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其他] zt 绝对精辟:10分钟让你全面了解当前世界金融危机! [打印本页]

作者: lndz    时间: 2008-10-9 11:18     标题: zt 绝对精辟:10分钟让你全面了解当前世界金融危机!

对金融危机最普遍的官方解释是次贷问题,然而次贷总共不过几千亿,而美国政府救市资金早已到了万亿以上,为什么危机还是看不到头?有文章指出危机的根源是金融机构采用“杠杆”交易;另一些专家指出金融危机的背后是62万亿的信用违约掉期(Credit Default Swap,CDS)。那么,次贷,杠杆和CDS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它们之间通过什么样的相互作用产生了今天的金融危机?在众多的金融危机分析文章中,始终没有看到对这些问题的简单明了的解释。本文试图通过自己的理解为这些问题提供一个答案,为通俗易懂起见,我们使用了几个假想的例子。有不恰当之处欢迎批评讨论。
    
一。杠杆。目前,许多投资银行为了赚取暴利,采用20-30倍杠杆操作,假设一个银行A自身资产为30亿,30倍杠杆就是900亿。也就是说,这个银行A以30亿资产为抵押去借900亿的资金用于投资,假如投资盈利5%,那么A就获得45亿的盈利,相对于A自身资产而言,这是150%的暴利。反过来,假如投资亏损5%,那么银行A赔光了自己的全部资产还欠15亿。
    
二。CDS合同。由于杠杆操作高风险,所以按照正常的规定,银行不运行进行这样的冒险操作。所以就有人想出一个办法,把杠杆投资拿去做“保险”。这种保险就叫CDS。比如,银行A为了逃避杠杆风险就找到了机构B。机构B可能是另一家银行,也可能是保险公司,诸如此类。A对B说,你帮我的贷款做违约保险怎么样,我每年付你保险费5千万,连续10年,总共5亿,假如我的投资没有违约,那么这笔保险费你就白拿了,假如违约,你要为我赔偿。A想,如果不违约,我可以赚45亿,这里面拿出5亿用来做保险,我还能净赚40亿。如果有违约,反正有保险来赔。所以对A而言这是一笔只赚不赔的生意。B是一个精明的人,没有立即答应A的邀请,而是回去做了一个统计分析,发现违约的情况不到1%。如果做一百家的生意,总计可以拿到500亿的保险金,如果其中一家违约,赔偿额最多不过50亿,即使两家违约,还能赚400亿。A,B双方都认为这笔买卖对自己有利,因此立即拍板成交,皆大欢喜。
    
三。CDS市场。B做了这笔保险生意之后,C在旁边眼红了。C就跑到B那边说,你把这100个CDS卖给我怎么样,每个合同给你2亿,总共200亿。B想,我的400亿要10年才能拿到,现在一转手就有200亿,而且没有风险,何乐而不为,因此B和C马上就成交了。这样一来,CDS就像股票一样流到了金融市场之上,可以交易和买卖。实际上C拿到这批CDS之后,并不想等上10年再收取200亿,而是把它挂牌出售,标价220亿;D看到这个产品,算了一下,400亿减去220亿,还有180亿可赚,这是“原始股”,不算贵,立即买了下来。一转手,C赚了20亿。从此以后,这些CDS就在市场上反复的抄,现在CDS的市场总值已经抄到了62万亿美元。
    
四。次贷。上面A,B,C,D,E,F....都在赚大钱,那么这些钱到底从那里冒出来的呢?从根本上说,这些钱来自A以及同A相仿的投资人的盈利。而他们的盈利大半来自美国的次级贷款。人们说次贷危机是由于把钱借给了穷人。笔者对这个说法不以为然。笔者以为,次贷主要是给了普通的美国房产投资人。这些人的经济实力本来只够买自己的一套住房,但是看到房价快速上涨,动起了房产投机的主意。他们把自己的房子抵押出去,贷款买投资房。这类贷款利息要在8%-9%以上,凭他们自己的收入很难对付,不过他们可以继续把房子抵押给银行,借钱付利息,空手套白狼。此时A很高兴,他的投资在为他赚钱;B也很高兴,市场违约率很低,保险生意可以继续做;后面的C,D,E,F等等都跟着赚钱。
    
五。次贷危机。房价涨到一定的程度就涨不上去了,后面没人接盘。此时房产投机人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房子卖不出去,高额利息要不停的付,终于到了走头无路的一天,把房子甩给了银行。此时违约就发生了。此时A感到一丝遗憾,大钱赚不着了,不过也亏不到那里,反正有B做保险。B也不担心,反正保险已经卖给了C。那么现在这份CDS保险在那里呢,在G手里。G刚从F手里花了300亿买下了100个CDS,还没来得及转手,突然接到消息,这批CDS被降级,其中有20个违约,大大超出原先估计的1%到2%的违约率。每个违约要支付50亿的保险金,总共支出达1000亿。加上300亿CDS收购费,G的亏损总计达1300亿。虽然G是全美排行前10名的大机构,也经不起如此巨大的亏损。因此G濒临倒闭。
    
六。金融危机。如果G倒闭,那么A花费5亿美元买的保险就泡了汤,更糟糕的是,由于A采用了杠杆原理投资,根据前面的分析,A赔光全部资产也不够还债。因此A立即面临破产的危险。除了A之外,还有A2,A3,...,A20,统统要准备倒闭。因此G,A,A2,...,A20一起来到美国财政部长面前,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游说,G万万不能倒闭,它一倒闭大家都完了。财政部长心一软,就把G给国有化了,此后A,...,A20的保险金总计1000亿美元全部由美国纳税人支付。
    
七。美元危机。上面讲到的100个CDS的市场价是300亿。而CDS市场总值是62万亿,假设其中有10%的违约,那么就有6万亿的违约CDS。这个数字是300亿的200倍。如果说美国政府收购价值300亿的CDS之后要赔出1000亿。那么对于剩下的那些违约CDS,美国政府就要赔出20万亿。如果不赔,就要看着A20,A21,A22等等一个接一个倒闭。无论采取什么措施,美元大贬值已经不可避免。
    
以上计算所用的假设和数字同实际情况会有出入,但美国金融危机的严重性无法低估。
作者: cqg2828    时间: 2008-10-9 12:12

LZ有品位!
作者: 天更蓝    时间: 2008-10-9 12:22

明白了
作者: NeuMond    时间: 2008-10-9 12:40

原帖由 cqg2828 于 2008-10-9 13:12 发表
LZ有品位!

有目标了?  对准翅膀射嘛,既能避开防弹背心,又能让她飞不走。
作者: 山区人民爱照相    时间: 2008-10-9 13:07

原帖由 NeuMond 于 2008-10-9 13:40 发表

有目标了?  对准翅膀射嘛,既能避开防弹背心,又能让她飞不走。


作为一个aachen版离休老干部,俺不能眼睁睁的看着csuchen继续向ckaufen的方向堕落下去,必须恢复往日八卦谣言绯闻路边社小道消息充斥版面的河蟹盛世。
据说,祁总每个月两次回归aachen,探讨一下动机吧。
作者: STROM    时间: 2008-10-9 14:37

宁要cmachen,不要ckaufen!!!
作者: STROM    时间: 2008-10-9 14:38

祁总,有好消息记得请大伙儿high
作者: NeuMond    时间: 2008-10-9 17:35

原帖由 山区人民爱照相 于 2008-10-9 14:07 发表


作为一个aachen版离休老干部,俺不能眼睁睁的看着csuchen继续向ckaufen的方向堕落下去,必须恢复往日八卦谣言绯闻路边社小道消息充斥版面的河蟹盛世。
据说,祁总每个月两次回归aachen,探讨一下动机吧。

都知道了,没有不透风的墙。
另据说,Qi总在搞一个聚集全球玻璃信息的网站,一切都与时俱进啊。
作者: robilee    时间: 2008-10-9 18:14

写的不错 确实精P
作者: lndz    时间: 2008-10-10 12:50

我举着丘比特的箭追呀追,
你穿着防弹背心飞呀飞。


作者: lndz    时间: 2008-10-10 12:51

原帖由 NeuMond 于 2008-10-9 18:35 发表

都知道了,没有不透风的墙。
另据说,Qi总在搞一个聚集全球玻璃信息的网站,一切都与时俱进啊。


wasseriert, wasseriert, wieder wasseriert.
作者: 山区人民爱照相    时间: 2008-10-10 13:30

glassiert, glassiert, wieder glassiert
作者: jiejiedog    时间: 2008-10-10 15:55

品位品位品位品位品位
作者: godismygirl    时间: 2008-10-10 18:01

赞!
浅显易懂,长知识了~
作者: 驴子    时间: 2008-10-10 18:04

召唤携带单反的,抓拍齐总回aachen的动向
作者: xxlinlin9527    时间: 2008-10-12 11:21

"房子卖不出去,高额利息要不停的付,终于到了走头无路的一天,把房子甩给了银行。此时违约就发生了"

这点不懂,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违约呢?
作者: lndz    时间: 2008-10-12 12:51

原帖由 xxlinlin9527 于 2008-10-12 12:21 发表
"房子卖不出去,高额利息要不停的付,终于到了走头无路的一天,把房子甩给了银行。此时违约就发生了"

这点不懂,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违约呢?


断供
作者: jilldd    时间: 2008-10-13 08:18

原帖由 jiejiedog 于 2008-10-10 16:55 发表
品位品位品位品位品位


你不是已经被屏蔽了吗?怎么又能冒出来啦吐泡泡了?
作者: Gummibaerchen    时间: 2008-10-13 21:42

:girlshy: 只是由于题目,好奇的问个白痴的问题,德国的私人银行会不会也倒闭呢 毕竟德国的经济也不景气了阿
作者: helloworld    时间: 2008-10-13 22:39

Dow 今天破纪录了,反弹超过11%了。calm down, calm down. 终于好转了。
作者: helloworld    时间: 2008-10-13 22:41

原帖由 Gummibaerchen 于 2008-10-13 22:42 发表
:girlshy: 只是由于题目,好奇的问个白痴的问题,德国的私人银行会不会也倒闭呢 毕竟德国的经济也不景气了阿


欧洲人说:我们才不会像美国人那样子blablabla,bailout 不bailout的,政府是绝不会让银行倒闭的。
看来是这样子的,政府出钱毫不犹豫。
作者: patrick1982    时间: 2008-10-14 07:39

niu niu ddd
作者: milch    时间: 2008-10-15 22:45

很不错的文章,深入浅出,
作者: milch    时间: 2008-10-15 22:53

关于次贷危机这个概念,还不是很清楚,网上有说是穷人买房所致,请教LZ有什么高见?
作者: cswb    时间: 2008-10-15 22:58     标题: 如果是真的这样

那美国惨了. 希望中国的房地产别走这条路
作者: 山区人民爱照相    时间: 2008-10-16 00:07

原帖由 milch 于 2008-10-15 23:53 发表
关于次贷危机这个概念,还不是很清楚,网上有说是穷人买房所致,请教LZ有什么高见?


1977年卡特政府通过了community reinvestment act,也叫社区法案,克林顿政府又推动这一法案,意思就是穷人也有买房的权力,银行不能歧视穷人。结果就是大批没有偿还能力的穷人买房了,还不要首付,不要抵押,当房价走高的时候还不打紧,房价一跌,甩手不要了。
作者: 山区人民爱照相    时间: 2008-10-16 00:18

原帖由 cswb 于 2008-10-15 23:58 发表
那美国惨了. 希望中国的房地产别走这条路


乐观不到哪里,留意一下房地产成交量的新闻就知道,资金不能回笼,资金链发生断裂,房地产公司运作就有麻烦,但房地产和地方政府利益相关,房地产的大头都被地方政府卖地拿走了。地方政府不会见死不救,慢慢看吧。

呆账坏账也早不是新鲜事,几大商业银行的坏账率都是半公开的,不过肯定不会倒闭,还成立资产管理公司剥离银行不良资产。至于怎么操作,我等草民管不着。
作者: 乐乐    时间: 2008-10-16 07:38

爬上来再多嘴一句。千万莫拍我。

偶其实觉得,这次经济危机和次贷危机关系并不大。仅仅是以次贷危机作为一个幌子。
偶一直觉得,这次经济危机其实并没有所说的那末严重,美国经济绝对不会因为这个而崩溃。他的老大地位也不会动摇。那末为什莫美国政府这次这样夸大金融危机的影响性和严重性呢?因为他们要把国库里的钱转移到大资本家手里。为什莫要在世界上忽悠其他国家夸大金融危机的影响呢?因为大家都慌了之后,就可以给中国施压。瞧瞧现在已经开始有舆论导向了哈,(请搜索若中国动员万亿储备,全球衰退可避免)

这就好像是庄家坐庄,各位下场,下注离手,庄家心里面盘算怎末才能堂而皇之的把这些傻帽的钱坑来呢?还不能太明显招打。那就这样,让外力突然摇晃棚子,然后说,地震拉,大家都往外跑逃命。谁也顾不上钱了,这钱就归庄家了。

大家都炒股哈,都能够理解财团是怎末能够操纵股市。放在世界金融市场也是一样的。几只巨大的黑手正在横敛全世界的财富。为啥呢,因为他们有足够的实力制定游戏规则。

这些钱肯定是花光了。但是都是穷人买房花光了,我觉得未必。要是因为穷人钱才花光了,那末为啥穷人反而上街游行反对救市呢?因为穷人知道,政府拿钱也是救财团而不是救他们。那末那些被花掉的钱去哪里了呢,明的暗的,我觉得是打仗了。就是说,打仗花掉了钱,没钱就拼命的继续发行货币,但是货币不值那个价值,这个建筑在泡沫上的金融体系总有一天要崩溃的。

而且为啥在这个节骨眼上金融危机了呢?在布什将要下台之前?美国建国以来就没有大规模的政府救市过,为啥布什这个好战分子突然插上翅膀变天使了呢?其实站在财团的角度上想一想就明白了。(我说的财团不是单指布布什家族肯尼迪家族之类的,而是他们那个阶级)这不过是把国库的钱转移到财团去。即便是共和党这次输了大选,留给奥巴马的也是个空空如也的国库。没钱,奥巴马也没戏可唱。而共和党代表的大资本家阶级掌握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脉。翻身是朝夕的事情。

所以说,有人的地方,就有阶级,有阶级的地方,就不可能有真正绝对的自由公平民主。像美国这样的,2个党派之争,动用的是国家机器。一个国家,今天向东,明天向西,有几个回合下来就下场歇菜了。
所以说,这个金融危机对于美国的大财团来说,只有好处没有坏处。拿光国库,打击民主党。货币贬值,赖掉欠中国的帐。在世界金融市场上捞光别国的钱。(要不然布什干吗警告别国不能袖手旁观啊,就是这样,我是老大我说让你交保护费你就得交。膜拜一下布什这个智商93分的。)1石好几鸟。想不崇拜他都不行。

有点语无伦次哈。愤愤们莫拍我。仅仅是和愿意探讨的同学探讨一下。

[ 本帖最后由 乐乐 于 2008-10-16 08:43 编辑 ]
作者: m2p    时间: 2008-10-16 08:03

银行把购物贷款的债权在重新分割卖出去,如果那些借款人的还款能力有保障,那样所有的投资人都有钱赚。但大量不良的中介靠账目作假让很多根本没有偿还能力的人从银行那里借到了钱去买房。
其实美国远没有它看上去那么坚强,或者它也有致命弱点。历史上很多大帝国都是一夜之间就突然落入谷底。
现在欧美在按照当年卡尔马克思的预料一步一步走,能走多远,拭目以待。但如果这次国有化救市还不成功的话,我们就要真得进入难以想象的大萧条时期了。
作者: m2p    时间: 2008-10-16 08:13

按照郎咸平的观点,银行如果出问题,很多中小企业无法短期融资,就会造成大规模的倒闭。欧美本来就是负债消费,这样他们就会收紧消费,而中国70%的产能都是用于对外出口产品的生产,这时中国会受到海啸般的冲击。
我的想法,经济危机,就会有大量的人失业,货币贬值,社会动荡,最后唯一的出路就是政府带领人民去找仗打。
所以,为了全世界的和平和发展,美国必须要救市,中国也应该帮助那些濒临破产的国家,如果经济完蛋了,中国有再多的钱也是白搭。
作者: 乐乐    时间: 2008-10-16 08:25

原帖由 m2p 于 2008-10-16 09:03 发表
其实美国远没有它看上去那么坚强,或者它也有致命弱点。历史上很多大帝国都是一夜之间就突然落入谷底。
...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20年之内,中国俄国拼了吃奶的劲儿估计也就是和美国三分天下。
一个财团有可能从一夜之间云端到地下,帝国的衰落怎末也不可能一夜之间。除非他内乱。呵呵呵。现在的美国就是以前的英国。猴王老了,新猴王想爬上宝座且得争斗一番呢。
美国有的那些弱点估计中国俄国也都有。想想中国还有9亿农民生活困苦,就最好先把帝国的春秋大梦放一放。
那些奥运的光环一点都不代表中国真实的实力。所以大爬梯开完之后,还是应该踏踏实实的过日子,最好不要相信那些灌输中国已经崛起中华帝国的那些迷魂汤。
作者: m2p    时间: 2008-10-16 08:36

原帖由 乐乐 于 2008-10-16 09:25 发表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20年之内,中国俄国拼了吃奶的劲儿估计也就是和美国三分天下。
一个财团有可能从一夜之间云端到地下,帝国的衰落怎末也不可能一夜之间。除非他内乱。呵呵呵。现在的美国就是以前的英国。猴王老 ...

