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的64运动-----光州518事件 4 w' I2 d2 W/ w1 o; E9 U& ]0 R , C% g6 l" R- g4 W# v( A: a : ]/ Y( ?% \+ q' Z, b' x- C# { e* B8 }( L# o& Z1 }
詹小洪 文汇读书周报 " v9 e/ h% d' L5 a7 _% I9 _
1 u! N0 k( w. x/ L1 \
# Q5 e1 V8 d2 J1 z( X
6 L. ^+ O4 G7 M. g! X0 X # `# {$ q: b' J
2 \2 J" _1 R8 F# S# N) H3 R4 ~9 |! @
, t3 I7 w5 ~5 p x' C T/ i9 _ # D0 f/ P* J$ j& o韩国国家公墓里的“遗影奉安所” % ^/ f6 H, F. t7 J! q! b ) n* ?! l; [' C & m+ @2 C/ t6 s7 p5 X- ]0 r # E2 Y0 _$ ^8 t$ Y 1980年5月18日,韩国爆发了震惊世界的“光州事件”,迄今25周年了。《炎黄春秋》2005年第7期刊登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研究员詹小洪的文章,他根据在韩国搜集到的资料和实地考察所得,再现了这个历史过程并对之进行了反思。 + ^8 v; g( I- P* L; k. I
0 k8 T/ Q1 B' H. n& F5 f. q6 e! z5 q/ [- w4 G4 C- k3 M
“518”事件来龙去脉 0 t* Y2 m8 L7 ~0 ?3 M & e' K7 \* ? N: F# h* f6 s+ j4 [- T- Z7 [: Q
1979年10月26日朴正熙被部下情报部长金载圭刺杀,由崔圭夏任代总统,韩国出现了一个短暂的“汉城之春”。但好景不长,实权还是掌握在军人手中。11月24日,140名民主运动人士因要求民主而被逮捕及拷问。12月12日,又一位军界强人全斗焕发动了“肃军政变”,继续实行独裁统治。不久,金大中等民主人士发表了《促进民主化国民宣言》,要求全斗焕下台。1980年4月中旬,全国爆发了工人及学生示威浪潮,要求民主。5月初全斗焕政府公布了戒严令,宣布在汉城取消一切政治活动,禁止集会游行。但民众示威浪潮随之更扩大,要求撤销戒严令和全斗焕下台。5月15日,约10万名大学生在汉城集会,向军政府示威。5月16日光州也有3万名学生与市民示威。5月17日,全斗焕宣布《紧急戒严令》,进一步扩大戒严范围至全国,禁止一切政治活动,关闭大学校园,禁止召开国会,禁止批评国家元首,还拘捕了金大中、金泳三等民主运动领袖和学生。组成戒严军分六路包围了韩国全罗雨道(相当于中国的省)首府光州市,甚至动用飞机空运军队。当日上午10点,在光州民主运动大本营的全罗南道国立大学,戒严军与学生发生了第一次冲突,军队打死学生数人、逮捕多人。激动的光州学生和市民奋起抗争,聚集于全罗南道道厅(相当于我们国家的省政府)前广场,拉开了“光州518抗争”序幕。一句“到道厅去”成了当年最激荡光州市民的口号。学生与市民以道厅为中心,到光州火车站、高速巴士总站等地阻拦戒严军进城。军队向人群开火。5月20日晚,20万人在道厅集会、示威。市民组织了200多辆出租车、公共巴士突破戒严军封锁线到道厅助威。戒严军切断了光州与外界的联系,担心失控,21日凌晨向示威人群开火,造成54人死亡。21日,多达30万的老百姓来到道厅,广场及周围的锦南街、忠壮路都挤得水泄不通。一个青年站在戒严军的坦克上,挥舞着国旗,高呼“光州万岁”,市民围在一起高唱国歌,军队射杀了这位热血青年。愤怒的市民成立了“民众抗争本部”,进行长达一周的有组织有系统的对抗活动: 5 F+ f/ r3 u* M6 d, d
: V1 s# X/ F. t$ o3 t- P ! M) N r6 n7 t 组织市民军,与戒严军武装对抗。他们从警察局和军队那里抢夺了部分武器,与军队开展了街垒战,占领了道厅。市民军迫使戒严军一度撤回到郊外。整个抗争期间,还训练市民使用枪械。由于有武装冲突,所以后来也有历史学家称作“518暴动”或“518起义”。 0 a9 J# c4 H- V/ 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