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东西方一再错过的梦 最近中国驻英大使傅莹"很红 [打印本页]

作者: happyforest    时间: 2008-4-20 22:12     标题: 东西方一再错过的梦 最近中国驻英大使傅莹"很红

东西方一再错过的梦 最近中国驻英大使傅莹"很红" 联合早报
周兆呈

  最近中国驻英国大使傅莹“很红”。

除了大陆媒体广泛报道她在英国《星期日电讯报》以英文发表的那篇文章之外,西方通讯社和报章也都广泛引述和报道。这篇以个人观感的形式、非常感性的笔触写就的文章,打动了不少读者,在中英文两个世界都有深层的意义。一方面是以西方世界读得懂的语言、习惯接受的方式阐述观点,尝试改变中国僵硬说教的文宣印象,而对中国的官员和读者来说,也会意识到,建立个性化、人性化的话语体系,在对外交往中能发挥意想不到的作用。  傅莹采取投书英文报章的方式,展示出中国新一代外交官的能力,以及在政府外交政策框架下自身的挥洒余地。浏览中国驻英国大使馆的网页,上面还有傅莹的一篇演讲全文,这是今年3月17日,傅莹在其母校、英国肯特大学发表的演讲《变化中的中国与变革中的世界》,开场白就说:

  “20年弹指一挥间。在帕克伍德(PARKWOOD)学生宿舍度过的漫长冬夜历历在目,面临交论文日期临近的焦急心情恍如昨日”,以此与师生引起共鸣,随后说明自己这一代中国人,是中国快速变化的直接见证者:“1985年我到肯特大学学习时,中国经济刚刚从濒临崩溃的边缘恢复过来,有2.5亿人生活在贫困之中。我是少数能到英国留学的幸运儿之一,但那时我需要与另外一名中国学生分享一份英联邦奖学金,除去住宿费后,每月只剩70英镑的生活费。现在英国有超过6万中国留学生,大多数由父母资助,仅在肯大数学、统计和精算学院,就有117名中国学生。联想到中国城市人均收入在过去30年里增长了30倍,出现这样的情况并不应为奇。”

  傅莹这两段谈话,展示出她善于用英国听众熟悉和容易理解的比较与分析,非常巧妙且具说服力地呈现变化中的中国。

  同样的,最近在北京大学演讲的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则是以流利的中文和俗语拉近与中国公众的距离。陆克文提出做中国的“诤友”,准确地用中文表达出意涵,让中国人听到他对西藏问题的批评时,不会以敌意视之。《澳大利亚人报》赞扬陆克文“可能改变了世界同中国打交道的方法”,另外一篇题为“中国通的妙招”的报道,也赞赏陆克文施展外交和政治妙计,既用普通话批评了西藏事件,又没有让中国领导人感到难堪,损害北京与坎贝拉的关系。

  看起来,在危机事件出现时,像傅莹、陆克文这样的“双文化”政治人物,可以通过发挥自身的底蕴,对改善关系有所助益。但是,文化沟通的影响力也不宜过分夸大,很多时候,利益的驱使才是根本,傅莹、陆克文也都是需要服务自身的国家利益。像西藏问题、奥运圣火传递、CNN主持人污言秽语等一系列问题,环环相扣,绝非文化冲突如此简单。

  事情演变至今,始作俑者藏独主角的地位倒已经被取代了,变成中西的对立。但还是不必太担心,中国民众呼吁抵制法国货,也就是一时的情绪表达。激昂的不会永远高亢,现实利益的冲击会冲淡一切。而对中国所谓民族主义思潮的担忧和恐惧,也只会是杞人忧天。

  要知道,除了零星一些网络狂言乱语之外,近30年来,每当中国人的民族情绪和爱国激情被大规模激起的时候,基本上就是中国在国际领域遭受强烈伤害的时候。换言之,那是一种被动的应对,其来有自。虽然中途可能出现一些偏激、极端,但中国社会内部的体系和舆论,必然会通过多元的声音、对极端的反省,自发调整,渐渐拉回到理性轨道。

也别说得好像只有中国才有民族主义狂热似的。傅莹的文章发表之后,《每日电讯报》网站上的跟贴评论多达数百条,诸多英国的“愤青”对中国继续情绪化的谩骂。如同提醒外界不能把中国网民的言论当成全中国的情绪一样,英国极端者的说辞,只是声音的一种而已。

  无论是1999年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美国轰炸,还是2001年中国军机在南中国海被美国侦察机撞毁飞行员遇难,中国民众所表达出的愤怒情绪,与这次原本引以为豪的奥运圣火全球传递之旅却遭遇破坏和干扰一样,都源自共同的被伤害、受打击的感受。中美关系曾经历短暂的谷底沉潜,但很快就因彼此现实的利益和需要而互相靠拢,民间情绪也就随之渐渐平息而至淡忘。

  从这一角度看,围绕西藏、奥运和西方媒体的冲突,实不可怕,世界总是在摩擦和碰撞中彼此成长。但是,人们所追求的所谓东西方的互相了解、互相尊重,或许会一直像刘德华那首歌唱的那样:是一场“我和我追逐的梦,一再错过”。

(作者是联合早报编辑组副主任)




欢迎光临 人在德国 社区 (http://rs238848.rs.hosteurope.de/bbs/)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