你说得是另外一回事,除你之外谁也没有在这里说什么中华帝国的话。
美国有命门,但如果如果这次美国倒下了,中国和俄国也会被紧接着被压死。中国现在依赖产品出口生存,俄国依赖能源出口生存,如果欧美完了,大家的饭碗就都砸了。
但也不要相信美国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如果经济大萧条,这些国家就可能会出现内乱。美国现在是高负债,经济出现危机,倒下的不是几个大财团。现在欧美在以政府的信誉来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国有化注资银行),如果这次救市失败,接下来破产的就是国家了。
作者: 乐乐    时间: 2008-10-16 08:44

原帖由 m2p 于 2008-10-16 09:36 发表

你说得是另外一回事,除你之外谁也没有在这里说什么中华帝国的话。
美国有命门,但如果如果这次美国倒下了,中国和俄国也会被紧接着被压死。中国现在依赖产品出口生存,俄国依赖能源出口生存,如果欧美完了,大家 ...

看这里啊。我说的那个帝国的迷魂汤在这里,好多地方都转载这个所谓法新社新闻了。
http://news.wenxuecity.com/messages/200810/news-gb2312-720007.html
德国之声:全球危机里中国"帝王般镇定自若"(图)
法新社记者写道:“全世界范围内,市场陷入了金融危机的混乱之中。可是中国展示的却是一种真正的帝王般的镇定自若。”

北京领导人翻来覆去地强调说,他们的国家不在乎当前的混乱状态,甚至可以给其它国家带来帮助。"假如这个有13亿人口的国家能够保持它稳定的、快速的经济增长,将是对世界作出的一个大贡献,"政府首脑温家宝如是说。作为中流砥柱,中国甚至可以从危机中得益,因为它将能让它日益增强的国际影响得到保障。北京也希望能起到稳定作用,因为它的前景与出口,因而与贸易伙伴的支付能力息息相关。

在过去的几天里,从中国主要领导人那里能听到的关于经济危机这个题目的言论基本上是令人宽慰的。与此同时,这个国家正在准备庆祝它的经济改革30周年。这个改革给这个亚洲巨人带来年均9%以上的增长率。温家宝说,他"完全相信中国的经济发展和金融稳定"前景。跟央行一起,这个国家的领导人强调,他们密切关注着国际上的发展。一个对稳定金融市场的"共同利益"把中国跟西方捆绑在一起。



中国的黄帝

世界第四大国民经济体中国至今几乎没有受到这场危机的大冲击。正是其谨慎的金融市场开放政策使之避免了被卷入全球漩涡中去的命运,简直就是1997年危机时的翻版。"这还始终是一个发展中的金融体制,"中国问题研究机构CEFC的胡切特(Jean-Francois Huchet)这样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金融体系还由当局严格地控制着,中国的银行比起其它国家的银行来,还不那样密切地与国际交织。据西方的估计,那里银行业界只有不到1%卷入了与美国次贷抵押业务中。

UBS保险集团在北京的经济专家王桃(音)女士认为,甚至弱化的世界经济也不会给出口国中国带来什么负面影响。虽然来自美国和欧洲的需求放慢,这个巨大的国家却可以通过加强内需来平衡。她说,中国在这方面处于"一个非常好的位置",可以用这种方式来缓解全世界范围的衰退冲击。

据一些专家估计,中华人民共和国甚至可以给其它国家提供帮助:资本经济公司(Capital Economics)的吉索普(Julian Jessop)认为,这个国家就其货币储备的量而言,在稳定西方金融市场方面起重要作用的潜力。东方证券公司(Orient Securities)高义说,中国的最高目标很清楚,即保持自己的国民经济和国内市场的稳定,但与此同时,北京也对拯救市场的国际行为作出反应。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西方观察家说,当前的形势能帮助中国顺利地砸入自己的楔子。

然而时下还看不到中国在计划采取拯救行动的迹象,比如那已经超过2万亿美元的巨大的外汇储备,中国还根本就不去动它。虽然有人把中国视为全球金融危机的救生天使,尤其是由于它拥有的巨额资金,但不要对这个亚洲巨人抱太大希望的警告却也不时传入耳中:"谁要认为中国和其它亚洲国家会扮演一个新的华尔街的角色,谁就是不现实的。"这话是安邦集团(Anbound Group)何军说的。
作者: 山区人民爱照相    时间: 2008-10-16 08:49

金融危机必然导致银行信贷紧缩,甚至金融机构破产,资本流通下降,然后就可能企业资金链断裂,工厂关门,工人失业,消费下降,经济衰退。危机从金融界蔓延到实体经济界。一旦发生经济衰退,没有赢家。全世界都在想着怎么避免让危机蔓延到实体经济,都怕这个事情发生。
经济衰退的后果是什么,参照一下1929年的大萧条时期,站在银行财团的角度,都快资不抵债了,还捞什么捞?也就那几个CEO挣得脑满肠肥,那才几个钱。
美国历史上没有政府救市?那罗斯福新政是什么。29年大萧条,胡佛政府坚持自由主义,拒绝干涉,大批银行破产,直到罗斯福政府,凯恩斯主义得到加强,通过emergency banking act紧急银行法令, 建立federal deposit insurance corporation联邦储蓄保险公司,加强美联储地位,提供国家担保,增发货币保证银行。这些不算救市算什么。
这次次贷危机布什能有多大影响,社区法案是卡特政府通过的,格林斯潘是里根政府任命的,金融衍生物是格林斯潘任期内放宽管制的,subprime是克林顿政府推动的,这都干小布什啥事。美联储主席任期跨总统和国会任期,目的是保证其不受政府影响,独立运行,格林斯潘凭什么鸟他小布什。美联储,大法官都是跨总统和国会任期,他们都是谁都不鸟,就是为了权力分散,避免政府肆无忌惮,为所欲为,走向独裁。
带着阶级斗争的弦想事,这世界都在迫害你。
作者: 乐乐    时间: 2008-10-16 08:50

原帖由 m2p 于 2008-10-16 09:36 发表

美国有命门,但如果如果这次美国倒下了,中国和俄国也会被紧接着被压死。中国现在依赖产品出口生存,俄国依赖能源出口生存,如果欧美完了,大家的饭碗就都砸了。
但也不要相信美国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如果经济大萧条,这些国家就可能会出现内乱。美国现在是高负债,经济出现危机,倒下的不是几个大财团。现在欧美在以政府的信誉来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国有化注资银行),如果这次救市失败,接下来破产的就是国家了。 ...

这个我不太懂。等我搞明白了再回答你哦。不过我觉得,大的不崩溃,市场怎末重新洗牌阿。不过我觉得,中国现在已经有足够的外汇储备,接下来就是独善其身了。中国要养活13亿人,这个国内市场就足够中国躲过这次危机。以前依赖出口,是为了赚取足够外汇以牵制美国。现在外汇足够了,就应该发展国内市场。
可惜的是有很多行业已经被外企挤垮了。这个比较糟糕。
作者: m2p    时间: 2008-10-16 08:51

相信这种报道的人是傻子,说这种话的人是骗子。如果是中国政府这么说,说明他们要骗那些无知妇孺,或者说要稳住他们。如果是外国政府这么说,说明他们想要中国的钱了。没有发现,现在国际舆论对中国可宽容了,和几个月前真是天差地别。现在这些国家都眼定着中国将近两万亿的外汇储备,默克尔那个老巫婆就要访问中国了,等着看她怎么表现吧。
作者: 乐乐    时间: 2008-10-16 08:56

原帖由 m2p 于 2008-10-16 09:51 发表
相信这种报道的人是傻子,说这种话的人是骗子。如果是中国政府这么说,说明他们要骗那些无知妇孺,或者说要稳住他们。如果是外国政府这么说,说明他们想要中国的钱了。没有发现,现在国际舆论对中国可宽容了,和几个 ...

想拿你钱的当然都是笑脸。等被拿空了就看到真面目了。中国的家底到底还有多少,看看现在处理的那些金融外资招商投资的高层力度,还有刚出来那个粮食安全法就知道了。。。。
作者: 山区人民爱照相    时间: 2008-10-16 08:57

原帖由 乐乐 于 2008-10-16 09:44 发表

看这里啊。我说的那个帝国的迷魂汤在这里,好多地方都转载这个所谓法新社新闻了。
http://news.wenxuecity.com/messages/200810/news-gb2312-720007.html
德国之声:全球危机里中国"帝王般镇定自若"(图)
法新社 ...


痴人说梦,吸吸体味的文章。物价飞涨,股市暴跌,还有那摇摇欲坠的房地产市场,奶粉事件让中国制造的名声跌入谷底。内忧外患,也就死者情绪还稳定了。
作者: m2p    时间: 2008-10-16 09:00

原帖由 乐乐 于 2008-10-16 09:50 发表

这个我不太懂。等我搞明白了再回答你哦。不过我觉得,大的不崩溃,市场怎末重新洗牌阿。不过我觉得,中国现在已经有足够的外汇储备,接下来就是独善其身了。中国要养活13亿人,这个国内市场就足够中国躲过这次危机 ...

外汇储备并不是国家的钱,你父母给存的欧元也在那里面呢。而且如果金融问题,货币贬值,政府的那些外汇就跟着贬值,损失本来就不是一星半点。你不花就要付利息,还要承受贬值,你花也要承担更大的风险。
中国无法独善其身,其实就算没有这次危机,中国经济也很糟糕。预测年底,广东浙江会有50%的企业倒闭,股市跌不见底。中国国内消费只占据生产能力的30%,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依赖海外市场。中国买美国债权是对的,中国太依赖美国,必须要和美国拴在一起。
指望中国的国内市场解决问题根本就是死结。本来国内消费就不足,如果再加上可能的高失业率,本来就不足的消费就会更加削减,国内市场就会萎缩,然后就一轮一轮的作用下去。
其实现在的危机远比你看上去严重得多,想想第二次世界大战是怎么发生的吧。这次比上次吸取教训的就是,多国政府出来救市,也是我们躲过全球危机最后的机会。但中国,就算躲过这次金融危机,我们本身的危机却远远没有结束。
作者: 乐乐    时间: 2008-10-16 09:06

原帖由 m2p 于 2008-10-16 10:00 发表

外汇储备并不是国家的钱,你父母给存的欧元也在那里面呢。而且如果金融问题,货币贬值,政府的那些外汇就跟着贬值,损失本来就不是一星半点。你不花就要付利息,还要承受贬值,你花也要承担更大的风险。
中国无法 ...

嘿嘿。我觉得你说的很有道理。偶抛砖引玉终于得到回报拉。等我仔细研究一下哈。其实我觉得,就算没有这次金融危机,国内的那些企业也被外资挤垮了。现在赶上这个大潮流,说不定还能亡羊补牢。偶得干活去了。有空聊天啊。
作者: 乐乐    时间: 2008-10-16 09:16

那个临走之前对某人说一句哈,那个。。那个。。精英和汉....有时候也不过是一线之隔。那个。。。周。。人也是才华横溢一代才子哈。问题是走上哪条道路都是心的选择,别人也只能眼睁睁看着哈。施主思想偏执,老衲也无能为力了。

韦什末偶这样arrow呢,非要说这句不可呢,难道真想出门就被装麻袋暴打扔河里吗?
作者: 山区人民爱照相    时间: 2008-10-16 10:31

把国家引入深渊的,多半打着爱国的旗号。
希特勒,大跃进,文革,民族品牌三鹿奶粉.........
作者: 乐乐    时间: 2008-10-16 12:45

咱先来看看米国的文化大革命哦。那个什么欧洲烂猪肉啊就不必说了。原始资本积累的时候,人们都没啥道德标准哈。就是淘钻石的也都是血腥史哈。

美国的“文化大革命”—麦卡锡时代

麦卡锡一夜之间成为美国的政治明星。

二战后的美国,战争的阴影还没有消失,冷战的恐怖气氛又接踵而至。美国一方面在国际上与苏联对抗,另一方面在国内清除所谓的“共产主义意识形态”,打击进步势力。从20世纪40年代末到50年代初,掀起了以“麦卡锡主义”为代表的反共、排外运动,涉及美国政治、教育和文化等领域的各个层面,其影响至今仍然可见。

祸起“《美亚》案”1945年3月,美国众议院以207票赞成、186票反对,将其臭名昭著的“非美委员会”改为常设机构。与此同时,由于美国国内通货膨胀指数急剧上升,在短短的一年中发生了3.47万次罢工,共有450多万工人走上街头。众院非美委员会借机指责工会“已被共产党渗透”,极力煽动公众反对共产主义和共产党,迫害进步人士。

1945年3月11日,美国联邦调查局借口当年1月26日出版的《美亚》杂志上有一篇文章与他们掌握的一份秘密材料在内容上相似,伙同战略情报局的特工人员一起闯进了《美亚》杂志编辑部,并声称“从办公室搜出1700多份机密级和其他密级的政府文件”。6月6日,联邦调查局再次查抄《美亚》杂志编辑部,声称“搜查出1069页政府文件,其中有504页是保密性质的”。同日,美国司法部以“偷窃政府绝密文件”的罪名逮捕了曾在美军驻延安观察组长期工作的国务院官员谢伟思等6人。

事后查明,《美亚》杂志所使用的文件是谢伟思私人保存的发自延安的报告的副本,并非什么“绝密文件”。这些报告中的观点,大部分是谢伟思等人在延安的近一年时间里,通过同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交谈和美军驻延安观察组成员的实地调查得出的真知灼见。如在1945年2月中旬,谢伟思在为即将回国的中国战区美军司令魏德迈将军所写的备忘录中,建议美国政府对中国共产党奉行类似盟国对南斯拉夫的铁托游击队所奉行的政策———即像英国首相丘吉尔一样,根据一切党派在对德作战中的表现,而不是以它们的意识形态来判断提供援助与否;希望美国政府在制定其中国政策时从自身角度考虑,不要支持蒋介石政府打内战等。谢伟思被捕后,延安《解放日报》发表社论,将这一事件看作是“中美关系的分水岭”。

尽管联邦大陪审团在8月份宣布因证据不能成立,谢伟思无罪开释,但在《美亚》案的影响下,杜鲁门政府还是从1947年12月17日起开始对联邦政府、武装部队和国防订货承包商实行所谓“忠诚调查”。其调查对象的范围甚至扩大到了荒谬可笑的地步。在帕萨迪纳,有个3岁的小姑娘为商店当广告模特,她的母亲接到通知书,小姑娘必须签署忠诚宣誓书后才能领取报酬。据统计,在“忠诚调查”期间,总共有2000多万美国人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审查。在“忠诚调查”的影响下,美国的社会舆论也随之右转,教授社会科学的教师如果不在课堂上大骂苏联和共产主义就会被解雇,辛辛那提红色棒球队被迫更改了名称,甚至参加角逐美国小姐的候选人都必须陈述她们对卡尔·马克思的看法。恰在此时,威斯康星州参议员麦卡锡的一篇演说,将这一运动推向顶点。

“麦卡锡主义”出笼1908年11月14日,约瑟夫·麦卡锡生于威斯康星州北部一个爱尔兰裔小农场主家庭。1939年,麦卡锡虚报年龄参加威斯康星州第七区巡回法庭法官的竞选,成为该区历史上“最年轻的法官”。从此,麦卡锡开始了充满欺骗与谎言的政治生涯。有人这样评价麦卡锡:“无比的大胆和某些方面的巧妙撒谎,使他的手法与一般的颠倒黑白有天壤之别。”

1946年,从军队中退役的麦卡锡参加参议员的竞选。从未上过战场的麦卡锡向公众宣称自己曾经数次“光荣负伤”,从腿上取出“10磅弹片”,凭借如簧之舌,于这年的11月当选威斯康星州参议员。在参议院任职的前四年中,由于行为不检点和进行大豆期货投机交易、赌博和酗酒,他的声望一落千丈。人们常说,“在麦卡锡参议员的公文包里经常装着一瓶威士忌酒”,他的“一大堆不同性质的事实和经不起验证的数字,把参议院和整个美国搞糊涂了”。尤其是1949年秋天,麦卡锡居然为屠杀美国士兵的纳粹党徒辩护,引起舆论哗然。因此,在这一年的民意测验中,麦卡锡被评为当年“最糟糕的参议员”。此时,他太需要有一根救命稻草来帮他保住在国会的位子了。

1950年2月9日是美国第十六任总统林肯的诞辰年纪念日,麦卡锡决定在这一天“把炮弹打向国务院”。在共和党全国委员会的安排下,他从华盛顿飞往西弗吉尼亚州的惠林市,在俄亥俄县的共和党妇女俱乐部发表了题为“国务院里的共产党”的演讲,声称在他手中,有“一份205人的名单”,“这些人全都是共产党和间谍网的成员”。“国务卿知道名单上这些人都是共产党员,但这些人至今仍在草拟和制定国务院的政策。”麦卡锡的演说有如晴天霹雳,令美国上下一片哗然。此前如履薄冰的麦卡锡则一夜之间成为声震全国的政治明星。

惠林演说之后,麦卡锡又相继飞往犹他州的盐湖城和内华达州的雷诺市,重复他在惠林的演讲。略有不同的是,此时的麦卡锡手中还挥舞着一张小纸片,这就是所谓的“间谍名单”。但是,按照他这时的说法,名单上的人数为57人。

2月11日,得意忘形的麦卡锡特地打电话给总统杜鲁门和国务卿艾奇逊,要求他们对他的演讲公开表态。收到电报后的杜鲁门恼羞成怒,愤而提笔回信道:“我确信,威斯康星州人民极其遗憾,他们的代表竟是像你这样一个没有责任感的人。”但是,在写完信后,杜鲁门并未将其发出,而是将其列入“归档”,他另外责成国务卿帮办普里福依打电话给麦卡锡,希望他“把名单公布出来”。

