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高参:一把小提琴带他从中国走向世界
[打印本页]
作者:
鸟鸟爱装嫩
时间:
2007-10-26 21:28
标题:
高参:一把小提琴带他从中国走向世界
高参与著名小提琴家杜梅先生在一起
作者:
鸟鸟爱装嫩
时间:
2007-10-26 21:29
故事导读
被誉为国内最有潜质的青年小提琴演奏家高参,将于本月27日来渝举行小提琴独奏音乐会。 26岁的高参生于重庆,4岁起学习小提琴,中央音乐学院小提琴演奏专业研究生毕业,留校任教。
二十多年来,高参的求学之路充满艰辛和坎坷。他的每一步,都饱含了父母的心血。
家乡献艺
“他是一位少有的天才,具有很高的音乐水平。”
本月27日晚,重庆籍小提琴演奏家高参独奏音乐会将在市委小礼堂举行。
巧的是,这一天恰是高参26岁生日。
高参目前是国内炙手可热的青年小提琴演奏家,是2006年文华艺术学院奖——全国第八届小提琴演奏比赛青年组第一名得主。 中央音乐学院知名教授、我国著名小提琴教育家林耀基谈到自己得意弟子高参时说:“他是一位少有的天才,具有很高的音乐水平。演奏富有色彩,技巧完美,音乐表现完美。”
业界如此高的评价,自然让人联想到,这个从4岁开始练琴,一直在音乐里泡大的青年艺术家的成长之路。
成名后的高参面对媒体一直很低调。在国内外小提琴发烧友圈子里,他有自己的“粉丝”。一位“粉丝”说,欣赏高参的现场演奏世界名曲是一种享受。“他站在舞台上拉琴太帅啦——如果闭上眼睛,细心聆听,你眼前会随那美妙的琴声,幻化出阳光明媚、风光旖旎、树叶婆娑、湖水波动、小船轻摇的景观。他的演奏很有画面感……”
昨下午,高参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是我回乡的首场演奏会,将演奏国人耳熟能详的经典名曲《梁祝》等。我将用真诚和爱,汇报我多年的求艺成果。”
四岁拉琴
“高参学了一年小提琴,老师说,这孩子领悟力很强,请另请高明吧。”
高参1981年生于重庆,母亲汪菊芳退休前是重庆医科大学应用技术学院外科病房护士,酷爱艺术。 高参的父亲高林在部队当过十年文艺兵,会萨克斯、小号、黑管等乐器。
“高参打小就对声音敏感。襁褓中,他再哭再闹,只要放音乐,他就很安静。有时,还会随着音乐节拍手舞足蹈。”高林说。
“他三四岁时,喜欢听他爸爸从部队带回的古典音乐磁带,一首曲子反复听。每天早晨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放音乐磁带。有时,我急着上班,但不管你多急,他非听完不可。一听音乐他就来劲了。进入大学后,他早晨上厕所,也不忘把音响开得很响。常常见他进了卫生间,老半天也不出来,以为他在里面看什么小说,透过半透明玻璃门,看见他手舞足蹈的随着音乐节拍练习‘指挥’呢。”汪菊芳说。 高参4岁时,高林夫妇决定让儿子练小提琴。汪菊芳回忆:一次,她从医学杂志上了解到,学习乐器能让孩子安静下来,也能提高孩子的智力。“儿子本来对音乐就有感觉。钢琴是乐器之王,小提琴是乐器皇后,因为我喜欢小提琴优美的旋律,再说钢琴比较贵。要不,让孩子学习小提琴吧。”正好,高参妈妈走访好友家,见好友的女儿练习小提琴。悠扬的琴声萦绕室内,这更激发汪菊芳让高参学小提琴的决心。
于是她带着高参,到重庆少年宫的艺术班里报名学习。 “记得在少年宫,高参学了一年小提琴,老师说,这孩子领悟力很强,另请高明吧。随后,小高参拜重庆歌舞团罗郁波为师,继续学小提琴。其间,高参参加过重庆市举办的少儿小提琴比赛,获得过全市的一二名。”汪菊芳说。
北京求学
面对陌生的环境,面对每月父子俩的生活费,高林的心更凉了。 练琴是高参童年最深刻的记忆。 拉琴也给幼小的高参带来无穷的快乐。
1992年,不到11岁的小高参参加中央音乐学院附属小学考试,他以全校第二名的综合成绩,顺利插班到小学五年级就读。 高家因此面临了新难题:孩子这么小,谁去陪读?昂贵的生活费用咋办?
