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美国破产了吗? zt [打印本页]

作者: whisper    时间: 2009-1-18 10:01     标题: 美国破产了吗? zt

美国破产了吗? zt
    来源: 大前两米 于 09-01-17 14:43:49 [档案] [博客] [旧帖] [转至博客] [给我悄悄话]
  美国的股市在狂跌,美国的GDP在下降,风雨飘摇之中,唯一上涨的就是失业率。次贷危机所引起的金融风暴催枯拉朽,国会通过的七千亿美元救市计划似乎也是杯水车薪。奥巴马的经济振兴计划效果如何还不知道,但突破万亿则绝非狂想。如今,中国成了美国最大的债主。美国还是借不够,到世界各地要饭吃。资本主义似乎信誉扫地,美国似乎已经或者正在破产!
  要攻击美国的制度,现在也许是我们有生以来最方便、最容易的时机。在国内的左翼知识分子眼中,华尔街的主要买卖似乎就是金融欺诈。自由派则对金融危机缄口不言,似乎找不到头绪为自由经济辩护。国内一位老友写信来问:美国是怎么回事?一些主流经济学家对现在美国的经济一下子失语了,甚至有人私下预言美国和欧洲将为经济问题兵戎相见!在美国,悲观主义也充斥了每一个角落。左派抱怨布什已经让美国破产,从政府到民间都负债如山、无钱可借。右派则把每一个政府的救市计划攻击为违法经济规律、乱花钱、将使美国破产。似乎两派的区别在于美国到底是已经破产还是将要破产。
  其实,无论是左派还是右派,都被时事所左右,而忽视了一个基本问题:美国负债如山固然是个大危机,但其背负如此巨大债务的能力则说明了其制度的健康之处。政府借钱大规模增加公共开支,也并非一定违反市场经济。相反,这也许恰恰是市场经济规律所决定的行为。
  政府借钱,就象企业贷款一样,不仅不一定是坏事,而且可能是必要的、明智的经济行为。人们在讨论美国的债务时,往往忽视了一个关键问题:这种债务的费用是多少。这就好象你讨论企业贷款是否明智时必须问贷款的利率是多少一样。所以,让我们看看美国的国债市场。
  众所周知,筹集国债的一个重要方式,就是发放债券。这种债券,有规定的生息率(yield),并可以象股票一样在市场上自由交易。比如,你买了面值一百美元的国债,年息为5%,十年到期后,就可以连本代利全兑现回来。在到期之前,你也可以拿到市场上打折扣出售,有时能买出九十多块,有时甚至可能以面值以上的价值出售,一切看行情。不过,这种交易的一个基本规则是:国债的市场价值越高,其生息率越低,两者是反比关系。国债最火时,生息率几乎是零,照样有人要;相反,如果没有人肯买国债,那么为了有效抛售,政府就不得不提高生息率,以增加其在金融市场的竞争力。
  回顾2008年,美国房地产市场崩溃,股票狂跌,但是国债价值却看涨。这种涨势有两个原因:第一,经济前景不明,股市风险太大,人们愿意拿钱买国债,靠固定的生息率而旱涝保收。第二,发达国家的政府有合法性、信誉好,不可能欠债不还。如果债务太多,政府就会增加税收来还债。此乃旱涝保收之根本。换句话说,面临这么大的经济危机,许多人觉得自己手里的钱投给谁也不如投给政府可靠。结果,大量热钱涌向国债市场,抬高了国债价值,压低了国债的生息率,乃至十年国债的利息从年中的4%以上一度跌到了快2%,乃五十年来最低值,现在仍基本维持在2.5%以下。而短期国债,比如一年的国债,利息仅0.04%出头。有经济学家甚至说,现在已经有了国债泡沫!
  这一状况,就给了美国的政府以非常强的竞争力。举例而言,你买个房子,需要三十年期的贷款五十万,如果信用良好,利率一般也要7%;三十年后付清时,你的支付总额是一百四十多万;如果你的信用差则会更高,如支付12%的利率,支付总额则达到二百一十多万。而政府要来买同样的房子,用国债融资,现在美国三十年国债的利率只有3%;那么,政府最后的支付总额才一百万,实际花的钱还不到12%拿来的贷款的一半。再比如要造个桥,私人企业如果支付7%以上的贷款利率,政府仅仅支付2%,那么让谁花这笔钱更有效率呢?怎么能说政府加大投入就是违反市场规律呢?
  事实上,在百业萧条之时,特别是在受金融风暴的冲击而银根紧缩的情况下,人们对私有企业暂时丧失了信心,不敢往股市中仍钱;企业花钱的费用也太高,不愿意继续贷款扩大生产。大家都不花钱,经济当然要衰退了。这时候政府如果信誉好,闲置的资金就都用来买国债,国债的利息一下子就跌下来。这样政府的债虽然大,低息之下的财政负担却未必大,手里可支配的钱自然多起来。这时一味的小政府理念未必合乎市场规律,相反,政府应该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花钱刺激经济。只是政府必须在金融市场的限制之内运作,负责地花钱。如果政府权力不受限制、不负责地花钱,就会使国债超过了未来的财政收入、面临破产危机,那就会导致国债市场的恐慌,使国债价值狂跌,利息也不得不跟着猛涨,借贷费用就会不堪重负。在历史上,在宪政约束之下的政府,行为都比较有一定之规,信誉好,借贷的利率低。掌握绝对权力的政府,表面上可以为所欲为,但也正因为这一点而被投资人视为不可靠,结果这种政府借贷利率可以比民主政府高几倍(即其普通利率之上要加上风险利率),借一点钱财政负担也会过重,绝对权力就成了无效权力。
  衡量一个制度的好坏,不仅要看起繁荣的时刻,更要看其危机时刻的表现。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国债价值体现了政府的政治信誉。华尔街如今风声鹤戾,但是联邦政府的信誉依然巍然屹立,导致国债市场坚挺,这也是联邦储备银行不停将息而不引发通货膨胀的本钱。经过这么大的经济危机,国债能维持如此之价值,这样的制度,乃西方自十三世纪以来几经曲折发展出来的政治经济框架,是市场与宪政相互呼应配合的典范,其底蕴深厚。相比之下,这一所谓七十年不遇的经济危机,不过是点小风小浪而已。我一直强调,市场经济必须镶嵌在民主政治之中。非民主制度的国家遇到这样的危机,则经常是国债和股市一起崩溃。所以,面对华尔街的风暴,我们从中不仅要总结其教训,更要学习其经验。
----------------------薛涌
作者: Kobe    时间: 2009-1-18 10:12

你开始变得反动了。




欢迎光临 人在德国 社区 (http://rs238848.rs.hosteurope.de/bbs/) Powered by Discuz! 7.2