美国政治的极端时期

喜形于色的麦卡锡没有理睬杜鲁门的询问,又在参议院掀起了一波又一波所谓“揭露和清查美国政府中的共产党活动的浪潮”。朝鲜战争爆发后,麦卡锡更是借口杜鲁门政府中有人暗中“私通苏联”、“出卖了蒋介石集团”、“帮了共产主义的忙”,将民主党执政的20年称为“叛国20年”,并将锋芒直指杜鲁门政府。

1951年6月14日,麦卡锡借口杜鲁门撤换朝鲜战争中的美方总司令麦克阿瑟,在国务院发表了平生最长的一次演说,直接指责杜鲁门政府对外政策重要制定者,曾经担任驻华特使、国务卿和国防部长,被杜鲁门称作“现今最伟大的人物”的乔治·马歇尔将军。在这篇6万多字的演说中,他将“叛徒”甚至“谋杀者”的罪名安在马歇尔头上,说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极力反对在巴尔干开辟第二战场,使得苏联先于西方盟国到达东欧;在雅尔塔会议上蒙蔽罗斯福,使苏联在领土等方面获利;在担任杜鲁门总统派驻中国的特使调停国共两党冲突期间暗中支持共产党,“出卖国民党”;在国务院任职期间制定了对蒋介石集团不利的政策,“帮助中国共产党取得政权”等。后来,麦卡锡还让他的助手编印了《美国从胜利后退:乔治·马歇尔的故事》一书出版,并广为散发。同时受到麦卡锡无端指责的还有在战时和战后参与美国对华事务的欧文·拉铁摩尔、费正清、谢伟思、柯乐布以及时任国务卿的艾奇逊等人。1951年冬天,在麦卡锡的无端指责和谩骂中,马歇尔不得不主动辞职,回弗吉尼亚州里斯堡农场养老。

从1953年起,麦卡锡将魔掌逐渐伸向外交领域。是年4月,麦卡锡在两名年轻助手的协助下,开始对美国设在海外的大使馆藏书目录进行清查。在这次清查中,美国共产党领袖威廉·福斯特、左翼作家白劳德、史沫特莱等75位作家的书籍全被列为禁书,甚至连著名历史学家小阿瑟·史莱辛格和幽默作家马克·吐温的作品也被列入“危险书籍”之列。据估计,被剔除的书籍总数有近200万册。在此影响下,美国国内一些城市和学校的图书馆也纷纷查禁甚至焚毁“任何可疑的书籍和杂志”。被贴上“可疑”标签的书籍包括关于雕塑、精神病、酒类、托幼和建筑的专著以及侦探小说,甚至还有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连一本介绍苏联芭蕾舞的书也因为提到了“苏联”而被麦卡锡主义分子付之一炬。

在“麦卡锡主义”最猖獗的时期,美国国务院、国防部、重要的国防工厂、美国之音、美国政府印刷局等要害部门都未能逃脱麦卡锡非美活动调查小组委员会的清查。同时,美国的左翼力量也受到空前的打击。仅1953年一年,麦卡锡的委员会就举行了大小600多次“调查”活动,还举行了17次电视实况转播的公开听证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麦卡锡的活动越来越激起公众的反对。在欧洲,人们更是将麦卡锡直接比作希特勒。国务卿杜勒斯更是向总统艾森豪威尔表达了这样的忧虑:“许多欧洲领导人似乎认为我们(美国)正在麦卡锡的领导下走向美国式的法西斯主义。”英国工党领袖艾德礼甚至发出了这样的疑问:在美国外交政策方面,究竟是艾森豪威尔的权力大,还是麦卡锡的权力大?在美国国内,有人发出这样的感慨:共和党已经是“一半属于麦卡锡,一半属于艾森豪威尔”了。

1953年7月,麦卡锡的助手马修斯在《美国信使》撰文,指责美国耶稣教会牧师中“受到了共产党的严重渗透”。教会立即将电话打到白宫,抗议马修斯的诽谤。艾森豪威尔立即回信,并通过电台向全国广播,谴责马修斯“不负责任的攻击”,并迫使麦卡锡解除马修斯的职务。这一行动被视为麦卡锡在1953年的“惟一引人注目的挫折”,同时,这也是艾森豪威尔准备向麦卡锡“摊牌”的标志。

在1954年的“陆军—麦卡锡听证会”上,麦卡锡遭遇了他的“滑铁卢”。当陆军部公布了麦卡锡的种种越权和违法行为,揭开了麦卡锡调查活动的黑幕时,麦卡锡则施展东拉西扯和哗众取宠的惯用伎俩,并当着全国电视观众的面,滥用参议院的议事程序,刻意干扰听证调查。当麦卡锡竭尽胡搅蛮缠之能事,肆意攻击在场的陆军部律师约瑟夫·韦尔奇的一名年轻助手时,一向和蔼的韦尔奇忍无可忍,一怒之下拍案而起,质问麦卡锡道:“参议员先生,你还有没有良知?难道你到最后连一点起码的良知也没有保留下来吗?”

1954年12月1日,在全国上下的一片声讨声中,美国国会参议院通过决议,对麦卡锡进行谴责。1957年5月2日,麦卡锡饮酒过量引发肝炎和神经炎,一命呜呼。

“麦卡锡主义”对中国的影响

在“麦卡锡主义”最为猖獗的时期,中美关系正处于冷战寒冰的封冻之下。在“麦卡锡主义”的影响下,“反共”成了美国的惟一选择。麦卡锡在中国问题上的发难,导致艾森豪威尔、肯尼迪和约翰逊几届美国政府一直采取非常僵硬的东亚政策,谁也不敢主动提出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接触。

在美国国内,成千上万的华裔和亚裔被怀疑为“间谍”。他们不仅被非法传讯,不准寄钱给中国的亲人,甚至被禁止公开谈论自己的家乡,还有不少人因被指责“同情共产党”而受监禁、被驱逐甚至遭暗杀。在美国工作的著名核物理学家钱学森也因被指责在战时参加了美国共产党的活动,受到了联邦调查局的传讯。此后,钱学森多次发现他的私人信件被拆,住宅电话被窃听,他的“国家安全许可证”也被吊销。这表明,他已经不能继续从事喷气推进研究,甚至不能留在实验室里工作了。直到1955年离开美国前,钱学森一直受到美国移民局的限制和联邦调查局的监视。由于受到美国政府的限制,钱学森回国时不仅没有带回任何研究资料,甚至连一些私人生活物品都未带回。

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埃德加·斯诺也因受到“麦卡锡主义”的迫害,不得不偕同夫人离开祖国,远走瑞士。1972年2月19日,斯诺客死日内瓦。斯诺去世后,家人在清理他的信件时发现他留下遗言:要把他的一部分骨灰留在中国,因为他热爱中国;把骨灰的另一半送回美国,安葬在故乡的哈得孙河畔。
参考资料:http://paowang.com/news/3/2006-02-19/20060219111905.html
作者: 乐乐    时间: 2008-10-16 12:50

所谓左派右派之分是个历史的产物,分别代表不同的阶级利益,而这个资产阶级革命中所诞生的名词,又被马克思主义做了进一步的引申,所以要讲清左派右派这个问题,还和你是站在什么样的立场上有关。
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或无产阶级的立场,所谓左派就是代表历史前进方向的人群,而马克思主义指出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所以在今天左派就是主张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人群。有一个经常和左派右派混淆的问题就是左倾和右倾的区分。同样是主张实现社会主义目标的,因为对现实的认识不一致,因此就产生了对采取何种措施的分歧,认识落后于实际情况的,我们叫做右倾,认识超前于实际情况的,我们叫做左倾。一方面,无论左倾右倾,都属于左派,属于认识上产生了偏差;另一方面,无论左倾右倾,都会给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带来危害,因此就需要即防左又防右。对认识上有偏差的左倾或右倾派,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从思想上给以帮助,促使他们转变。所谓防,只是说要防止在策略上出现左或右倾,不是说象防贼一样的防人,甚至是把他们作为革命的对象。

对于无产阶级来说,主张资本主义,极力为资本主义社会辩护的,就是右派。由于右派极力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反对历史向社会主义前进,所以右派是代表着逆历史前进方向的势力。而站在资产阶级立场,资本主义社会当然是要万万年的,因此他们并不承认主张实现社会主义的是什么左派,在他们那里,左派恐怕是要被称作空想派、乌托邦的。但右派在如何维护资本主义制度上,也还存在路线之争,主要地区分为改革派与维持派(也称保守派)。改革派就是要割除一些资本主义的弊端,进行一些改良,这就必然要向社会主义学习和靠拢,其政策主张也就必然更多地反映了中、下阶层的利益,由此,一般也称其为左翼或左派。而维持派(或保守派)则更多地要求维护传统的资本主义自由经济,反对对资本主义进行改良,因此其主张就必然更多地代表上层阶级的利益,一般称其为右翼或右派。不过也常常不用左右派的称呼来表示,比如,美国的民主党属左翼,但通常称之为自由派,而美国的右翼共和党则被称为保守派。
与左倾和右倾的概念相对,在政策的具体实施上又有保守、稳健和激进的区别。比如激进的右翼极力反对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改革,对已进行的改革拼命反对并主张撤消之,一般称为极端保守派,而激进的左翼就主张实行大胆的、迅速的改革,这大概是叫极端自由派吧。我们可以看到,当今资本主义世界,两派的主张变得模糊起来,都在向中间靠拢,也就是保守的保守派和保守的改革派在互相靠拢。
其实左派也有保守、稳健和激进的区别,但这通常和右倾、左倾混在一起,不容易区分。
什么是美国鹰派?
■由共和党传统强硬派、国会右翼势力、重工和军火行业的财阀、军情部门负责人以及保守型智囊库等组成的鹰派,成为当前美国对外政策的掌控者。

■美国鹰派在军工利益上有共同点,因而在立场上也有主战的趋同性,在实际的“议题”操作上已经形成了一套默契的协作机制。

■美国鹰派以新现实主义为自己的核心理念,追求美国的绝对优势与安全,因而在他们眼中,美国的真正敌手不是“无赖国家”与恐怖主义分子,而是将来可能挑战美国的地区性大国。
作者: 乐乐    时间: 2008-10-16 13:02

原帖由 m2p 于 2008-10-16 10:00 发表

其实现在的危机远比你看上去严重得多,想想第二次世界大战是怎么发生的吧。这次比上次吸取教训的就是,多国政府出来救市,也是我们躲过全球危机最后的机会。但中国,就算躲过这次金融危机,我们本身的危机却远远没有结束。 ...

你有没有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虽然金融危机,政府都来救市。都是政府剃头担子一头热,民众都很冷淡。灭绝师太昨晚上在电视上说的哈,国家是人民的国家哈,不是银行家的。她说这话肯定是为了讨好民众的。为啥金融都这样危机了,很多国家都破产了,一个国家元首还需要用这种话来讨好民众呢?想想很有趣哈。
作者: m2p    时间: 2008-10-16 13:38

原帖由 乐乐 于 2008-10-16 14:02 发表

你有没有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虽然金融危机,政府都来救市。都是政府剃头担子一头热,民众都很冷淡。灭绝师太昨晚上在电视上说的哈,国家是人民的国家哈,不是银行家的。她说这话肯定是为了讨好民众的。为啥金融 ...

人民心中有怨气,民选的政客只关心他们任内是否能得到选票。国家虽然不是银行家的,但银行却是现代社会一个重之又重的环节。公车和铁路司机罢工都会给我们生活造成那么大的影响,更不要说有一天如果存在银行的钱都没了,我们会怎么办?德国政府至今表现还不错,前些日子政府就出来给所有的私人存款做担保,前两天好像还有一个5000亿欧元的救市计划。选民还是要继续哄得,但政客还是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
人民向来是浑浑噩噩最好,过去总说咱们中国总是在愚民,其实民主社会也还是在愚民,只是我们中国人知道政府在骗我们,而老外各个觉得自己天下最聪明。
不关心,不明白,未必是坏事。弄明白什么次贷危机这么多复杂概念,最后又能怎么样?,只是多了些时间瞎操心而已。
作者: 乐乐    时间: 2008-10-16 18:47

美国的国债陷阱 中国不要过度奢谈国际责任

美国的国债陷阱 中国不要过度奢谈国际责任  Local Access打往中国电话卡1.3¢/分种
  
文章来源: 21世纪 于 2008-10-16 09:45:18  
敬请注意: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美国的国债陷阱 中国不要过度奢谈国际责任 21世纪

  美国道指10月13日惊天逆转11%,看上去只不过是回光返照的反弹而已,14日和15日两个交易日的重挫,道指又吐出此前的惊天涨幅,重新落到8577的低点。美国政府对银行系统2500亿美元紧急注资引发的是银行股全面抛盘。毫无疑问,现在的美国乃至全球股市过山车式的走法,将这个前所未有的投机形态显露无疑,投资势力通过不断猜测和诱导下一步救市政策来施展“拉伸”和“打压”。无论是大宗商品期货市场、贵金属市场还是低风险的国债市场正在经历一次深刻的不同势力间的洗牌,空头绞多头、有主杀无主。

  在这个时期,中国被打上了古怪的光环,欧美很多媒体疾呼中国应摇身一变为“拯救者”,他们认为拥有19056亿美元外储的中国人应该给美国“融资”,帮助美国人稳定资本市场和填充“流动性黑洞”。不过十七届三中全会发表的公报上说“最重要的是要把我国自己的事情办好”,这实际上表明中国高层拒绝对美国危机施加更多的援手,做一个旁观者。

  事实上,很多所谓有“全球大局观”的中国人竟然也不知分寸地舞动着这种“损荣共退进”的观点,他们认为“这次危机是中国一次难得的扩展国际空间的机会”(也许勾引人们想起美国一战以后崛起的方式),认为如果让美国衰退下去将彻底打击中国的出口并使沿海地区陷入萧条,中国需要继续强力买入美国国债,这相当于为美国财政部提供新的融资,尽管实际上会鼓励美联储低成本多印刷货币。总之,中国和美国的利益已经完全捆绑了,美国稳定就是中国最大的繁荣,否则就像小布什说的那样“不是站在我们这边,就是站在敌人那边”。

  尽管笔者承认,在经历了东欧剧变之后的 20年是深度全球化的20年,深度全球化年代的确存在“损荣与共”的状态,但这并不意味着将这种“损荣观”扩展成一种行动战略,从而将深度全球化的哲学和维护“美国和美元秩序”是最优选择“捆绑”在一起。我们反对那种“货币超限战”的愚蠢冷战思维,因为这违背了“损荣观”,异想天开地假定“攻击敌人而不付出惨痛的代价”,但我们同样反对过分拥抱既往的世界金融体制,一旦美国这个“老大”出事就惶惶不可终日。

  坦率地说,现在的情势比任何时候都扑朔迷离。例如,美元指数一直猛涨,已经接近82.8的水平,这几乎是一个令人不可思议的高度,因为美国救市非常强烈地提高了美国负债水平,美联储肯定会大力印刷货币,按照一般逻辑理解,增强了美元未来的弱势因素。但与之相反,尽管美国的天量资金救市计划带来股指的惨跌,但却带来国债市场的繁荣,投机资金从惨烈的大宗商品市场和股票市场脱身而出,竞相进入国债市场,导致国债收益率走低、国债价格大幅度上升。这一怪异的繁荣促使美元指数飙升,似乎“美国弄得越糟,美元和国债就越有吸引力”,给各国央行以暗示,觉得继续增持美国国债是非常保险的事情。

  这是一个可怕的错误,是一个忽略人性危险的错误。在证券市场和商品市场“崩盘”时期,大量资金当然会涌入有国家信用担保的低风险债券市场,这跟股民将资金从股市取出变成定期存款没什么不同。但是危险在于,并没有度量美元本身的风险水平!资金进入美国国债领域完全是一种基于人性理由上的投机:正是因为美国很糟糕,所以伯南克和保尔森就需要不断救市、不断祭出新法宝、不断给予投机者以希望,投机者将增强式持有该品种。而欧洲和亚洲的救市举动又不如美国刺激,所以美国是最好的“游乐场”。一旦美国不断祭出法宝的举动停止了(例如美国金融市场有所稳定),或者欧洲救市玩得比美国更刺激了,那么美元和美债的“ 比价效应”显露,这时候美元的报应就来了,它将贬到一个应该被贬到的位置。而且笔者认为,投机资金将轮转式地席卷不同区域经济体的债券市场,美国之后也许是欧洲和日本,世界主要经济体的汇率水平将呈现过瞠目结舌、过山车般的走势。

  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央行应该根据中长期趋势来制定行动,而不是被短期的涨跌所迷惑。即使美国救市有成,救市的代价也将发作于美元身上,于是央行的中期策略是趁着目前的价位,悄悄抛售美国国债,而不是增强式地持有,央行削减的力度应比过去更大,而不是更小。央行的稳定式削减行为也是给伯南克一个微妙的警告,让美联储不要过分寄希望于“印刷钞票、通胀吞噬”办法,来让中国在这场危机中承担过大的损失(中国已经为危机付出了较大的成本)。必要的博弈带来必要的稳定,一味的所谓“迎合和协助”往往产生的是骄纵、欺骗和祸水转移。一旦美国理解中国,尽管会愤怒,但却因债权人的潜在报复而“收敛”。

  我们必须意识到,即使中国动用外储帮助美国,美国对中国出口的接纳也会出现重大转折。美国未来总统奥巴马非常热衷于贸易保护(尽管口头上说是帮助美国工人提升竞争力)、美国人均负债快速攀升已经无法像过去那样为中国出口创造机会,未来中国出口对GDP的贡献很可能将高速下降。

  世界不仅在衰退,世界也在制造着不同的陷阱,在没有足够能力之前,还是不要过度奢谈国际责任吧。
作者: Gummibaerchen    时间: 2008-10-16 18:56

原帖由 m2p 于 2008-10-16 14:38 发表

人民心中有怨气,民选的政客只关心他们任内是否能得到选票。国家虽然不是银行家的,但银行却是现代社会一个重之又重的环节。公车和铁路司机罢工都会给我们生活造成那么大的影响,更不要说有一天如果存在银行的钱都 ...

