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动物趣闻] 虚拟观测项目“迁徙的鸟”落户青海湖 [打印本页]

作者: 中秋月    时间: 2008-12-10 12:08     标题: 虚拟观测项目“迁徙的鸟”落户青海湖

 新华网西宁12月10日电(何伟、胡若愚)“上午10时24分,一只小斑头雁破壳而出……风徐徐地吹,不一会,刚出生的小斑头雁全身的绒毛就干了……”   这段文字出自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工作人员刘近科写下的虚拟观测日志。通过这一名为“迁徙的鸟”的虚拟观测项目,刘近科和同事们在几十公里外就可以观测候鸟栖息地。斑头雁出壳、棕头鸥求爱、鱼鸥偷蛋、雏雁学步……一幕幕生动有趣的场景通过视频传输出现在管理局的服务器屏幕上。
  “迁徙的鸟”是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今年与中国科学院网络信息中心共同承建的中国科技部科普平台总体规划建设、中国数字科技馆资源馆二级子项目,已于11月下旬通过专家组评审验收。
  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何玉邦介绍,这一科普项目由“美丽的鸟”、“认识候鸟”、“鸟岛观鸟”和“随候鸟一起飞”四个核心模块组成,既提供宏观知识体验,使人们了解青海湖候鸟迁徙和保护工作的全貌,又突出重点,着重开发虚拟观测和互动体验场景。
  青海湖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泊,也是最大的咸水湖,湿地面积大,食物源丰富,每年吸引20多万只候鸟来这里栖息繁殖,被称为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宝库。
  由于气候变暖造成降水量增加,青海湖水体面积近年以来逐年增加,今年达到4317.69平方公里,较2004年同期增加131.69平方公里,湖水咸化度变淡,为水鸟栖息和中转停留提供了有利条件。青海湖及环湖地区鸟类种类已由1989年的164种增加到191种,其中水鸟66种,占青海全省鸟类种类的65%。
  “青海湖是候鸟的集中繁殖地和迁徙中继站,是全球8条候鸟迁徙路径中‘中亚-印度’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何玉邦说,“这些候鸟主要分布在保护区内的蛋岛、鸬鹚岛、三块石和海心山。无论是保护区的管理工作,还是鸟类科研的开展,都需要进行鸟类观测。”
  “迁徙的鸟”观测系统在三块石、海心山、蛋岛和救护中心建立观测点,由太阳能提供电力,采用微波、光缆等技术实现网络连接,采用红外一体机等监控设备,完成实时观测。
  “以往观测时,需要工作人员到鸟类栖息地实地进行,不仅投入大,操作难度大,也容易惊扰鸟类,影响栖息。”他说,这一观测系统建立后,我们可以免去实地观测日晒雨淋的奔波之苦,通过设置在管理局的服务器就可以随时进行实时观测。同时,还可以为禽流感防控提供预警。




欢迎光临 人在德国 社区 (http://rs238848.rs.hosteurope.de/bbs/)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