要面对目前这种个别的反华精英们的恶毒言论,而且还可能面对来自许多不辨真伪的西方民众的排斥与攻击。0 N0 g! a: L" T) s0 r- v
* Q+ Z I0 I1 Z( _% a& C 当我与一些同胞谈起目前的问题时,有人认为这仅仅是攻心之术,面对类似《明镜》周刊这样的无理挑衅,我们无需多加以理睬,事实不辩自明,而且我们中国人应当以德报怨。对此,请允许我引用《论语·宪问第十四·三十四》来阐述我的观点——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哲人孔子这短小精辟的十二个字论述得很透彻,如果我们今天以德报怨,那么我们将拿什么来回报以尊重、互惠的尚德精神对待我们的友人呢?对待“怨”就当以正直的姿态与行动加以回应,只有对他人之德才应以德回报。这一原则不仅适用于我们个人之间的朝夕相处,也适用于国与国之间的外交。从犹太民族在德国纳粹时期所遭遇到的迫害中我们应当清醒地意识到,戈培尔“谎言重复千遍就是真理”的宣传伎俩完全是有可能在民众中煽动起种族歧视与种族迫害的浪潮的,到那时再起来反抗就太晚了,所要付出的代价就回是巨大的、无法弥补的。0 ] l. \5 E' L6 I! ~% G9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