这个私人存款担保时针对deutschbank还是所有的Bank呢,我是指例如一些私人银行,也予以担保吗
作者: Gummibaerchen    时间: 2008-10-16 18:57

弱问下下,表拍偶
作者: bravowyw    时间: 2008-10-16 21:35     标题: 回复 39# m2p 的帖子

顶一下....中国现在的危机确实大大超过民众的想像.....美国这次要是挂了,估计会引起第三次世界大战了,呵呵. 当然个人觉得美国挂的可能性不大....不过,这次危机美国挺过去了,中国可能会是一个政治上的赢家....但实际上经济也会遭受很大打击,很多内部问题会加重...唉....不管怎么样....这次大家都要损失不少了.....
作者: 囧rz    时间: 2008-10-16 22:19

中国共产党在搓一盘很大的麻将
作者: lndz    时间: 2008-10-16 22:43

原帖由 囧rz 于 2008-10-16 23:19 发表
中国共产党在搓一盘很大的麻将


但形势还不是很明朗啊.
作者: milch    时间: 2008-10-16 22:55

原帖由 lndz 于 2008-10-16 23:43 发表


但形势还不是很明朗啊.

当然,在当前这种形式下,有谁会给出很明确的答案,大家都不是傻瓜。
作者: m2p    时间: 2008-10-17 07:33

原帖由 Gummibaerchen 于 2008-10-16 19:56 发表

这个私人存款担保时针对deutschbank还是所有的Bank呢,我是指例如一些私人银行,也予以担保吗

新闻说是给所有的私人储蓄担保,但没有说是哪家银行。我觉得这次应该是不限制哪家银行。听说,过去得到这种全额担保的银行是SPARKASSE,他们和政府关系比较密切。
作者: m2p    时间: 2008-10-17 07:43

最近法国疏远达赖,看起来是别有用心的。今天的欧洲再也没有有远见和人格魅力的政治家了,取而代之的都是这种跳梁小丑样的人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萨科齐呼吁中国与欧洲共同参与解决金融危机

在欧盟峰会第一天的会议结束后,欧盟轮值主席,法国总统萨科齐,与欧委会主席[罗佐,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欧盟27国全体同意欧元区的救市行动计划,萨科齐还特别谈到月底的北京亚欧峰会,以及中国的金融角色及作用。

萨科齐说:“所有的欧洲国家和亚洲国家即将举行非常重要的高峰会议,当然中国处在最前列,与欧洲一道,中国是亚欧峰会的亚洲主席国,中国还是一个货币强国,一个金融强国,我当然衷心期盼着中国的积极参与。”
作者: 乐乐    时间: 2008-10-17 11:10

哈,看到一个很好的帖子就马上贴过来了。论坛还是有好处的哈,你总能遇到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那些隐世高人。又学到了很多东西。幸福中。
美国的本质和最后的阵地—中国几个基本事实:

    1,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简称美联储(Federal Reserve System简称Fed)相当于美国的中央银行,职能是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提供金融服务,维护金融体系,“联邦”多好听的名词,但是他却是一个私人银行家和大企业集团的组织,也就是说是纯粹的私人组织,不受政府控制。美联储所有的高层都是这些集团的首脑,然后美国政府从这些首脑中“任命”主席。
  
  2, 我们所说的美圆,每一张都是出自美联储之手,而不是美国政府,美国政府没有发行货币的权利,只有发行国债的权利。
  
  3, 美圆的流通是由于美国政府向美联储“贷款”所有的美圆让他作为货币在美国和世界范围内流通,而以美国国债作为抵押。
  
  4, 美国人民每年交纳的数量最多的税是个人所得税,而这些钱没有进政府的腰包作为财政预算,而是直接进入美联储的帐户,作为美国政府“贷款”美圆使用的利息。
  
  一,美国的本质
  
  “只要我能控制一个国家的货币发行,我不在乎谁制定法律。”
  ——梅耶,罗切斯尔得(银行家)
  
  1864年4月14日晚上,一个演员径直走进林肯同志的包厢“他平静地把枪瞄准了林肯的左耳和背脊之间……共开枪8次。”然后在众目睽睽下扬长而去,15日,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终于挂了。
  林肯同志的光辉事迹早已不用多说,他废除奴隶制度(虽然他自己家也蓄奴)等等,但是恐怕不为人所知的是他所提倡发行的“绿币”大概是打破美国银行家发行货币的第一次尝试,为了防止内战让美国人民再次被加上一屁股的债,林肯同志以国家信用为基本发行了“绿币”,企图银行家对美国的经济控制,于是他挂了,而绿币随即被废除。
  1963年11月22日,约翰•肯尼迪总统在自己的车上连中3枪,当场毙命,凶手李•哈维•奥斯瓦尔德,一个在海军陆战队射击成绩评价仅仅为及格的退役士兵,用一支意大利产卡尔卡诺M91/38手动步枪在5点6秒的时间内连续打出3发子弹,从完全不可能的角度做掉了肯尼迪。接着,他在48小时后被另一个人做了,然后在随后3年之内,18名证人先后以不同的方式挂掉,而相关证据和文件不是被封存就是被“意外销毁”……
  
  对于约翰•肯尼迪同志的贡献,大多数人恐怕并不了解其签署的总统令11110号,发行白银券,以美国的白银储备为基础以白银券来结束银行家们操纵的美圆体系,当然,他显然没有意识到谁才是老大,于是也挂了。而总统令11110号和白银券之后也被废除。
  
  翻开美国历史,在美国历史上先后有7位总统在任上挂了,还没计算死掉的参议员,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于是翻开美国金融史我们就不难发现,这些挂掉的总统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准备在货币上下点文章。当然,也包括一些没有挂掉的。
  
  1835年1月30日,美国第7任总统安德鲁,杰克迅在国会山参加一位议员的葬礼,一个英国的油漆匠昂首阔步走到总统面前两米的地方,从容的拿出手枪开火,但是不幸的是子弹炸膛,没能射出,于是他从口袋里拿出第2把手枪,再次开枪,结果却是哑弹,依然没能射出,周围的人“惊呆了”都在等凶手拿出第3把枪,但是军人出身的安得鲁总统急忙拿起手杖自卫,和凶手打在一起,这时周围的人才上去“制服”凶手,接下来的审判中,该凶手被判明有“精神病”于是逃脱了法律的严惩,至此以后每当刺杀总统失败,刺客就变成了“精神病”而没有得到任何审判(比如里根被刺),天知道美国怎么那么多疯子,天知道怎么只有美国的疯子可以完成无数恐怖组织费劲心机都无法完成的任务——刺杀美国总统,只是人们知道一点,安德鲁,杰克迅总统企图建立独立的美国财政体系,彻底摆脱银行家的经济控制,他死后墓志铭上只有一句话,“我杀死了银行”
  
  “如果美国人民最终让私有银行控制了国家的货币发行,那么这些银行先是通过通货膨胀,然后是通货紧缩,来剥夺人民的财产,直到有一天早晨当他们的孩子一觉醒来时,他们已经失去了自己的家园和父辈曾经开拓过的土地。”
  ——托马斯,杰斐逊(《独立宣言》作者)

  
  于是,美国总统英勇的和金融银行巨鄂进行了200年的殊死搏斗,伤亡率超过了诺曼抵一线的美国士兵,但是始终无法把货币发行权夺回来,所谓的自由和民主,没有了货币的支持也就成了一纸空文,今天,美国人民欠下的国债中在外国购买的国债不足2点5万亿美圆(主要是中国和日本购买的),不要为这个数字惊讶,因为他并不大,美国人民欠美联储的债务为44万亿美圆,而这笔债务只会越积越多,永远没有还清的那天。
  
  当然在美国你可尝不到欠债当大爷的滋味,在那里,欠债的话就老老实实的当孙子好了,由于经济完全被这些银行家的资本控制,所以他们让谁上台就让谁上台,想让谁担任什么职务就可以让谁担任什么职务,美国的政治,外交,军事,经济完全被控制,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影子政府”,但是他毕竟不是一个政府,他是一个庞大的赢利性组织,所有的目的都是获得更多的利润。
  
  

[ 本帖最后由 乐乐 于 2008-10-17 12:34 编辑 ]
作者: 乐乐    时间: 2008-10-17 11:13

再让我们翻开美国历史上著名的政府高层的人员名单,看看他们的履历:
  我们首先介绍的是有“美国中情局之父”之称的艾伦•杜勒斯,(有个电影是专门写他的,叫牧羊人,是达蒙马特主演的哦,女主角是安吉丽娜朱丽哦)于1953年担任中情局局长,任职11年,彻底让中央情报局成为世界最大的恐怖组织,不,是情报组织,其丰功伟业让人赞叹,让我们看看他的履历:
  1916-1926,担任外交工作。
  1926-1943,进入美国垄断水果公司——联合水果公司
  1943-1953,担任瑞士情报站负责人。
  1953年担任中情报局局长。
  此人最大的功劳莫过于在上任1年后也就是1954年,危地马拉政府总统阿本斯和联合水果公司在土地和财产上产生纠纷,于是1954年中情局策划了危地马拉政变,这位民选总统被中情局推翻了,当然这位总统既不是共产主义者也不打算投靠苏联或者对美国不利,这场政变也对打击苏联和维护美国国家利益无关,只是为了联合水果公司的利益。
  
  然后是著名的布什父子,这父子天生跟伊拉克过不去,老子打完了儿子继续打。
  先说说老布什,我们省略掉那些过场直接看精彩的地方:
  二战结束后退伍,进入耶鲁大学攻读经济学,1948年获经济学学士学位。毕业后到得克萨斯州经营石油业。
  1951年与人创办布什-奥弗比石油开发公司。
  1953年至1959年是扎帕塔石油公司的创办人和董事。1956年至1964年是休斯敦扎帕塔近海石油公司总经理。
  ……
  1976年至1977年任中央情报局局长。后任赖斯大学副教授,并在得克萨斯州经商。还是达拉斯、伦敦、休斯敦等地第一国际银行和一些公司的董事,也是哈特基金会会长。
  接着是小布什:
  1975年获得了MBA学位,(使他成为第一个有MBA学位的总统),毕业后布什开始从事德州的石油产业。
  1978年竞选议员失败后继续经营石油产业,成为了好几间企业的合伙人或总裁,包括了他自行创立的布什能源公司。
  
  发现了什么没有?在美国无论是是当中央情报局局长还是总统,他们的履历上必然有在经济界浓厚的一笔,当然,他们的政策也大多跟经济上的履历挂钩,只不过他们最共同的地方就是他们都不过是美国巨大经济集团手中的棋子,为了经济集团的利益不惜不断的颠覆别人的国家,甚至发动战争武装侵略。当然冲锋在第一线,并且最后吃下这个恶果来承受受害国仇恨的则是那些美国平民——谁叫你欠人家那么多钱呢,充当炮灰也是应该的。为什么美国人在国际上那么遭人恨,谁导致的?他们又是在为谁挡子弹?
  
  在中国,我们最讨厌的就是官商勾结,而在美国,人们不必担心这点,因为官就是商,商就是官,只是一个头衔不同而已。这些大财团的总裁合伙人摇身一变就可以掌管CIA甚至整个国家,当然他们在自己公司的股份从来没有动过,是为了那年仅30万美圆的总统年薪为美国人民效力还是为了从经济集团那里获得取之不尽的金钱为他们效力?
  
  曾经有过一篇《死于贫困的美国总统》但是可惜,自从第十八任总统尤利西斯.格兰特之后,后来的美国总统却再也没有贫困的威胁,那么是谁把他们从贫困中拯救出来的呢?
  
  美国的经济集团控制了整个国家,正如马克思所预言的,经济集团的唯一目的就是聚敛财富,而资本主义的手段就是掠夺,掠夺,不断的掠夺。于是,美国这个庞然大物就成了他们掠夺世界的巨大战车,既可以为他们挡风遮雨挡子弹,又可以打着国家的旗号做那些见不得人的勾当和赤裸裸的武装侵略,而美国的政府不过是他们的傀儡,人民不过是邪教信徒般可以肆意驱使和牺牲的廉价低值易耗品。只要有利益,他们可以毫不犹豫的牺牲美国和美国人民哪怕世界人民的利益,即使是同胞也不例外。

[ 本帖最后由 乐乐 于 2008-10-17 12:25 编辑 ]
作者: 乐乐    时间: 2008-10-17 11:14

“金钱没有祖国,金融家不知何为爱国和高尚,他们唯一的目的就是获利”
  ——波拿马,拿破仑
  
  阿道夫,希特勒并不是个反犹主义者,起码在他的前半生是这样的,他是中立主义者,但是当他走上德国政治舞台后,发现在德国经济萧条的时候,每7个德国人中有6个失业,生活在贫困和饥饿中,而犹太人的银行家和金融家却依然在大发横财,并且控制了整个德国的经济,包括货币发行,他们可以收买议员,让他们为自己的集团继续敛财,于是他发誓要把这些犹太人的“既得利益集团”铲除,当然后来这种心理的扩大导致他成为一个种族清洗主义者,但是他夺回了德国的经济权利和国家权利,并且在华尔街的支持下仅6年就完成了战争准备,而支持他的是国际清算银行,美国银行家和大企业共同组建的庞大银行组织,甚至在二战进行到最激烈的时候,大量来自美国的货款依然通过瑞士的国际清算银行进入德国的帐户,帮助他们继续把战争维持下去(因为美国还没准备好,而德国不能在美国准备好前就被打败)
  
  “纳粹政府有8500万瑞士金法郎存在国际清算银行,该银行大部分董事都是纳粹官员,而美国人的金钱却一直流向那里。”
  ——众议员约瀚,靠斐(1944年1月)
  
  二,美国对世界的经济掠夺
  
  很多美国人很奇怪,是啊,他们本身心地善良,喜欢帮助别人,同时还“热心援助”其他国家,为什么他们还被全世界人民所憎恨?但是他们并没有意识到,正是他们充当了金融集团的打手的角色才被世界所厌恶。
  
  同建立巨大的殖民地国家不同,美国的幕后是银行金融经济王朝统治,所以他们的手段也有别于一般的老牌殖民帝国,尤其是在21世纪的今天,他们敛财的手段可谓与时具进,日新月异。尤其是面对寻求发展的第三世界国家,美国人张开了他们的血盆大口。当然不会再是单一的战舰大炮,他们有个好听的名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亚洲发展银行”,接下来就像星球大战3部曲一样完美无缺:
  
  1, 派遣“经济刺客”,这些经济刺客无论是哪个街头招募来的,履历上一律都是美国名牌大学经济学的教授专家,这些人打着帮助经济规划的旗号,让这些国家的政府听信他们的花言巧语,相信自己国家需要建设大量的项目,接着他再游说该国主要决策者从美联储,世界银行等他们控制的组织里大量贷款,去建造那些可能用的上或者根本用不上的大型建筑,并且许诺可以给这些决策者巨额的贿赂和回扣。(最有意思的例子,当他们计划给印尼政府贷款修建大型水电站的时候,所有的工程师都置疑印尼在未来100年里是否需要用到这么大功率的水电站,也反对其对环境的破坏,于是为了说服印尼政府他们找来“经济学家”预测印尼未来经济发展的速度,其中预测只有8%的被抄了,预测每年达到19%的提升了,于是他们得到“结论”——由于印尼发展速度过快,电力需求也会越来越高所以这样的大水电站是必要的)
  
  2, 对方一旦同意贷款,则要求他们用贷款的钱聘请“美国公司”(实际是他们旗下的相关公司)来承接这些工程。“实际上只是把自己的钱从左口袋里拿出,经别人的手放回右口袋。”
  
  3, 工程完工,皆大欢喜,当然,那个国家需要把几十年国民收入统统用来换债务,包括巨额的利息,如果你还不起,那对不起了,你作为抵押的大型国企,银行,甚至土地都会被他们一点不剩的拿走。
  
  完美的空手套白狼,当然,他们最害怕的就是那些“无赖国家”“流氓国家”比如这些国家死心塌地就是不贷款,或者拒绝偿还高额利息,然后就该“美国人民民主专政”了,否则养活那么多美国人做什么用啊?
  