9月的北京,天气渐渐转凉。面对陌生的环境,面对每月父子俩的生活费,高林的心更凉了! “开始,我带孩子住在北京铁路师范学校附近的招待所,一间房一月500元。天呀!加上我们父子一月500元生活费,每月得花1000多元。”但聪明的小高参经常放学就帮助招待所阿姨打扫卫生,招待所阿姨很喜欢他。当她们知道高家的情况后,免去了父子的住宿费。
高林在京陪儿子读书。他在一位重庆朋友的指点下,到批发市场批发一些小装饰品到西单摆地摊。其间,他还到餐馆打工,以补贴儿子的高额学费。 父子俩生活极为节俭。 “上中学时,为了演出,我给高参买了一双黑色皮鞋,他很爱惜。坐公交车,他生怕被别人踩脏了,不时用纸巾擦拭,弄得好多乘客扭头看他。”高林说,高参很爱整洁,即使皮鞋旧了,他也会在出门前擦得干干净净。
在京做小生意很艰难,高林决定回重庆找点事做,留下小高参一人继续求学。高参知道,爸爸妈妈很不容易,惟有自己勤劳节俭。
世界巡演
下月,他将应美国、德国、法国、意大利、瑞士等国有关文艺团体邀请进行世界巡演。 高参的演奏技艺突飞猛进。1995年,他荣获第二届青少年小提琴比赛少年组二等奖;1999年灌制了拉威尔“茨冈”舞曲的唱片;2001年,为法国电影《巴尔扎克与小裁缝》担任独奏,并灌制唱片,该片配乐获“2002年加拿大电影节最佳配乐奖”。
2002年,高参又考上了中央音乐学院,攻读作曲,学习任务更重了。 高参在各种艺术活动中频频露面。2004年6月,他赴俄罗斯;8月应邀赴奥地利参加国际夏令营,并荣幸地在世界著名的萨尔斯堡音乐节上与维也纳爱乐成员同台演出,被授予由维也纳国立艺术大学和维也纳爱乐乐团联合颁发的荣誉证书。高参曾担任中国青年交响乐团乐队首席、中国青年艺术家室内乐团乐队首席、加拿大艺术家中心青年乐团乐队首席、中国青年联合交响乐团乐队首席等。
“这么多年来,高参演出的所有曲目,我都认真地听过。”高参的妈妈说,儿子是她的精神支柱,儿子经常出差在外,她就在家听他的演出录音。高参要参加演出,她就准备演出服装——送专业洗衣店费时费钱,她就自己动手洗熨演出服。 第一次坐在台下听儿子演奏时,父亲高林很激动。
去年三月,高参应邀参加在武汉举行的一场经典名曲音乐演奏会,高林专程赶去为儿子“扎场子”。这是父亲第一次完整地观看儿子的舞台演出。 “走进音乐厅,看到儿子的大幅肖像广告悬挂舞台上,心里有说不出的激动。当主持人介绍高参的求学经历时,我那个眼泪就在眼眶里打转,二十多年的往事,历历在目,真是五味俱全啊。” “精湛的艺术就是我对父母的爱的报答。”高参很爱父母,是父母及早发现了他的音乐天赋并给予正确引导。他说,二十多年来,自己从父母身上得到的最大恩惠,也许不是小提琴演奏的技艺,而是做一个有爱心的人的优秀品质。“父母的爱心不仅体现在对我个人的成长上,也体现在在待人接物的每个细小的环节上。这是我受益终生的。”
谈及自己的成功,高参觉得,对艺术的更高要求是修养,是技法之外的艺术修为。“我很少参加国际比赛,但我喜欢参加各地的艺术活动。国际艺术大师也很少因为‘获奖’而成为大师。”高参希望通过本报转达他对山城小琴童和家长的建议:拉琴比练琴重要,拉琴是享受艺术,练琴就很容易让孩子感觉枯燥。他希望热爱艺术的小朋友把“练琴”当“拉琴”一样对待,从中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
如今,高参又开始忙碌起来了。他说,完成首次在家乡举行的个人小提琴独奏音乐会后,下月,他将应美国、德国、法国、意大利、瑞士等国有关文艺团体邀请进行世界巡演。明年初,作为中国中央音乐学院的青年教师,高参应美国小提琴学会会长的邀请,将赴美国排名第六的辛辛那提大学音乐学院任教,成为中国高校培养的艺术家直接到外国艺术院校任教的青年艺术家之一。 (本版照片由高林提供)记者 袁尚武
[
本帖最后由 鸟鸟爱装嫩 于 2007-10-26 22:30 编辑
]
欢迎光临 人在德国 社区 (http://rs238848.rs.hosteurope.de/bbs/)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