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我们这一代的五四宣言 [打印本页]

作者: 五湖散人    时间: 2008-5-7 15:23     标题: 我们这一代的五四宣言

 “奥运——这一代的成人仪式”系列网评之一

  作者:东四头条

  曾经以为历史的舞台很高很高,我们今天却站了上来!

  感谢奥运,感谢圣火,感谢全世界给我们加油和鼓励的人们。同时,我们也要感谢那些对中国的崛起心存疑惧和敌视的人,感谢所有傲慢与偏见、遏制和打压、误解和谩骂。风,让火燃得更旺;雨,将浊气一扫而空。风雨中,我们登上舞台,宣读这一代中国青年的五四宣言。

  在许多人眼里,我们曾经是那样的脆弱、幼稚、孤独、另类甚至卑微。

  在许多人眼里,我们“独生子女”“小皇帝”,从小娇生惯养、我行我素,不懂得兄弟姐妹的友爱,不懂得对父辈心怀感恩;我们被“素质教育”折磨得死去活来,沉迷网络游戏,缺乏传统文化修养,更不要说什么远大理想。

  在许多人眼里,我们在不该早熟的时候早熟,在需要成熟的时候懵懵懂懂,超女快男是我们的标签,我们“既缺乏50后与祖国共命运的伟大情怀,也缺乏60后追求精神解放的觉悟,同样缺乏70后善于自省的精神”……

  我们读小学时,读大学不要钱;

  我们读大学时,读小学不要钱。

  我们没能工作的时候,工作是分配的;

  我们可以工作的时候,撞得头破血流才勉强找份饿不死人的工作。

  我们不能挣钱的时候,房子是分配的;

  我们能挣钱的时候,却发现房子已经买不起了。

  我们没有进入股市的时候,傻瓜都在赚钱;

  我们兴冲冲地闯进去的时候,才发现自己成了傻瓜……

  然而,就是我们这群人,从一地鸡毛的琐碎生活里抬起头来,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发出震撼世界的呐喊!

  卡弗蒂们巴不得我们都是“愤青”,可相当遗憾,我们不是。我们学过历史,我们不是“造反派”;我们痛恨暴力,所以才对拉萨狂暴的“藏独”深恶痛绝;我们珍视和平,我们深信,再给中国一代人和平发展的时间,我们将对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

  卡弗蒂们巴不得我们都是暴民和匪徒,可相当遗憾,他们的诅咒永远只是诅咒。既然有分辨虎照、羚羊照的眼力,我们就不会分不清善恶和是非;既然有捍卫火炬的勇气和信心,我们就有“放过法国人宽恕西方人”的宽容和大度;既然有在巴黎共和国广场慷慨陈词的雄辩口才,我们为什么要学卡弗蒂,令人不齿地攻讦和谩骂?抵制?你是说抵制吗?那些人可以用“抵制奥运”来威胁我们,我们为什么就不能以牙还牙、吓唬他们一下?(如果让家乐福受惊了,我们在此深表歉意——等风波过去,我们会去采购很多很多)哈哈!

  总结圣火风波,必须承认,我们对江湖的险恶估计不足。我们曾理所当然地认为,一个13亿人口的国家走向繁荣,在任何人眼里都是世界之福,所有人都会乐见一个古老民族的复兴,分享我们凤凰浴火的喜悦。然而,剧情跳出了我们温情、善意、阳光灿烂的剧本,以一种复杂得多的章节展开。“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暂时还只是一个梦想。

  的确,西方对中国存在误解和偏见。但坦诚地讲,我们对西方文明的理解同样可能失之肤浅。这种肤浅,让我们容易将对方的理念和行为,局部与整体,政府、传媒与民意混为一谈,迷失其间;这种肤浅,让我们往往误把特定的游戏规则视作普世价值,把竞争中的利益权衡视作文明冲突,时而艳羡邻人的富贵高雅,渴望倾盖相交,时而又高筑藩篱,鸣鼓而攻。

  从历史的角度,中华文明的宽广深厚,足以令人自豪;从现实的角度,在国际格局的风云变幻中,我们还是名副其实的New Comer。30年改革开放,我们以经济的腾飞换来了跻身VIP俱乐部的门票,但在很多方面,我们远没有完全做好准备……

  2008年的五四,中国青年无可回避地面对新的世界、新的使命。

  1919年五四的北京街头,陈独秀、李大钊、傅斯年们高举双臂,接受现代文明的洗礼。那一年,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正是我们这个年龄。

  从那时开始,1935年一二?九运动,1976年四?五运动,1981年大学生喊出“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时代最强音,1999年抗议北约轰炸我驻南使馆……青年爱国大潮引领历史的脉动,将积贫积弱的中国推上自强之路。

  今天,这一浪由这一代人掀起,我们站在历史的潮头!