  1, 以CIA为主体,散步谣言,支持反对派,发动颜色革命,强行将“无赖”“流氓”的领导人赶下台,接着再由CIA秘密支持的这些洋奴来找他们贷款,出卖国家利益。
  
  2, 当行动1失败后, 派杀手直接干掉该国领导人,敲山震虎,给他的继任者提个醒。
  
  3, 当行动2失败后,那么所有的媒体突然发现该国领导人犯有“种族屠杀”“压迫民主”等等一系列反人类罪行,然后“正义”的美国大兵会把这个国家先炸平,然后上去活捉该国总统,抓回去关起来或干掉,扶植一个言听计从的傀儡政府。
  
  于是第三世界国家从西方殖民者手中刚刚独立,就接着被“经济殖民”背上了需要偿还几十年甚至百年的巨额债务,为此,他们必须拿出本应用于国内发展,教育,医疗,经济,军事的钱来偿还这些债务,当他们偿还不上的时候,只有拿自己抵押的东西来送给这些美国银行家,包括当地银行,企业,土地等。为什么战火后一片瓦砾的中国在封锁中能够迅速崛起,而同样没有经受战火的很多第三世界国家无论怎么发展却始终无法摆脱贫困,你可以看看他们全国上下努力创造的财富都到了谁的腰包里,他们的经济被谁操纵着,他们可以看见无数大型的工程在建造,但是富了的永远是那少数人,大多数人依然贫困……
  
  2003年,泰国总理他信庄严的站在泰国国旗下,此时,他们已经提前还完了欠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贷款120亿美圆,同时为了偿还这些钱主动让泰株贬值造成的损失还无法估量。他宣誓绝对不会再向这些国际银行家们要一分“援助”,甚至鼓励泰国企业拒绝偿还他们欠这些银行家的债务,2006年,泰国政变,他信被推翻……
  
  当然这只是手段之一,还有就是众所周知的经济泡沫,最著名的例子就是日本,日本的金融市场被大量外资推到顶点,外汇储备庞大,然后先操纵日圆升值,导致其外汇缩水,接着发现依然无法撼动日本金融市场的时候,他们要求日本政府在金融市场上开通“任沽”,“做空 ”“股指期货”等业务(之前日本根本没此项业务),接着将自己的证券在最高位抛出,全部做空(就是预计指数会大跌,跌的话就大赚)直接把日本金融市场砸到最底端,让日本经济崩溃后大量从最底端收购股票包括日本支柱产业,从而可以永久的在日本玩这种“剪羊毛”的游戏,当然,他们在韩国遭受了失败,尽管我不喜欢韩国人,但是当韩国的经济和大企业即将被他们全面收购,而韩国的货币被同时贬得一文不值的时候,每一个韩国人从自己的家里拿出所有的金银首饰,全部上缴政府,用黄金偿还债务……
  
  当然,以上这种方法,最关键的前提就是你要掠夺的对象的制度符合你的要求,假如你的金融制度还不符合,那么他们的说客又会来推销“美国完美的经济制度”,当然,或许人们忘记了1929年美国经济大萧条的时候,他们实行的也是这种制度,只不过那次受害的是美国人,发财的依然是银行家们,甚至罗斯福新政,以“蓝鹰”计划,打着重恢复金融信心的口号帮助这些大银行家彻底垄断了美国的银行金融领域,将所有的中小型银行一网打尽。
  
  美国人喜欢独裁者,假如这个独裁者是可以控制住无限的找他们贷款然后拿国民利益去偿还的话,无论他是喜欢种族灭绝还是吃人肉,他都会被美国的媒体称为“民主国家的典范”。
  
  当然美国人更喜欢民主制度,因为国家权利的分散,僵化的法律体系,为了上台不择手段甚至私下里可以向任何人摇尾乞怜的政党,以及为了保护本党派的利益不惜牺牲国家利益的特性,都方便美国庞大的金融帝国进行实际上的控制。
  
  美国人反对独裁,因为不管独裁者如何,作为国家的统治者,他有可能为了本国国家利益,拒绝美国的“援助”和好意(独裁和爱国是两个概念),于是这位独裁者铁定要死在美国人的手里,无论是刺客还是美国大兵的坦克。
  
  美国人也反对民主,因为有的民主选举出来的政府,可以排除一切党派的概念,全心为国家利益而努力,于是也就注定了这样的“民主”是不可能长久的,不是被“更民主”的人推翻就是没山姆大叔的陆战队做掉。
  
  为什么会造成这种精神分裂的结果呢?看看美国媒体背后用金钱支持的他们的集团就明白了,即使他们向戈陪尔发誓“我们的新闻是自由的。”
  
  “在美国,究竟还有没有人是清白无辜的?我们国家绝大多数的人,都是靠剥削发展中国家来维持我们美好的生活——当然,获得最多好处的是处于社会经济体制金字塔最顶端的人……这些国家不得不让美国公司肆意开采他们的自然资源,也不得不忍痛把国内的教育,医疗和其他社会建设计划放在一边,而是首先偿还我们的债务,但是实际上,我们已经从建设工程中回笼了大部分资金,尽管计算贷款的公式上并没有算上这些钱,难道‘大部分美国人不知道’的借口就意味着我们是无罪的吗?也许有人会说‘不知情’,也许因为有人故意误导,总之有很多借口,但是你能说你是无辜的吗?”
  -----约翰,帕金斯(做出印尼发展速度将达到19%的‘经济学家’)
作者: 乐乐    时间: 2008-10-17 11:15

三,金融帝国的目的和最大威胁
  
  建立一个世界政府,世界新秩序,这恐怕是国际金融集团,银行集团的最终目的,当然你不要指望这是一个可以团结世界人民的政府,他依然是一个方便银行家可以随意掠夺任何国家任何地区财富进自己口袋的,他不是政治性的,只是经济性的,因为金融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敛财。而在他们的体系里,实际上只有两种人,一是他们这些极少数精英的有钱人作为世界的主人,而广大的普通人只能为他们做奴隶,不断的为他们提供财富,他们要打破一切人类固有的道德,信仰,以金钱来作为世界唯一的标准,当然,他们用自己的“基地”美国给人们展示了好的一面,让人们产生对那个体系的向往,但是正如美国的约翰,帕金斯在《一个经济杀手的自白中》所说的:
  
  “我怀疑,地球上有限的资源能否让世界人民都过上美国人那样富裕的生活,实际上,在美国境内也有千千万万的居民生活在贫困中。另外,我不十分清楚其他国家的人是否真心想要过上和我们一样的生活。美国国内关于暴力,经济衰退,滥用毒品,离婚和犯罪的数据也说明了:尽管我们是历史上最富有的国家之一,但是我们也许是最不快乐的国家之一。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强迫别人模仿自己?”
  
  但是他们有一个纯天然的敌人,当卡尔,马克思揭露出这些“资本主义本性”的时候,他已经在历史上写下了浓重的一笔。
  
  没有什么比银行家们和金融家们更加害怕这种理论,国家控制经济,国家控制金融,防止银行业和金融业左右国家,世界金融帝国的梦想在瞬间崩塌。于是我们可以看到,当共产主义理论出现的时候,世界对他的恐慌远大于君主立宪制的复辟。所有企图尝试这种制度的国家都遭到了一切手段的打击,或许在今天这些理论已经被大部分普通人所淡忘,即使是生活在社会主义国家的我们,但是在大洋彼岸,有那么一群人却没有忘记,而且决心付出行动。
  
  当索罗斯代表金融集团制造亚洲经济危机的时候,我们记住了他,但是或许大家并不知道,他直接参与了解体苏联的行动,因为他早期的头衔是“慈善家”,专门在东欧和前苏联发表关于“极端个人自由主义”“经济自由主义”的演说,得到了美国国会和当地傻X们的赞赏。
  
  “在合法性和人道主义者的面纱背后,人们总可以看到一帮‘亿万富翁’的‘慈善家’,以及他们所资助的各种组织,比如,开放社会协会,福特基金会,美国和平协会,国家民主捐助基金,人权观察,大赦国际,世界危机组织等……在这些组织的配合下,不仅可以塑造而且可以制造新闻,公共议程和公众观点,以控制世界和资源,推动美国制造的完美世界统一的理想。”
  ——吉列斯,埃马瑞(美国评论家)
  
  也赶上北极熊的运气不好,遇上一个大脑刚被门夹过的领导人,在野心家叶利钦的辅助下,把这个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给拆了。于是银行家们欢呼雀跃的同时,还没忘记去侵吞前苏联庞大的资产,于是一群“经济专家”蜂拥前往俄罗斯,瞬间让前苏联遗留的庞大资产转移到那些国际银行家买办的手里……
  
  当今天前苏联已经解体17年了,网上甚至有人在鼓吹前苏联自杀后“自由”“民主”了,无限向往,但是可惜,有些数据有人是不敢说的,在那些虚头八脑的看不见,摸不着的“民主自由”后面,俄罗斯人的收入少了,寿命减短了,而前苏联时期最被人痛恨的腐败不但没有丝毫减轻,反而成几何级数增长,俄罗斯在2007年全世界清廉国家排名为127位,而继续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中国清廉排名已经从78位上升到70位,而俄罗斯的贫富差距不断拉大,富人每年都更加富有,而穷人更穷。不过不得不说,世界经济集团在前苏联利用对手的低能和白痴打了一个大胜仗,于是他们把目光再次转向中国,中国才是对他们威胁最大的国家……
作者: 乐乐    时间: 2008-10-17 11:16

四,最后的阵地—中国
  
  世界经济集团对中国的掠夺,从清朝时就开始了,网上有人不断的歌功颂德的美国人退还庚子赔款的“伟大举动”,只可惜大多数中国人对这种先抢劫你,再用抢劫你的一部分钱给你弄个什么东西的举动不感冒,况且这一举动的原因来自八国联军司令瓦德西给各国首脑写的信,信中明确指出,义和团运动已经证明了中国是一个不会屈服于外来势力的民族,反抗不会停止,无论哪个国家都没有足够的兵力和精力来控制这个国家,因此他建议采取以中国人代理来统治和掠夺中国的手段,于是美国人投资建造了清华大学,美其名曰——支持中国的教育事业(全国N多文盲的时候不去弄小学或者扫盲而办大学?)规定该大学每年必须向美国派遣多少多少留学生,美国伊里诺大学校长詹姆士在1906年给罗斯福的一份备忘录中声称:“哪一个国家能够做到教育这一代中国青年人,哪一个国家就能由于这方面所支付的努力,而在精神和商业上的影响取回最大的收获。”“商业追随精神上的支配,比追随军旗更为可靠。”当然,这种一相情愿的做法显然是由于不了解中国所致,他们小看了中国人骨子里的东西,往后的日子里,这些留学美国的人虽然学说英语,学美国的东西,即使在异国他乡却始终没忘记自己是中国人,要为中国而努力……
  
  在中国军阀混战的时候,西方经济集团以军火为贷款,让各派军阀必须以国家利益为抵押换取军火,当北伐战争开始后,他们又毫不犹豫的命令各国军队直接干涉北伐,制造了南京惨案,直到蒋介石背叛革命,向外国承诺,我的政府可以继承北洋军阀以来所有的外债,这才让西方国家开始放弃他们支持的军阀全力支持蒋介石,而这笔外债有多少呢?折合国币达744447593.98元,从1927年至1933年,对有确实担保的外债,清偿本息达二亿四千九百余万银元,截止至1934年6月,已承认并归入整理的达十亿五千六百万银元。遇上这样一个冤大头,西方的银行家们终于眉开眼笑了,当然,债务是永远还不完的,老蒋的四大家族一面借债务,一面用国家利益来还,直到1949年借债额共达3068000000元,这些债务加上偿还的利息,相信中国人民别想翻身了……
  
  当司徒雷登看到人民解放军的军队从楼下通过的时候,他没有走,留了下来,后来被写进了著名的《别了,司徒雷登》,一些脑残的家伙以为据,说毛主席当年凭借一时的意气断送了中美建交的契机,但是当年司徒雷登留下的原因则是,“睁起眼睛看着,希望开设新店,捞一把。”其实很简单,假如共产党取代了国民政府,那么债务也应该继承,这是西方经济集团的算盘,总之,他们不能有坏帐。但是毛主席不是老蒋,不会为了让华尔街的金融家们高兴就让人民共和国刚诞生就平白无故背上十辈子都还不完的外债,所以司徒雷登必须滚蛋,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废除不平等条约,中国的经济终于可以重新开始,而不是从一个无底洞中绝望的缓慢往上爬,当然,美国最心疼的不是蒋介石政府的溃败,而是那些天价的贷款永远无法要回,因为逃到台湾的蒋介石凭借一个小岛永远无法偿还那些债务……
  
  于是新中国就在一片敌视的封锁中傲然挺立着,用自己的手去建造自己的国家,无论路途多么困难。
  
  毛主席有句话,“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这是真理,当然面对一个如此强大的中国,他们不敢把军队派过来送死,在核武器存在的今天,贸然的战争是毁灭性的,他们在寻找一个战争以外的方法,改革开放给了他们这个机会,有机会让外资进入中国,也有机会合法的雇佣中国的“买办”来帮助他们进行活动,但是他们却很不高兴,为什么?因为在中国始终有一个中国共产党站在他们上面,注意着他们的一举一动,防止他们对中国进行大规模的经济掠夺,无论你如何钻法律的空子,无论你如何花言巧语,也无法随心所裕的行动,当然,他们可以用大把的钞票收买一些官员,但是无法收买整个党,更无法用钱来控制住整个国家,即使投入再多的钱,中国的支柱产业,钢铁,军工,资源等都被牢牢的控制在国家手里,他们更担心,一旦遇上类似日本那种掠夺,共产党是否会用他们手中的权利越过法律来强行制止对中国的掠夺,这确实让他们坐立不安。更为恼火的是中国的外援,中国对非洲兄弟国家的援助没有丝毫的贷款性质,是纯粹意义上的帮助,这不但让非洲国家的兄弟和中国走得更近,而且让他们找到了一种新的选择,不用靠找西方国家贷款,然后偿还一百几十年的外债,也可以开发国内资源,然后进行贸易促进经济增长。
  
  天那,这是对非洲人民“民主”的践踏,是对他们“自由”的亵渎,于是西方新殖民者们怒不可愤,长此以往,他们找谁贷款去啊?于是他们突然发现了一个还在进行内战的国家苏丹,这个国家有石油资源,但是却缺乏开采的能力,于是中国人去援助建造了石油设施,帮助苏丹政府开采石油,然后和苏丹进行合法贸易,这是多么大逆不道的事情啊。要是让他们来,先说服政府贷款多少钱修建石油设施,然后以油田作为抵押,让苏丹这个穷国担负起上百年的巨大债务,他们只要坐在华尔街数钞票就可以了,当然即使你还不上也不要紧,油田跑不了,至于达尔富尔,达尔富尔在哪?但是中国彻底粉碎了他们的梦想,于是愤怒的他们哭天喊地的大叫“苏丹人道主义危机”,中国是“幕后帮凶”,当然潜台词是你们怎么能“抢我们未来百年的钱呢?”不过不要紧,反正媒体都掌握在他们手上,他们怎么说美国人就怎么信,连世袭的喇嘛和奴隶主都能成为“自由斗士”还有什么是不能继续编造和篡改的,所以说美国人喜欢当炮灰怨不得别人,谁让他们自己头脑简单呢。
  
   
  于是他们会用上一切可能用到的手段来瓦解这个可以威胁他们敛财的国家,那些在前苏联用过的和没用过的手段,那些可能奏效和不太可能奏效的手段全部用上,他们可以在美国国内扶植那些大脑有病的疯子甚至西藏的奴隶主和新疆的恐怖分子,用所有的媒体不屑余利的打击中国,把中国描写成一个“邪恶帝国”,甚至不惜用冷战的手段来对全世界进行“社会主义威胁”的反复宣传,以达到丑化孤立中国的目的,当然,他们时刻也不会忘记对中国的“民主”教育,收买一些败类和天真者,让他们不屑余力的进行宣传,指望这种“愚公移山”的行动或许会在哪天能够取得成效,让他们可以像在前苏联那样解决社会主义问题的同时再大捞一把,只可惜他们忘记了,中国是喜马拉雅山,高度是每年在增加的……
  
  中国其实已经在进行一场保卫中国的战争,只是大部分人都没有意识到而已,而我们的对手并不是那些“美国人”,而是他们背后的那个庞大的集团。  

该文转自王者回归-活力地带  http://junshi.blog.china.com/200810/3865347.html

[ 本帖最后由 乐乐 于 2008-10-17 12:41 编辑 ]
作者: Gummibaerchen    时间: 2008-10-17 19:04

原帖由 m2p 于 2008-10-17 08:33 发表

新闻说是给所有的私人储蓄担保,但没有说是哪家银行。我觉得这次应该是不限制哪家银行。听说,过去得到这种全额担保的银行是SPARKASSE,他们和政府关系比较密切。

那那些没把钱存在sparkasse的私人储蓄者比较惨:chicken: 还是偶没太明白这位同学的意思:gawp: ,如果德国政府已经给与承诺,就是说,政府应该对所有的私人银行进行担保 。再说句被拍的话,德国人的信誉也就是那么回事,政府的担保。。。希望他们到时候能够兑现
作者: 天更蓝    时间: 2008-10-17 20:43

原帖由 乐乐 于 2008-10-17 12:16 发表
四,最后的阵地—中国
  
  世界经济集团对中国的掠夺,从清朝时就开始了,网上有人不断的歌功颂德的美国人退还庚子赔款的“伟大举动”,只可惜大多数中国人对这种先抢劫你,再用抢劫你的一部分钱给你弄个什么 ...

作者: m2p    时间: 2008-10-17 21:15

原帖由 Gummibaerchen 于 2008-10-17 20:04 发表

那那些没把钱存在sparkasse的私人储蓄者比较惨:chicken: 还是偶没太明白这位同学的意思:gawp: ,如果德国政府已经给与承诺,就是说,政府应该对所有的私人银行进行担保 。再说句被拍的话,德国人的信誉也 ...

我还真不知道,德国银行现在为止应该基本上都不是国家控股的吧?
作者: Gummibaerchen    时间: 2008-10-18 10:13

原帖由 m2p 于 2008-10-17 22:15 发表

我还真不知道,德国银行现在为止应该基本上都不是国家控股的吧?

请问同学所指,是德国的银行还是特指deutschbank
作者: bravowyw    时间: 2008-10-18 11:55

原帖由 乐乐 于 2008-10-17 12:16 发表
四,最后的阵地—中国
  
  世界经济集团对中国的掠夺,从清朝时就开始了,网上有人不断的歌功颂德的美国人退还庚子赔款的“伟大举动”,只可惜大多数中国人对这种先抢劫你,再用抢劫你的一部分钱给你弄个什么 ...


这篇确确实实是强文!读一篇这样的文章真可能胜过读几年书....呵呵
作者: 乐乐    时间: 2008-10-18 13:44

原帖由 bravowyw 于 2008-10-18 12:55 发表


这篇确确实实是强文!读一篇这样的文章真可能胜过读几年书....呵呵

呵呵呵。偶觉得也是。以前总觉得美帝不是好东西,干吗都是不安好心的。但是仅仅是出于一种直觉。没有理论基础和证据。看到这个文章觉得真是醍醐灌顶哦。感觉自己像孙悟空一样上窜下跳。
看这个文章就觉得写这个东西的人一定是学历史的。如果不是研究这东东的,老百姓不可能知道林垦绿币和肯尼迪11111总统令。然后就想艘艘他的出处,别是作者自己编出来的糊弄老百姓的。找到了这个作者简历。有人说,宋鸿兵有可能就是一个名字,代表的也是一大堆人。活活。
http://tieba.baidu.com/f?kz=216268650
http://www.caogen.com/blog/index.aspx?ID=21
打算把货币战争这本书打下来瞧瞧。
作者: 乐乐    时间: 2008-10-18 13:48

还有个大8卦。

用逻辑和判断审视《货币战争》的背后  
浅谈《货币战争》(一)

前言
在写这篇文章之前,我在网上也查了不少资料,通过统计文章的主题和观点,我发现支持作者观点的和否定的大致一样多,也就是说这本书相当具有争议性。其次,在我后面的谈论中,我所选择的论据和论点完全是凭我的第一直觉来筛选的,因为凭我这样一个门外汉是很难在金融领域辨析评论者的观点,与其说艰难地通过经济学来自圆其说,不如通过逻辑和判断来分析每一个环节。

作者宋鸿兵为什么写这本书,为什么能写出这样一本书?

我在天涯上看到这样一篇文章《宋鸿兵的婚姻与罗斯切尔德家族》,这篇文章大致讲述了这样一段渊源:宋鸿兵的妻子方碧君有一个姑妈叫方玫雨,而她的老公卢卡斯Lukas Rothschild就是大名鼎鼎的Rothschild家族的成员之一。Lukas Rothschild的舅舅Holger Rothschild更是罗斯切尔德家族的嫡孙,虽系旁门,但是血统纯正。在Rothschild家族这样一个非常讲究血统的家族来说,血统越纯正那么所能获得的信息和情报应该越多。但是非常戏剧的是方玫雨接近Lukas Rothschild完全是出于背后中信公司的指示,希望通过方玫雨打入Rothschild家族内部,刺探Rothschild家族的情报,这就为故事的高潮埋下伏笔。
方玫雨利用个人关系为中信公司提供了大量绝密的情报,帮助中信公司在美国和欧洲的扩张立下了汗马功劳。但就在这时,Rothschild家族开始盯上了方玫雨,因为家族在欧洲和亚洲的几笔大投资全部失手,每次对手都比自己快一步,于是高层断定—定有内鬼,开始从嫡门清查,然后注意上了方玫雨。2001年2月, 美国股市崩盘前,Rothschild家族故意在内部放出了假情报。这个情报向往常一样准确无误地送到了中信总部,而中信总部立即展开布置。然而这次他们扑了个空,而他们的扑空行动被Rothschild家族严密地监控着。中信被完全曝光。而在中信展开行动后, 方玫雨和卢卡斯正好去美国渡假,身在美国的宋鸿兵和方碧君很高兴可以看到自己的姑妈和洋姑父。
2001年,复活节。从首都华盛顿通往马里兰州的210号公路上, 发生了一起严重的“车祸”。汽车在经过一个引桥时, 与桥下的隔离墙发生剧烈碰撞, 车完全变形。车内的死者是方玫雨和卢卡斯!方碧君为姑妈的死悲痛欲绝,而宋鸿兵却敏锐地感觉到这是一起谋杀。在方玫雨的葬礼中, 出现了中信驻北美的代表姜国方。宋鸿兵并不知道姑妈方玫雨是中信的人,在与姜国方的闲聊中, 宋透露出对这起车祸的狐疑:这是谋杀。姜国方立刻向中信总部报告了这个情报。刚刚被罗斯切尔德家族耍弄, 接着又失去优秀情报员的中信正在大为恼火。中信总部立即指示: 把Rothschild家族透露给宋鸿兵, 让一个留美的教育硕士来揭露。姜国方马上对宋进行看似漫不经心的开导:卢卡斯是罗斯切尔德家族的人!宋鸿兵立刻对罗斯切尔德家族进行了研究。书是现成的,The Money Masters、The unseen Hand、Descent into Slavery,大段地“拿来主义”就好;出版社也是现成的——中信出版社。而此时中信在黄金200美元一盎司低价时, 购进了大量的黄金。中信总部指示: 在书的结尾加入对黄金的吹捧。等民间开始购入黄金时, 就开始抛。于是一部现代版“蒋干盗书”上演了!
2007年, 这本金融秘笈《货币战争》横空出世。Rothschild家族被暴露于天下。《货币战争》一时洛阳纸贵, 成了中信的销量冠军。人民开始买黄金了 700多美元一盎司,中信每盎司净赚500美元。而宋鸿兵成了Rothschild家族与中信较量的中间人,而这一较量只是刚刚从暗处转成明处而已。

首先我想声明,我并不是向通过引用这么几大段文字来充实自己的文章。但是这个故事实在太精彩了,说实话稍作修改便是一部很刺激的电影大片。我不想去论证这个故事的真实性,但是这个故事可以解释几个问题,那就是很多批评者质疑凭宋鸿兵的个人学历和金融界地位不足以说明他能对行事隐密的Rothschild家族有着如此深刻的了解和认识,因此断定他只是凭空想像。但是这个故事就能圆满地解释他出这本书的目的和动机,而且这本书不论由谁来出,那么引来的可能就是杀身之祸,只有强大的后台——中信公司的鼎力支持,才能保证宋鸿兵个人的安全。但是就我分析,如果宋鸿兵真的被人暗杀了,那么很简单,矛头直指Rothschild家族,这也从侧面承认宋所讲的是事实,因此宋是不会死的。因为目前还是有很多人不相信他所讲的是事实。


这本书为什么只有中文版,而没有其它文字的版本?

我们再来看看上面这个故事,出版社是中信出版社,后台当然是中信公司,如果换作其它出版社不知道是否还有底气和勇气出这样一本书,因为如果真出了,恐怕后面会麻烦不少。其次,中信出版社虽然也能发行其它文字的版本,但是论实力他还是无法和Rothschild家族抗衡,在欧美金融界有绝对影响力的Rothschild家族绝对无法容忍这样一本书的面市,因此只有在其控制能力较弱的中国方能闪亮登场。但是我估计目前众多亚洲国家无论官方或者民间早已将其核心内容翻译成自己的文字了,并且对这本书的问世应该会保持一定的关注。
作者: 乐乐    时间: 2008-10-18 13:53

另外很重要的一点哦,网上的东东看看就行了。不用太当真。旁听偏信都是不好滴。竟信书则不如无书。看看知道一下好玩就行了。不用当真。
作者: 乐乐    时间: 2008-10-19 16:43

金土罂粟:漫谈纳粹德国的兴起与华尔街金融集团
转自: http://news.backchina.com/2008/9/8/7975.html
金土罂粟:漫谈纳粹德国的兴起与华尔街金融集团
倍可亲(backchina.com)   前奏:上帝保佑打败仗的人民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一战硝烟远去未久,古老的德国笼罩在一片几乎毫无希望的风雨凄迷中。人们尚未来得及摆脱战败的沮丧和羞辱,严峻的生计问题就紧逼了上来。德国在战争中丧失了总人口的10%和将近七分之一的土地,换来的是每年1320亿金马克的赔款,相当于1921年德国商品出口总值的四分之一。德国拿不出这笔钱,法国就伙着比利时波兰,毫不客气地进占了德国经济命脉鲁尔工业区,是为“鲁尔危机”。正倒着霉的时候,你往往想不到有一天还能更加倒霉,于是手忙脚乱的政府采取了千古不变的饮鸩止渴老办法:增发纸币。

  真正的灾难开始了。随着印刷机全速开动,1921年1月31日,世界金融史上前所未有的恶性通货膨胀,如同张开翅膀的死神,扑向了已经奄奄一息的德国经济。美元与马克的比率从1921年1月的1:64,到1923年11 月已经崩溃为1:4,200,000,000,000。如此骇人的程度,即使到今天,也只有1946年的墨西哥和1949年的中国可以相提并论(顺便说一下,到目前为止中国还保持着这项领先记录)。

  到了这个地步,德国的日常生活可想而知。薪水得按天给,要不然到了月末你会发现本来买面包的钱只能买面包渣了。发工资前大家都要活动一下腿脚,准备好起跑姿势,钱一到手,立刻拿出百米冲刺的激情和速度——冲向市场与杂货店。腿脚慢点的,往往就难以买到足够的生活必需品。农产品和工业品生产都在急遽萎缩,市面上商品短缺,唯一不缺的就是钱,纸钱!没有购买力的纸币像没有生殖力的性器官,叫人想着就伤心,孩子们在街上大捆大捆地拿它们堆房子玩。1923年《每日快报》上刊登过一则轶事:一对老夫妇金婚之喜,市政府发来贺信,通知他们将按照普鲁士风俗得到一笔礼金。第二天,市长带着一众随从隆重而来,庄严地以国家名义赠给他们1,000,000,000,000马克——或者半个便士。

  对于德国的悲惨境地,它一战中的对手们反应并不一致。老对头法国自然是盼着这个强邻兼宿敌越倒霉越好,在赔款问题上咬紧牙关毫不让步;苏联因为社会制度被西方排除在战后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之外,割地赔款全没它的份,又刚刚跟波兰打了一场败仗,希望借助德国的先进军事经验,1922年开始就与德国秘密合作(结果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20年后的脚);英国秉承一贯的老奸巨猾,继续“均衡势力”品牌之大陆政策,不希望德国过分削弱而使法国坐大。小国家们有的内部爆发民族革命自顾不暇,有的在老大中间小心翼翼找个位置坐下观看演出,有机会也诈点汤喝喝。

  战败者付出代价,古来皆然。历史上没事就打来打去的欧洲,利益变幻翻云覆雨,沾亲带故反目成仇,一千多年下来戏码反复,不过如此。

  然而,这次的确有点不同。
作者: 乐乐    时间: 2008-10-19 16:44

然而,这次的确有点不同。

  现在的人们讨论一战远远没有二战兴趣浓厚,但是事实上,今天国际关系和文明准则的基础,大部分是由一战奠定的,某种意义上来说,第一次世界大战真正摧毁了传统世界的根基,而二战是一战遗留矛盾的延续和清算。如果说从前欧洲的战争是国王和贵族的战争,那么一战就是第一次现代意义上国家之间的战争,从它的政治根源、战争动员、兵役体制和战后安排上,无不体现出鲜明的现代国家主义特点。不管主动还是被动,战争成为全民对国家的事务的参与,惩罚也成为有理论依据的全民责任。这样,每个人难免要反思一下,打了这个仗,对每个人来说意味着什么?

  另外,通过一战,人类在自相残杀方面的创造力表现得没有最强,只有更强。在凡尔登的绞肉机和索姆河的坦克面前,19世纪天真的乐观情绪,对主流古典人文主义的自信土崩瓦解了。新的思潮纷纷登上舞台,直截了当,冷酷无情,与这个铁血强权的时代宾主相得一拍即合。

  潘多拉的盒子打开了,古老的欧洲现在到处都是打碎的坛坛罐罐,德国的巴掌挨得最响亮,然而他们要报复的并不仅仅是从普鲁士时代延续下来的那些敌人们。在这个产生过无数哲学巨人的民族,思考活动一向壮丽而可怖,短暂的痛苦过后,将化身为钢铁的洪流,无论说它邪恶还是野蛮,它是从我们自以为是的文明中生长出来的,让我们前所未闻,目瞪口呆。

  完成这个过程,它需要的只有一种力量:金钱。
作者: 乐乐    时间: 2008-10-19 16:45

帝国银行里的华尔街精英

  1923年11月,德国发生了两桩对历史有深远影响的事件。

  第一件是阿道夫·希特勒发动了以失败告终的慕尼黑啤酒馆政变。尽管此前他爱国愤青的风头一时无贰,甚至原陆军总司令、德高望重的鲁登道夫将军都稀里糊涂地被拉上了他的检阅台;在德国普通人眼里,恐怕这位热血沸腾的老兄当时也和一个比较抢镜的行为艺术家差不了多少。在这个动荡不安的年代,又何尝缺乏大胆冒险的事件,和昙花一现的赌徒呢?于是未来的元首只好郁闷地在监狱里写他的奋斗。比较有趣的是,希特勒提到了他对通货膨胀及其原因的看法。

  “政府镇定沉着地继续印发这些废纸,因为,如果停止印发的话,政府就完蛋了,因为一旦印刷机停止转动——而这是稳定马克的先决条件——骗局马上就会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如果受惊的人民注意到,他们即使有几十亿马克,也只有挨饿的份儿,那他们一定会作出这个结论:我们不能再听命于一个建筑在骗人的多数决定的玩意儿上面的国家了:我们需要独裁 " (转引自威廉·夏伊勒《第三帝国的兴亡》)

  从这段有意思的话里头,我们能够看到古往今来煽动艺术的精髓。凭心而论,希特勒确实颇有几分洞察力,他看出马克的疯狂贬值被有意利用来应对外债(赔款是用马克计算的),政府也的确难辞其咎,然而由此得出结论——“民主不如独裁”,就莫名其妙了。而煽动的诀窍偏偏就在于此,观点必须震撼,论据必须彪悍——那么从论据到论点到底是什么逻辑,基本上就没多少人注意了。不信你翻翻文革的大字报,保证有所印证。

  差不多同时发生的第二件事,可要比那位退役下士的表现吸引力大多了。甚至可以说,停战以来,德国人民第一次听见了好消息。

  持续将近三年的恶性通胀,在1923年底开始得到缓解和控制。

  历史学家们将这个功绩与1923年11月的一个任命联系起来:46岁的德意志帝国银行董事亚尔马·霍雷斯·格里雷·沙赫特被任命为国家货币流通专员。

  沙赫特1877年1月生于特因利夫(原属德国,现属丹麦),父亲是德裔美国公民,母亲是丹麦裔。他的父亲为纽约公平信托公司工作了将近30年,亚尔马之所以在德国而不是美国出生,只是因为他母亲当时患病必须全家回德国治疗。和今天的众多移民一样,老沙赫特觉得美国的月亮特别圆,为了聊表对第二祖国的热爱之情,居然把一位美国反蓄奴制政治家的名字放进了儿子的姓名中间,这就是他奇怪的中间名的来由。在日耳曼的命名方法里,中间名本应是父名和祖父名,这个独特的做法如同一个奇异的预言,在他的一生中深深刻下了难以磨灭的美国印记。

  小亚尔马聪明而勤奋,具有德意志历史上那些百科全书式学者的天资气质,他先后专门学习过医学、哲学和政治科学,年仅22岁就得到了经济学博士头衔。年轻的沙赫特博士秉承父业,进入德雷斯顿银行。他本人出众的能力加上老头子在金融界广泛的人际关系,沙赫特一帆风顺,很快成为引起关注的金融精英。1916 年,他成为德国国家银行的董事之一。1923年,沙赫特临危受命,拯救灾难中的德国货币流通体系。

  货币崩溃的根源在于沉重的赔款负担,沙赫特当然清楚,一切金融改革的举措如果不解决好这个问题,只会引发更可怕的动荡。他上任之后,立刻从两个方面齐头并进:一边寻求外国金融资本的支持,一边改革货币,用新的地产抵押马克(Rentenmark)取代极度滥发的旧马克。

  那么该向谁寻求帮助呢?哪个国家有能力又有意愿帮助德国呢?欧洲的邻居和对手们要么心怀叵测,要么自己也穷得够呛,沙赫特也根本不指望它们,他的目光越过浩瀚的大西洋,精准地投向了自己的精神故乡——美国。

  一次大战最重要的后果,既不是霍亨斯陶格、哈布斯堡、罗曼诺夫三大欧洲王室的垮台,也不是共产主义革命的兴起,而是美国作为国际经济政治关系中最强有力,甚至决定性的一端,羽翼丰满,开始闪亮登场。巴黎和会和国际联盟提供了它的出场秀,然而要真正深化美国对世界的控制能力,向欧洲大陆的经济渗透是一个重要途径。德国伸过来的求援之手,与华尔街的金色魔杖正好一拍即合。

  二十年代的华尔街,宛如现实版的迪斯尼乐园,不断在狂欢的气氛中迎来繁荣奇迹,几大主要银行财团积累下来的资本迫切要向外扩张。马克思曾有言道,300% 的利润下资本就敢冒上绞架的危险,绞架尚且不怕,何况区区一个德国。1924年,以美国银行的查尔斯道斯为首的委员会推出了“道斯计划 ”,1924-1928年内总计8亿美元贷款流向德国,帮助它偿还凡尔赛条约的赔款,利息收益直接投资于德国市场。同时,国联调停法比两国撤军,接管鲁尔工业区。

  时来天地皆同力,沙赫特一旦心中有底,立刻果断地行动起来,用国家银行黄金储备为基础的新马克,以一比三十亿的悬殊比率兑换旧马克,到1924年8月这个过程基本完成,马克汇率开始在国际市场上稳定下来,国际投机者逐渐停止了对它的攻击。折磨德国的漫长通货膨胀结束了,乱云犹飞,千山已渡,沙赫特经此一役,证明自己不愧为金融奇才!