  向左走还是向右走?全世界都在注视我们。我们的回答是:向前走!

  2008年8月的北京,未必一切都尽如人意,但青年志愿者的微笑是真诚的;北京“的哥”英语可能还有些磕巴,但我们沟通的愿望是那样的强烈。

  所有友善、理性、有正义感的朋友,我们都欢迎——我们之间的合作,是这个世界和谐运转的基础;所有跟我们红过脸、打过架的,我们也都欢迎——历史正翻开新的一页,未来世界的命运,取决于今天我们彼此的意愿和交流的深度。

  “一个大国,绝不可能指望只在掌声中前进”。无论“挡在中国与世界之间的这堵墙”有多厚重,我们都奋力向前,义无反顾。

  今天,我们站上历史的舞台,秉承前辈的血脉,承载世界的目光,历史正倾听这一代人的回答!

  来源:中广网
作者: 五湖散人    时间: 2008-5-7 15:24

用温暖的眼光看世界

 “奥运――这一代的成人仪式”系列网评之二

  作者:东四头条

  奥林匹克五环,象征五大洲团结。然而,在北京奥运会举办前夕,为什么诸多西方媒体对中国提出这样或那样的指责,甚至对奥运圣火也发出恶声?

  表面的原因有很多:拉萨骚乱,苏丹达尔富尔,人权,环境,中国玩具的安全性……这些问题不是源自北京奥运,也不会因为北京奥运的闭幕而立刻消失。还是日本学者庚欣在一旁看得明白:新中国的成立使中国远离“挨打”,改革开放30年使中国远离“挨饿”。今天中国的国力有了大幅度提升,却开始面临频频“挨骂”的尴尬。“挨打”和“挨饿”属于硬性威胁,“挨骂”伤害的却是中国的“软实力”,是在丑化、歪曲中企图重创中国的形象。

  这是崛起的中国,给中西方带来的共同困惑。

  老外看中国,眼光太复杂:“中国人太有钱了”,“中国人活得压力真大”,“不明白中国人为何那么望子成龙”,“中国女孩是世界上最开放的女孩”……还有人担心:中国人将要吃掉我们的午餐!

  连英国女王也按捺不住好奇与不安,2007年见到胡锦涛主席,在国宴讲话含蓄地问中国贵宾:“中国的发展备受全球瞩目和钦佩。但是,我们很想知道,中国人民究竟想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家,而他们又将在21世纪的国际事务中,扮演什么角色?国际社会如何看待它的新角色?”在西方人眼里,中国因为没有按照西方工业化常规路径发展起来――俄罗斯共产党主席久加诺夫概括为“社会主义+中国民族传统+国家调控的市场+现代化技术和管理”――所以是一个巨大的“未知数”。

  让我们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我是美国人,发现这个世界上有一个国家,人口高出6倍多,经济高速增长持续了30年,还有一套自己独特的处事方式、思维习惯,是我所不熟悉也不容易认同的,心里肯定会很不爽。特别是眼看“中国模式”有可能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另一种选择,西方的气恼可想而知。就像网上流传的一首打油诗:

  当我们被称为东亚病夫,我们被视为黄祸。

  当我们被宣传为下一个超级大国,我们被称为威胁。

  当我们关上大门,你们走私毒品来打开市场。

  当我们信奉自由贸易,又责骂我们夺走了你们的工作。

  当我们被碎成几片,你们的军队闯进来要求公平分赃。

  但我们把碎片重拼接好,你们又叫嚣解放被入侵的西藏。

  当我们建设自己的工业,你们称我们是污染者。

  当我们卖给你们商品,你们责备我们助长了温室效应。

  当我们购买石油,你们称是剥削和种族大屠杀。

  而当你们为石油而发起战争,你们称为解放。

  当我们沉默,你们要我们言论自由。

  当我们不再沉默,你们称我们是洗脑式的仇外。

  “你们为什么那么恨我们”,我们不禁要问。

  “不,我们不恨你们”,你们说。

  “我们也不恨你们,但是你们理解我们吗”,我们问。

  中国驻英大使傅莹,亲历伦敦火炬传递的乱象,对英国读者慨然感言:“世界曾等待中国融入世界,而今天中国也有耐心等待世界认识中国。” 想当初,1868年中国外交使团出访波士顿,美国文豪爱默生即席演讲,欢迎来自东方的古老王朝步入“民族之林”。宴会后,他在日记中写道:“中国人现在不再对一个越出广州城墙的使节扔石头了。”爱默生万万没想到,140年后,美国主流媒体CNN的卡弗蒂竟然不承认中国人是“民族之林”平等的一员,向中国人扔来语言的石头,砸得我们心头流血、怒火中烧!

  面对西方媒体的歪曲报道,我们有权表达愤怒和抗议。但是,这种激情的表达,必须遵循理性和法治原则,把街头政治与正常的国际经贸关系脱钩。我们捍卫国家尊严的主观意愿,不要因为某些过激言行,客观上令中国的国际形象减分。

  应该承认,从奥运会到WTO,当代文明在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制度框架,主要是由欧美发达国家奠定的。中国在当今世界,不可能自外于人类文明的制度框架。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抵制外国商品和商家的行为都可能伤及自身。我们要搭乘国际体系的便车,善于利用世界通行规则,学会与其他国家、其他价值观的沟通,学会得体的表达,学会有礼有节的辩论,消除隔阂,化解冲撞。

  抗议西方媒体的诽谤失实报道相对容易,增强中国声音的影响力则需要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文化对话不同于政治批判,需要润物无声的公关艺术,需要水滴石穿的坚强耐心。

  奥运火炬在一些西方国家被抢夺,不代表中国现代化进程被国际社会围追堵截。不能因此而形成“光荣孤立”的偏执心态。历史的教训是,德国的威廉二世夸大“被围堵”心态,四面树敌,其结局是把德国拖入民族灾难。

  一部中国现代史,是从1919年中国在巴黎和会的挫败开始的。透过岁月的尘埃,依稀可见凡尔赛和约签字的那个早晨,中国外交官顾维钧抗议列强把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愤然退场,坐车经过巴黎街头,心境苍凉:

  “汽车缓缓行驶在黎明的晨曦中,我觉得一切都是那样黯淡――那天色,那树影,那沉寂的街道。我想,这一天必将被视为一个悲惨的日子,留存于中国历史上。”

  中国的国际地位今非昔比。人民币汇率牵动着世界经济的敏感神经。中美、中俄、中欧之间架起首脑热线,在国际政治重大问题上,世界需要随时倾听中国的声音。弱国无外交,强国也可能惹来更多的外交纷扰。中国年轻人有热血,也不乏理性。23岁大学生饶谨创办的反CNN网站首页,不卑不亢写着两行字:

  “我们并不反对媒体本身,我们只反对某些媒体的不客观报道;

  我们并不反对西方人民,但是我们反对偏见。”

  上个月,第一个会说中文的西方政府首脑陆克文访华,在北京大学演讲的开场白就是:

  “中国有句话叫,天不怕,地不怕,只怕老外说中国话。”

  这位明确反对抵制北京奥运会的澳大利亚总理,告诉北大学子:

  同学们,你们是中国融入全球的一代,你们肩负着中国的伟大责任,你们将决定世界如何看待中国。”

  台下的大学生报以欢快的掌声。这里没有语言的隔阂,没有藏青会,没有卡弗蒂,没有抢夺火炬,自然也没有顾维钧当年眼里的一片黯淡。

  激情过后,世界将看到一代更加阳光、更加自信的中国青年。

  来源:中广网




欢迎光临 人在德国 社区 (http://rs238848.rs.hosteurope.de/bbs/)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