  1928年,沙赫特率领德国国家银行代表团,与美国为首的国联赔款委员会谈判签订了“杨计划”,它是道斯计划的延续,德国每年只要付赔款额的1/3,剩下的部分可以推迟。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之后,胡佛总统干脆提议暂停德国赔款的90%。等到1933年纳粹上台,就压根一分钱都不给了

  道斯计划和杨计划背后,都站着华尔街金融巨鳄摩根的庞大身影。道斯计划,据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国际关系教授卡罗尔·奎格雷的研究结果,“很大程度上是一个摩根产物”,而杨计划的这位“杨”——Owen Young,直接就是摩根派出的代表。这两个计划最大程度保证了美国金融资本的利益,在1934年分业法案之前,像摩根这种巨无霸的金融恐龙一手控制信贷,一手承销证券,去了德国的贷款在华尔街发行成债券,巨额佣金收入滚滚而来,像金雨一样幸福地淋在华尔街精英高贵的脑袋上。

  然而,道斯和杨计划的另一个结果,却是双方始料未及的。那就是“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的美国资本赤裸裸占领了德国实业界,将德国私人资本严重排挤出去。一方面,德国中小企业破产,实业资本流失,造成了大面积失业,刚刚稳定的经济又面对考验,大家伙出得狼窝入虎穴,使纳粹的蛊惑宣传有了民意基础;另一方面,美国资本集中在电力、钢铁、化工几个大的行业中,大展拳脚滚雪球,恰恰是这里生长出的垄断寡头,为希特勒的竞选活动提供了主要资助,进而为他发动的战争承担经济支持。

  从沙赫特其人来看,他与华尔街的渊源明显而深刻,他父亲就职的纽约公平信托公司就是被摩根财团控股的。早在 1905年,他随同德累斯顿银行董事会访美时,就会晤过摩根本人。他英语说得比德语都流利,以至于几十年后对他的审判是采用英德双语进行的。从广义上讲,沙赫特是以华尔街为代表的国际金融精英圈子里的一分子,一个“大人物”。资本没有国家之界,只有利益之别,资本家何尝不是一样?纽伦堡法庭上,只有三个被告指控没有成立,当庭释放,当过纳粹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首脑,为整个战争筹集资金的沙赫特就是其中之一,苏联代表尖刻地指责“资本家永远不会受惩罚”,此言未必正确,但西方对他偏袒却是毋庸置疑的明显。

  然而,成为沟通华尔街金融集团和纳粹德国核心圈子的关键人物,20年代离沙赫特尚颇遥远,就是说起来都匪夷所思。那个粗俗的流浪汉出身,政变未遂的小头目?大概他连帝国银行的门往哪儿开都没搞清呢,在这些衣冠楚楚手握经济命脉的绅士们中间,谁会给他一个正眼呢?然而历史的魅力就在于此,昨日言犹在耳,今朝沧海桑田;聚光灯下,王子与贫儿的游戏不断被命运慷慨刷新,只不过每次付出代价的,永远都是黑暗里的芸芸众生。
作者: 乐乐    时间: 2008-10-19 16:45

资助希特勒的工业寡头们

  国王死了,国王万岁。此时一战勇士穷途潦倒,二战豪杰尚未登上舞台,灯光下活跃的是一批当代英雄。德国需要钱,华尔街需要能赚更多钱的钱。货币和货币的交流没有语言文化制度历史种种障碍,是世界上最亲密无间直截了当的尔虞我诈。

  1924年到1933年,在道斯计划和杨计划之下,通过华尔街的国际财团经手流入德国的贷款总额为330亿马克,其中的最大三笔款项,分别建立和帮助了三家大工业卡特尔。

  “卡特尔”这种垄断形式最早就源于德国,词根也是德语,指的是把小生产厂家由统一定价限量的协议联合起来,控制某一种行业的整个市场,比方说OPEC组织就是一个卡特尔。卡特尔的特点是简单有效,缺点是不够稳定,每人都有破坏协议的动机。但是在德国这种持重守信的地方比较合适,它从汉撒同盟时期开始就有一个悠久的信用传统,背信弃义的事不太流行。美国的资本进来之后,很快就看中了这种垄断形式。银行家们的操纵方法很简单,控股其中最强的一个或几个企业,让它们在一两种基本产品上占绝对优势,进而控制整个卡特尔。

  这三家卡特尔分别是德国通用电力(A.E.G),联合钢铁,I.G.法本,它们分别控制了电力、钢铁和化工行业,把握了德国的工业命脉。到1937年,联合钢铁和IG法本生产的爆炸物加起来占全国总量的95%,著名的克虏伯军火公司也在它们控制之下。这个不仅得益于美国贷款,还有美国的技术。美国的投资者直接进了它们的董事会,顺便说一句,战后他们都没有因为给希特勒的政治献金受到审问。

  这三个卡特尔的美国债主子和经手人皆为华尔街银行中最显贵的名字——迪隆&里德(Dillon Read);哈里斯福布斯(Harris,Forbes);国家城市公司(national city);公平信托(Equitable trust)……

  美国资本促进了德国工业的迅速卡特尔化,除了上一节提到的,为希特勒上台提供了经济环境和金钱资助之外,这个结果本身也被上台后的纳粹当作宝贵遗产和大好经验继承下来。纳粹的经济政策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在工业界大搞卡特尔,用巨额订单喂养它们,整合出几个高效又听话的巨型战争齿轮来,纳粹党人可从来不是自由市场经济的Fans。

  这是后话,目前还轮不到希特勒说三道四。中学政治课本告诉我们,垄断资本家阶级挑选了代理人某某,旁边还常给配个图:一个大腹便便穿燕尾服的和一个干瘪猴瘦戴礼帽的,俩家伙正在弹冠相庆。话倒没说错,不过和没说差不多,反正我感兴趣的是某某怎样被招聘录用为资本家代理人的,这种好事怎么才能赶上哪。

  希特勒也不是个第一眼帅哥,开始没人觉得他能成气候。当时德国政坛风起云涌,政党林立,国会席位非常分散,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投票难以出现优势多数,几个党联盟起来可以有简单多数,但是中间一出个反水的,马上优势就没了,这种状况正好给小党派提供了砝码,在分裂和混乱中找到机会出头。

  1930年,希特勒赢得了选举中的第一次胜利,取得107席,成为德国议会第二大党。这个胜利令人吃惊,也来之不易,1928年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才只有可怜的12席,但是毛主席说得好,世上事怕就怕认真二字。希特勒全国奔波,四处演讲,外加到处赠送他的大作《我的奋斗》,功夫不负苦心人,渐渐他的周围也聚集了一些有头有脸的人物,包括他的早期资助者,上面提到过的卡特尔——“联合钢铁”老板弗里茨·蒂森,以及鲁尔煤矿大王埃米尔·寇道夫。这些工业家之所以靠近希特勒,是因为他强烈支持禁止罢工和工会活动。

  老鼠和猫,钱和选票,一样都不能少。希特勒转身讨好工人用的许诺是消灭失业,提高福利。这个诺言当时听来格外动人,因为1929年从美国开始,席卷世界的经济危机爆发了。

  经过6年的资本输出,现在德国总共欠了美国70多亿美元,整个国民经济高度依赖美资。华尔街一崩溃,银行出现挤兑,开始从国外急调资金回国,多米诺骨牌效应立刻把德国拉进了深渊,生产收缩,失业率骤增。那边凡尔赛赔款还没完呢,杨计划规定每年必还的那三分之一,是用商品消费税保证的,结果结结实实转嫁在了民众身上。末世而妖言用,本来希特勒的极右翼主张在主流社会总是被当作笑柄,现在却有不少人真的追随他了,希特勒的煽动迷人之处在于简单直接——不还钱!赔款和债务是由这些外国资本家、犹太佬和卖国贼造成的,老百姓凭什么负责。

  然而,听得热血冲脑,怒发冲冠的人们哪里想到,希特勒这时正在紧锣密鼓地想办法扩大外国资本对他的支持。仿佛命运在冥冥之中的安排,正在他选举胜利的前几个月,亚尔马·沙赫特博士从德国国家银行主席的职位上辞职了。

  沙赫特辞职和杨计划后续谈判中与政府的摩擦有关,他对政府作出的一些新让步十分不满,在没有通知政府的情况下,他给摩根写了一封信威胁要退出巴塞尔的国际清算银行。这封信在美国报纸上发表后,德国政府大为震惊和丢脸,财政部长公开和他闹翻了,在兴登堡总统的压力下,沙赫特愤然辞职。

  这次离职对沙赫特的影响是微妙的,首先深觉羞辱,他是第一个没到任期就被赶下台的帝国银行主席;同时也委屈和愤怒,且不说当年力挽狂澜拯救通胀的功劳,就是这两年领着谈判队伍,寸土必争一条一条争取到的利益被政府漠视,也让他觉得寒心。他离职后马上去了美国,应邀在各大学里演讲,会见各界名流尤其是华尔街的同事,抨击凡尔赛条约,鼓吹德国经济复兴。就在这次旅途上,沙赫特读到了《我的奋斗》。

  尽管他评价希特勒的文笔在糟踏德语,但是对里面表达的观点却心中一动。软弱无能的魏玛政府不再让他寄托希望了,那么换一剂猛药如何?

  1930年底,沙赫特会见了纳粹党二号人物戈林,31年初,沙赫特与希特勒见面了。

  沙赫特对未来元首的感觉还不错,希特勒在这次会晤中表现得“真诚而谦虚”,他的自信和敢于行动的决心给沙赫特留下了很深印象,滔滔不绝的口才也名不虚传。沙赫特显得很有兴趣地听着,然后给了个小小建议,推荐一位金融记者瓦尔特•丰克给希特勒讲授一些基本的经济学知识(此人后来接替沙赫特担任纳粹经济部长)。我看沙赫特回忆录写到这里,想象博士忍耐着这位对经济学一窍不通还特别能侃的主儿,顿觉情景可笑。沙赫特是何等阅人无数老奸巨滑的人物,怎么会被希特勒那套古怪混乱的理论忽悠了去呢?

  答案似乎出现了一点影子,1931年春天,沙赫特会见希特勒的新闻在金融家圈子里不胫而走,人们猜测他政治上向右转的同时,还大胆预测他要借助纳粹的力量竞选下一任德国总统。沙赫特自己的话也加剧了这种猜测,当他的朋友、一位美国女记者问他会不会帮助纳粹统治德国经济之时,沙赫特回答“不,纳粹不会统治,但我会通过他们统治。”

  共谋!考察每一个历史关键时刻的背后,各种目的与意志盘根错节纠集在一起,我们看到只不过是一个合力的表现而已。希特勒、沙赫特,投票给希特勒的德国老百姓还有与纳粹合作的美国资本家,都怀着各自目的处于合力当中。能造时势的英雄,就是在这个巨大的拼图游戏里有幸拿到最后一块图版的人。

  不管出于良好的愿望还是勃勃的野心,在历史的转折关头,沙赫特帮希特勒弄到了那块最后的拼图。

  1931年之后,沙赫特开始运用他的声望、人脉和杰出的理财本领,为希特勒经营竞选资金。1932年11月,沙赫特成功发动了一次德国工业和金融界大规模联名上书,由他领衔,要求兴登堡总统任命希特勒为帝国总理。1933年1月底,希特勒戏剧性地当上台,2月宣布竞选总统,沙赫特为他组织了一个晚会,在他的惊人能量作用下,与会者涵盖了工业界的大部分巨头,包括I。G。法本及其美国分公司,克虏伯军火公司,通用电力,德国汽车协会,联合钢铁公司,电报电话公司;当场筹资3百万马克。希特勒在财运上终于告别诸多蝌蚪,遇见了一群牛蛙。这笔钱十分阔绰地解决了竞选资金问题,选完之后还剩了大约60万。

  除了筹资,更重要的是,这是一个显著的信号,表达了德国工业寡头,以及站在背后的美国金融资本对希特勒上台和进一步统治的认可。就拿占总献金额30%的法本(如果再加上它的美国子公司就占45%了)来说,此时它的董事会包括了华尔街和美国实业界最显赫的一批人:福特汽车公司的老板,纽约联储银行的董事,新泽西标准石油公司的董事,曼哈顿银行总裁,以及弗兰克林罗斯福温泉基金的主席。

  风雷动,鱼龙惨,魏玛共和国就这样不知不觉走到了尽头,这个夹在两个铁血帝国时期之间,德国历史上罕见柔仁的民主共和国,既生不逢时又先天不足。它失败的最深刻的根源,是它始终建筑在一个极不稳定的经济基础上,畸形的资本结构,沉重的外债负担,脆弱的货币体系,以及对德国中小企业和国内贸易传统的破坏,使任何一点经济波动都有可能引发灾难性的动荡,最后摧毁上层建筑。从《魏玛宪法》到希特勒上台,它的民主从最完善的文本开始,用最糟糕的实践结束。在历史的吊诡里,人人看到开头却总猜不中这结局,国会大厦巨大的阴影倾斜在柏林的夕阳下,犹如共和国无声的挽歌,的确,它作为殉葬品的命运也马上就要宣判了。
作者: 乐乐    时间: 2008-10-19 16:46

谁为战争付了钱?

  国会纵火案为魏玛共和国钉入了棺材的最后一颗钉子,1934年8月2日,兴登堡总统去世,孤独而衰老的帝国元帅在风雨飘摇中撑了很久终于还是放弃了,漫长的高寿并未给他带来荣光。现在希特勒坐在总统府里,正在对老总统留下的遗嘱——复辟霍亨斯陶格王室——嗤之以鼻,他的最新头衔是元首兼国家总理,在这个国家和这个世界上,再没有任何人能阻止他全速开动国家机器,实现他壮丽而恐怖的千年帝国之梦。

  老朋友得到了回报,就在同一天——8月2日,沙赫特博士成为了内阁经济部长。在此之前,他已经回到帝国银行那间熟悉的主席办公室,把三年前替代他的路德博士赶到了国外当大使。卷土重来如此之迅速,使当初黯然去职的心情都变成了欣慰的回忆,他证明了德国多么需要他,并且凭经济学家的本能开始为一个全新的舞台摩拳擦掌。

  华尔街故人无恙否?他们用什么眼光考虑这件事呢?

  其实上一节我们已经提到,华尔街通过所控制的德国寡头企业向希特勒提供了支持。然而,华尔街还有更为直接的动作,这就是当时希特勒得到神秘资助的所谓“西德尼·瓦伯格”之谜。

  1933年11月,在荷兰突然出现了一本小册子,其中有一位名为“西德尼。瓦伯格”的银行家与希特勒的数段对话,里面披露了美国最顶端的工业家和金融家,包括洛克菲勒与亨利福特,在希特勒上台前后,通过JP摩根与柴斯银行集团向他提供了数额达到三千二百万美元之巨的资助。这本书在1934年就立刻被查禁了,它所影射的法本公司美国和德国的董事瓦伯格兄弟也矢口否认和这本书有关,但是,书中翔实的细节却和很多现实资料一致,遂成疑云,普遍被人们认为是华尔街的国际投资者们与纳粹合作的一项佐证,

  希特勒的上台令民主世界舆论哗然,1933年5月沙赫特访问美国,还没下船就被蜂拥而至的美国记者包围起来,围追堵截质问他对反犹暴行的看法,沙赫特被烦得罕见地大发了一次脾气,把记者递给他的一份《纽约时报》狠狠扔在了甲板上。开头不妙,他的使命看起来前途暗淡。沙赫特是来要求推迟支付美国银行贷款的,大萧条已经延续了三年多,罗斯福新政尚在福祸未卜,大家谁的日子也不好过,美国政府和华尔街还能象前几年一样好说话吗?

  莎士比亚说过,别借钱给你的朋友,要么你会失去钱,要么失去朋友。沙赫特这次又赌赢了,美国选择了前者。一方面,美国资本已经在德国陷得太深,太多利益攸关彼此纠缠;另一方面,德国重整军备扩大采购的过程,对美国经济恢复是一个良好的刺激。至于买了军火要对付谁,反正不是美国。沙赫特博士给了一个多么容易理解的理由啊,“如果德国能够获得它自己的原料而在经济上得到发展,这只会有助于刺激一般的世界贸易。它将帮助增加消费,促进繁荣,不仅提高德国人民的生活水平,而且将提高整个工业世界的生活水平 "

  沙赫特甚至还把反犹行为的原因归于“一个民族处于经济绝望和可怕困境时的表现”,并且保证“一旦德国享有公平与繁荣后,这些表现就会完全消失”。(沙赫特在《外交事务》上的文章)

  罗斯福总统对沙赫特印象并不好,他觉得对方傲慢自大;对希特勒也非常不感冒,就在沙赫特访问结束的时候,他还几乎故意任命一位犹太人去柏林当大使。但是令人遗憾,也是我们很少提到的是,罗斯福在他第一任任期里,与绥靖主义者的主张并没有什么本质分歧。在他的施政纲领中国内经济是第一位的,对外交只简单提一个“睦邻关系”,保住拉美后院不起火足矣。这不仅仅为了迎合孤立主义势力,罗斯福本人也是一个灵活的务实主义者,并不介意握脏了手,在他上任不久就和苏联建交了,让欧洲自相钳制,何乐而不为呢。

  1933年8月,美国银行协会同希特勒德国就贷款问题进行谈判。美国银行同意德国延期偿还以前的贷款,并且保证今后美国在德国的资本和产业的全部收入只在德国使用,并用此来兴建新的军事企业或者改建原来的军工企业。

  纳粹德国没有食言,作为一个好胃口的买家,立刻把这些延期支付的贷款派上了用场,从1933年到1939年,在德国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做准备的6年时间里,杜邦财团与化学公司、洛克菲勒财团和美孚石油公司、摩根财团及它控制的电报电话公司、福特汽车公司(亨利福特本人由于与纳粹的合作还得到了十字鹰徽勋章)争先恐后跟德国签下了巨额的战略原料和军工项目的订单。仅仅飞机一项,1934年8个月中美国对德国的出口数量就比1933年增加了不止5倍。33年到 39年间,在纳粹德国的军事机构中营业的美国公司超过60家。

  在技术输出贸易上也毫不含糊,杜邦公司通过I. G. 法本把氯丁橡胶和飞机防爆剂的技术卖给德国;坦克润滑油的技术是从美孚石油公司得到的;希特勒发展空军的重要帮助来自于美孚在德国设立的一家飞机专用汽油厂;电报电话公司参加了德国新型飞机的研制。后来在战争中,连美国的海军部长都承认是美国向希特勒提供了最先进的飞机发动机。

  一个不可思议的诡异循环出现了,华尔街借出去的钱,被希特勒拿过来,从华尔街金融资本控制下的工业托拉斯购买军火和技术,得到的利润又用于向德国的军工行业继续扩大投资。金钱的血液周而复始不分昼夜地流动着,结果是一端生长出了武装到牙齿的德国军备,另一端美国的诸多庞大工业帝国,在艰难时世中维持甚至扩大了生产和市场,罗斯福新政能够奏效,也未尝不对此多赖借助。

  然而真有这么轻巧的双赢吗?世界上没有任何事情是无缘无故发生的,哪怕是从天上掉下来一块陨石也不例外。人们永远没有完全决定眼前事务的能力,路径依赖的力量常常比想象中大得多。美国与德国战前资本融合的惯性,一步步导向如今的政策,不是当政者不懂养虎遗患、尾大不掉,谁都知道希特勒是什么人,但是形势如此,加深这种合作关系比破坏它更为划算。经济学家梅纳德·凯恩斯说破了残酷的真理:“在长期,大家都死了。”千年田易八百主,所谓长期打算、远大目光往往成了政治家的高调,立竿见影的利益却是人人难以抗拒。金融资本的盲目性尤其明显。金融市场上每一天时间都在用贴现率表达着它的价值,今天能挣的钱就不能留到明天,活在当下是华尔街唯一永恒的真理,其他的,包括战争,都可以往后放。上世纪末东南亚金融危机之后,各国对经济安全人人自危,殊不知金融资本从来就是见血就上拔腿就跑,不择手段不计后果的角色,现在如此,当年也差不多,上演的都是鬼打墙的老故事。

  既已暗渡了陈仓,就不怕明修它栈道。德国撕毁凡尔赛条约限制,恢复普遍兵役制,扩充常备军,进入莱因非武装区。美国对此听之任之,生意做得更加热火朝天。其实别的国家又何尝不是一样呢?英国和德国也有合作,并且是美国的一个主要竞争对手,对这些举动不过嘴上谴责一下。法国虽然是德国的传统敌人,但是战前正赶上右翼上台正在严防共产党,外加殖民地麻烦一大堆,还指望着希特勒对付苏联。回望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前夜,我们会目瞪口呆地看到美、英、法、苏争相和自己未来的侵略者眉来眼去,比赛着为它添砖加瓦的奇异景象,希特勒不打这场战争简直都对不起老天的眷顾。

  象最深沉的梦魇,清醒者无法动弹地看着深渊越来越逼近,又象一场荒诞派戏剧,各方势力挤在十字路口上等待自己的戈多。经济复兴?遏制共产主义?均衡的欧洲?互不侵犯?

  戈多没有来,来的是希特勒。纳粹德国带着华尔街的金钱,美英的技术和装备,苏联训练出来的军官,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
作者: 乐乐    时间: 2008-10-19 16:47

镀金时代的秘密与巫师的命运

  纳粹德国的“复兴奇迹”一直是第三帝国Fans津津乐道的题目。希特勒以前的内阁总理换来换去,愿许得真不少,每次但听环佩响,不见美人来;佳人不来,也就罢了,可是今天通胀明天衰退加上还不完的外债,来的都是这种牛鬼蛇神,真叫人无语凝噎。希特勒上台4年,失业率从高于30%下降到几乎为0,国民经济总值增长超过100%,同时完成了全国高速公路网的建设,重整了重工业基础体系,还装备了一支现代化军队。如果你看过雷妮·里芬斯塔尔那部著名的《奥林匹克》,一定会对1936年德国综合国力和精神状态留下深刻印象,那响彻云霄的欢呼,如林屹立的手臂,气势宏伟的建筑,健美如神祗的运动员,无一不暗示着隐然志在天下的实力与霸气。希特勒的个人威望也达到了顶峰,他甚至不再需要早年那样的演讲才华,只消在公共场合露露小脸,成千上万群众就宛如自动催眠一般立马如醉如痴。

  那么,如果这时候希特勒有幸意外死亡的话,是不是就“生得伟大,死得光荣”了,然后以民族救星的形象名垂青史?

  希特勒是如何创造经济奇迹的呢?

  对比希特勒政府和罗斯福政府在1933年之后的经济政策,不难发现它们何其相似乃尔。同样的国家干涉,兴建公共项目,发行公债,贬值货币,扩大卡特尔组织;甚至连名字都差不多,罗斯福的叫“新政”(New Deal),希特勒的叫“新计划”(New Plan)。诚然,在世界范围经济危机条件下,大家面对的问题大同小异,比较行之有效的也无非国家垄断主义那一套。然而,同样的照方抓药,各国家底不同,人家吃独味人参,你可能只弄得起点参须,贾府的方子刘姥姥看了也是干瞪眼。美国的广阔幅员、丰富资源、生产潜力没有一条德国能望其项背,这且不提,单单说通货这一块,它就是一战最大的获利者,加上延续下来一贯的高保护关税政策,资本对外扩张多年带来的惊人收益,它的国际收支平衡表和战后年年赔款的德国怎么比?有黄金和外汇的保障,人家可以搞货币贬值而不引起通货膨胀,可以玩赤字游戏而不导致财政破产;换了你行吗?

  摆在经济部长沙赫特博士面前的就是这样一顿无米之炊。

  然而,和十年之前一样,这个老巫师如同听到召唤的战马,再一次奔向危机时刻的舞台,一样的雄心勃勃,一样的自信不疑。他的确带来了新节目,电光火石间只见他在国际经济舞台上纵横捭阖,原汤化原食,空手套白狼,一系列动作令人眼花缭乱——“德国欠你的钱越多,你就越想和它做生意。”——沙赫特用魔术般的手段创造了信用。

  在一个基本没什么财政准备金的国家里干事,只能使上点无中生有的办法,这个`“生”法有文的,也有武的。武的就是明抢,只不过大盗剪径变成了国家没收,受害者自然是可怜的犹太人;文的就不那么简单了,沙赫特一开始必须有节制地使用印钞机来做启动。

  我查阅的中文史料中,有限地提到沙赫特的几次,大多都说他为了重整纳粹军备,怎么热衷搞通货膨胀,仿佛他是个金融狂人。这个印象之由来,以我自己的猜测,可能和中央银行主席孔祥熙博士有关。他1937年拜访沙赫特,对军备资金问题交谈之后,大概自以为深受启发,抗战后期也效仿人家搞货币增发,结果演砸了,真的变成了通货膨胀。孔博士虽然堂堂名校海龟,贵为两位国家元首的连襟,理财的本事还是比不上敛财的本事。沙赫特开动过印钞机是不假,但是他的政策总体上却是紧银根的,这意味着严格控制物价和外汇汇率,而且将大量增发的银行券的用在非生产领域,也就是基建和军工,尽量减少对一般市场流通的压力,比如著名的 “米福”(Mefo)军用券,就是由国家保证,专门支付军火商的,由银行秘密贴现,不入财政报告。这种办法兼顾了解决就业、不造成生产过剩和军事保密要求,将“拖”字诀发挥到了极致。

  沙赫特所创造的信用奇迹还包括,为了避免外汇流失,他同几十个国家谈判了(对德国)“惊人有利”的物物交易(夏伊勒语)。到1936年中,德国已经建了 28个清算协定,在与这些国家贸易中,德国用马克支付进口款项,并把款额与该国购入德国制成品的款项保持齐平,这样,这些依赖德国市场的国家(大多是南欧和美洲的原料输出国)没有办法,为了清算马克欠款,只好允许德国继续购货。

  沙赫特在“新计划”期间之卖力,确实有几分“士为知己者死”的味道。为了给德国弄到更多外汇,他甚至不惜损害自己在国际金融中的信誉,在进口商品以后千方百计阻挠付款,或者代之以物物交换,连华尔街的老朋友都在指责这种“金融强盗行径”。

  可是,随着时光飞转,随着军队强大起来的脚步,这个精明的老巫师没想到的是,希特勒的目标并不是让德国成为一个经济强国和贸易霸主,他把经济全权交给他,是因为他自己根本不感兴趣。赌桌上再有千般计较,总还要按理出牌,然而,他已经等不及了,他要的比沙赫特能给他的更多,更直截了当。

  1936年开始,形势看上去正是莺歌燕舞一片大好,沙赫特却开始隐隐感到问题不妙,像一个在舞台上停留过长时间的魔术师,他发觉帽子里已经没有新兔子可以变了。首先是德国在军备上的畸形投资,占用了他千方百计从国际金融界弄来的,和从国内人民牙缝里抠出来的大部分外汇,他主持修订的经济法律严厉到对私藏外汇可以判处死刑,却仍然难以应付军队巨大的钢铁胃袋;另一方面,重整军备的动静实在太大,其他国家虽然有跟着起哄沾光的一面,却也有惊心警惕的时候,德国的国际环境悄然逐步恶化,国际贸易越来越不好做。特别是,华尔街虽然慷慨给了钱和技术,但是像过去杨计划中发生过的一样,它们在合作中试图控制德国伙伴,而为战争做准备的德国工业寡头,还有它们的政治靠山,当然不会答应,政治原因带来的摩擦也影响了经济关系,使沙赫特大为头痛。

  沙赫特最深刻的不安来自,希特勒和他对经济政策的要求在本质上有分歧。希特勒对经济完全持一种实用主义态度。如果把纳粹党和希特勒本人对经济问题发表的零星高论放在一起看,就会发现简直没有他们没主张过的观点:支持国有化、支持私有化、主张自由竞争、主张计划经济、打击垄断、保护垄断、限制利息、反对限制利息……总而言之,看上去矛盾百出,实际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为政治要求服务。虽然沙赫特很知趣地在报纸上撰文,说元首“领导了每一个经济计划、参加了每一项法令制度的修订”,其实希特勒在其中的贡献,也就和金日成同志对《卖花姑娘》音乐创作的贡献差不多。沙赫特将高帽子奉送得这么慷慨大方,恰恰因为希特勒当时没太多插手他的工作;而一旦领导打算亲切关怀了,沙赫特与纳粹的蜜月期也就开始面临危机。

  1936年秋,戈林被任命为“四年计划”全权代表,这个“四年计划全权机关”与帝国经济部产生了严重的机构重叠,最后不可避免地引向了沙赫特与戈林之间的冲突。沙赫特从这个“四年计划”诞生开始就对它深恶痛绝,不仅因为它的掣肘争权,更因为它是一个完全以战争着眼的,策划德国4年后勉强自给自足的计划。虽然沙赫特肯定不是一个理想主义的自由贸易信奉者,但是国际贸易和金融对德国的致命意义他是再清楚不过了,德国没有广大殖民地作为廉价原料来源和产品市场,去消化国内的经济波动,因此一举一动都和国际金融市场息息相关,要不他那么辛苦节省外汇干什么?一旦风吹草动,马克受到攻击,以当前国内的信用“圆环套圆环”遍地打白条的现实,这场热热闹闹的“经济复兴”搞不好立马变成镜花水月!“四年计划”在他不仅达不到什么自给自足的目的,反而会摧毁辛苦建立的国际贸易成就,并且引发国际金融市场对德国信用的怀疑。

  沙赫特愤然指责戈林“你的外汇政策,你的生产政策和你的财政政策是靠不住的”,而希特勒在这场争执中会支持哪一方呢?看看这位元首风向标式的言论吧。

  “在德国,往往是在政治力量高涨的时候,经济情况才开始改善;反过来,往往在经济成了我国人民生活中唯一内容,窒息了思想力量的时候,国家就趋于崩溃,而 且在很短时间内,把经济生活也拖着一起崩溃……从来没有一个国家是靠和平的经济手段建立的”。

  “避开一切世界工业和世界贸易政 策的尝试,代之以集中一切力量,旨在为它的人民在下一世纪分配获得一块立足的生存空间开辟出一条生存之路……”

  另一个使人不安的征兆是,杨计划和道斯计划债券在1935到1936年的价格大幅度下降,道斯债券从79美元下降到37美元,杨债券从59美元下降到 29美元。这意味着华尔街对德国发生动荡的深深忧虑。铅云低垂,斜阳诡异,沙赫特独坐在帝国经济部办公室里,看着多年围绕在他鞍前马后的工业家们,蜂拥着向戈林的订单扑去,不祥的预感在心中升起,海天之间一场新的风暴就要来临,他的命运又将如何呢?

  1937年8月,沙赫特向希特勒递交了辞呈,12月正式从经济部长任上离职;1939年1月,他被免除帝国银行总裁职务,虽然还保留着内阁成员的虚衔,事实上已经离开了德国的权力中心,虽然他之后的人生依然颇有戏剧性,但已不再对历史发生真正的影响。

  沙赫特的命运是一个富有深意的象征。他终身未加入纳粹党,但是在纳粹上台和准备战争过程中的作用却可能超过了任何纳粹高官。他本人的浮沉,就是国际金融资本与德国政治势力关系的生动历史。如同传说中的双头蛇,政治与经济的逻辑相互推动也相互反噬。沙赫特尽管清楚地知道自己在为侵略战争筹资(这一点无可置辩),而且在奥地利合并和捷克事件中他都把帝国银行的手伸了进去,但是从本质上他是按照国际金融资本——当然也包括德国金融资本——的利益去行动的。然而,“大炮和黄油”是政治发展的逻辑,有自身合理的惯性,对一种成型的政治文化来说,经济力量可以是发动机,却从来不是刹车。何况这“惊险的一跳”在好日子里难道没有露出过征兆吗?希特勒也许是个魔鬼,但很难说是个骗子,他的基本主张——种族主义和生存空间扩展论从来直言不讳,这样的理论基础最后必将引向战争。发现这一点并不需要什么特别的洞察力,只不过,象十日谈里古老的故事一样,希图利用魔鬼的最后难免沦为魔鬼的奴隶,或者,魔鬼和人类本来就没什么真正的界限?

  纽伦堡的美国人放过了沙赫特,他的祖国却没有原谅他,战后巴伐利亚拒绝他居住,他漫长的后半生背负着纳粹帮凶的骂名。然而华尔街呢?J。P。摩根财团呢?那些显赫的信托银行呢?洛克菲勒、亨利福特、杜邦这些工业帝国呢?伯尔尼和日内瓦赚得钵满盆满的金融家和军火中间商呢?即使在战败的德国,那些曾经不可一世的托拉斯们,总电力公司、法本、联合钢铁,谁又受到任何真正的触动了呢?在两极格局的战后世界中,又一轮金钱和控制的奇妙博弈开始了……

  你看你看世界的脸。

  “波丽娜,她无处不在,她就是社会……”——巴尔扎克《驴皮记》

  这篇大而无当的文章结束之前,不妨再对沙赫特苍老的背影目送一程。这个精装的伏冷脱,失去法术的老巫师,最后一次见到希特勒是在1941年一个公开场合上。希特勒的问题依然和华尔街有关,他问他是否能再去美国一次,争取华尔街新的贷款。这次沙赫特没有丝毫犹豫地告诉他,在《租借法案》生效之后,已经完全不可能。

  这是他对希特勒说的最后一句话,也是华尔街与纳粹德国这出人间喜剧的最后落幕。

  亚尔马·沙赫特1944年被牵扯进谋害希特勒的720事件,被送进达豪集中营。1945年达豪被盟军占领。1948年受审无罪释放后,先后担任印度尼西亚、埃及的经济顾问,1952年在阿以中东战争中作为埃及的顾问,1953年后回到德国重新投入金融界,同时写作回忆录《我的前76年》、《一个老巫师的告白》。1970 年6月4日,在希特勒和罗斯福死去整整25年后,93岁高龄的沙赫特去世。

  他象一只从树上掉下来的猫,姿态难看却总能安全地四脚落地,一时的凶险也变成了因祸得福的契机。读他那洋洋洒洒一册又一册的回忆录,你很难相信这个耄耋老人身上有如此过人的精力和记忆力。甚至还在监狱他就和出版商定了合同,在儿子战死,自己等待受审、前途未卜的日子里,我看到这个71岁的老巫师写道:

  “我一直雄心勃勃,现在我依然如此。”

  不知为什么,这种过于强烈的生命意志,令我反感,就像对第三帝国那种狞厉嚣张的美。也许唯一例外的是这个细节。当写到他的爱子Jen在苏联战俘营里失踪,文风铺张华丽的沙赫特只淡淡说了一句:他是个温和而内向的孩子,本该是个很好的经济学家。

  可是呢?

  他活到了93岁,然而包括他的孩子在内,几千万年青人死于这场战争。

  他一生梦想着德国的强大复兴,在临死前,他看到的是自己帮助发动的战争制造出的一道柏林墙。

  陈词滥调,有时候却真的难以替代:

  愿后人勿复哀后人




欢迎光临 人在德国 社区 (http://rs238848.rs.hosteurope.de/bbs/)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